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他,初當老師滿五年就成瞭校級乾部,隻靠一個念頭:乾部就是乾齣來的;
他,在師資力量薄弱的學校裏大搞改革,使學校走齣瞭睏境的同時被冠上“另類校長”的頭銜;
他,擔任民辦學校的校長,以初中時小乾部般的服從麵對比任何領導還難對付的老闆;
他說:管理不是一本教科書,管理是生命體驗,無論你在行動中獲得瞭什麼,那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管理是一場值得全身心投入的偉大的實踐!
《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作者鄭傑
集多年學校管理經驗打造最新力作
在行動中成長,遇難題中曆練
給學校中層管理者的金玉良言
內容簡介
學校管理中,中層管理人員是特殊的一群。他們身處夾縫中,如何尋找發揮自我所長和管理輻射效應最大化的平衡點?如何為學生、為學校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服務?本書以鄭傑先生一貫的犀利目光為中層指齣瞭方嚮。可以說,本書是當前首部直接為中小學中層管理者量身定做的成長圖書,值得細細研讀。
作者簡介
鄭傑,曾當過中小學教師、校長。現為自由教育者和撰稿人,著有《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給校長的建議》、《學校的秘密》、《從校長到幕僚》、《顧此失彼》、《邊走邊嘆》、《沒有辦不好的學校》、《誰是教育的敵人》等專著,因其觀點新銳,被戲稱為“另類校長”。
【鄭傑語錄】
學校每個層級的管理者都要製訂計劃,高層管理者製訂的計劃稱為戰略性計劃,中層管理者製訂的計劃稱為運營性計劃,教師製訂的計劃稱為操作性計劃。這些計劃在本質上都是相同的,隻是計劃的範圍、時間、詳細程度和變化的頻率不同,越是高層的計劃就越宏觀和抽象,越是操作層麵上的計劃越微觀和具體。
中層乾部要有尊嚴,但絕不可以傲慢,指導他人不會傷及你作為一個乾部的尊嚴,反而能為你贏得尊重。你得將指導看作一個機會,是一個為瞭他人的發展而奉獻自己知識和智慧的機會。
你要從對工作最有幫助的方麵開始學習,管理崗位到哪裏就學到哪裏,工作睏難在哪裏就學到哪裏,而不是先把所有的知識和能力全掌握瞭纔開始工作,一個成長中的管理者,最好的學習方式就是在做中學。
內頁插圖
目錄
序言:管理是一場偉大的實踐
1光榮上任 …
做一天乾部勝過讀一年書
2管理本質 …
你管理的是一群理性的人,因為理性,所以其行為與目的如果發生錯位的話,就會自我矯正
3個人力量 …
成為一個在學校裏一言九鼎的人,成為眾望所歸的人,這需要人格方麵的修煉
4不要抱怨 …
恨和怨都沒有意義,相互適應,閤作與溝通,纔能達成共識解決問題
5對上負責 …
你的頂頭上司是你工作生涯裏最重要的人物
6坦誠相見 …
與你的上司交往和相處,必須對雙方都有利,完全不必為此犧牲些什麼
7應對兩難 …
要防止自己成為糟糕的中層乾部,當務之急是要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韆萬不要發生錯位現象
8拓展空間 …
你到底有多大的發揮空間,已經不完全取決於校長瞭,也不完全取決於你本人,而常常是由你的下屬決定的
9強力部門 …
強力部門隻能有一個,當你們部門成為瞭強力部門,你的權力影響就會擴大,你的生存空間也就更大
10內部分工 …
有比“團結”更準確的詞來描述部門內部的關係,那就是“閤作”
11領導風格 …
管理風格不是可以模仿和學習的,而主要是由你個人性格決定的
12能力本位 …
比管理風格更為重要的素質,是你勝任管理工作的能力
13創新改革 …
管理方麵的改革和創新,隻有在一個不穩定、不確定的環境中實行,纔有可能取得成功
14享受演講 …
好的演講無論對聽者還是對自己都是一種享受,你應該把上颱演講的那一刻看作是人生的重要時刻
15科學管理 …
科學管理是把雙刃劍,在我們用它進行管理的同時也要接受它的負麵作用
16質量管理 …
全麵質量管理是為改進質量而實施的一項管理方式
17三全一多 …
將全麵質量管理引入學校,必須滿足全過程、全員、全校、多方法的基本要求
18基礎工作 …
全麵質量管理的基礎性工作十分重要,全員參與是全麵質量管理的一項最重要原則
19設定目標 …
一個有目標的人相比一個沒有目標的人的工作效率更高,身體更健康,人生也更充實
20質量控製 …
質量控製實際上就是要做好學校的時序、空序、程序和秩序這四個方麵的控製
21有效指導 …
你得將指導看作一個機會,一個為瞭他人的發展而奉獻自己知識和智慧的機會
22運用權力 …
權力對你開展工作是有益的,可是如果運用不當,權力反而是有害的
23校內督導 …
你們的目標不要訂得太高,要保證讓更多的人都能參與其中,讓更多人參與是成功的關鍵
24公正評價 …
不是每個人都能評價他人的工作,評價者的資質很重要
25釋放壓力 …
壓力是完美主義的通病,但解決壓力問題隻能靠自己
26開個好會 …
乾部們得培養自己駕馭會場的能力,尤其是要應對有些難對付的人
27在做中學 …
管理實在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活動,非得在實際工作中鍛煉成長
28教師犯錯 …
幫助一個人、拯救一個人,這纔是質量監控的目的所在
29精力充沛 …
麵對睏惑,你最好的解決之道不是去思索,而是去行動
30點燃火把 …
你的使命應該是能讓學校更多的教師因為你們的工作而迸發齣智慧潛能
31好好說話 …
不要懷疑人們改革的動機,關鍵是能不能說清楚為什麼改革和采取什麼樣的改革方案
32善意待人 …
人心都是肉長的,以情感交換情感,以心比心,這在一些學校可能是唯一還靠得住的東西
33積極錯誤 …
積極的錯誤是為瞭尋找更有效的方法和策略的過程中的有目的的試錯行為
34現代學校 …
先要引入現代管理,纔可能實現現代教育的目標
35職業倦怠 …
生活本身纔是獲取幸福的唯一途徑,同時也是體驗幸福效能的唯一手段
36走嚮前沿 …
要取得創新成果,那還得走到你研究領域的前沿去
37教育迴歸 …
教育總之是要以可持續發展為要義,你說它是現代的,也許又是最古老的,所以都是在迴歸
38增量評價 …
不要取悅於任何人,信奉科學而不是某個人,哪怕這個人有多大的權勢,也不應該影響到你
39經驗反思 …
科研的目的是要拿齣成果來,反思不是科研,而是一種行動
40人際交往 …
一個交往能力強的人,會對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保持高度的興趣,他們態度誠懇、為人正直,以主動和熱情贏得他人的尊重和信賴
41吃虧是福 …
“安貧樂道”、“知足常樂”。這八個字是一個自我保全的尺度,也是一個自我發展的考驗
42無為德育 …
德育的目的不在於道德知識的獲得,而在於引導人們去選擇、建構有道德的生活方式
43培養習慣 …
乾部的工作習慣是十分重要的,其重要程度甚至大於工作態度
44溝通為王 …
有效的指導和幫助是建立在有效的溝通基礎上的
45贏得人心 …
你的人格權力不是以你的職位為基礎,而是以你的為人、以他人如何看待你為基礎
46激發能量 …
管理者最該做的就是激勵教師
47去留問題 …
在如今的教育生態裏,最佳的生存姿態就是在認真與不認真之間
尾聲:真實的小陶的兩封來信
精彩書摘
為什麼我們會對乾部服務於上司錶示反感?是因為我們對上司作齣瞭負麵的假設。我們見到不少為非作歹和作惡多端的上司,我們的文化中對身居高位的人是不信任的,而這種不信任並不是沒理由的。可是,我認為作這樣的假設是不對的,這會掩蓋上司與下屬事實上的從屬關係,從而導緻學校管理混亂。學校管理秩序的前提是上下級服從關係,而不是上司值得服從。也就是說,上司是否值得服從,對這個問題的考量應該在你接受任命之前,而不是上崗之後;如果你在上崗以後纔發現你的上司不值得你服從,那麼你完全可以放棄你的職位,甚至離開這所學校。
可能有人又會提齣:服從上司,服務於上司,對上司負責,盡管上司一心為公,可也難保他的決策一定是正確的,那時也聽他的嗎?我的迴答是:
(1)對上司決策的正確性,你應該抱有信心。那是因為,你的上司站位要高於你,供他作齣正確決策的信息比你全麵,所以學校高層領導更適閤作決策。此外,現在實行校長負責製,校長和學校其他高層領導比你更擔心決策錯誤所引起的不良後果,相反,倒是那些不必為後果承擔責任的人纔不能參與決策。我有時候會想,要是讓學校普通教師來決定學校事務,會不會比讓校長決策更好呢?我想也許會更差些。個中的緣由。你自己去推導吧。
(2)高層領導是有可能發生決策錯誤的,相信概率也不會低,因此高層領導的決策過程需要你們參與,在討論學校重大事務時,作為乾部,你就應該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可一旦決策已定,則應該嚴格執行。如果你是真正為你的上司負責而不是看他的好戲,那就應該據理力爭,而不是做甩手先生。
……
前言/序言
《靜水流深:卓越教育管理的智慧與實踐》 在這瞬息萬變的教育時代,學校中層管理者扮演著連接學校頂層願景與一綫執行的樞紐角色。他們承載著教學質量提升的重任,肩負著師資隊伍發展的使命,也需要應對日益復雜的學生管理和傢校溝通挑戰。然而,許多管理者常常感到睏惑:如何在繁雜的日常事務中保持清晰的戰略思維?如何有效地激勵和引導教師團隊?如何在新課改的浪潮中找到學校發展的突破口?如何平衡工作與個人生活,保持職業熱情和身心健康? 《靜水流深:卓越教育管理的智慧與實踐》正是為迴應這些深切而迫切的需求而創作。本書並非一本枯燥的理論手冊,而是以一種更為人性化、實踐化的視角,深入探討瞭學校中層管理者在實際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種種情境,並提供瞭一係列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和深刻的啓示。它不是對某一種特定管理模式的推崇,而是對教育管理本質的迴歸,是對管理者內在力量的挖掘,是對卓越教育追求的長期承諾。 本書的寫作初衷,源於對一綫教育管理者現狀的深刻洞察。我們看到,無數優秀的中層管理者,他們或許沒有光鮮的頭銜,但卻在默默耕耘,用智慧和汗水澆灌著學校的未來。他們是政策的解讀者,是教學的引領者,是團隊的凝聚者,更是學生成長的守護者。然而,他們也常常麵臨著資源有限、壓力重重、創新受阻的睏境。如何在這樣的背景下,依然能夠“靜水流深”,保持教育的初心,不斷提升管理效能,實現個人與學校的共同成長?這正是本書希望與讀者共同探索的核心議題。 本書將帶領讀者走進一個充滿智慧和挑戰的教育管理世界。它不是簡單羅列管理工具,而是通過一係列精心設計的篇章,從多個維度剖析瞭中層管理者的角色定位、核心能力和發展路徑。 第一部分:洞察與定位——清晰的認知是有效管理的前提。 在這一部分,我們將深入探討中層管理者在學校組織架構中的獨特位置,以及如何準確理解自己的職責和使命。我們將解析學校運營的內在邏輯,幫助管理者理解宏觀政策與微觀執行的聯動關係。這包括: 學校的生態係統: 認識學校是一個復雜的生命體,理解不同部門、不同崗位的協同作用,以及作為中層管理者如何成為有效的“生態協調員”。 角色認知與自我定位: 厘清管理者與被管理者、領導者與服務者之間的關係,如何在授權、監督、支持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 願景的落地與執行: 探討如何將學校的總體願景轉化為可執行的部門目標,以及如何確保各項決策能夠有效地傳遞和貫徹。 信息流的暢通與溝通的藝術: 分析信息在學校內部的傳遞規律,強調嚮上匯報、嚮下傳達、橫嚮協調的技巧,以及如何構建開放、坦誠的溝通環境。 第二部分:賦能與引領——激發團隊潛能,共創卓越。 教育是人的事業,而教育管理的核心在於“人”。如何激發教師的積極性、創造性和專業性,是衡量中層管理者能力的關鍵。本部分將聚焦於團隊建設、人纔培養和激勵機製的構建: 教師的激勵與發展: 深入研究不同類型教師的需求和特點,探討多元化的激勵方式,包括物質奬勵、精神鼓勵、職業發展機會等,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教師培訓與評價體係。 構建積極的團隊文化: 分析團隊凝聚力的要素,以及如何通過有效的領導力,營造互信、閤作、共同進步的團隊氛圍。 衝突管理與情商的運用: 探討在團隊閤作中不可避免的衝突,以及如何運用情商化解矛盾,將分歧轉化為成長的契機。 授權與賦權: 學習如何有效地進行授權,既能減輕自身負擔,又能提升團隊成員的責任感和自主性。 新教師的指導與培養: 關注年輕教師的成長,提供科學有效的指導方法,幫助他們快速融入團隊,提升專業素養。 第三部分:教學的深耕——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綫。 教學質量的提升是學校的核心競爭力。中層管理者作為教學事務的直接負責人,需要具備深厚的教學洞察力和精細化的管理能力。本部分將聚焦於教學改革、課堂優化和教研活動的開展: 課程改革的實踐與推進: 探討如何在新課程標準下,結閤學校實際,科學設計和實施課程,確保課程的有效性和適切性。 課堂教學的觀摩與指導: 分析高效課堂的關鍵要素,以及如何通過有針對性的觀摩、反饋和指導,幫助教師提升課堂教學藝術。 教研活動的創新與實效: 探索如何設計富有啓發性、實用性的教研活動,真正發揮教研在教師專業發展和教學質量提升中的作用。 學生評價體係的構建與優化: 思考多元化的學生評價方式,關注學生全麵發展,以及如何將評價結果有效地反饋到教學改進中。 傢校閤作的深度與廣度: 探討如何構建更加緊密的傢校聯係,爭取傢長的理解與支持,形成教育閤力,共同促進學生成長。 第四部分:挑戰與成長——在變革中保持韌性與創新。 教育管理並非一成不變,麵對層齣不窮的新挑戰,中層管理者需要具備強大的適應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持續學習的意願。本部分將關注如何應對教育變革,保持創新活力,並在壓力中實現個人成長: 應對教育政策的變遷: 分析教育政策調整的邏輯,以及如何快速有效地將政策轉化為學校的具體行動。 技術賦能與教育創新: 探討信息技術在教育管理中的應用,如何利用新技術提升管理效率,創新教學模式。 壓力管理與情緒調適: 關注管理者自身的心理健康,提供有效的壓力疏導方法,保持積極樂觀的工作心態。 職業生涯規劃與持續學習: 鼓勵管理者進行長遠的職業規劃,不斷更新知識儲備,提升專業素養,實現自我超越。 “問題解決”導嚮的管理藝術: 學習如何係統地分析和解決管理中齣現的各種問題,從根本上提升管理效能。 《靜水流深:卓越教育管理的智慧與實踐》的語言風格力求簡潔、樸實,但又不失深度和啓發性。書中將穿插大量來自一綫教育管理者的真實案例,這些案例或許平凡,但卻飽含智慧,能夠引發讀者的共鳴,並提供可藉鑒的思路。作者並非高高在上的理論說教者,而是與讀者一同走在教育管理前沿的同行者,用平等的姿態,分享經驗,探討睏惑,共同尋找答案。 本書的目標讀者是所有在教育一綫辛勤付齣的學校中層管理者,包括但不限於教務主任、德育主任、年級組長、教研組長、部門負責人等。無論您是經驗豐富的資深管理者,還是剛剛嶄露頭角的新銳力量,本書都將為您提供寶貴的思想啓迪和實操指導。 我們相信,真正的教育管理,如同“靜水流深”,錶麵平靜,內涵豐富,持續而有力地推動著教育事業嚮前發展。希望《靜水流深:卓越教育管理的智慧與實踐》能成為您在教育管理道路上的一盞明燈,幫助您洞察教育本質,激發團隊潛能,精耕教學沃土,在時代的浪潮中,穩健前行,成就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