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风雨人生

八十年风雨人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郎丰津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东方出版传媒 ,
ISBN:9787506060301
版次:1
商品编码:11198565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国民党空军少将郎丰津回忆录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3-03-01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抗战时期东北大学的高材生,四十一岁成为“政工干校”一位将军。对战友兄弟的情谊深重、对子女的独特教育方式、对台湾社会军政人物的不同见解。从学生到将军,全新视角讲述两岸世情人物,一位“空军”少将眼中的“我们台湾这些年”。两个儿子分别称为农学博士和经济学博士,后者更是享誉国内外的经济学家,回忆录呈现“军事风”版《好老师胜过好妈妈》。
  他是郎咸平的父亲,他有着不平凡的经历。他对郎咸平的成长有着怎样的影响,他的回忆又是一段怎样的台湾叙事。

内容简介

  回忆录内容涉及大陆内战前期国内情况、随国民党入台后几十年台湾军中经历、国民党多位重点人物印象、对亲人朋友的回忆等内容。

作者简介

  郎丰津,1923年生于山东潍坊。1949年随国民党撤退到台湾。(台湾)政工干校研究部一期学员,曾多次陪同蒋经国、王升巡视部队。曾任:
  “空军防炮司令部政委”(上校军衔)
  “空军后勤司令部政委”(少将军衔)
  “空军总司令部政委”(少将军衔)

目录

序言
第一部分 家事
第1章 童年
我的父亲,一个文质彬彬的男人,一个打老婆的高级知识分子。我无法原谅母亲,她竟可以让自己的亲娘被活活饿死!

第2章 千里独行
一个人背着一大罐墨水出山东过黄河,二十八天的艰苦徒步,来到重庆看到门口写的是:“要革命的请进来,想发财的滚出去”。

第3章 告别大陆
花八十美金租了一个水手的床位,我带着怀孕的太太坐了十一天的船到了台湾,再回大陆就是四十多年后的事了。

第4章 我的太太
一个不会流泪的女人,她曾自己乘公交车去医院生产,当天晚上就抱着孩子又自己回家了,她真的不是一般的女子。

第5章 以父之名
大儿子:穿短裤T恤的农学博士
台湾大学最节俭的男生,因为节俭出名结识了慕名而来的妻子,同学中有位斯文的白面小生名叫马英九。
小儿子:西装革履的麻辣博士
考大学“输”给了哥哥,毕业后三个月没有出过家门,终于考上台大经济研究所,他的潜力开始初露锋芒。

第6章 眷村记趣
每天下午五点左右是空军眷村最紧张的时候,这里的太太们一定都在家等候丈夫归来,如果丈夫没有回来,很可能他们就此分隔两世了。

第二部分
军中拾遗
第7章 政工干校点滴
我帮同学给“木兰村”的女生写情书,课余时间埋进武侠小说,回家路上的八小时则全心复习功课,最后,我的成绩还惹得不少人羡慕。

第8章 古宁头大战
几十年过去,硝烟不再,战争的遗迹只剩下“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标语,和金门旅游不可错过的两样纪念品:菜刀和高粱酒。

第9章 八二三炮战
一场持续二十年、只要遵守规则就有惊无险的政治“游戏”,在这场并无太大惊险的炮战中,我乘坐的小艇却险被当逃兵船打沉。

第10章 苦乐马祖
马祖岛上的“西门町”苦中作乐;当年艺工队中可爱的小姑娘,却是日后震动歌坛的邓丽君。

第11章 “间谍”可能就在你身旁
朱谌之与吴石之疏,使得全岛进入严密防谍时期,收音机里传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吓坏了修理老兵。

第12章 游向对岸
林正义汲水过岸变成林毅夫,岛内从此人心惶惶。床下私放排球的老兵即将交军法处置,被我救下,没想到多年后竟有缘再见。

第13章 在空军的日子
历时一年拍摄《笕桥英烈传》,试播时剧院里一片哽咽,七尺男儿个个泪如泉涌,让总司令也抹眼泪。

第14章 荣民老兵
去世老兵六百万捐款给学校做奖学金,感动台湾,也从此改变本岛人对外省人的印象。

第15章 半生高尔夫情缘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上半辈子摸着枪杆,下半辈子摸着球杆,八十岁创建天狼队,八十四岁坚持每周一球。

第三部分 人物
第16章 国家名器
蒋介石提拔候选人要前后筛选三次,谨慎之性格可见。精于论相与风水,每次外出随行参谋必带罗盘。

第17章 疯癫的去蒋化运动
民进党认为去蒋化意味着去除专制、恐怖,是民主的象征。粗暴拆卸开始,二十七小时不停工作,蒋介石铜像支离破碎。

第18章 蒋经国琐记
“今天不做,明天就会懊悔”,为了台湾的经济建设,他常常亲临一线工地,与百姓同吃同住,一年中有一半时间都在最前线。

第19章 蒋纬国:吾母何其多
拥有五个“妈妈”。风度翩翩的蒋公子,幽默风趣不拘小节,为大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鼓掌叫好。

第20章 兄弟轶事
蒋经国谨慎认真,蒋纬国大而化之,两兄弟见解差别甚大。有望继承总统之位的蒋孝武,却因“江南案”毁了前程。

第21章 王升:蒋经国一生家臣
从裁缝到上将,身体力行地效忠蒋经国。因为“SHENGWANG”的误会被贬巴拉圭,直至蒋经国临死方意识到错怪了他。

附记
悼王升文胆李明
干校一期同学,抛下发烧的儿子也要如约赴我的牌局,坚持“兄弟爬山,各自努力”的老实人。
千里祭父
致谢

精彩书摘

  小儿子上初中时,考虑到他身体不好,就送他到最近的学校读书。有一天,他哭哭啼啼地回家,说老师把他分到了“放牛班”。所谓放牛班就是学习成绩最差的班,书读不好,将来回家放牛的意思。当时我安慰他:“你不是放牛的孩子,何况咱家也没有牛,你放心。”他这才破涕为笑。
  那以后,他念书非常用功。小儿子虽然读书不如哥哥聪明,但是非常刻苦,对自己要求也非常严格。如果功课没有做完,即使到了吃饭时间,他也不会吃饭。常常等他到了饭桌前,都只剩下些残羹剩饭。于是,他就盛一碗饭,倒点菜汤拌拌就吃了。他对吃的不挑,最爱吃的就是牛肉面,现在也依然如此,能吃上一碗地道的台湾牛肉面,他会高兴得哈哈大笑。
  高中时,他开始学习“螳螂拳”,每天放下书本就开始练习功夫。加上他生性爱打抱不平,台北西门町那些捣乱的小混混常常被他打得落花流水。哥哥开他玩笑说,如果在清朝末年,你一定参加“扶清灭洋”的义和团。他听了笑笑,什么也不说,脾气好得很,不像现在这么“麻辣”。
  高中毕业后,他考到了东海大学。“输”给了哥哥,他非常不服气,东海大学毕业后,他开始闭门读书,整整三个月,他没有出过家门。终于,他如愿考上了台湾大学的经济研究所,他的潜力在这个时候开始初露锋芒。毕业后,他在《工商时报》当财经记者,小有名气。一次作节目时,他和台湾六大银行的总经理谈论财经,他犀利的风格、深入的分析和独到的见解很快赢得了话语权,报纸上称他“舌战群儒”。从此,人们开始渐渐认识这个年轻的帅小伙。
  就在大家已经记住了这个犀利的财经记者时,他忽然从台湾的媒体中消失了——他考取了美国常春藤学校之一的宾州沃顿商学院。他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就完成了博士学位(这个专业完成博士学业的平均时间是五年),为此他非常得意。毕业后,导师推荐他留校当讲师,他欣然从命,这个机会来之不易。
  后来,他去纽约大学任教。这个世界经济中心人才济济,竞争激烈,压力很大,想要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非常不易。那时,他已结婚,还有两个孩子,生活很不容易。有一次我去纽约看他,他好不容易凑了些钱要请我吃炭烤牛排,临走时他大声说:“你们好好在家,我自己一个人陪爷爷就可以了”——他只能付得起两个人的钱,其窘境由此可见一斑。后来香港中文大学聘他为讲座教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成了全世界最活跃的经济地区之一,他想到了来大陆发展,于是,2004年他一个人不声不响地去领事馆偷偷撤销了美籍——那时候,中国正兴起第一轮移民热潮,多少人梦寐以求得到一张绿卡,他却放弃了,真的是很有魄力。这几年他在国内发展不错,愈发显出他的胆识。
  小儿子是个恋家、孝顺的人,四年前将我们从美国接来上海,说方便照顾我们。现在,我们一大家子经常聚会。最近他出资出力帮两个儿子创业,他的心情唯我了解——当年他一心为了事业未曾好好照顾儿子,心有亏欠。今天补偿尚为时未晚,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每天下午五点左右是空军眷村最紧张的时候,这里的太太们一定都在家等候丈夫归来,如L果丈夫没有回来,很可M能他们就此分隔两世了。O

评分

很快 随便看看的随便看看的

评分

888999999999

评分

还没看,应该精彩,郎咸平的父亲,蒋介石和蒋经国时期的爱将

评分

中国小人物在大时代的历程

评分

第19章k

评分

人物自传的形式,很真实,内容很醇厚,值得一看

评分

还没打开,书有点薄。

评分

买的第二本了,送人,推荐一下本人曾在纽约的“金融业者信托公司”,担任过许多不同的业务处理工作,现在则是一家分行的经理。我对许多银行工作,诸如:与存款客户的关系、借贷问题或行政管理等,皆能胜任愉快。   今年5月,我将迁居至凤凰城,故极愿意能为你们的银行贡献一技之长。我将在4,月3日的那个礼拜到凤凰城去,如能有机会做进一步深谈,看能否对你们银行的目标有所帮助,则不胜感谢。   芭芭拉·安德森谨上   你认为安德森太太会得到任何回音吗?11家银行表示愿意面谈。所以,她还可以从中选择待遇较好的一家呢!为什么会这样呢?安德森太太并没有陈述自己需要什么,只是说明她可以对银行有什么帮助。她把焦点集中在银行的需要,而非自己。   但是仍然有许多销售人员,终其一生不知由顾客的角度去看事情。曾有过这样一个故事:几年前,我住在纽约一处名叫“森林山庄”的小社区内。一天,我匆匆忙忙跑到车站,碰巧遇见一位房地产经纪人。他经营附近一带的房地产生意已有多年,对“森林山庄”也很熟悉。我问他知不知道我那栋灰泥墙的房子是钢筋还是空心砖,他答说不知道,然后给了张名片要我打电话给他。第二天,我接到这位房地产经纪人的来信。他在信中回答我的问题了吗?这问题只要一分钟便可以在电话里解决,可是他却没有。他仍然在信中要我打电话给他,并且说明他愿意帮我处理房屋保险事项。   他并不想帮我的忙,他心里想的是帮他自己的忙。   亚拉巴马州伯明翰市的霍华德·卢卡斯告诉我,有两位同在一家公司工作的推销员,如何处理同样一件事务:   “好几年前,我和几个朋友共同经营了一家小公司。就在我们公司附近,有家大保险公司的服务处。这家保险公司的经纪人都分配好辖区,负责我们这一区的有两个人,姑且称他们做卡尔和约翰吧!   “有天早上,卡尔路经我的公司,提到他们一项专为公司主管人员新设立的人寿保险。他想我或许会感兴趣,所以先告诉我一声,等他收集更多资料后再过来详细说明。   “同一天,在休息时间用完咖啡后,约翰看见我们走在人行道上,便叫道:‘嗨,卢克,有件大消息要告诉你们。’他跑过来,很兴奋地谈到公司新创了一项专为主管人员设立的人寿保险(正是卡尔提到的那种),他给了一些重要资料,并且说:‘这项保险是最新的,我要请总公司明天派人来详细说明。请你们先在申请单上签名我送上去,好让他们赶紧办理。’他的热心引起我们的兴趣,虽然都对这个新办法的详细情形还不甚明了,却都不觉上了钩,而且因为木已成舟,更相信约翰必定对这项保险有最基本的了解。约翰不仅把保险卖给我们,卖的项目还多了两倍。   “这生意本是卡尔的,但他表现得还不足以引起我们的关注,以致被约翰捷足先登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