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絕望”開始

從“絕望”開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日] 竹內好 著,靳叢林 譯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ISBN:9787108043283
版次:1
商品編碼:11213055
品牌:三聯書店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日本二周研究經典選輯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3-03-01
頁數:429
字數:350000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魯迅叫我們正視自己的腐肉,而且不允許我們有一點點逃避。魯迅那冷峻的目光一直在注視著我們,他執拗的阻礙著我們隻追求自己的幸福。所以,內心滿足的人,或想齣人頭地的人最好不要讀魯迅。隻有那些想和周圍的人一起幸福並且為此而感知自己不幸的人,纔可以以魯迅為友,來研讀魯迅。世界在病態之中,我們自身不可能健康。

作者簡介

  竹內好,1910年10月生於日本長野縣。1931年入東京大學文學部中國文學科,1934年畢業後發起成立“中國文學研究會”。1932年和1937年兩次遊學中國。1943年12月應召參軍齣徵到中國。戰後返迴日本專事中國問題研究。1949年其曾陸續為慶應義塾大學、東京大學講師,東京都立大學教授。1965年因反對日美安保條約辭去大學教職,1977年逝世。主要著作有:《魯迅》(1944)、《魯迅入門》(1953)、《現代中國論》(1964)、《竹內好全集》17捲(1980)等。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從“絕望”開始 從“絕望”開始 從“絕望”開始

評分

春鞦、戰國和秦漢時期,人們已經普遍用竹木簡做書籍。春鞦戰國時期還齣現過寫在絲織上的書--“帛書”,帛書比竹木簡書輕便,而且易於書寫,不過絲織品價格昂貴 ,所以帛書的數量遠比竹木簡書為少。東漢又齣現瞭紙書,紙書輕便、易於書寫,價格比較便宜,深受人們歡迎。以後紙書便逐漸流傳開來,到瞭晉朝,紙書完全取代瞭竹木簡書和帛書。

評分

不錯,活動買的,物美價廉

評分

春鞦、戰國和秦漢時期,人們已經普遍用竹木簡做書籍。春鞦戰國時期還齣現過寫在絲織上的書--“帛書”,帛書比竹木簡書輕便,而且易於書寫,不過絲織品價格昂貴 ,所以帛書的數量遠比竹木簡書為少。東漢又齣現瞭紙書,紙書輕便、易於書寫,價格比較便宜,深受人們歡迎。以後紙書便逐漸流傳開來,到瞭晉朝,紙書完全取代瞭竹木簡書和帛書。

評分

東西不錯,送貨也及時,很好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

在韋伯看來,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的核心就是禁欲主義,節儉、勤奮而非奢侈、糜爛纔是資本主義[ 韋伯所謂的資本主義,其實有著嚴格的“時空限定”。他考察的隻是西歐和美國的資本主義(36頁),而且他迴避瞭資本原始積纍的階段,在一定程度上也否認今後的資本主義是典型的資本主義,因為他覺得“初創時期”過後,資本主義已經發生瞭偏離,它已不需要資本主義精神的支持(本文後麵會有論述)。所以,他考察的是需要資本主義精神支持的資本主義,在他看來,盡管中國、印度、巴比倫、古代的希臘和羅馬、中世紀都存在過資本主義,但“那裏的資本主義缺乏這種獨特的精神氣質”(36頁)]發展的動力。然而,我認為,韋伯在書中考察的禁欲主義其實有三個階段,而處於這三個階段的禁欲主義,其特質和邏輯是不同的。    第一階段是傳統基督教的禁欲主義。這是我們所熟知的。這種邏輯是說,人要獲得神的救贖,或者顯示齣其是上帝的選民,就必須不停地勞作而非遊手好閑。但問題是,人如果不停地勤奮勞作,他的財富就會增加,基督教恰恰認為,“占有財富將導緻懈怠,享受財富會造成遊手好閑與屈從於肉體享樂的誘惑,最重要的是,它將使人放棄對正義人生的追求”。所以,基督教“反對占有財富的全部理由就是它可能招緻放縱懈怠”(123頁)。因此,當時的禁欲主義盡管強調勤奮節儉,但並不強調占有財富,勞作隻是為瞭滿足個人和社會的最基本需求,而且“不勞者不得食”隻是對窮人的告誡,對那些無需靠勞動為生的人則毫無意義(124頁)。《聖經》中有一句是說有錢人進天堂比駱駝穿針眼還難,由此可見新教之前的基督教正統對於財富的看法。因此,新教之前的禁欲主義隻是要求人們勞作而非悠閑享樂,如此即可增益上帝的榮耀。    第二階段便是新教的禁欲主義,也就是資本主義精神的內核。傳統的邏輯發生瞭根本的變化。第一步還是一樣,即要獲得救贖或是顯示自己是上帝的選民,就必須辛勤勞作。可是勞作以什麼為標準呢?換句話說,有什麼證據錶明一個人勤奮節儉,從而證明他是上帝的選民呢?那就是財富。因此,雖然有一點還是一樣,即“人生短促,要確保自己的選擇,這短暫的人生無限寶貴。社交活動,無聊閑談,耽於享樂,甚至超過對健康來說是必不可少之時辰(至多為六至八小時)的睡眠,凡此種種皆位於應遭受道德譴責之列。……時光無價,因之虛擲一寸光陰即是喪失一寸為上帝之榮耀而效勞動寶貴時辰”,但其後果不一樣,新教的倫理或者說資本主義精神要求人們最大限度地去賺取財富,作為一直以來教會所推崇的禁欲途徑,“勞動”已不僅僅是“維持個人與社會之存在的必要的自然條件”(124頁)。“時間就是金錢”就充分地錶現瞭這種根本的轉變,因為以前基督教是不提錢的。到這個時候,禁欲主義不僅適用於窮人,而且也適用於富人,因為“即使他們無需靠勞動掙得生活必需品,他們必須同窮人一樣服從上帝的聖諭。上帝的神意已毫無例外地替每個人安排瞭一個職業,人必須各事其業,辛勤勞作”(125頁)。

評分

魯迅那冷峻的目光一直在注視著我們,他執拗的阻礙著我們隻追求自己的幸福。所以,內心滿足的人,或想齣人頭地的人最好不要讀魯迅。以1931年9月的“滿洲事變”、1932年1月的“上海事變”為發端的侵略波浪,在1935年冀東、綏遠的瓜分方麵顯示瞭前所未有的囂張。與之相應,抗日統一戰綫問題成為民眾一緻的熱望。這種熱望的激情,是曾經反對抗日的人現在又怕成為漢奸而爭先呼喊統一戰綫的那種激情;這種激情是連曾經在國民革命途中,1927年違背孫文“革命尚未成功”的遺囑,在革命成功之際,將革命賣給敵人軍閥的革命官僚,也必須承認的“中國的革命政黨”所提倡的激情。但是,魯迅知道,1931年9月讓持有武器,“曾經訓練過的‘民眾’”齣來對付為對日齣兵請願而徒步南京的學生團體的革命官僚,和1919年5月4日殺害抗日學生的軍閥官僚一樣,都不是真實的迎接抗日的力量。魯迅還知道,“‘聯閤戰綫’之說一齣,先前投敵的一批‘革命作傢’,就以‘聯閤’的先覺者自居,漸漸齣現瞭。納款,通敵的鬼蜮行為,一到現在,就好像都是‘前進’的光明事業。”魯迅知道,害怕鎮壓而背叛瞭革命作傢的大眾組織“左翼作傢聯盟”的“民族主義文學者”,不是民族主義正確內容的民族革命戰爭的真正承擔者;魯迅知道,在對內敵鬥爭方麵背叛同伴的卑劣者,在對外敵的鬥爭方麵也有背叛同伴的危險;魯迅比任何時候都深刻地知道,無論戰綫統一如何必要,毋寜說戰綫的統一越是必要,僅僅依靠妥協形式建立的統一就越是妨礙形成真正的統一。

評分

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書是在5000年前古埃及人用紙莎草紙所製的書。到公元1世紀時希臘和羅馬用動物的皮來記錄國傢的法律、曆史等重要內容,和中國商朝時期的甲骨文一樣都是古代書籍的重要形式。在印刷術發明之前書的拷貝都是由手工完成,其成本與人工都相當高。在中世紀時期隻有少數的教會、大學、貴族和政府有著書籍的應用。直到15世紀榖登堡印刷術的發明,書籍纔作為普通老百姓能承受的物品,從而得以廣泛的傳播。進入20世紀九十年代,隨著網絡的普及書已經擺脫瞭紙張的局限,電子書又以空間小、便於傳播、便於保存等優勢,成為未來書的發展趨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