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性法师的这本书非常棒,条理清晰!见解高明。
评分非常好的书,服务也很好,很满意!物流很快,赞!
评分收到了,理想
评分不错的卖家,所以有又光顾叻!!!
评分若念念不住,如汗马奔逸,即当以止对治驰荡。
评分依这个道理,《楞严经》在指导大家修证佛法的某一阶段上,称万象为幻有,说“幻妄称相”,一切万有的现象是幻妄的,又说“其性真为妙觉明体”,它的本体真性,称为妙觉明体,告诉我们真与妄之间的关系。“是以若偏执相而成妄”,我们如果偏重在现象这边,太著相,那就掉到虚妄境界的这一边。妄,并不是指妄念,因为大家用妄念这个观念习惯了,很容易把它解释为一个一个念头的妄念。这里的“幻妄称相”和“若偏执相而成妄”,是说我们太著相的这一边、有的这一边去修持,不管你是修哪一种法门,这种偏执就是妄想。“定据性而沈空”,那如果你说我只走形而上本体的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则又往往落在偏空,沉溺在空里,被困住了。所以,我们讲修证一定要避免“沉空住寂,滞壳弥封”。一般人只要一念清净坐在那里便以为这个是道,实际上往往是沉空,是住寂。还有我们做功夫也会患“滞壳”的错误,是什么壳啊?就是这个肉体。你做功夫,唉唷!我清净了,发光了,其实还是在身壳内作文章,这样也就是“弥封”,封口被封住了,超越不了。我们因而生下来,头顶这里有个软软跳动的部分,一长大了,两三岁这里就坚硬地封闭起来,叫“弥封”。你我就是在“滞壳”的情况下被自己封起来,许多人就算他打坐,坐得好,还是不出这么一回事,在“滞壳弥封”中玩来玩去,这是很可笑的事情。
评分然而,这么一提心念又糟糕了!血液上冲,精神来了!
评分这个版本讲的还是比较详尽的,值得一看
评分人生是苦。佛学是人生是苦的最早哲学出处。其以“苦圣谛”为本体论,认为人生有五苦——苦苦、坏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既然人生是苦,其苦的因由又是什么?佛曰:欲望。因此,了却苦源,必须舍弃欲望,断除欲望,离开欲望,破除一切的欲望之后,就可从所有的烦恼和善恶之中解脱出来。尼采强调人生之苦,更多的是积极的,认为正是人生是苦,我们更应该习惯苦难,更应该珍惜幸福,要在苦难中去前进。而对于欲望,尼采认为这是人生进步、完善的动力、必不可少。我的理解是,欲望,个别不可为的断欲,使自己能达到“自在”,个别可为的要“自性”从而积极向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