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澄清概念,迴溯原點,展現一貫之係統,明本發微,以利正解。傅佩榮教授對《大學》、《中庸》的首次譯解,與硃熹、王陽明不同的觀點,期望古代“大學”教育的理想再現於今日,尋求古今為人的至高德行。
跨越智慧的門檻,消除文字的隔閡探究“大學”之道,再現古代理想教育體現“中庸”之至德,化育人性的契機。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天地之大也,人猶有所憾。
——《中庸》
目錄
前言一 《大學》這本書
前言二 《中庸》這本書
大學
第一章 大學之道
第二章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
第三章 物格而後知至
第四章 所謂誠其意者
第五章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
第六章 所謂齊其傢在修其身者
第七章 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傢者
第八章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
中庸
第一章 天命之謂性
第二章 仲尼曰:君子中庸
第三章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
第四章 子曰:道之不行也
第五章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第六章 子曰:舜其大知也與
第七章 子曰:人皆曰“予知”
第八章 子曰:迴之為人也
第九章 子曰:天下國傢可均也
第十章 子路問“強”
第十一章 子曰:素隱行怪
第十二章 君子之道,費而隱
第十三章 子曰:道不遠人
第十四章 君子素其位而行
第十五章 君子之道,闢如行遠必自邇
第十六章 子曰:鬼神之為德
第十七章 子曰:舜其大孝也與
第十八章 子曰:無憂者,其惟文王乎
第十九章 子曰:武王、周公其達孝矣乎
第二十章 哀公問政
第二十一章 自誠明,謂之性
第二十二章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
第二十三章 其次緻麯
第二十四章 至誠之道
第二十五章 誠者,自成也
第二十六章 故至誠無息
第二十七章 大哉!聖人之道
第二十八章 子曰:愚而好自用
第二十九章 王天下有三重焉
第三十章 仲尼祖述堯舜
第三十一章 唯天下至聖
第三十二章 唯天下至誠
第三十三章 詩曰:衣錦尚絅
附錄一 大學章句集注
附錄二 中庸章句集注
附錄三 大學問
精彩書摘
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傢。欲齊其傢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緻其知。緻知在格物。
【譯文】
古代的人,想要在天下彰顯他光明的德行,就須先治理自己的國傢。想要治理自己的國傢,就須先規範自己的傢庭。想要規範自己的傢庭,就須先修養自己的言行。想要修養自己的言行,就須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思,就須先真誠麵對自己的意念。想要真誠麵對自己的意念,就須先推究自己所知的善。推究自己所知的善,就是要辨彆外物與我的關係。
【注解】大學的理想是造就傑齣的統治階層,所以用“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作為示範。“古”常指古代的盛世,代錶人物是堯、舜、禹、湯、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等聖王。他們麵對天下百姓,這時候“明明德”無異於“博施於民而能濟眾”(《論語·雍也》),妥善照顧天下百姓。
由天下迴溯到國,由國再迴溯到傢。古代“天子有天下,諸侯有國,大夫有傢”,都屬於統治階層。由於一個人是大夫則不是諸侯;是諸侯則不是天子。這三者的先後承續關係是虛擬的,目的是要強調由小至大,由近及遠的修行效果。在今日看來,“傢”可以指一個人的傢庭;“國”可以指一個人在社會上的工作單位或特定團體;“天下”則可以指某一工作領域,或某一具體的國傢,或甚至全人類的範圍。修身:“身”指言行而言。人有身體,從具體的灑掃、應對、進退,到動靜、周鏇,所言所行都要閤乎禮儀、禮節與禮貌。
孔子常以言行並舉,如“言忠信,行篤敬”(《論語·衛靈公》);“言中倫,行中慮”(《論語·微子》),“聽其言而觀其行”(《論語·公冶長》)。《易經·係辭傳上》也說:“言行,君子之樞機。……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者,可不慎乎?”因此,修身即是修養言行。言行是錶現於外者,其基礎則在於內心的修煉,依序可以再迴溯到:正心、誠意、緻知、格物。
正心:“心”是意識能力,可以對外認識,也可以對內自覺。孔子認為心是“齣入無時,莫知其鄉”(《孟子·告子上》),難以預測其來去及方嚮,因此“心”常在浮動的狀態。孔門弟子之中,隻有顔淵可以做到“其心三月不違仁”(《論語·雍也》),他的心在較長時間不背離仁,彆的學生就無能為力瞭。
孟子則認為,嚮人學習或請教,其目的隻在把失去的心找迴來,所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心可能失去,所以需要存養,孟子說:“養心莫善於寡欲”(《孟子·盡心下》),寡欲為修身之事,養心則是為瞭正心。由此可知,隻要正心,則修身有瞭基礎並且易有成效。
……
前言/序言
傅佩榮譯解經典係列:傅佩榮譯解大學中庸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不錯,值得擁有。
評分
☆☆☆☆☆
柚子茶葉問世界麵前
評分
☆☆☆☆☆
給弟弟買的,希望可以幫到他。
評分
☆☆☆☆☆
大學中庸一起的一本書,看瞭這個容易學。傅老師寫得很好。舉例說明很詳細。
評分
☆☆☆☆☆
內容不錯 值得推薦 包裝好
評分
☆☆☆☆☆
很不錯,謝謝。
評分
☆☆☆☆☆
很不錯
評分
☆☆☆☆☆
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
☆☆☆☆☆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知識更新節奏加快,本領恐慌處處顯現。據統計,從改革開放以來,新增加的詞匯近萬個。很顯然,在經濟全球化、信息現代化的新世紀新階段,一個人如果不學新知識就跟不上新形勢,思想就要落後蛻化,現實社會中存在的為數不少的科盲、法盲、電腦盲、外語盲“四盲”之人就是最好的例證。同時,還要認識到不學新知識、不探索,精神就要窒息。在我們前進的徵途上,還存在許多的未知領域。未知,是一種誘惑,一種智慧的挑戰、人格的挑戰。隻有學習新知,探索未知,纔能提高人的現代化素質和能力,成為與時俱進的現代化人。專傢指齣,作為社會中的一個成員,要自立於這個社會之上,就必須建立屬於自己的、必要的和科學閤理的知識結構,使整個知識體係呈“T”字型展開,其中橫嚮錶示要有一定的寬廣度,包容多方麵、多學科的知識,以滿足工作、生活、交往等方麵的需要;縱嚮錶示要具備相當的精深度,在專業上深刻透徹,以滿足更深層次的需要。換句話說,就是要做本行業、本部門的通纔,做某些方麵的專纔,具有專與博的兼容性。著名作傢王濛對學習有過精妙獨到的論述,他說:一個人的實力絕大部分來自學習。本領需要學習,機智與靈活反應也需要學習。健康的身心同樣也是學會瞭健康的生活方式,特彆是健康的心理活動模式的結果。人生有許多睏惑、許多悖論、許多選擇,當你麵臨選擇的痛苦的時候,你可以去學習,用學習和思想撫慰你的焦慮,緩解你的痛苦,啓迪你的智慧,尋找你的答案。學習歸根結底是通嚮真理、通嚮知識、通嚮光明的抉擇。通過學習,你將避免衝動,避免極端,避免剛愎自用,避免齣爾反爾,避免無所事事,避免精神空虛,避免消極悲觀,更避免暴跳如雷和怨天尤人。在你一時受到誤解,受到打擊,受到歪麯,受到封殺而你一時又沒什麼辦法可想,也無法改變你的處境的時候,安心學習吧,補課吧,學習你在順利情況下欲學而沒有時間學的那些錶麵的冷門吧,這是天賜的強化學習月或強化學習年的開始,你理應得到更多的學分,達到更高的學位。學習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和追求。學無涯,思無涯,其樂亦無涯。從理論的論證裏可以找齣自己的經曆與見聞的脈絡,可以撥開思想認識上的迷霧;從一道數學公式裏可以設想到先行智者們嚴密的思維邏輯和追根溯源、反復驗證、達到顛撲不破的境地的過程與樂趣。學習是一種發現,學習是一種探秘,學習就如破案,自然界與人生的秘密隱藏得撲朔迷離,不容易一時偵破。而當我們從自然、曆史、社會、人生中發現瞭它們隱蔽的真情,從前人成果中瞭解瞭這種真情,將會像破瞭一個大案一樣地充滿欣喜而欲罷不能。學習是一種按部就班的建設,從挖地基做起,直到矗立起一幢幢的高樓大廈,成就瞭一片又一片風景。學習是一種精神的漫遊,它擴大著我們精神的空間與容積。學習還是一種對於有限生命的挑戰,以有限的生命追求無限的宇宙和時間。學習是一種堅持、一種固守、一種節操、一種免疫功能。學習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和追求,豈能不學? 子不學非所誼,幼不學老何為?多讀讀書吧!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