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曆史寫作客觀、獨特、鮮活
*資料占有全麵、詳盡、
*全新修訂版增補插圖和索引
內容簡介
《先知三部麯(武裝的先知+被解除武裝的先知+流亡的先知)(全新插圖修訂本)(套裝全3捲)》是迄今為止全麵、詳盡的托洛茨基傳記,由波蘭思想傢伊薩剋·多伊徹所著。作者依據大量豐富、可靠和翔實的資料,並結閤作者參加共産主義運動的親身體會,按照時間順序,詳盡地介紹瞭托洛茨基作為革命傢、理論傢、流亡者,直到在異國他鄉被刺殺的一生,為讀者描繪齣瞭一個鮮活而帶有悲劇色彩的托洛茨基。全書共分為三捲:《武裝的先知:托洛茨基1879-1921》、《被解除武裝的先知:托洛茨基1921-1929》、《流亡的先知:托洛茨基1929-1940》。
《武裝的先知》: 追述瞭托洛茨基早年的求學經曆和革命活動,從孟什維剋轉變為布爾什維剋的過程,在1905年革命中的作用和對俄國革命所作的理論思考,參加和領導1917年十月革命的曆史和在十月革命後為保衛新生的布爾什維剋政權在國內和國際政治舞颱上所進行的一係列鬥爭,間或敘述和分析瞭托洛茨基“不斷革命論”的起源和形成的過程。
《被解除武裝的先知》: 全麵且係統地介紹瞭20世紀20年代俄共黨內錯綜復雜的、激烈的且殘酷的派係鬥爭,詳盡地敘述瞭當時蘇俄領袖們在保衛和建設社會主義、黨內民主、民族問題、“一國社會主義理論”和“世界革命”等問題上的爭論,特彆是托洛茨基與斯大林之間的角力。
《流亡的先知》: 著重敘述托洛茨基在土耳其、法國、挪威和墨西哥的流亡生涯,以20世紀30年代歐洲政治地圖和蘇聯國內政治形勢為背景,介紹和分析瞭托洛茨基在流亡過程中對俄國和世界革命等問題的理論著述,最後以他在墨西哥被斯大林刺殺身亡的悲劇結局告終。
作者簡介
伊薩剋·多伊徹(Isaac Deutscher),1906年生於波蘭,20歲加入波蘭共産黨,很快成為著名的波蘭思想傢、蘇聯及聯共(布)問題專傢。1932年,加入托洛茨基反對派。1939年,僑居倫敦。一生著述甚豐,其中最有影響的是《先知三部麯》和《斯大林政治傳記》。1967年逝世,時年60歲。他的《先知三部麯》迄今仍是舉世公認的研究托洛茨基的最權威著作,已被譯成多種文字。
精彩書評
20世紀重要的政治傳記之一。
——英國《每日電訊報》
對我來說,伊薩剋·多伊徹三捲本的托洛茨基生平是這一年激動人心的讀物。毫無疑問,這部傳記肯定會列入用英語寫成的優秀的傳記之列。
——英國著名曆史學傢格拉漢姆·格林
他(伊薩剋·多伊徹)比以往任何一本書都更準確、更詳盡地講述瞭這個故事。他的這部傳記對任何一個對蘇俄和國際共産主義曆史感興趣的人都是必讀書。
——英國著名曆史學傢A. J. P. 泰勒
(它)給我留下瞭很深的印象,使我養成瞭貫穿餘生的對政治傳記的熱愛。
——英國前首相托尼·布萊爾
作為波蘭共産黨中的一個馬剋思主義學徒,多伊徹通曉德語和俄語,熟知拉丁文化,又是個英語寫作的能手。……其他的曆史學傢更多地把蘇聯的曆史保存在自己的政治記憶裏,與他們相比,多伊徹則客觀地評價它,以其豐富的想象力既想到它最初的宏偉,也預料到它後來的腐敗。他從來就沒有失去信心,認為1917年的革命動力終將從駕馭它的命運中恢復過來,並以自由而告終。
——英國當代著名馬剋思主義史學傢佩裏·安德森
目錄
《武裝的先知》
再版譯者前言
譯者前言
前言
緻謝
第一章 傢庭和學校
第二章 追求理想
第三章 在曆史的大門口
第四章 智力閤作關係
第五章 1905年的托洛茨基
第六章“不斷革命論”
第七章 沉悶的年代:1907—1914
第八章 大戰與國際
第九章 十月革命中的托洛茨基
第十章 人民委員
第十一章 布列斯特-裏托夫斯剋的戲劇性事件
第十二章 武裝共和國
第十三章 革命與徵服
托洛茨基軍事思想評論
第十四章 勝利中的失敗
參考書目
人名索引
《被解除武裝的先知》
前言
第一章 在王子群島
第二章 理性與瘋狂
第三章 革命傢兼史學傢
第四章“人民公敵”
第五章 地獄之夜
跋:失敗中的勝利
參考書目
人名索引
《流亡的先知》
前言
第一章在王子群島
第二章理性與瘋狂
第三章革命傢兼史學傢
第四章“人民公敵”
第五章地獄之夜
跋:失敗中的勝利
參考書目
人名索引
精彩書摘
解散立憲會議
當然,現在國內學界對十月革命的批評不僅僅局限於十月革命的本身,它是暴力的或不夠暴力上,對十月革命的否定擴展到對布爾什維剋黨、它的領袖列寜和它的策略上。在這方麵最為人所詬病的一是全部政權歸蘇維埃的口號,二是解散立憲會議。
前者說布爾什維剋在它成為彼得格勒蘇維埃的多數後,纔提齣這個口號,足見它的陰險。這顯然是對相關史料缺乏瞭解。在列寜迴國前,斯大林、加米涅夫等布爾什維剋領袖主張支持臨時政府。在列寜迴國並使黨走上社會主義革命的道路後,它就一直堅決反對聯閤政府,主張沒有資産階級代錶的蘇維埃掌權。當時在俄國已經形成瞭雙重政權——一方麵是孟什維剋和社會革命黨人與資産階級組成的臨時政府,另一方麵是二月革命後組成的沒有資産階級的蘇維埃。當時列寜的立場是通過民主鬥爭爭取贏得蘇維埃的多數,即進行蘇維埃民主革命。全部政權歸蘇維埃的口號是反對臨時政府的鬥爭的口號。據筆者所掌握的資料,這個口號可以追溯到5月初。托洛茨基早在5月7日(俄曆)舉行的統一社會民主黨全市代錶會議上,就提到瞭這個口號:“我們給自己提齣瞭明確的任務,即全部政權歸蘇維埃。對我們來說,這個問題不是今天的問題。我們知道,奪取政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取決於事件發展的速度。我們不說繞開蘇維埃奪取政權,因為它是整個革命民主派政體的代錶製的形式。我們隻應該力求在蘇維埃中形成自己的多數,用真正革命的內容去充實它,圍繞著我們的口號把廣大人民群眾組織起來。”說得十分清楚瞭。需要指齣的是,當時托洛茨基剛剛迴國不久,他還沒有加入布爾什維剋,甚至還沒有與列寜商談他領導的區聯派組織與布爾什維剋閤並的問題。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個口號在那時就是包括布爾什維剋(以它為主)在內的蘇維埃左翼的口號瞭。至少,在第一次全俄蘇維埃代錶大會期間,布爾什維剋組織的工人遊行隊伍就打齣瞭這個口號。而在當時,在孟什維剋和社會革命黨人在蘇維埃中占多數時,全部政權歸蘇維埃,意味著全部政權歸孟什維剋和社會革命黨人。
對解散立憲會議的指責更為嚴厲,有學者撰寫長文,說布爾什維剋以允諾召開立憲會議奪取瞭政權,一朝政權在手,在立憲會議選舉失敗後,不是順應民意交齣政權,而是背信棄義地解散瞭立憲會議。還說約翰·裏德的《震撼世界的十天》一書的書名名不副實,因為十月革命並沒有發生什麼像樣的戰鬥(即不夠暴力),隻不過是當時頻頻更替的政府中的又一次而已(其實這並不是什麼新觀點,蘇漢諾夫在其《革命劄記》中就是這麼說的),而布爾什維剋悍然解散立憲會議纔是真正震撼世界的日子。這種說法隻能錶達作者對革命的衊視和對立憲會議的尊崇,無論如何都不是當時親曆這兩個事件的人民、各階級、各政黨和各個國傢對它的感受的真實寫照。
約翰·裏德親曆瞭十月革命,他的感受是符閤實際的。事實是,自從布爾什維剋成為彼得格勒的多數,托洛茨基成為它的主席後,右派社會革命黨人、孟什維剋以及資産階級就一直惶惶不可終日,在他們韆方百計地拖延的全俄第二屆蘇維埃代錶大會日益臨近時,他們的焦慮達到瞭極點。這在當時的報刊上都能反映齣來。
前言/序言
再版譯者前言
十月革命的暴力和不夠暴力
此書再版與初版雖然隻相隔瞭13年,但在這13年裏,中國學界對十月革命的看法卻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記得1999年底或2000年初,席殊書屋在評1999年十大好書時,評委之一、經常在《人民日報》上發錶大塊理論文章的中共理論傢龔育之對某些學者提議把《先知三部麯》列入1999年十大好書提齣異議,說如果這樣的話,就要對聯共(布)黨史重新評價。
2007年2月,《炎黃春鞦》雜誌刊登的一篇標題為“民主社會主義與中國前途”的文章,說的就不是聯共(布)各派人物的是非對錯的問題瞭,而是徹底否定十月革命和蘇聯共産黨,從它的領袖列寜開始。文章說,十月革命一聲炮響,送來的不是馬剋思主義,而是列寜主義。列寜主義是搞密謀策劃的布朗基主義,搞的是暴力革命。而暴力革命是馬剋思的早期思想,不是他晚年更加成熟的思想——民主革命。據此,作者不僅把斯大林的專製暴政,甚至連中國的“反右”、“文化大革命”都算到十月革命的賬上。這已經不是如何評價聯共(布)黨史瞭,而是在否定暴力革命下徹底否定傳統意義上的革命瞭。大概隻有在這種情況下,托洛茨基重歸革命傢行列纔不會引起異議。因為此時,革命傢已被視為洪水猛獸、罪惡淵藪。這使筆者想起1991年在參觀莫斯科的一個莊園時看到的一個掛盤,上麵畫著一條俄國民間故事中的多頭惡龍,這條惡龍最大的一顆頭是列寜,在他的兩邊是托洛茨基和斯大林,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和布哈林也在其中。當年用屠刀劃齣的“革命”與“反革命”的鴻溝,在時隔50多年後,在革命不再神聖時,消弭瞭,讓人感到當年的屠殺者枉費心機,犧牲者的血則白流瞭。
2007年是十月革命90周年。按以往的慣例,每年11月7日,中央電視颱總要播放俄共舉行的慶祝十月革命周年的遊行,遊行者舉著紅旗和列寜肖像的新聞,還要播一個專題片。然而這一年不知什麼原因,央視不僅沒有播放專題片,連相關的新聞報導都沒有。想必不是因為俄羅斯在這一天沒有人或政黨再為紀念十月革命而遊行瞭。正式刊物除瞭《炎黃春鞦》在11月號上又刊登瞭一篇否定十月革命的文章外,也幾乎沒有一傢刊物刊登相關文章。
這段時間內,在民間網絡上卻形成瞭關注十月革命的一個小高潮,與此形成瞭鮮明的對照。某個“知道分子”稱十月革命時並沒有發生像樣的戰鬥,因此不能算是革命。有人藉題發揮,指責媒體把華南虎照片的真假炒得沸沸揚揚,卻對十月革命的真假緘口不言。這些人同樣是要否定十月革命,但與上麵提到的那位作者不同,不是因為它是暴力革命,而是因為它不夠暴力。革命在後革命時代的尷尬,在這兩種聲討聲中盡顯無遺。
筆者根據近年來對十月革命的研究,寫瞭《解讀十月革命》一文,指齣第二國際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背叛馬剋思主義是鐵案如山,根據是馬剋思一直號召“全世界無産者聯閤起來”,沒有給它加任何限定,說在和平時期聯閤,而在戰爭期間就應該為各自國傢的資産階級的利益而相互廝殺。另外證明,十月革命並非像以往所宣傳的那樣,是一場暴力革命,更不像《民主社會主義》一文的作者所說的那樣,是布朗基式的密謀策劃的陰謀活動,而是一場蘇維埃民主革命。布爾什維剋靠的是公開的宣傳鼓動工作,贏得瞭蘇維埃的多數,其中沒有任何陰謀可言。在二月革命後建立的彼得格勒蘇維埃中,布爾什維剋是微不足道的少數,孟什維剋和社會革命黨人是絕大多數,臨時政府也是由它們組成,倒是它們在政治鬥爭中使用瞭陰謀手段,如串通帝國主義盟國阻止流亡國外的反戰的國際主義者迴國。列寜等布爾什維剋領袖正是因此不得已而乘德國總參謀部提供的鉛封車返迴俄國。持閤法手續迴國的托洛茨基更是在旅途中被英國海軍截下,在戰俘營中拘押瞭一個月。在6月18日為帝國主義盟國和本國資産階級利益而發動的進攻失敗後,剋倫斯基政府和蘇維埃多數派把失敗的責任推給反戰的布爾什維剋,藉列寜乘德國鉛封車迴國一事把布爾什維剋領袖誣陷為德國特務,宣布布爾什維剋為反革命政黨,搗毀布爾什維剋的機關,查封它的報紙,通緝列寜等布爾什維剋領袖,把托洛茨基等人投入監獄。然而,這些陰謀再加上權力,也未能阻止革命的進程。原因並不是布爾什維剋陰險,而是他們嚴格遵循革命的內在邏輯,並把這一邏輯貫徹到底。
革命本是社會矛盾極度激化的産物。二月革命也不例外。二月革命的口號是“和平、土地、麵包”,其中的階級內容是顯而易見的。和平就是停止戰爭,反對資産階級擴張和爭奪市場的野心,土地就是農民要求把大地主和貴族的土地分給農民。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帝國主義爭奪市場和殖民地的戰爭,大概是不能否定的。這不是布爾什維剋下的定義。在大戰爆發前,第二國際開過三次大會,譴責戰爭。而市場和殖民地是各國資産階級的利益所要求的。要停止戰爭,就要反對那些挑起戰爭或要發戰爭財的人。二月革命後組建的立憲民主黨和進步集團的政府雖然不是發動戰爭的政府,但它堅持把戰爭進行到底,是為瞭俄國資本傢的利益:控製達達尼爾海峽,占領君士坦丁堡。新政府繼續參戰,除瞭盟國的脅迫,也齣於想在帝國主義戰爭中分一杯羹的本國資産階級的要求。
“和平、土地、麵包”是普通群眾的要求,而不是資産階級的要求。社會革命黨人和孟什維剋是勝利的二月革命後組建的人民革命機構——彼得格勒蘇維埃——的多數和領導黨,他們麵臨著兩種選擇,或是履行革命黨的職責,滿足群眾在二月革命中提齣的要求,將革命進行到底,因為二月革命隻是推翻瞭沙皇,並沒有實現人民對“和平、土地、麵包”的要求;或是乾脆把政權交給資産階級,讓它把戰爭進行到底,實現其擴張野心。但他們既不領導群眾完成革命,也沒有把政權完全交給資産階級。他們隻是請杜馬臨時委員會齣來組閣,而自己仍作為蘇維埃的領導黨,在第一屆資産階級政府垮颱後,他們堅持要建立聯閤政府,即社會主義者與資本傢的聯閤政府,企圖充當革命人民與資産階級之間的協調者的角色。這是任何一個政黨在革命中都無法扮演的角色。人民要求和平,而資産階級要求把戰爭進行到底,這二者之間是不能調和的;人民要求土地,而與大地主和貴族有著韆絲萬縷聯係的俄國資産階級是不可能滿足人民的這個要求的,這也同樣是不可調和的。妄圖調和不可調和的矛盾,從一開始就決定瞭他們的必然失敗。他們既不能讓資産階級、地主貴族放棄擴張野心,把土地分給人民,也不能讓經過革命洗禮的人民群眾繼續像以前一樣地為前者當牛做馬,為他們的利益而流血犧牲。因此,在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前的八個月中,社會革命黨和孟什維剋沒有為解決這兩個關鍵問題——和平和土地——嚮前邁齣一步,倒是在這兩個問題上迎閤資産階級的要求,現在他們打著保衛俄國革命的旗號繼續戰爭,打著維護革命秩序的旗號鎮壓農民自發奪取地主土地的鬥爭。但他們畢竟是蘇維埃的多數黨,承受著這個革命機構的壓力,不能完全無視人民的要求,徹底站到資産階級一邊。就這樣,他們迅速地耗盡瞭他們在二月革命中贏得的資本,灰溜溜地退齣瞭彼得格勒蘇維埃。在6月舉行的全俄第一屆蘇維埃代錶大會上,他們能得到5/6的選票,而在科爾尼洛夫暴亂後,他們在彼得格勒市杜馬的選舉中就已落敗,在9月舉行的蘇維埃執行委員會的選舉中,兩黨的席位加在一起還比布爾什維剋少4席。在10月召開的第二屆全俄蘇維埃代錶大會上,布爾什維剋和左派社會革命黨人的代錶占壓倒多數。
托洛茨基後來總結說,如果社會革命黨人和孟什維剋在他們當權時,能夠解決和平和土地問題,就不會有十月革命。其實,社會革命黨人和孟什維剋的失敗之處,就是布爾什維剋的成功之處。他們從一開始就旗幟鮮明地支持人民的和平與土地的要求,反對社會革命黨人和孟什維剋把權力交給資産階級或與資産階級聯閤組閣。他們對人民耐心地解釋,隻有建立人民政權——全部政權歸蘇維埃,纔能給人民帶來和平和土地,而資産階級政權(聯閤政權也一樣),隻能讓人民繼續為英法美交易所老闆和本國資産階級的利益流血犧牲。當人民的希望一次次地破滅,布爾什維剋的預言和對臨時政府及蘇維埃的多數黨的批評一次次地被現實所證實時,人民轉嚮瞭布爾什維剋,把他們對和平和土地的希望寄托在這個黨的身上。而布爾什維剋也沒有欺騙人民。它以大無畏的精神與本國和盟國的資産階級決裂,在它的《和平宣言》遭到盟國拒絕的情況下,毅然與德國和奧匈帝國單獨媾和,並把土地分給農民。滿足瞭人民的這兩個基本要求。這就是譴責十月革命是暴力革命站不住腳的原因,也是它不夠暴力的原因。因為它是一場名副其實的蘇維埃民主革命。
解散立憲會議
當然,現在國內學界對十月革命的批評不僅僅局限於十月革命的本身,它是暴力的或不夠暴力上,對十月革命的否定擴展到對布爾什維剋黨、它的領袖列寜和它的策略上。在這方麵最為人所詬病的一是全部政權歸蘇維埃的口號,二是解散立憲會議。
前者說布爾什維剋在它成為彼得格勒蘇維埃的多數後,纔提齣這個口號,足見它的陰險。這顯然是對相關史料缺乏瞭解。在列寜迴國前,斯大林、加米涅夫等布爾什維剋領袖主張支持臨時政府。在列寜迴國並使黨走上社會主義革命的道路後,它就一直堅決反對聯閤政府,主張沒有資産階級代錶的蘇維埃掌權。當時在俄國已經形成瞭雙重政權——一方麵是孟什維剋和社會革命黨人與資産階級組成的臨時政府,另一方麵是二月革命後組成的沒有資産階級的蘇維埃。當時列寜的立場是通過民主鬥爭爭取贏得蘇維埃的多數,即進行蘇維埃民主革命。全部政權歸蘇維埃的口號是反對臨時政府的鬥爭的口號。據筆者所掌握的資料,這個口號可以追溯到5月初。托洛茨基早在5月7日(俄曆)舉行的統一社會民主黨全市代錶會議上,就提到瞭這個口號:“我們給自己提齣瞭明確的任務,即全部政權歸蘇維埃。對我們來說,這個問題不是今天的問題。我們知道,奪取政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取決於事件發展的速度。我們不說繞開蘇維埃奪取政權,因為它是整個革命民主派政體的代錶製的形式。我們隻應該力求在蘇維埃中形成自己的多數,用真正革命的內容去充實它,圍繞著我們的口號把廣大人民群眾組織起來。”說得十分清楚瞭。需要指齣的是,當時托洛茨基剛剛迴國不久,他還沒有加入布爾什維剋,甚至還沒有與列寜商談他領導的區聯派組織與布爾什維剋閤並的問題。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個口號在那時就是包括布爾什維剋(以它為主)在內的蘇維埃左翼的口號瞭。至少,在第一次全俄蘇維埃代錶大會期間,布爾什維剋組織的工人遊行隊伍就打齣瞭這個口號。而在當時,在孟什維剋和社會革命黨人在蘇維埃中占多數時,全部政權歸蘇維埃,意味著全部政權歸孟什維剋和社會革命黨人。
對解散立憲會議的指責更為嚴厲,有學者撰寫長文,說布爾什維剋以允諾召開立憲會議奪取瞭政權,一朝政權在手,在立憲會議選舉失敗後,不是順應民意交齣政權,而是背信棄義地解散瞭立憲會議。還說約翰·裏德的《震撼世界的十天》一書的書名名不副實,因為十月革命並沒有發生什麼像樣的戰鬥(即不夠暴力),隻不過是當時頻頻更替的政府中的又一次而已(其實這並不是什麼新觀點,蘇漢諾夫在其《革命劄記》中就是這麼說的),而布爾什維剋悍然解散立憲會議纔是真正震撼世界的日子。這種說法隻能錶達作者對革命的衊視和對立憲會議的尊崇,無論如何都不是當時親曆這兩個事件的人民、各階級、各政黨和各個國傢對它的感受的真實寫照。
約翰·裏德親曆瞭十月革命,他的感受是符閤實際的。事實是,自從布爾什維剋成為彼得格勒的多數,托洛茨基成為它的主席後,右派社會革命黨人、孟什維剋以及資産階級就一直惶惶不可終日,在他們韆方百計地拖延的全俄第二屆蘇維埃代錶大會日益臨近時,他們的焦慮達到瞭極點。這在當時的報刊上都能反映齣來。至於十月革命是否震撼,並不取決於奪取政權時是否進行瞭大規模的流血戰鬥,而取決於政權的性質是否發生瞭根本變化以及方針政策有無變化和變化的大小,更取決於它的後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它無疑是十分震撼的。它將私人企業國有化,把土地分給農民,不僅退齣帝國主義戰爭,而且還要公布各盟國與沙俄政府簽訂的秘密條約。當初頌揚它是人類曆史上的新紀元,並不誇張。這是人類曆史上第一個為窮人的利益剝奪富人的政權;它完全不遵守外交遊戲規則,公布秘密條約,以揭露帝國主義戰爭是為瞭滿足各國資産階級的貪婪的胃口;它越過各交戰國政府直接嚮它們的人民呼籲,把帝國主義戰爭變為內戰,以革命戰爭來消滅帝國主義戰爭。不僅是麵臨被剝奪的俄國資産階級被這次“政變”所震撼,就是各交戰國的政府在麵對十月革命和布爾什維剋的宣傳在厭戰的士兵中引起的反響時,能不膽戰心驚嗎?
筆者無意否認立憲會議即民主形式帶來的好處,也不否認斯大林個人獨裁與一黨專政形成的局麵有一定的聯係。但如上麵那位學者那樣,說布爾什維剋就是憑著許諾召開立憲會議纔獲得政權,而得到政權後就過河拆橋,解散瞭立憲會議,則是筆者不能苟同的,這種說法至少是不全麵的。
如上麵所說,十月革命的成功,布爾什維剋奪取政權,主要靠的並不是許諾立即召開立憲會議,而是要滿足人民群眾對和平和土地的要求。和平和土地是人民的要求,是自發發動二月
先知三部麯(武裝的先知+被解除武裝的先知+流亡的先知)(全新插圖修訂本)(套裝全3捲)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先知三部麯(武裝的先知+被解除武裝的先知+流亡的先知)(全新插圖修訂本)(套裝全3捲)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先知三部麯(武裝的先知+被解除武裝的先知+流亡的先知)(全新插圖修訂本)(套裝全3捲)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