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现象学学者这些年来对域外现象学著作的翻译、对现象学哲学的介绍和研究著述,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均值得称道,在我国当代西学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我们也不能不看到,中国的现象学事业才刚刚起步,即便与东亚邻国日本和韩国相比,我们的译介和研究也还差了一大截。又由于缺乏统筹规划,此间出版的翻译和著述成果散见于多家出版社,选题杂乱,不成系统,致使我国现象学翻译和研究事业未显示整体推进的全部效应和影响。
有鉴于此,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与香港中文大学现象学与当代哲学资料中心合作,编辑出版《中国现象学文库》丛书。《文库》分为“现象学原典译丛”与“现象学研究丛书”两个系列,前者收译作,包括现象学经典与国外现象学研究著作的汉译;后者收中国学者的现象学著述。《文库》初期以整理旧译和旧作为主,逐步过渡到出版首版作品,希望汉语学术界现象学方面的主要成果能以《文库》统一格式集中推出。
内页插图
目录
胡塞尔与康德向超越论主体性的回返
生活世界:作为客观科学的基础以及作为普遍真理问题与存在问题
利玛窦与佛教的关系
从“自知”的概念来了解王阳明的良知说
试论玄奘唯识学的意识结构
从现象学的角度看唯识三世(现在、过去、未来)
论王阳明“良知”概念的演变及其双义性
欧洲哲学中的良心观念
三位一体——一个现象学家的神学思考
胡塞尔哲学中的自身意识和自我
王弼对儒家政治和伦理的道家式奠基
玄奘《成唯识论》中的客体、客观现象与客体化行为
后期儒学的伦理学基础
胡塞尔的交互主体性现象学思考
王阳明及其弟子关于“良知”与“见闻之知”的关系的讨论
意识统一的两个原则:被体验状态以及诸体验的联系
特殊的过去之现实
对表征性心智的领会——交互主体性的一个先决条件
什么是对意识的反思?
胡塞尔论“自然与精神
孟子、亚当·斯密与胡塞尔论同情与良知
中国哲学向胡塞尔现象学之三问
我对阳明心学及其后学的理解困难:两个例子
汉语文化圈中的现象学研究
文章与报告来源
编后记
精彩书摘
胡塞尔之所以会对这个问题做这样的变动,一方面大概是受科学理论方面的制约:精神科学的基础无论如何不会是缄默的、前概念的经验,而只是文明世界的一个活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胡塞尔在二十年代中不仅感到客观科学问题是一个纯粹科学理论问题,而且越来越感到客观科学问题是一个客观科学对于具体历史生活的关系和意义的问题。与他的许多同时代人一样,他也感到了客观科学的“生活异化”,即这样一个事实:客观科学无法回答人类生活的最重要问题——意义问题。在此,他看到了客观科学在文字意义上的最深刻的“危机”,即它与具体的主观生活的分裂。因此,客观科学和具体历史生活的关系问题,或者说客观科学地构造起来的实在和生活世界的主观实在的关系问题成为他考虑的中心问题。
关于这个关系问题,胡塞尔逐渐产生了如下的主要思想,自古希腊以来和文艺复兴(特别是伽利略)以来形成的科学的客观存在是一个完全特别的目的理念的相关概念,即“自在牢固而确定地存在着的世界和对它陈述说明的、理想的科学真理(‘真理自身’)的理念”(《胡塞尔全集》,第六卷,第113页,参见第12页)。这是一个真实的、自在独立于所有纯粹主观相对事物的存在的理念。伽利略将自然设定为一个理想的数学存在,这样,他就把这个柏拉图的思想运用到自然上。胡塞尔也把这个主导理念称为“自在存在的假设”(《胡塞尔全集》,第六卷,第133页,参见第129页)。根据这一理念,科学的客观构造的世界是一种理想化(Idealisierung)的产物。
……
前言/序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象学在汉语学术界引发了广泛的兴趣,渐成一门显学。1994年10月在南京成立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此后基本上保持着每年一会一刊的运作节奏。稍后香港的现象学学者们在香港独立成立学会,与设在大陆的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常有友好合作,共同推进汉语现象学哲学事业的发展。
中国现象学学者这些年来对域外现象学著作的翻译、对现象学哲学的介绍和研究著述,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均值得称道,在我国当代西学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我们也不能不看到,中国的现象学事业才刚刚起步,即便与东亚邻国日本和韩国相比,我们的译介和研究也还差了一大截。又由于缺乏统筹规划,此间出版的翻译和著述成果散见于多家出版社,选题杂乱,不成系统,致使我国现象学翻译和研究事业未显示整体推进的全部效应和影响。
有鉴于此,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与香港中文大学现象学与当代哲学资料中心合作,编辑出版《中国现象学文库》丛书。《文库》分为“现象学原典译丛”与“现象学研究丛书”两个系列,前者收译作,包括现象学经典与国外现象学研究著作的汉译;后者收中国学者的现象学著述。《文库》初期以整理旧译和旧作为主,逐步过渡到出版首版作品,希望汉语学术界现象学方面的主要成果能以《文库》统一格式集中推出。
我们期待着学界同人和广大读者的关心和支持,藉《文库》这个园地,共同促进中国的现象学哲学事业的发展。
中国现象学文库·现象学原典译丛·心的现象:耿宁心性现象学研究文集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很好的書,我非常喜歡,以後還在京東買書。
评分
☆☆☆☆☆
经典书籍要好好阅读。经典书籍要好好阅读。
评分
☆☆☆☆☆
不错,很能有启发性的书
评分
☆☆☆☆☆
哲学爱好者喜欢的宝贝幺
评分
☆☆☆☆☆
鲁本斯的画,几乎在我们的眼睛能意识到那些形式再现了什么东西之前,就以其图式的完整性和统一性打动了我们。从圣母宝座上降临的人物所构成的宏伟的漩涡型曲线,还有那个裸体人物圣萨巴斯蒂安(St.Sebastian)的头顶,均由于通向右侧的大对角线上教皇主题的第二重变奏而得到强化;画的上部,施洗者约翰(St.J0hn the Baptist)异常生动的形象,似乎在它捕捉线条,并将它导入云层的令人赞叹的方式中才能找到唯一合理的解释;在云层中,它再度通过帷幕的对角线进入总体构图之中。在这样一种构图中,统一性是如此自我包含,线条是如此彻底地回到图案之中,以至于我们无法想像其在画框之外将如何继续。各个部分像一个分子中的诸原子一样紧密地配合在一起,因而我们感到,抽出一部分就将毁掉整个构造。这样一种构图生动地感染了我们,使我们的想像力很容易被激活,因为它的图像以如此单纯的冲击力传递到我们眼里。不过,要是不做出一些牺牲,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即使在一幅鲁本斯的画里(尽管鲁本斯是一位精力充沛的创意大师和生机勃勃的制图师),为了满足如此生动的制图方案的要求,他也不得不赋予他的某些人物比其性格或情势所要求的更为紧张、更为戏剧性的姿势一一而这恰恰是因为,那些手臂与大腿的充满夸张色彩的姿势,要比更为自制的姿势,有着更大的灵活性以及更多轮廓上的流动性。这些人物非常生动,可以说异乎寻常的生动,某些甚至带有高贵的性格;但却不是吻合这样一个场面的最佳概念的生活或人物:人物在这儿不可能从更为深刻的侧面加以呈现。在所有这一切回旋缠绕的繁复的形式中,只有显著而又特征鲜明的部分能被抓住。为了让它们多少能表达些什么,它们必须得到强调,以至于没有空间去刻画更为精细的明暗变化。在这些深深地吸引了人们想像力的圣人中,没有一个能加入到永远铭刻在我们脑海里,并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的那个理想人物的殿堂。
评分
☆☆☆☆☆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为生存,为了考学,拼命的读书,有人甚至说书籍是生计的敲门砖,有了事业即可不要书。对于这一观点,我不敢苟同,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使人善辩。”在我看来,读书的目的并不在于为考试,而在读书,若只为考试而读,那变是读死书。我认为,读书的真正目的应是以下四点:
评分
☆☆☆☆☆
很喜欢书中的内容,观点,专业性强,顶一个。。。
评分
☆☆☆☆☆
一个现象学家写的关于中国哲学的作品。
评分
☆☆☆☆☆
每个月定期下单,对学生非常友善,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