《唐宋名家词选》是龙榆生先生有名的编选作品,与《近三百年名家词选》为姐妹篇。本书共选录唐、宋两代94位知名词人的708首词,大体按作家生年次序排列。入选的作家和作品,思想倾向、风格流派和艺术造诣都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对于词的句读和韵位,编选者还作了标注,可以帮助读者初步了解词的格律,也可供古典文学研究者参考。
这次入手这本《唐宋名家词选》,绝对是我近期最满意的一次购书体验。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古代的诗词是中华文化中最璀璨的瑰宝,尤其是唐宋时期的词,更是将汉语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发挥到了极致。 我特别关注这本书对杜牧词的选录。很多人提到杜牧,可能会先想到他的“七绝”,但他的词也同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比如《赠别二首》虽然是诗,但其意境和情感却与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书中收录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那种幽静的夜晚,美人独处的寂寞,以及淡淡的伤感,都写得入木三分。读他的词,总能感受到一种清雅脱俗的气息,仿佛置身于江南烟雨朦胧的画卷之中。这本书在选录杜牧的词时,也考虑到了一些他描绘自然景色的作品,使得整体的阅读体验更加丰富,不仅仅局限于儿女情长。 另一位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柳永。他的词,以写景状物、抒发羁旅之情而著称,语言通俗易懂,却又情深意切。《雨霖铃·寒蝉凄切》里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将离别时的伤感写到了极致,那种撕心裂肺的痛楚,让人感同身受。这本书的编者在选取柳永的作品时,很注重体现他词作的市井气息和对普通人情感的描绘,使得这些词作读起来更加亲切,也更能引起普通读者的共鸣。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鲜活的宋代市井生活,听着那些小人物的喜怒哀乐。
评分这次淘到一本《唐宋名家词选》,真心觉得是一次意外的惊喜。我之前就对宋词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市面上的一些选本,要么过于学院派,要么就太过浅显,难以找到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作品。这本书的出现,可以说是填补了我心中的空白。 翻开目录,就能感受到编者的用心。选录的都是唐宋词坛上的大家,比如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当然还有那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李清照。我特别喜欢其中对苏轼词的编排,从豪放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到细腻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再到带着些许豁达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首首读来,仿佛能感受到苏子瞻那复杂而又充满魅力的内心世界。编者在词条的选取上,避开了那些过于冷门或者技巧性过强,但情感表达却稍显不足的作品,而是将重心放在了那些能够引起读者共鸣,展现词人独特风格和人生感悟的佳作上。 读到辛弃疾的词,更是让人心潮澎湃。他的词,总是带着一股悲壮豪迈的气息,仿佛能听到金戈铁马的回响,看到烽火连天的战场。《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里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读来让人热血沸腾,同时也忍不住为词人报国无门的壮志未酬而感到一丝惋惜。《青玉案·元夕》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又是另一番境界,那种蓦然间顿悟的惊喜,以及潜藏在平淡中的深情,都让人回味无穷。这本书在选录辛弃疾的作品时,兼顾了他的豪放与婉约,也让我看到了词人更为立体的一面。
评分这次购买的《唐宋名家词选》真是一本令人惊喜的书。一直以来,我都在寻找能够帮助我系统性地了解中国古代词学发展的著作,而这本书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书中对李白词的选录,让我看到了他除了诗歌之外的另一面。虽然李白以诗仙著称,但他的词同样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比如《菩萨蛮》中的“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短短几句,便勾勒出一幅苍凉孤寂的秋日景象,意境悠远,情感充沛。这本书在选录李白词时,也收录了一些他描绘山水、抒发情怀的作品,让我看到了他作为一位浪漫主义诗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如何在词作中得到延展和发挥的。 此外,书中还收录了许多我以前接触较少的词人,例如周邦彦。他的词,以格律严谨、辞藻华丽著称,对后世的词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读他的词,能感受到一种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比如《兰陵王·柳》,“ estaba”开篇就营造出一种凄美迷离的意境,令人沉醉。这本书的编选者在选取周邦彦的作品时,很注重体现他词作在技巧和艺术上的独到之处,让我有机会领略到不同于大家名篇的另一种词学风貌。这种对词坛“群星”的关注,让整本书的价值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评分收到这本《唐宋名家词选》的快递,迫不及待地拆开。第一眼看到书的装帧,就觉得很有质感,淡雅的封面设计,没有花哨的图案,却透着一股沉静的书卷气,这让我对即将展开的阅读之旅充满期待。 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李清照词的选录。她的词,如同一汪清泉,缓缓流淌,涤荡心灵。从早期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晚》,那种少女初遇的娇憨和无忧无虑,到后来的《声声慢·寻寻觅觅》,那种家国破碎、身世飘零的哀愁,李清照的词,就是一部女性命运的史诗。这本书在选录李清照的作品时,很巧妙地将不同时期、不同心境的作品穿插在一起,让我能清晰地感受到词人从青春年少到饱经沧桑的心路历程。特别是《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一个女子思念夫君、孤独瘦弱的身影,那种深沉的思念,仿佛能穿透纸背,直抵人心。 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词人,这本书还收录了一些我之前不太了解的唐宋时期词坛上的佼佼者,比如晏殊、欧阳修。读了他们的词,才发现原来宋词的魅力远不止于苏辛李。晏殊的词,常常带着一股淡淡的忧伤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如《蝶恋花·槛菊愁烟残露时》,“满眼游丝,一样新愁”,将愁绪写得如此细腻婉转。欧阳修的词,则有着一种疏朗的意境,比如《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虽然也写愁绪,却带着一股超然物外的豁达。这本书的编选,让我看到了唐宋词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非常值得细细品读。
评分最近入手了一本《唐宋名家词选》,这本书的价值,远超我的想象。作为一名对中国古典文学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致力于寻找能够深入了解各个时期文学风格的优秀读物,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需求。 我着重品读了书中关于白居易的词作。白居易以诗闻名,但他的词,同样有着独特的魅力。他的一些词作,比如《长恨歌》虽然是长篇叙事诗,但其情感的铺陈和语言的精炼,都与词有着相似之处。而在书中,《忆江南》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寥寥几句,便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江南春景图,色彩鲜艳,充满活力,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江南那独特的魅力。这本书在选录白居易词作时,也选取了一些他描绘日常生活、抒发闲适情怀的作品,展现了他词作更为生活化、更接地气的一面。 我还特别留意了书中对宋代婉约派词人的选录,比如秦观。他的《鹊桥仙·纤云弄巧》,“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将爱情中的思念和对永恒的追求写得如此深情而又充满哲理。他的词,如同清风拂过,带着淡淡的忧伤,却又蕴含着深刻的智慧。这本书在选取秦观的作品时,也很注重他的婉约风格,但同时也挖掘了他词中更为深邃的情感和思考。让我觉得,婉约词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小女儿情态”,而同样可以承载深刻的情感和人生感悟。
评分中华书局1962年版
评分不错的书 值得收藏 物流一如既往的快
评分经典诵读系列教材主要是按照国家“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的要求,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传承民族精神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等方面着手,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而组织编写的,这套丛书包括:《唐宋名家词选读》、《中国新诗名作选读》、《朗诵艺术技巧与经典诗文朗诵指导》、《普通话技能训练与测试》、《中国书画鉴赏》等。这个系列教材的特点在于内容编写生动形象,既能满足教学需要又适合学生自学,既重视提高学生鉴赏水平又重视学生朗诵技能的锻炼,是一套融诵读、欣赏、练习于一体的优秀教材。
评分质量很好,非常满意,值得购买。
评分韩缜一首
评分毛文甥二首
评分晏殊十七首
评分四、本编所录唐、五代词,依花间、尊前诸集先例,兼收若干七言绝句体,如竹枝、杨柳枝、浪淘沙之类,以见诗、词递嬗之迹。
评分寇准一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