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分 評分
導論為中醫學理釋疑,是在第4版基礎上新增的,將陳潮祖教授晚年所撰中醫學術感悟文章分成12章,明確瞭中醫學術界部分晦而不明、爭論不休的問題,剖析瞭中醫學理的特色。上篇為總論,所列3章分彆論述瞭病機、治法、方劑三方麵的有關知識,揭示瞭病機、治法、方劑的共性,論述三者間的內在聯係。下篇為各論,以五髒為核心分成五大係統,每一係統成為一章,加上兩髒同病,共計6章。每章均按生理功能及其相關結構分節,探討發生病變時的緻病機理;再據病機探討治法,並舉成方為例,使治法成為有形可徵的實體;每方均按據證析理、據理立法、依法釋方的順序闡述方義,突齣理法方藥問的聯係。全書包括148條病機、148種治法、623首正方、190首附方(含作者晚年新製臨床效驗方,如五通湯),雖未囊括一切病機和展示一切治法與方劑的結構,但已大體反映瞭五髒生理發生病變以後的病機和治法梗概。書後另附方劑筆畫索引,方便讀者查閱。
評分《寒熱並用藥對串解》計分“寒熱並用藥對串解”及“醫論醫話”兩部分,是作者多年來學醫心得及部分臨證經驗的總結。“串解”共列寒熱並用藥對52則,方劑230餘酋,涉及內、外、婦、兒諸科,選方上自漢、唐,下及明、清、近代,為確具臨床價值,或可資藉鑒、研究者。采用綜閤、比較、演繹的方法,闡明寒熱並用藥對的精義,並列舉其適應證,進而通過曆代名方,分析藥對在不同方劑組閤中的意義,指齣其應用要點。“醫論醫話”收集作者從1979年迄今的33篇論文,體現作者從醫至今的心路曆程,其中部分內容曾在國內期刊公開發錶,涉及對中醫經典著作、中藥藥性理論的研究,對張景嶽、葉天士、黃坤載、蔣椿田、柳寶詒、章次公等名傢經驗的評述等。
評分硃老的書曆來是臨床不可多得專業書籍
評分《寒熱並用藥對串解》計分“寒熱並用藥對串解”及“醫論醫話”兩部分,是作者多年來學醫心得及部分臨證經驗的總結。“串解”共列寒熱並用藥對52則,方劑230餘酋,涉及內、外、婦、兒諸科,選方上自漢、唐,下及明、清、近代,為確具臨床價值,或可資藉鑒、研究者。采用綜閤、比較、演繹的方法,闡明寒熱並用藥對的精義,並列舉其適應證,進而通過曆代名方,分析藥對在不同方劑組閤中的意義,指齣其應用要點。“醫論醫話”收集作者從1979年迄今的33篇論文,體現作者從醫至今的心路曆程,其中部分內容曾在國內期刊公開發錶,涉及對中醫經典著作、中藥藥性理論的研究,對張景嶽、葉天士、黃坤載、蔣椿田、柳寶詒、章次公等名傢經驗的評述等。
評分音像商品評價積分規則調整啦!對10元以上商品發錶大於500字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