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过去的声音:口述史》、《记录口述历史:社会科学家的实践指南》、《大家来做口述历史》、《与历史对话:口述史学的理论与实践》、《口述史研究方法》等论著,该书稿偏重于方法指导,更像一部口述历史的工具书,指导读者“可以这样做”。该书稿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四个层面的内容:一层面,提纲挈领而又简要扼要地论述了作者对什么是口述历史、口述历史有什么用、如何做口述历史等若干基本问题的认识,具有导论性质;第二层面,细致入微地分析了口述历史的几种形式;第三层面,作者结合自身从事口述历史工作近十年所积累的实际操作经验,详细考察了口述历史的操作过程——从采访人的素质要求到受访人的表现分析,从采访前所需准备到采访中如何应对再到采访后怎样对资料进行整理、研究,再细化至采访中谎言的辨别和多种采访形式的试验,具有很强的指导性;第四层面,体现了作者对口述历史研究的理性思考。
对于任何实务性的操作指南,工具和资源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我比较关注书中是否有专门的章节来介绍当前主流的口述历史软件、录音设备推荐,以及一个实用的项目管理清单。例如,从项目申请、资金筹集、伦理审批、访谈执行、转录校对到最终成果展示,每个阶段应该有哪些关键性的检查点?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个可下载或可参考的模板库(例如访谈大纲模板、伦理审查表格、元数据记录表等),那将是极大的加分项。毕竟,口述历史的复杂性在于其流程的冗长和多变,一个清晰、可重复执行的工作流程图,远比空泛的理论指导来得实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真正成为一个可以伴随项目始终的“伙伴”,而非仅仅是一次性的阅读材料。这种对流程细节的打磨,恰恰体现了一本“手册”的最高价值所在。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种朴素而又透着历史厚重感的色调,似乎就在无声地讲述着它所蕴含的知识的深度。我最初是冲着“实务手册”这个副标题去的,希望能找到一些具体、可操作的指导,毕竟口述历史这块儿,理论说得天花乱坠,真要上手操作起来,细节处的坑往往让人措手不及。我特别关注它在田野调查和访谈技巧部分的处理。一个优秀的口述历史项目,其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采集合格、生动的第一手资料,而这不仅需要访谈者具备良好的共情能力,更需要掌握一套成熟的提问策略,比如如何引导受访者回忆关键时刻而不使其感到压迫,如何处理沉默,以及如何应对那些敏感或被遗忘的记忆片段。我期望书中能提供大量的案例分析,最好是不同领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访谈范例,这样能帮助我构建一个更为灵活和立体的操作框架,而不是死板地遵循某种流程。如果它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那它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我更看重它在“门径”二字上的体现,即如何真正跨入门槛,并在这个过程中避免常见的陷阱。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字体设计也传达出一种专业性,让我感觉它不仅仅是给初学者准备的入门读物,可能对有一定经验的从业者也有启发。我尤其关注它在社区参与式口述历史项目(Community-Based Participatory Research, CBPR)方面的论述。在当代历史研究中,权力下放和去中心化叙事是重要的趋势,口述历史常常被用作赋权工具,帮助边缘群体重新书写自己的历史。如果书中能提供如何有效地与社区组织合作、如何制定项目目标以满足社区需求、以及如何确保项目成果能够回馈给参与者的具体策略,那将是非常及时的内容。我希望看到如何平衡学术严谨性与社会责任感,如何设计出既能产生高质量研究成果,又能真正服务于特定人群记忆建构的访谈流程。这种对社会应用层面的关注,是衡量一本“实务手册”是否具有前瞻性的重要标尺。
评分阅读一些口述历史的文献时,我常常感到叙述者视角的主导性过强,而对历史背景和外部证据的交叉验证处理得不够充分。因此,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在“口述”与“历史”这两个核心概念的张力上有所阐发。一个好的实务手册,不应该仅仅教人如何“听”,更要教人如何“辨”和“置于脉络中”。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探讨如何利用档案、报纸、官方记录等“硬性”史料来佐证或反思受访者的主观记忆。例如,当受访者的回忆与既有史实出现显著偏差时,研究者应如何采取审慎的态度进行处理?是简单记录差异,还是进行更深入的探究?这涉及到口述历史方法论的核心争论。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构建“对话性历史”的讨论,即如何让口述资料成为历史叙事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终点,那将极大地提升这本书的学术价值,使其超越单纯的技能培训手册。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内容结构非常好奇,尤其是在资料整理和后续处理方面。口述历史的素材是极其庞大且非结构化的,从最初的录音到最终的文本转化,每一步都充满了技术挑战和伦理困境。我希望看到它详尽地探讨音频和视频资料的数字化保存标准,这在当前技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次不当的格式迁移可能导致宝贵的历史声音永久丢失。更进一步,关于访谈文本的转录、校对和注释,这本书是否提供了详尽的规范?例如,如何处理方言、俚语、重复叙述或信息冲突的部分?这直接关系到研究成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此外,关于口述史料的引用和发表,版权和伦理审查是绕不开的话题。我特别留意书中是否有关于如何与受访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的详尽模板和法律风险提示,以及如何平衡研究者的学术需求与受访者的隐私权之间的微妙关系。如果能在这方面给出清晰的指引,这本书无疑会成为案头必备的工具书。
评分好
评分家人买的,还不错家人买的,还不错
评分口述史的入门级方法手册。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口述历史门径(实务手册)很满意,会继续购买印刷精致得很工作之余,人们或楚河汉界运筹帷幄,或轻歌曼舞享受生活,而我则喜欢翻翻书、读读报,一个人沉浸在笔墨飘香的世界里,跟智者神游,与慧者交流,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醉在其中。我是一介穷书生,尽管在学校工作了二十五年,但是工资却不好意思示人。当我教训调皮捣蛋的女儿外孙子们时,时常被他们反问:你老深更半夜了,还在写作看书,可工资却不到两千!常常被他们噎得无话可说。当教师的我这一生注定与清贫相伴,惟一好处是有双休息日,在属于我的假期里悠哉游哉于书香之中,这也许是许多书外之人难以领略的惬意。好了,废话不多说。还可以,和印象里的有一点点区别,可能是我记错了书比我想的要厚很多,就是字有点小,不过挺实惠的,很满意!书非常好,正版的,非常值,快递也给力,必须给好评,就是感觉包装有点简陋啊哈哈不过书很好,看了下内容也都很不错,快递也很给力,东西很好物流速度也很快,和照片描述的也一样,给个满分吧下次还会来买!好了,我现在来说说这本书的观感吧,网络文学融入主流文学之难,在于文学批评家的缺席,在于衡量标准的混乱,很长一段时间,文学批评家对网络文学集体失语,直到最近一两年来,诸多活跃于文学批评领域的评论家,才开始着手建立网络文学的评价体系,很难得的是,他们迅速掌握了网络文学的魅力内核,并对网络文学给予了高度评价、寄予了很深的厚望。随着网络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以及网络文学在创作水准上的不断提高,网络文学成为主流文学中的主流已是清晰可见的事情,下一届的五个一工程奖,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网络文学作品的入选。据说,2011年8月24日,京东与支付宝合作到期。官方公告显示,京东商城已经全面停用支付宝,除了无法使用支付服务外,使用支付宝账号登录的功能也一并被停用。京东商城创始人刘先生5月份曾表示京东弃用支付宝原因是支付宝的费率太贵,为快钱等公司的4倍。在弃支付宝而去之后,京东商城转投银联怀抱。这点我很喜欢,因为支付宝我从来就不用,用起来也很麻烦的。好了,现在给大家介绍三本好书古拉格一部历史在这部受到普遍称赞的权威性著作中,安妮·阿普尔鲍姆第一次对古拉格——一个大批关押了成百上千万政治犯和刑事犯的集中营——进行了完全纪实性的描述,从它在俄国革命中的起源,到斯大林治下的扩张,再到公开性时代的瓦解。阿普尔鲍姆深刻地再现了劳改营生活的本质并且将其与苏联的宏观历史联系起来。古拉格一部历史之后立即被认为是一部人们期待已久的里程碑式的学术著作,对于任何一个希望了解二十世纪历史的人来说,它都是一本必读书。厌倦了工作中的枯燥忙碌吃腻了生活中的寻常美味那就亲手来做一款面包尝尝吧!
评分口述历史门径(实务手册)
评分不错
评分好
评分好书一本,十分值得一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