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莽蒼——西風漫捲篇
評分三 論和聲的原因
評分費耶阿本德的呐喊不無道理。因為馬赫的生命是“一種普遍的、非私人的、超私人的生命”,盡管他本人早已作古;因為馬赫的思想是“生活的真正珍珠”,它“能夠被喚起和結果實”,盡管它現在已不存在於波普爾的“世界2(馬赫的大腦)而僅存在於“世界3”。
評分對於許多對哲學瞭解不深的人來說,怎麼樣入門是個很大的疑問,入門的時候讀哪本書比較好,甚至很多愛好哲學許多年的人,讀瞭許多的經典哲學的書籍的人,也常常感到繞著許多彎子.最近我發現一本07年7月纔齣版的<西方哲學經典講演錄>,作者是北京大學的哲學教授趙郭華.我當時是抱著多讀幾種意見的心態來買這本書的,今天剛開始讀,隻讀瞭一點,談到學哲學的方法問題,我覺得很有用.
評分“從我收到的一些齣版物中,特彆是從我所收到的信件中,我推測我正在逐漸地被看作是相對論的先驅。我現在就能大緻想象齣,在我的《力學》一書中錶達的許多思想,以後將從相對論的觀點遭到怎樣的解釋和誤解。
評分書很好,快遞非常贊。
評分 評分“ 馬赫經受瞭嚴重偏癱的摺磨,從他的崗位退休瞭。他住在維也納郊區的一所房子內,從事他的研究,偶爾接待來訪者。進入他的房間,人們看到一個蓄著蓬亂的灰絡腮鬍子的人,這個人臉龐一半顯得溫厚,一半顯得狡黠,看起來像一個斯拉夫農民。他說:‘請大聲給我講話。除瞭我的其他令人不快的特徵外,我幾乎全聾瞭。 ’”(PSL,xvi—xvii)
評分1855年,馬赫進入維也納大學,專修他所喜愛的數學和物理學。聘請傢庭教師,學習微積分。1860年,馬赫參加瞭“按照中世紀方式”舉行的考試並獲得博士學位。在大學教學中,馬赫把物理學應用於生理學和心理學研究,為後來提齣的哲學觀點打下堅實的基礎。馬赫之所以把這三門學科統一起來,有三方麵原因:第一,馬赫對費希納定律的數學形式,即感覺的大小與對它的刺激的對數成正比提齣疑問。通過研究,馬赫證實:“物理的”刺激和“心理的”反應之間的關係並不是對數的,而隻是正比關係,並且它並不服從嚴格的數學測量。第二,著名物理學傢亥姆霍茲和博伊斯—雷濛在生理學和心理學方麵做瞭許多工作,給馬赫的科學研究提供瞭有利條件。第三,傑齣的腦生理學傢布呂剋的講演有很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馬赫把他們的精華進一步加以提煉,形成自己的觀點,在1862年—1864年間作瞭一係列講演,其中有的在一些雜誌上發錶,有的通過專著齣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