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想爾注》導讀與譯注

《老子想爾注》導讀與譯注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劉昭瑞 著

下載链接在页面底部


下載連結1
下載連結2
下載連結3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2-21


圖書介紹


齣版社: 江西人民齣版社
ISBN:9787210054979
版次:1
商品編碼:11141756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中國龍虎山道教文化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2-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13
正文語種:中文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老子想爾注>導讀與譯注》為“中國龍虎山道教文化叢書”之一。敦煌所齣《老子想爾注》(S.6825)是一著名道經寫捲,自該寫捲麵世以來,受到海內處學者及道教界的廣泛關注,人們常常將之與《太平經》、《周易同契》並列,視為早期道教的三大經典,而《老子想爾注》又是道傢哲學到道教神學轉化的關鍵著作。由於《老子想爾注》的寫捲文字簡樸而文義繳繞,嚮稱難讀。本書稿的“導讀”部分,目的在於使《老子想爾注》的讀者能夠較為全麵地認識該寫捲的基本麵貌;而“譯注”部分,則對寫捲做瞭詳盡的注釋和現代漢語翻譯。為方便對該寫捲的後研讀之用。書末有僅附有《老子想爾注》寫本圖片,還附有考古發現的不同時期的《老子》白文文本及海內外研究《老子想爾注》的主要論著目錄。

目錄

《老子想爾注》導讀
緒論
第一章 老子、《老子》
第一節 老子其事
第二節 《老子》及曆代的注疏書
第三節 考古發現的《老子》文本

第二章 《老子想爾注》的基本麵貌
第一節 作為敦煌寫本的《老子想爾注》
第二節 作為道教經典的《老子想爾注》
第三節 關於《想爾注》成書時問的爭議
第四節 《想爾注》的曆代著錄與“想爾”意義的猜測
第五節 《想爾注》佚文

第三章 《想爾注》的“字”與“文”
第一節 《想爾注》對《老子》文本的處理
一、“改字”之例及相關的討論
二、“減字”“增字”之例的討論
三、《想爾注》寫捲中的“彆字”問題
第二節 《想爾注》作者解釋《老子》的方法
一、反訓方法的使用
二、改變句讀之例
三、置換原意之例
第三節 《想爾注》的文字風格

第四章 《老子想爾注》的“道”論
第一節 《想爾注》的“道”
第二節 《想爾注》的“道氣”
第三節 道人、仙士與“道教”
第四節 《想爾注》的“道誡”

第五章 《想爾注》的“術”
第一節 《想爾注》對房中術的態度:批判與利用
第二節 《想爾注》的“練形”僞伎
第三節 《想爾注》反對的“體內神存想”術
第四節 《想爾注》的長生之術
第五節 《想爾注》的讖緯學說與五行休王理論
結語
《老子想爾注》譯注

附錄
附錄一 戰國竹書《老子》
附錄二 馬王堆帛書《老子》(甲本)
附錄三 敦煌五韆文本《老子》
附錄四 引用文獻目錄
附錄五 《老子想爾注》主要研究論著目錄
附錄六 《老子想爾注》寫本圖
後記
《老子想爾注》導讀與譯注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老子想爾注》導讀與譯注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老子想爾注》導讀與譯注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老子想爾注》導讀與譯注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質量很好,內容經典,非常滿意。

評分

裏來PK去搜搜狐割破綠色區我隨你

評分

老子想爾注,道教經典,養生養心

評分

  &ldquo;持而滿之,不若其己,揣而悅之,不可長寶。&rdquo;道教人結精成神,今世間僞伎詐稱道,讬黃帝、玄女、龔子、容成之文,相教從女不施。思還精補腦,心神不一,失其所守,為揣悅,不可長寶。若,如也,不如直自然如也。&ldquo;金玉滿堂,莫之能守。&rdquo;人之精氣滿藏中,苦無愛守之者。不肯自然閉心,而揣捝之,即大迷矣。&ldquo;富貴而驕,自遺咎。&rdquo;精結成神,陽炁有餘,務當自愛,閉心絕念,不可驕欺陰也。驕欺,咎即成。又外說,秉權富貴而驕世,即有咎也。&ldquo;名成功遂身退,天之道。&rdquo;名與功,身之仇。功名就,身即滅,故道誡之。範蠡乘舟去,道意謙信。不隱身形剝,是其效也。

評分

好書好書好書

評分

正品無誤,還沒來得及看,好評先

評分

  &ldquo;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久。&rdquo;能法道,故能自生而長久也。&ldquo;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rdquo;求長生者,不勞精思求財以養身,不以無功劫君取祿以榮身,不食五味以恣,衣弊履穿,不與俗爭,即為後其身也。而目此得仙壽獲福。在俗人先,即為身先。&ldquo;外其身而身存。&rdquo;與上同義。&ldquo;以其無屍,故能成其屍。&rdquo;不知長生之道。身皆屍行耳,非道所行,悉屍行也。道人所以得仙壽者,不行屍行,與俗彆異,故能成其屍,令為仙士也。

評分

  &ldquo;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久。&rdquo;能法道,故能自生而長久也。&ldquo;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rdquo;求長生者,不勞精思求財以養身,不以無功劫君取祿以榮身,不食五味以恣,衣弊履穿,不與俗爭,即為後其身也。而目此得仙壽獲福。在俗人先,即為身先。&ldquo;外其身而身存。&rdquo;與上同義。&ldquo;以其無屍,故能成其屍。&rdquo;不知長生之道。身皆屍行耳,非道所行,悉屍行也。道人所以得仙壽者,不行屍行,與俗彆異,故能成其屍,令為仙士也。

評分

&ldquo;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苟。&rdquo;天地像道,仁於諸善,不仁於諸惡,故煞萬物惡者不愛也,視之如芻草如苟畜耳。&ldquo;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苟。&rdquo;聖人法天地,仁於善人,不仁惡人。當王政煞惡,亦視之如芻苟也。是以人當積善功,其精神與天通。設欲侵害者,天即救之。庸庸之人,皆是芻苟之徒耳,精神不能通天。所以者,譬如盜賊懷惡,不敢見部史也。精氣自然,與天不親,生死之際,天不知也。黃帝仁聖,知後世意,故結芻草為苟,以置門戶上。欲言後世門戶,皆芻苟之徒耳。人不解黃帝微意,空而效之,而惡心不改,可謂大患也。&ldquo;天地之間,其猶橐籥。&rdquo;道氣在間,清微不見。含血之類,莫不欽仰。愚者不信,故猶橐者治工排橐。籥者可吹竹,氣動有聲,不可見,故以為喻,以解愚心也。&ldquo;虛而不屈,動而愈齣。&rdquo;清氣不見,像如虛也,然呼吸不屈竭也,動之愈益齣。&ldquo;多聞數窮,不如守中。&rdquo;多知浮華,不如守道全身。壽盡輒窮,數數非一也,不如學生守中和之道。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老子想爾注》導讀與譯注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