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致堂集

恬致堂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明] 李日华,赵杏根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62282
版次:1
商品编码:11150501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2-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79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恬致堂集》四十卷,收录了李日华简牍铭赞题跋等散文二百余篇、诗作一千一百余首以及若干科场文字、杂记。清朝乾隆年间,编修《四库全书》,本书被列入“禁毁书目”。今所流传者为崇祯末刻本,珍稀可贵。今点校整理,即以该本为底本。

目录

总序

整理说明

序言

恬致堂集序



李太仆文集序

刻恬致堂先集述?

明中议大夫太仆寺少卿李九疑先生行状

李太仆恬致堂集卷之一

李太仆恬致堂集卷之二

李太仆恬致堂集卷之三

李太仆恬致堂集卷之四

李太仆恬致堂集卷之五

李太仆恬致堂集卷之六

李太仆恬致堂集卷之七

李太仆恬致堂集卷之八

李太仆恬致堂集卷之九

李太仆恬致堂集卷之十

李太仆恬致堂集卷之十一

李太仆恬致堂集卷之十二

李太仆恬致堂集卷之十三

李太仆恬致堂集卷之十四

李太仆恬致堂集卷之十五

李太仆恬致堂集卷之十六

李太仆恬致堂集卷之十七

李太仆恬致堂集卷之十八

李太仆恬致堂集卷之十九

李太仆恬致堂集卷之二十

李太仆恬致堂集卷之三十一

李太仆恬致堂集卷之三十二

李太仆恬致堂集卷之三十三

李太仆恬致堂集卷之三十四

李太仆恬致堂集卷之三十五

李太仆恬致堂集卷之三十六

李太仆恬致堂集卷之三十七

李太仆恬致堂集卷之三十八

李太仆恬致堂集卷之三十九

李太仆恬致堂集卷之四十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恬致堂集》四十卷,收录了李日华简牍铭赞题跋等散文二百余篇、诗作一千一百余首以及若干科场文字、杂记。清朝乾隆年间,编修《四库全书》,本书被列入“禁毁书目”。今所流传者为崇祯末刻本,珍稀可贵。今点校整理,即以该本为底本。

评分

李日华故居在螺丝浜,称恬致堂。这是一幢大院宅,拥有广夏精舍数十间。他一生的著作以这幢院宅为名:《恬致堂集》,其中《柴桃轩杂缀》、《味水轩日记》、《六研斋笔记》等,近年又重新排版出版,内容多为艺术评论、闲雅生活方式、字画鉴赏评定等,对现代艺术爱好者仍具非凡的影响。

评分

好!正品!

评分

嘉兴文献有一种,期待后续……,这次帮单位里老先生买的,过阵子自己也收一套。

评分

  李日华著述丰富,其笔记《六研斋笔记》、《紫桃轩杂缀》及日记《味水轩日记》已得以整理行世,深得不同阶层读者喜爱。不过遗憾的是,就是这样的一位诗书画兼擅的文化巨匠,研究他的最基础性文献《恬致堂集》却没有整理本问世,就通行的四库禁毁本《恬致堂集》而言,亦有大量的影印漶漫不清的缺陷。所以,如果能及时推出可读可据的整理本《恬致堂集》,不仅会避免李日华研究中空疏臆测倾向,更会对后继者深入、全面研究李日华以及全面探讨他对晚明文化的贡献与影响多所裨助。

评分

还不错的,书的品相也好。

评分

《味水轩日记》、《六研斋笔记》之外,《恬致堂集》也出来了,李日华身后够热门的。嘉兴文丛都不便宜,赶上活动也不便宜。京东此次书品较差。

评分

从《恬致堂集》中的有关文章里,似乎可以理解或窥视到李日华一心要离开官场的真实意图。首先,李日华是家中独子,而且他又是出名的孝子。在万历三十九年他“丁母忧回籍守制”期满五年后,第一次上《乞养陈情疏》中有云:“服满,例应起文赴补。奈臣父止生臣一子,今年踰七旬,兼之多病,举动必须臣扶持,衣食必臣调济,父见臣出外,迨薄暮不返,必悬望于里门。臣侍父起居,若匕箸稍损,必负惭于甘旨。”这次得到了“部覆钦依”(吏部转发皇帝旨意)。万历四十四年吏部又发文,任命他为南京礼部仪制司主事,他再次以父亲年已八十七岁,上《乞待养陈情疏》。这两次的奏疏,均是以父亲年迈为由而婉拒“出山”,在家侍养父亲二十四年。万历四十五年李日华在父亲病重时期,日夜侍奉,以致自己病倒,又逢庸医,几至不豫。此年冬季,父亲逝世,李日华极度悲伤,身体状况因此益差。

评分

李日华从万历二十年中进士后即授江西九江府推官(掌管刑狱),至崇祯元年末以太仆寺少卿(管理全国马政的副长官,正四品)任内数乞致仕,在他近三十六年的官宦生涯中,真正为官的时间不超过十年。他只要一有机会或理由,就想方设法地离开官场,优游林泉,寄清翰墨诗文。除“丁母忧”服阕外,还以父老年迈,无人侍亲;自己身体有病等多次上疏请求辞官归里。在有时未获准许的情况下,就借外出公差的便利回家长居。《恬致堂集》卷二十七中,有六篇关于此方面的奏疏文章。李日华绝不仅是一个只知道翰墨丹青和诗文歌赋的“风流儒雅之士”(钱谦益语),而是一个有才干的经世人才。他在九江推官、河南汝州判官、西华知县等任上的表现就可足以证明。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