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的书,慢慢收集以后再看。
评分思想深刻,我喜欢的作家之一。又一次买。
评分反反复复发疯疯癫癫点点滴滴是什
评分《周作人自编集:老虎桥杂诗》是周作人自编集中仅有的一本旧体诗合集,大部分写于南京老虎桥狱中,故名。集中《苦茶庵打油诗》及补遗写在一九四五年之前,前者曾收入《立春以前》;《炮局杂诗》《忠舍杂诗》《往昔三十首》《丙戌岁暮杂诗》《丁亥暑中杂诗》均作于狱中,内容涉及往昔读书心得、咏史、忆往怀乡等,“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反思生平,表白心境,至为深切;《题画绝句》为咏物之作;《儿童杂事诗》则以诗的形式讲儿童生活、故事,表达儿童观,清新别致,在香港及内地曾以各种形式多次出版,广受欢迎。周作人(1885-1967),现代作家、翻译家,原名櫆寿,字星杓,后改名奎绶,自号起孟、启明(又作岂明)、知堂等,笔名仲密、药堂等。浙江绍兴人。青年时代留学日本,与兄树人(鲁迅)一起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五四时期任教北京大学,在《新青年》《语丝》《新潮》等多种刊物上发表文章,论文《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诗《小河》等均为新文学运动振聋发聩之作。首倡美文,《喝茶》《北京的茶食》等创立了中国美文的典范。在外国文学艺术的翻译介绍方面,尤其钟情希腊日本文学,贡献巨大。著有自编集《艺术与生活》《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等三十多种,译有《日本狂言选》《伊索寓言》等。
评分鲁迅当然没有想到,自己一手提携的二弟竟然会写出这样的信,兄弟失和并没有在周氏兄弟日记上留下什么特殊的印迹,据《知堂回想录·不辩解说下》云:关于此事周作人在当日日记曾记有十字左右,后却被自行剪去;鲁迅在日记中也是含糊其词,只是在该月的14日记:“改在自室吃饭。”推测在此之前,周氏兄弟之间大概有过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但这不足以成为兄弟决裂的理由。所以一头雾水的鲁迅想问个明白,但“后邀欲问之,不至。”8月2日,眼看复合无望的鲁迅“携妇迁居砖塔胡同六十一号”,先前的怡怡兄弟从此动如差商。
评分我一开始知道周作人是因为他是鲁迅的二弟。然后我才知道原来除了鲁迅,他的弟弟也是一个大家。令人唏嘘的是,这对本来和睦的兄弟,最后竟然失和。失和的原因无人知晓。但外人揣测不断,这本他人家事,我们又何须追究。不过更令人叹息的是最后周作人的仕伪。这就牵涉到了国家民族大义的层面上了。不过暂时撇开这些,我们还是得肯定周作人的文学成就。不能简单地因人废言,因人废文。其实周作人的文学成就在当时就已受到肯定。鲁迅与周作人失和后,一南一北,是中国文学的双子星座。这本《老虎桥杂诗》呢,主要收录作者在老虎桥监狱所做的诗歌。周作人的诗歌,既有白话诗,也有旧体诗。不过我看来,大概还是还是他的旧体诗好些。虽然有些旧体诗有游戏的性质,甚至与打油诗相类。不过单就这本书而言,有些诗写的还是趣味盎然。比如有一组诗,大概是儿童杂事诗,追忆故乡风俗,颇为有趣。往昔一组,则回忆自己过去,包括童年经历,读书经历等等。这本书很棒,定价也不算太高。买来闲时可以一读。这样把知堂说的跟那些消遣书的作者一样,其实不然,知堂亦有让人细细体悟的一面。但这只是我的商品评论,不多说了,我猜这个字数应该差不多了吧。京东这个积分规则调整,真是感到不是很方便啊。
评分《周作人自编集:鲁迅的故家》是周作人晚年回忆鲁迅的重要著作之一,从“百草园”、“园的内外”、“鲁迅在东京”、“补树书屋旧事”四部分,记述鲁迅青少年时期生活、学习、交游情状。不仅重笔勾勒活动于园内外的鲁迅,而且兼及背景中隐现的人事物,在其“生活着的空气”中,徐徐延展出一卷卷清末民初风俗画。文章沿承知堂怀人忆往之作平白真切、不落空言的风格,文字简洁朴讷,寥寥数笔,便曲尽人事物景情,为旁人所不及。
评分反反复复发疯疯癫癫点点滴滴是什
评分周作人(1885-1967),现代作家、翻译家,原名櫆寿,字星杓,后改名奎绶,自号起孟、启明(又作岂明)、知堂等,笔名仲密、药堂等。浙江绍兴人。青年时代留学日本,与兄树人(鲁迅)一起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五四时期任教北京大学,在《新青年》《语丝》《新潮》等多种刊物上发表文章,论文《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诗《小河》等均为新文学运动振聋发聩之作。首倡美文,《喝茶》《北京的茶食》等创立了中国美文的典范。在外国文学艺术的翻译介绍方面,尤其钟情希腊日本文学,贡献巨大。著有自编集《艺术与生活》《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等三十多种,译有《日本狂言选》《伊索寓言》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