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主張奉行超前立法觀,不過需要指齣的是,我們主張的超前立法不是脫離現實,而必須是有充分事實根據的且適度的超前。經驗立法觀立足於以往的經驗,片麵強調立法對現實生活的反映和維持,其對立法的慎重、穩妥態度是可取的,但是卻難以適應社會現實發展變化的需要,容易導緻立法滯後,這一問題在處於社會轉型期的中國顯得更為突齣。在兩種不同的立法觀指導下的刑法立法,對不斷變化的社會的適應性,存在很大差彆:經驗立法觀指導下的立法的適應性較差,從而影響其穩定性;而超前立法觀指導下的刑法立法由於堅持瞭立足現實與預見未來的相結閤,對不斷變化的社會犯罪情勢有較大的適應性,從而緩和瞭立法的穩定性和社會的易變性之間的矛盾。 中國1979年刑法典的製定奉行的就是經驗立法觀,此後單行刑法對其頻繁的修正,就是其適應性較差的反映。與1979年刑法典相比,1997年刑法典在貫徹超前立法思想上有很大的進步,如規定瞭在當時並不是很突齣的恐怖主義犯罪;但也存在諸多不足,如自1997年10月1日實施至今,已經對刑法典進行瞭5次修改。
評分經驗立法觀立足於以往的經驗,片麵強調立法對現實生活的反映和維持。經驗立法觀對中國刑事立法實踐的影響非常深刻。在1979年刑法的製定過程中就明確地要求以過去的實踐經驗為根據,如對僞劣産品犯罪等一些已經有人建議規定的犯罪並未在刑法中加以規定。
評分2.粗疏立法觀與細密立法觀之爭
評分2.粗疏立法觀與細密立法觀之爭
評分1.經驗立法觀與超前立法觀之爭
評分2.粗疏立法觀與細密立法觀之爭
評分刑法通論(緒論)領域研究的是刑法學的概念、對象、體係、研究方法,刑法的任務、刑法的指導思想、刑法的基本原則、刑法的體係、刑法解釋和刑法的效力等宏觀的基礎性問題。這一領域研究中的主要爭議問題有:
評分超前立法觀則認為,刑事立法應當充分地反映犯罪現象及整個社會在未來較長時期內的發展趨勢和特點,從而使其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變化,以保證刑事立法的穩定性。
評分刑法通論(緒論)領域研究的是刑法學的概念、對象、體係、研究方法,刑法的任務、刑法的指導思想、刑法的基本原則、刑法的體係、刑法解釋和刑法的效力等宏觀的基礎性問題。這一領域研究中的主要爭議問題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