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分
訪:華羅庚與陳省身是中國現代數學史上的兩顆巨星。他們對現代數學的發展做齣瞭很大的貢獻,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最近,我們整理瞭您贈送給我們的舊書信。這批書信太珍貴瞭。其中,有十幾封是華羅庚與陳省身在新中國成立前後寫給您的。從這些書信可以看齣,您在他們心目中是一位很有培養前途的年輕數學傢。
評分徐:當時我還很年輕。他們跟我的關係都很好。
評分訪:您在西南聯大是華羅庚與陳省身的學生,還與華羅庚有過不少交往。他們給您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麼?
評分訪:1948年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選舉結束後,中央研究院刊印瞭《國立中央研究院院士錄》。這個資料刊載瞭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的著作目錄。從目錄可以看齣,五位數學院士中,蘇步青發錶論文最多,有九十五篇;華羅庚次之,發錶六十八篇;陳省身再次,發錶三十八篇;許寶騄發錶二十四篇;薑立夫發錶一篇。這個統計數據是截止到1947年為止的。通過比較可知,華先生寫的文章確實不少,要比陳先生多三十篇。您對陳先生的建議有何感想?
評分訪:您在西南聯大是華羅庚與陳省身的學生,還與華羅庚有過不少交往。他們給您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麼?
評分評分
徐:陳先生的觀點當然是正確的。論文不必做太多,因為質量還是很重要的。有些大數學傢一生隻寫瞭幾篇重要文章。華先生與陳先生的價值觀不完全相同。華先生覺得做得越多越好。其實,這也是有道理的。我看過很多數學傢的文集。其中,十之八九都是一般性的文章,隻有幾篇是特彆重要的。很多大數學傢也不是隻做重要的文章,一般性的文章也做。他們的文章中隻有若乾篇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國外一般的數學傢的文章都是很多的。他們一輩子發錶兩百篇、三百篇文章不算一迴事。咱們國傢的數學傢如果一生發錶兩三百篇文章那就多得不得瞭瞭。
評分徐:當時我還很年輕。他們跟我的關係都很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