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迁为西南联大,校长蒋梦麟委托他:“你不要走,你跟日本人关系比较深,不走,可以保存这个学校的一些图书和设备。”抗战后,因曾出任汪精卫政权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和日本人在文化上合作,被押解南京并被高等法院判为汉奸。蒋梦麟为之求情。1949年1月26日被放。
评分《周树人经典作品选》一书运用了许多小品文的格调来塑造散文,用质朴的文字给营造一种美的意境,以大量的小品散文塑造一种潮流,周作人以非常休闲的形式,说出文学自娱自乐的精华,在《周树人经典作品选》的大多数文章中都能体现。
评分 评分后来在国内新学的风潮中,于1901年到南京进入江南水师学堂(民国后改海军军官学校),在管轮班(轮机科;轮机专业)读了6年,当时专业科目都用英文书,他因此有了相当的英文基础,后来考取官费生,和哥哥鲁迅、好友许寿裳(季茀)等人留学日本。
评分这次又出了三种新的。
评分内容简介
评分周作人(1885-1967),现代作家、翻译家,原名櫆寿,字星杓,后改名奎绶,自号起孟、启明(又作岂明)、知堂等,笔名仲密、药堂等。浙江绍兴人。青年时代留学日本,与兄树人(鲁迅)一起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五四时期任教北京大学,在《新青年》《语丝》《新潮》等多种刊物上发表文章,论文《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诗《小河》等均为新文学运动振聋发聩之作。首倡美文,《喝茶》《北京的茶食》等创立了中国美文的典范。在外国文学艺术的翻译介绍方面,尤其钟情希腊日本文学,贡献巨大。著有自编集《艺术与生活》《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等三十多种,译有《日本狂言选》《伊索寓言》等。
评分小开本,拿手上感觉很舒适,封面简洁素雅,一个知堂不错的集子
评分封面很雅致的一套小书,买回半天就翻完了,周的文章可读性强,但却不耐读,更偏重于文笔,在思想性上确实逊于其兄,更擅长书评与美文,而弱于思想与直面现实的个性,虽然也关注了时事,但总体而言,我更欣赏鲁迅的文笔,即使是鲁迅的日记也耐嚼多了。大抵新文化运动那帮人最终走向了三条路径:陈独秀,鲁迅,周作人。另,好几本书都有雷同的篇章,部分重合度还蛮高,实不能令人满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