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印刷技术空前发达,其印制法帖逼真之程度 ,远过古人双钩填墨及汇刻。而且,基于原碑帖的放 大与缩小,*可全方位地展现书作的精神风采,这是 极方便于书法学习的。鉴于此,本社选编了这套书法 经典放大丛帖。所选法帖多是原文字较小者,因而“ 放大”也就具有了价值。这些碑帖都是佳作杰构,赵 孟頫在《兰亭十三跋》中说:“昔人得古刻数行,专 心而学之,便可名世。”本套丛书字数远非“古刻数 行”可比。放大本不仅追求原色,而且尽量做到保持 原帖的点画、字形、行气、章法之“真貌”,使原作 由于字“小”而不易见的韵致得以充分展现。如此既 利于学习,也增强了欣赏的多元性。
陆柬之,唐代书家。虞世南甥。吴(今江苏苏州 )人。官太子司仪郎。工正、行书。善临摹,少师虞 世南。唐张怀瓘《书断》称其“晚习二王,尤尚其古 ;中年之迹,犹有怯懦;总章以后,乃备筋骨”。尤 善运笔。传世书迹有《文赋》、《兰亭诗》等。《文 赋》无款。传唐陆柬之书。纸本。据《石渠宝笈》载 :纵八寸,横一丈一尺一寸。行书。144行,1668字 。此帖风骨内含,神采外映,字字圆秀。揭傒斯云: “唐人结体遒劲,有晋人风格者,惟见此卷。”钤有 “河东李倜士弘章”、“员峤真逸”、“拟晋山房” 、“乾隆”、“嘉庆”、“宣统御览之宝”等鉴藏印 。帖前有李东阳篆书“二陆文翰”四字,沈度隶书“ 陆机文赋陆柬之书”八字。帖后有赵孟頫、李倜、欧 阳玄、揭傒斯、危素、宋濂、刘基、董琰、谢观、孙 承泽等跋。曾经元李倜、清内府收藏。现藏台北故宫 博物院。此次由上海书画出版社放大出版成《陆柬之 文赋(1)/书法经典放大墨迹系列》,以飨读者。
正文
作为一名业余的书法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真正启发我的作品。市面上充斥着各种风格的字帖,但很多时候,它们都流于表面,难以触及书法的灵魂。这本《陆柬之文赋(1)》给我带来的,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艺术体验。我不仅仅是在学习陆柬之的笔画结构,更是在感受他作为一位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情感投入和艺术追求。这本书在呈现墨迹的同时,仿佛也传递着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种古人对艺术的敬畏之心。我看着那些字,想象着他当时的心境,也许是悠然自得,也许是激昂慷慨。这种共情式的学习,让我觉得书法不再是枯燥的技法练习,而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和精神的寄托。我发现,通过对陆柬之书法风格的深入揣摩,我自己的书写也开始变得更加流畅、更加富有表现力。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书法学习的另一种可能性,一种超越技法的,与心灵对话的境界。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的编排方式真的非常考究,让我这个对书法史略知一二的人都感到惊喜。它并没有简单粗暴地将陆柬之的书法作品堆砌在一起,而是非常有条理地呈现。我注意到,第一部分(尽管我不提“第一部分”,但它的呈现方式确实如此)好像在引导读者从一个宏观的视角去认识陆柬之的艺术风格,通过一些可能更具代表性的作品,勾勒出他书法的整体面貌。而后续的内容,则像是在进行一次细致入微的解剖,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时期的作品,展现陆柬之书法演变的轨迹。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对于那些初次接触陆柬之,或者想要系统了解他艺术成就的学习者来说,无疑是非常友好的。我特别喜欢它在展示作品时,所附带的某些旁注(这里我也不具体说明旁注内容,只是描述其功能)。这些信息,虽然篇幅不长,但却恰到好处地解释了某些字、某些句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的意义,或者提到了陆柬之在创作时的某些想法,这让我对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入,也更能体会到他书法的精髓所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引导,是许多普通字帖所不具备的。
评分买这本书,完全是出于对陆柬之在书法史上的独特地位的好奇,而这本书带来的体验,却远超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一本“放大墨迹”的字帖,更像是一本关于“墨”的百科全书。我仔细翻阅,发现它对墨色的处理,对纸质的模拟,都做得非常到位。我注意到,有些墨迹呈现出一种深邃的、饱满的黑色,而有些则带着一丝温润的、略显干枯的笔触。这种对墨色细微差别的呈现,让我得以窥见陆柬之在不同心境、不同创作状态下的用笔特点。更令人称道的是,这本书的纸张选择似乎也经过了深思熟虑,它能够很好地衬托出墨迹的质感,甚至能捕捉到一些细小的飞白和枯笔。这对我这个喜欢临帖,并且对笔墨技法有较高要求的人来说,是极大的帮助。我可以用这本书作为标杆,去对比自己的临帖效果,去体会自己与大师之间的差距,并找到改进的方向。这不仅仅是对陆柬之艺术的致敬,更是对我们这些热爱书法之人的一种馈赠。
评分这本《陆柬之文赋(1)/书法经典放大墨迹系列》的出现,简直是我书法学习道路上的一道曙光!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陆柬之的行书,那种温润中带着秀丽,飘逸又不失骨力的风格,总能让我心生向往。市面上关于陆柬之的书法集不少,但真正能让我眼前一亮的却不多。很多时候,看到的只是模糊的复制品,或者尺寸太小,细节处根本看不真切。这次拿到这本《陆柬之文赋(1)》,第一感觉就是“大”!字帖的尺寸非常理想,放大墨迹的设计,让原本在古籍中难以辨认的笔触、墨韵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我甚至能看到纸张的纹理,以及运笔时留下的微妙痕迹。这种“放大”的处理,对于想要深入研究陆柬之书法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迫不及待地拿出放大镜,对照着每一个字,去感受他笔尖的起承转合,去揣摩他情绪的流转。这不仅仅是一本字帖,更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我仿佛能听到陆柬之当年挥毫泼墨的声音,感受到他笔下的生命力。对于追求细节、希望从源头汲取营养的书法爱好者,这本绝对是必入之选,它的价值,远不止于纸张上的墨迹。
评分一直以来,书法学习都让我觉得是一条充满挑战但又无比迷人的道路。我接触过不少名家法帖,但总觉得差了点什么。直到我看到这本《陆柬之文赋(1)》,我才明白,原来我一直渴望的是那种“原汁原味”的呈现。这本书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它对原作的忠实复刻。我没有机会亲眼见过陆柬之的书法真迹,但通过这本书,我仿佛能感受到那种古朴、典雅的时代气息。它没有经过过度修饰,也没有进行不必要的现代设计,就是将陆柬之的墨迹,以最纯粹、最直接的方式呈现出来。这对于我来说,是学习书法最宝贵的财富。我能够直接观察到他笔画的粗细、轻重,墨色的浓淡、枯湿,以及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微妙关系。这种“所见即所得”的学习方式,让我能够更加专注于对陆柬之书法风格的理解和模仿,而不是被其他因素干扰。我感觉自己离陆柬之的书法世界,又近了一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