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一本好书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鲁迅那冷峻的目光一直在注视着我们,他执拗的阻碍着我们只追求自己的幸福。所以,内心满足的人,或想出人头地的人最好不要读鲁迅。以1931年9月的“满洲事变”、1932年1月的“上海事变”为发端的侵略波浪,在1935年冀东、绥远的瓜分方面显示了前所未有的嚣张。与之相应,抗日统一战线问题成为民众一致的热望。这种热望的激情,是曾经反对抗日的人现在又怕成为汉奸而争先呼喊统一战线的那种激情;这种激情是连曾经在国民革命途中,1927年违背孙文“革命尚未成功”的遗嘱,在革命成功之际,将革命卖给敌人军阀的革命官僚,也必须承认的“中国的革命政党”所提倡的激情。但是,鲁迅知道,1931年9月让持有武器,“曾经训练过的‘民众’”出来对付为对日出兵请愿而徒步南京的学生团体的革命官僚,和1919年5月4日杀害抗日学生的军阀官僚一样,都不是真实的迎接抗日的力量。鲁迅还知道,“‘联合战线’之说一出,先前投敌的一批‘革命作家’,就以‘联合’的先觉者自居,渐渐出现了。纳款,通敌的鬼蜮行为,一到现在,就好像都是‘前进’的光明事业。”鲁迅知道,害怕镇压而背叛了革命作家的大众组织“左翼作家联盟”的“民族主义文学者”,不是民族主义正确内容的民族革命战争的真正承担者;鲁迅知道,在对内敌斗争方面背叛同伴的卑劣者,在对外敌的斗争方面也有背叛同伴的危险;鲁迅比任何时候都深刻地知道,无论战线统一如何必要,毋宁说战线的统一越是必要,仅仅依靠妥协形式建立的统一就越是妨碍形成真正的统一。
评分鲁迅知道这一切的一切。鲁迅的“知道”,并非作为思想的“知道”。那是作为肉体、作为投身其中的“挣扎”,作为倾注了文学家诚实行为,通过他一生的体验所获得的“知道”。”
评分古代没有纸时,把字写在竹简上,用皮绳把竹简编缀起来,故称书籍为“青简”“韦编”。“韦”就是用来编扎竹简的皮绳。“青编”即“青丝编”,以青丝编结,用来记事,因而古代记事书籍常以“青编”代称。
评分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人们已经普遍用竹木简做书籍。春秋战国时期还出现过写在丝织上的书--“帛书”,帛书比竹木简书轻便,而且易于书写,不过丝织品价格昂贵 ,所以帛书的数量远比竹木简书为少。东汉又出现了纸书,纸书轻便、易于书写,价格比较便宜,深受人们欢迎。以后纸书便逐渐流传开来,到了晋朝,纸书完全取代了竹木简书和帛书。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鲁迅那冷峻的目光一直在注视着我们,他执拗的阻碍着我们只追求自己的幸福。所以,内心满足的人,或想出人头地的人最好不要读鲁迅。以1931年9月的“满洲事变”、1932年1月的“上海事变”为发端的侵略波浪,在1935年冀东、绥远的瓜分方面显示了前所未有的嚣张。与之相应,抗日统一战线问题成为民众一致的热望。这种热望的激情,是曾经反对抗日的人现在又怕成为汉奸而争先呼喊统一战线的那种激情;这种激情是连曾经在国民革命途中,1927年违背孙文“革命尚未成功”的遗嘱,在革命成功之际,将革命卖给敌人军阀的革命官僚,也必须承认的“中国的革命政党”所提倡的激情。但是,鲁迅知道,1931年9月让持有武器,“曾经训练过的‘民众’”出来对付为对日出兵请愿而徒步南京的学生团体的革命官僚,和1919年5月4日杀害抗日学生的军阀官僚一样,都不是真实的迎接抗日的力量。鲁迅还知道,“‘联合战线’之说一出,先前投敌的一批‘革命作家’,就以‘联合’的先觉者自居,渐渐出现了。纳款,通敌的鬼蜮行为,一到现在,就好像都是‘前进’的光明事业。”鲁迅知道,害怕镇压而背叛了革命作家的大众组织“左翼作家联盟”的“民族主义文学者”,不是民族主义正确内容的民族革命战争的真正承担者;鲁迅知道,在对内敌斗争方面背叛同伴的卑劣者,在对外敌的斗争方面也有背叛同伴的危险;鲁迅比任何时候都深刻地知道,无论战线统一如何必要,毋宁说战线的统一越是必要,仅仅依靠妥协形式建立的统一就越是妨碍形成真正的统一。
评分从“绝望”开始 从“绝望”开始 从“绝望”开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