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套丛书的版本是经过精心遴选,均以现存很早的版本做底本,参照其他存世版本以订舛误,以使读者更近地接触原著,更加历史、更加客观地评价原著。
2、采用了绣像小说的形式,绣像小说是我国古代小说的一朵奇葩,明清两代风靡一时,至民国余韵不绝。其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具有案头阅读与家藏传世等多种功能。在“读图”时代,绣像小说的做法无疑为我们更好地传播古代文化提供了一条路径。这套丛书中,每部名著正文之前,均有彩图;正文插图,大部分绘于明清两代,线条笔法,极具功力。
《中国古典小说十大名著(绣像珍藏本 套装共10册)》是中国文学史上十部划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封神演义》、《东周列国志》、《官场现形记》和《镜花缘》的合称。它们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艺术的光辉成就,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各阶层、各年龄段读者的喜爱。
《三国演义》——中国古典章回小说的开山鼻祖,古代演义小说的扛鼎之作。
《水浒传》——中国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巨帙,古代白话小说的旷世杰作。
《西游记》——中国古典神话小说的高峰巨著,浪漫主义小说的杰出代表。
《红楼梦》——中国古典小说文学难以逾越的高峰,国人不可不读的经典。
《聊斋志异》——“用传奇法,而以志怪”,中国古典文言小说的。
《儒林外史》——中国古典讽刺小说的作品,现实主义小说的杰出代表。
《封神演义》——中国古代杰出的神魔小说,以篇幅巨大、幻想之奇特而闻名于世。
《东周列国志》——古今中外时间跨越较长、人物很多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官场现形记》——中国古代谴责小说的代表作,首开近代小说批判社会现实的风气。
《镜花缘》——带有浓厚神话色彩、浪漫幻想迷离的中国古典长篇小说。
《东周列国志》
第一回 周宣王闻谣轻杀杜大夫化厉鸣冤
第二回 褒人赎罪献美女幽王烽火戏诸侯
第三回 犬戎主大闹镐京周平王东迁洛邑
第四回 秦文公郊天应梦郑庄公掘地见母
第五回 宠虢公周郑交质助卫逆鲁宋兴兵
第六回 卫石碏大义灭亲郑庄公假命伐宋
第七回 公孙阏争车射考叔公子翚献谄贼隐公
第八回 立新君华督行赂败戎兵郑忽辞婚
第九回 齐侯送文姜婚鲁祝聃射周王中肩
第十回 楚熊通僭号称王郑祭足被胁立庶
第十一回 宋庄公贪赂构兵郑祭足杀婿逐主
第十二回 卫宣公筑台纳媳高渠弥乘间易君
第十三回 鲁桓公夫妇如齐郑子君臣为戮
第十四回 卫侯朔抗王入国齐襄公出猎遇鬼
第十五回 雍大夫计杀无知鲁庄公乾时大战
第十六回 释槛囚鲍叔荐仲战长勺曹刿败齐
第十七回 宋国纳赂诛长万楚王杯酒虏息妫
第十八回 曹沫手剑劫齐侯桓公举火爵宁戚
第十九回 擒傅瑕厉公复国钉子颓惠王反正
第二十回 晋献公违卜立骊姬楚成王平乱相子文
第二十一回 管夷吾智辨俞儿齐桓公兵定孤竹
第二十二回 公子友两定鲁君齐皇子独对委蛇
第二十三回 卫懿公好鹤亡国齐桓公兴兵伐楚
第二十四回 盟召陵礼款楚大夫会葵丘义戴周天子
第二十五回 智荀息假途灭虢穷百里饲牛拜相
第二十六回 歌百里认妻获陈宝穆公证梦
第二十七回 骊姬巧计杀申生献公临终嘱荀息
第二十八回 里克两弑孤主穆公一平晋乱
第二十九回 晋惠公大诛群臣管夷吾病榻论相
第三十回 秦晋大战龙门山穆姬登台要大赦
第三十一回 晋惠公怒杀庆郑介子推割股啖君
第三十二回 晏蛾儿逾墙殉节群公子大闹朝堂
第三十三回 宋公伐齐纳子昭楚人伏兵劫盟主
第三十四回 宋襄公假仁失众齐姜氏乘醉遣夫
第三十五回 晋重耳周游列国秦怀嬴重婚公子
第三十六回 晋吕夜焚公宫秦穆公再平晋乱
第三十七回 介子推守志焚绵上太叔带怙宠入宫中
第三十八回 周襄王避乱居郑晋文公守信降原
第三十九回 柳下惠授词却敌晋文公伐卫破曹
第四十回 先轸诡谋激子玉晋楚城濮大交兵
第四十一回 连谷城子玉自杀践土坛晋侯主盟
第四十二回 周襄王河阳受觐卫元咺公馆对狱
第四十三回 智宁俞假鸩复卫老烛武缒城说秦
第四十四回 叔詹据鼎抗晋侯弦高假命犒秦军
第四十五回 晋襄公墨缞败秦先元帅免胄殉翟
第四十六回 楚商臣宫中弑父秦穆公佺谷封尸
第四十七回 弄玉吹箫双跨凤赵盾背秦立灵公
第四十八回 刺先克五将乱晋召士会寿馀绐秦
第四十九回 公子鲍厚施买国齐懿公竹池遇变
第五十回 东门遂援立子接赵宣子桃园强谏
第五十一回 责赵盾董狐直笔诛斗椒绝缨大会
第五十二回 公子宋尝鼋构逆陈灵公袒服戏朝
第五十三回 楚庄王纳谏复陈晋景公出师救郑
第五十四回 荀林父纵属亡师孟侏儒托优悟主
第五十五回 华元登床劫子反老人结草亢杜回
第五十六回 萧夫人登台笑客逢丑父易服免君
第五十七回 娶夏姬巫臣逃晋围下宫程婴匿孤
第五十八回 说秦伯魏相迎医报魏锜养叔献艺
第五十九回 宠胥童晋国大乱诛岸贾赵氏复兴
第六十回 智武子分军肆敌逼阳城三将斗力
第六十一回 晋悼公驾楚会萧鱼孙林父因歌逐献公
第六十二回 诸侯同心围齐国晋臣合计逐栾盈
第六十三回 老祁奚力救羊舌小范鞅智劫魏舒
第六十四回 曲沃城栾盈灭族且于门杞梁死战
……
《封神演义》
《官场现形记》
《儒林外史》
《聊斋志异》
《镜花缘》
《西游记》
《水浒传》
《红楼梦》
《三国演义》
说实话,我是一个对老物件儿情有独钟的人,喜欢那种带着岁月痕迹的东西。《中国古典小说十大名著(绣像珍藏本)》恰恰满足了我这个小小的癖好。这套书的整体风格就很“老派”,但不是那种陈旧落后的感觉,而是透着一种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特别是那些绣像,虽然不是古老的描摹,但用现代的技术复原了那种古朴的风韵,线条细腻,色彩沉静,每一幅都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打开书,那种纸张的触感,闻到的墨香,都让我觉得是在跟一个老朋友对话,在品味一段悠久的故事。这套书摆在书架上,就仿佛一道风景线,彰显着主人家的品味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阅读的体验也因此变得更加舒适和愉悦,是一种身心的双重享受。
评分我平时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能静下心来阅读。但这次偶然看到这套《中国古典小说十大名著(绣像珍藏本)》,它精美的外观设计和“珍藏本”的字样深深吸引了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入手,没想到这套书彻底改变了我对阅读的看法。它不仅仅是10部名著的合集,更是一件艺术品。每本书的装帧都十分讲究,尤其是那些绣像插图,真的太棒了!它们并非简单的配图,而是仿佛为文字注入了灵魂,让那些古老的故事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我发现自己能够更容易地进入到故事的情境中,去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这套书的出现,让我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了一方宁静,重新找回了沉浸式阅读的乐趣,让我觉得每次翻开它,都是一次难得的放松和享受。
评分第一眼看到这套《中国古典小说十大名著(绣像珍藏本)》,就觉得眼前一亮。封面设计古朴典雅,烫金的“绣像珍藏本”几个字,配上淡雅的底色,瞬间就勾起了我心中对传统文化的那份喜爱。翻开第一册,那精美的绣像插图更是让人惊艳,每一幅都栩栩如生,仿佛将我带回了那个遥远的年代,与书中的人物一同悲喜。纸张的质感也非常好,厚实而温润,拿在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踏实感,闻起来还有淡淡的书墨香,这是现代印刷品很难比拟的。套装共10册,这10部作品都是我心仪已久的大部头,一直想找一套精装版的来细细品读,现在终于如愿以偿。无论是《红楼梦》中贾府的繁华与衰败,《三国演义》里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水浒传》中英雄好汉的肝胆相照,还是《西游记》里神魔斗法的奇幻,都让我无比期待。这不仅仅是一套书,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评分我是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深感自豪的人,也一直想深入了解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文学遗产。《中国古典小说十大名著(绣像珍藏本)》的出现,简直是填补了我一直以来的一个遗憾。这套书的设计理念非常棒,将古典小说的精华与精美的绣像艺术相结合,让原本可能有些晦涩的文字变得亲切易懂,同时又保留了原著的风骨。阅读的时候,我总会不自觉地被那些栩栩如生的绣像所吸引,仿佛置身于那个英雄辈出、风流才子辈出的年代。套装10册,涵盖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每一次阅读都能从中汲取新的养分,获得新的感悟。这不仅仅是一套书,更是我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连接的纽带,让我觉得无比珍贵。
评分我是一名对古典文学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一直以来都想系统地了解中国古典小说,但这套《中国古典小说十大名著(绣像珍藏本)》给我带来了远超预期的惊喜。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堆砌,而是通过精心制作的绣像插图,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沉浸感。例如,在阅读《三国演义》时,那些描绘诸葛亮羽扇纶巾、运筹帷幄的绣像,或是关羽骑马挥刀、气势如虹的画面,都让书中人物的形象立刻鲜活起来,不再是模糊的文字符号,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个体。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尤其适合初学者,能够帮助我们更快地理解情节,体会人物的情感。同时,装帧的精美也让我觉得它非常有收藏价值,每一次翻阅都能感受到制作者的用心,这种仪式感是阅读体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评分不错!????
评分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即学术、道德、政治完美融合与一身。苏轼的作品在当时就驰名遐迩,在辽国、高丽等地都广受欢迎。北宋末年,朝廷一度禁止苏轼作品的流传,但是禁愈严而传愈广。到了南宋党禁解弛,苏轼的集子又以多种版本广为流传,以后历代翻刻不绝。
评分买了整整两大箱,一箱收藏,一箱现在看
评分在金钱至上、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环境下,能有一群人甘于寂寞、潜心做学问,为历史、为民族、为国家、为我们做了一件有利于开展民族历史研究的大好事,应该为这些人点赞???!
评分给老爸买的,可以没等活动,用了张100的券生撸了,到手90块,老爸很喜欢
评分物流挺快的,还没来得及看
评分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生于诗礼世家,父子三人被誉为“三苏”。苏轼学识渊博,思想通达,以儒学体系为根本而浸染释、道的思想。苏轼平生受到两次严重的政治迫害,第一次是45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第二次是在59岁时被贬往惠州,62岁时贬至儋州,到65岁才遇赦北归,前后在贬所六年。谪贬当然是苏轼的人生逆境,但这种逆境却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在宋代就有人认为贬至海南并不是苏轼的不幸,逆境是时代对这位文学天才的玉成。
评分书很好、包装精美!
评分京东大法好,自从用了京东后,每个月都过很清贫,吃的是糠咽菜就白粥。版本很差,也很便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