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奧地利學派領軍人物自由市場最堅定的捍衛者!
米塞斯晚年集大成之作!
探究自由市場理論的人性基礎!
徹底打破強製乾預,引導市場經濟改革走齣結構性睏境!
內容簡介
《人的行動:關於經濟學的論文(套裝共2冊)》作為其思想集大成的晚年扛鼎之作,米塞斯先是假定有一個“先驗的”人類行動的“公理”,在這個公理基礎上,他一步步地推導齣瞭他眼中的人類社會經濟運作的種種安排和運行原理,最後構建齣瞭他的“人類行動學”的邏輯大廈。
人的行動學(Praxeology,或譯人的行為學)是一種研究人類行動的學科。意指人對於環境及他人有所反應而錶現齣來的行為。這一詞最先在1890年被A埃斯比納斯(Alfred Espinas)提齣,但真正為人所知的則是奧地利經濟學派學者路德維希·馮·米塞斯稍後所提齣的理論。
米塞斯試著探索經濟學的根基。如同其他奧地利經濟學派經濟學傢和古典經濟學學者一樣,米塞斯反對使用觀察的方式研究人類行為。他認為人類的行為太過復雜,不可能將其以解構的方式進行研究,而且人類的害羞本性使得他們的行為總是無法被正確的觀察。也因此,與自然科學不同的是,觀察人的行動或者試圖以曆史資料解釋人類的社會科學研究,都難以避免的會受到其他種種沒有注意到的研究變因所影響。
在《人的行動》一書中,米塞斯主張自由市場機製不但可以完全取代任何政府計劃的體製,更重要的,自由市場本身就是人類文明的根基。他將復雜的市場解釋為無數的意識、有意識的行動、選擇和個人偏好的結果。最終決定市場現象——供求、價格、生産方式,甚至盈虧的,是個人主觀價值判斷所反映齣的個人選擇。雖然政府可以設置價格,但最後還是個體自身,通過對於資金、産品和服務的選擇和行動,真正決定瞭價格。因此,米塞斯不把經濟學作為對於材料、服務和産品的研究,而是對於人的行動的研究。
作者簡介
路德維希·馮·米塞斯,經濟學傢,奧地利經濟學派第三代領軍人物、代錶人物,被譽為“奧地利學派的院長”,其理論影響瞭之後的諸多經濟學傢,如哈耶剋、羅斯巴德等人。
餘暉,1963年齣生於江西省鉛山縣。先後畢業於江西財經學院和中國社會科學學院研究生院,曾任中共中央黨校助教、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經濟發展基金會項目官員。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並兼任中國經濟體製改革研究會常務理事及其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目錄
米塞斯與奧地利學派經濟學(代序)楊春學
為餘暉譯米塞斯所著《人的行動》一書所作的序言左大培
上冊
第四版序言
第三版序言
緒論
1.經濟學與人的行動學
2.人的行動學通論的認識論問題
3.經濟理論與人的行動的實踐
4.小結
第一篇 人的行動
第一章 行動人
1.有目的之行動與動物性反應
2.人的行動的先決條件
論快樂
論本能和衝動
3.作為一種極據的人的行動
4.理性與非理性;人的行動學研究的主觀主義和客觀主義
5.作為行動前提條件的因果關係
6.另一個我
論本能的有用性
絕對目的植物人
第二章 人的行動科學的認識論問題
1.人的行動學與曆史
2.人的行動學的形式和演繹特徵
所謂原始人邏輯的異質性
3.先驗與實在
4.方法論的個人主義原理
我和我們
5.方法論的個體主義原則
6.人的行動的個性和變動性
7.曆史的範圍及其特殊方法
8.概念化與理解
自然史和人類史
9.論觀念的類型
10.經濟學的程序
11.人的行動學概念的某些限製
第三章 經濟學與對理性的反叛
1.對理性的反叛
2.多元邏輯論的邏輯
3.多元邏輯論的人的行動學
4.種族多元邏輯論
5.多元邏輯論和理解
6.理性論辯
第四章 行動範疇的初步分析
1.目的與手段
2.價值的等級
3.需求的等級
4.作為交換的行動108第五章 時間
1.作為人的行動學因素的時間
2.過去、現在和未來
3.時間的經濟化
4.行動之間的時序關係
第六章 不確定性
1.不確定性與行動
2.或然性(Probability)的意義
3.類的或然率
4.案由或然率
5.案由或然率的量估
6.打賭、賭博和競技
7.人的行動學的預測
第七章 人間世界的行動
1.邊際效用法則
2.報酬律
3.作為一種手段的人類勞動
直接滿足性勞動和間接滿足性勞動有創造力的天纔
4.生産
第二篇 社會架構中的行動
第八章 人類社會
1.人類之閤作
2.對整體主義和形而上學之社會觀的批判
人的行動學與自由主義
自由主義與宗教
3.分工
4.李嘉圖的協作法則
現時關於協作法則的一些謬見
5.分工的效果
6.社會中的個人
神秘溝通的神話
7.大社會
8.侵略與破壞的本能
對現代自然科學尤其是對達爾文主義的流行誤解
(1)人是不平等的
(2)達爾文主義的社會含義
(3)被稱之為非自然之理知和理性行為
第九章 觀念的作用
1.人的理性
2.世界觀和意識形態
對一些謬見的反駁
3.意識形態的權力
作為一種意識形態的傳統主義
4.社會改良論與進步之理念
第十章 社會裏的交換
1.自給交換與人際交換
2.契約性約束和支配性約束
3.計算的行動
第三篇 經濟計算
第十一章 無需計算的評價
1.手段的等級
2.價值和價格原論中的直接交換虛構
價值理論與社會主義
3.經濟計算的問題
4.經濟計算與市場
第十二章 經濟計算的範圍
1.貨幣記錄的特徵
2.經濟計算的局限
3.價格的可變性
4.穩定化
5.穩定化理念的根源
第十三章 作為一種行動工具的貨幣計算
1.作為一種思想方法的貨幣計算
2.經濟計算與人的行動科學
第四篇 市場社會的交換學或經濟學
第十四章 交換學的範圍與方法
1.交換學問題的界定
對經濟學的否定
2.假構法
3.純粹市場經濟
利潤的最大化
4.自給自足的經濟
5.靜止狀態和穩態循環的經濟
6.靜態經濟
7.交換功能的統閤
靜態經濟裏的企業傢功能
第十五章 市場
1.市場經濟的特徵
2.資本品與資本
3.資本主義
4.消費者主權
政治法則術語的比喻用法
5.競爭
6.自由
7.財富與收入的不平等
8.企業傢的利潤與虧損
9.進步經濟中企業傢的利潤和虧損
對利潤的道德譴責
對消費不足怪論和購買力說的幾點批評
10.促進者、管理者、技術專傢和官僚
11.市場的選擇過程
12.個人與市場
13.商業宣傳
14.“國民經濟”
第十六章 價格
1.定價過程
2.評價與估價
3.高階商品的價格
生産要素定價的一種局限性
4.成本核算
5.邏輯的交換學和數學的交換學
6.壟斷價格
壟斷價格理論的數學處理
7.商譽
8.需求壟斷
9.壟斷價格影響下的消費
10.賣方的價格歧視
11.買方的價格歧視
12.價格的相互關聯
13.價格與收入
14.價格與生産
15.“非市場價格”的怪誕之處
第十七章 間接交換
1.交換媒介與貨幣
2.對若乾普遍謬誤的考察
3.貨幣需求與貨幣供給
卡爾·門格爾的貨幣起源論的認識論意義
4.貨幣購買力的決定
5.休謨和穆勒的問題與貨幣的驅動力
6.現金引起的購買力變動和商品引起的購買力的變動
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通貨膨脹主義與通貨緊縮主義
7.貨幣的計算與購買力的變動
8.對未來購買力變動的預期
9.貨幣的特殊價值
10.貨幣關係的意義
11.貨幣替代品
12.信用媒介發行量的限製
有關自由銀行製的討論
13.現金儲存的規模和構成
14.收支平衡
15.地區間匯率
16.利率與貨幣的關係
17.次級交換媒介
18.通貨膨脹主義者的曆史觀
19.金本位
國際間貨幣閤作
下冊
第十八章 時間推移中的行動
1.時間評價的觀點
2.作為行動之一個必要條件的時間偏好
時間偏好理論的演進
3.資本品
4.生産期,等待期及準備期
準備期延長到超過瞭行動人的生命期
時間偏好理論的某些應用
5.資本品的可變性
6.“過去”對於行動的影響
7.資本的積纍、維護與消耗
8.投資者的流動性
9.貨幣與資本;儲蓄與投資
第十九章 利息
1.利息現象
2.原始利息
3.利率的水平
4.變動經濟中的原始利息
5.利息的計算
第二十章 利息、信用擴張及商業周期
1.問題所在
2.市場毛利率中的企業傢成分
3.市場毛利率中的價格貼水成分
4.藉貸市場
5.貨幣關係變動對於原始利息的影響
6.受通貨膨脹與信用擴張影響的市場毛利率
所謂集權管理下沒有蕭條
7.受通貨緊縮與信用收縮之影響的市場毛利率
信用擴張與單純的通貨膨脹的區彆
8.商業循環的貨幣或流通信用理論
9.受商業循環影響的市場經濟
閑置的生産要素在市麵繁榮期第一階段所起的作用
商業循環非貨幣化解釋的謬誤
第二十一章 工作與工資
1.內嚮性勞動和外嚮性勞動
2.勞動的喜悅與乏味
3.工資
4.交換學意義上的失業
5.毛工資率和淨工資率
6.工資與生活維持費
工資率的曆史解釋與迴溯定理的比較
7.受勞動負效用影響的勞動供給
關於“工業革命”一般解釋的批評
8.市場的興衰對工資率的影響
9.勞動市場
牲畜和奴隸的勞動
第二十二章 非人的原始生産要素
1.關於地租理論的一般考察
2.土地利用中的時間因素
3.邊際以下的土地
4.提供免費功用的土地
5.土地的價格
土地的神話
第二十三章 市場的基據
1.理論和基據
2.權力的作用
3.戰爭與徵服的曆史作用
4.作為某種基據的實在的人
5.調整時期
6.財産權的限度以及外部成本和外部經濟問題
知識創新的外部經濟
特權與準特權
第二十四章 利益的和諧和衝突
1.市場盈虧的最終根源
2.生育節製
3.“得到正確理解的”利益間的和諧
4.私有財産
5.我們這個時代的衝突
第五篇 非市場的社會閤作
第二十五章 社會主義社會的假構
1.社會主義理念的曆史淵源
2.社會主義的教條
3.社會主義的人的行動學特徵
第二十六章 社會主義經濟計算的不可能性
1.問題所在
2.這一問題以往認識的失誤
3.社會主義經濟計算的近期建議
4.試錯
5.準市場
6.數理經濟學的微分方程
第六篇 受羈束的市場經濟
第二十七章 政府與市場
1.第三種製度的構想
2.政府乾預
3.政府功能的界限
4.作為個人行動最終標準的正義
5.自由放任的含義
6.政府對消費的直接乾預腐敗
第二十八章 通過徵稅的乾預
1.中立稅
2.全稅化
3.稅收的財政目的和非財政目的
4.稅收乾預的三種類型
第二十九章 對生産的限製
1.限製的性質
2.限製的代價
3.作為一種特權的限製
4.作為一種經濟體製的限製
第三十章 對價格結構的乾預
1.政府與市場自治
2.市場對政府乾預的反應
對古代文明衰落原因的考察
3.最低工資率
工聯主義的交換學觀點
第三十一章 通貨與信用的操縱
1.政府與通貨
2.法幣立法上的乾預主義
3.現代通貨操縱法的演進
4.通貨貶值的目的
5.信用擴張
反循環政策之妄想
6.外匯管製與雙邊貿易協定
第三十二章 沒收與再分配
1.沒收哲學
2.土地改革
3.沒收式稅收
沒收式的課稅與風險承擔
第三十三章 工團主義與社團主義
1.工團主義者的理念
2.工團主義者的謬誤
3.某些時髦政策中的工團主義成分
4.基爾特社會主義與社團主義
第三十四章 戰爭經濟學
1.全麵戰爭
2.戰爭與市場經濟
3.戰爭與自給自足
4.戰爭之無益
第三十五章 福利原則與市場原則
1.反對市場經濟的理由
2.貧睏
3.不平等
4.不安定
5.社會正義
第三十六章 乾預主義的危機
1.乾預主義的收成
2.儲備金的耗竭
3.乾預主義的末日
第七篇 經濟學的社會地位
第三十七章 難以形容的經濟學的特徵
1.經濟學的獨特性
2.經濟學與輿論
3.自由主義前輩的幻想
第三十八章 經濟學在知識界的地位
1.經濟學的研究
2.作為一門專業的經濟學
3.作為一門專業的預測
4.經濟學和大學
5.普通教育與經濟學
6.經濟學與公民
7.經濟學與自由
第三十九章 經濟學與人類生存的基本問題
1.科學與人生
2.經濟學與價值判斷
3.經濟的認知與人的行動
索引
貝蒂納·比恩·格裏夫斯
精彩書摘
1.經濟學與人的行動學
經濟學是最年輕的一門科學。在過去的200年裏,從那些古希臘人熟悉的學科中,的確分離齣許多新的科學。然而,這隻不過是那些在復雜而古老的知識體係中,業已確定其地位的部分知識逐漸地獨立齣來。研究領域有瞭更精細地分化,而且運用瞭許多新的研究方法;同時,許多被忽視的學術領域得到發掘,人們開始從不同於其先驅者的角度來觀察事物。雖然學科領域本身並沒有擴展,但經濟學卻在人文科學中,開闢瞭一個此前無法企及和從未思索過的領域。它傳達的知識,既不屬於邏輯學、數學、心理學、物理學,也不屬於生物學。
人類曆史進程趨嚮的終極目的,冥冥然似乎總有“上帝”或“自然”的努力存焉,而這正是自古以來多少哲人孜孜探索的。他們企圖探索的是人類的命運和進化之法則。但即使那些其研究工作擺脫瞭神學傾嚮的思想傢也無功而返。原因在於,他們沉溺於某種錯誤的方法而不能自拔。他們把人類作為一個整體來對待,或者把人類與民族、種族或教派這些組織性概念等同起來。為引導這些整體性的人類行為,他們十分武斷地設定瞭某些必趨的目標。但是他們卻無法圓滿迴答這樣一個問題:是哪些因素迫使各種不同類型的行動著的個體,不得不為實現其所屬整體的不可阻撓的進化目標而行動。他們曾求助於某些無望的手段來解決這一問題,如神通過自身顯靈,通過神啓的先知或神化的領袖,作齣超凡的乾預;如預定某種和諧、注定某種命運,或去運作神秘而無稽的“世界靈魂”或“民族精神”等。在這一陣營裏,其他一些哲人則宣稱,在人的內心衝動中本存一種“自然之機括”,驅使其不知不覺然而準確地遵循“自然”指定的道路去行動。
另外一些哲學傢則實在得多。他們不費工夫去猜測自然或上帝的計劃。他們從政治學的觀點去看人類事務。他們癡迷於建立一些政治行為的規則,即似乎可資用政府和政治傢所能掌握的技術。有些妄想狂,甚至擬就齣野心勃勃的計劃,企圖對社會進行一番徹底的改革和重建。謙虛一點的,則滿足於收集曆史經驗並將其係統化。但是所有這些人都完全相信,在社會事物發展過程中,並不存在人類心智推理中發現的,或在自然現象的因果關係中曾發現過的那些規律性的和不變的現象。他們不去尋找社會閤作的規律,因為在他們看來,人能夠按自己的意願來組織社會。如果社會條件無法滿足改革者的願望,如果他們的烏托邦無法實現,乃歸咎於人之道德的敗壞。由此,社會問題被當做倫理問題來考慮瞭。在他們看來,為瞭建設理想的社會,需要的隻是英明的君主與善良的百姓。有瞭正直的人,不愁實現不瞭理想國。
但自從市場現象之間相互依賴的必然性被發現,上述見解即不攻自破。對此,人們也許會睏惑,但他們必須麵對一個嶄新的社會觀。他們依稀感覺到,在善惡、公道與不公道、正義與非正義之外,還有另一個角度可用來觀察人的行動。在社會事物的發展過程中,總有個規律在起作用,人們如果想獲得成功,就必須遵此規律來調整自身的行動。用一個檢察官的態度去接近社會事實是無效的,因為他常常用十分武斷的標準和主觀的價值判斷臧否人事。我們必須像物理學傢研究自然規律那樣去研究人的行動和社會閤作的規律。人的行動與社會閤作不再是那判定事物應該怎樣的規範學科的對象,而成為一門研究既定關係之科學的對象——這是對知識或哲學乃至對社會行動將發生驚人影響的一場偉大革命。
然而在百多年裏,推理方法的這種劇變應産生的效果卻大受限製,原因在於人們誤以為這些方法隻針對人類所有行動中的一小部分,即市場現象這一部分。古典經濟學傢在研究過程中遇到瞭一個他們無法逾越的障礙,即顯而易見的價值論矛盾。他們的價值論是有缺陷的,從而迫使他們將其科研活動局限於一個狹窄的範圍。一直到19世紀晚期,政治經濟學依然是有關人的“經濟”方麵的行動的科學,3也即有關財富與自利的理論。它研究的人的行動,隻限於那些——被非常拙劣地描述的——為牟利動機激發的行為,而且它還聲明,除此之外的其他的人的行動乃彆的學科的研究對象。古典經濟學傢創立的這一思想的轉變,是由現代主觀主義經濟學派來完成的,後者把市場價格理論轉變為人的選擇行為的通論。
從古典價值論到主觀價值論的過渡,遠不止於遞演齣一個更完滿的市場交易理論,長期以來,人們都沒能認識到這一點。這一有關選擇和偏好的一般理論,遠遠超越瞭坎特龍、休謨、亞當?斯密乃至約翰?穆勒這些經濟學傢的視界。它決非一種僅研究人類“經濟方麵”的努力和追求經濟物品(commodities),以及人類如何改善其物質福利的理論。它是有關人的各方麵行動的科學。選擇,決定著人類所有的決策。在選擇的時候,人們不僅僅在各種物質産品和服務之間,而是在所有人類價值之間進行取捨。所有的目的與手段,無論是現實的還是理想的,崇高的或低下的,光榮的或卑鄙的,皆構成供人取捨的序列,人們擇其一而捨其餘。人們之所趨或所避,無一遺漏地在此排列之中,這個排列,也即獨一無二的等級偏好錶。現代價值理論,擴展瞭科學的視界,也擴大瞭經濟研究的領域。從古典學派的政治經濟學裏,人的行動學通論脫胎而齣,這就是“人的行動學”(Praxeology)。經濟的或交換(Catallactic)的問題都被納入一門更為一般的科學,再也不會脫離這一有機關係。經濟問題本身的處理,決不能避免始於選擇行動,經濟學由此轉變為一門更普遍的科學,即人的行動學的一個部分,雖然其迄今為止依然乃其最精緻的一個部分。
2.人的行動學通論的認識論問題4
在這門新的科學裏,每一件事似乎都存在問題。它是傳統知識體係中的一位“異鄉客”;在它前麵,人們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將它分類並置於閤適的地位。但另一方麵,他們又認為把經濟學納入知識總類中,並不需要對總的體係作重新安排或擴充。他們自信現有的分科體
人的行動:關於經濟學的論文(套裝共2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