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巨艦/武器裝備百科典藏

海上巨艦/武器裝備百科典藏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劉青山,楊宇,李元逸 著
圖書標籤:
  • 軍事
  • 艦船
  • 武器
  • 百科
  • 圖鑒
  • 曆史
  • 科技
  • 戰爭
  • 海軍
  • 裝備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蘭興達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清華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2456070
商品編碼:11246952016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6-12-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海上巨艦/武器裝備百科典藏

:68.00元

作者:劉青山,楊宇,李元逸

齣版社:清華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302456070

字數:

頁碼:32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武器裝備百科典藏”叢書從單兵、陸地、海上、空中等領域詳細羅列瞭人類曆史上各個重大或偏門的武器裝備,內容翔實,方便查找,在盡可能簡短的文字中為您羅列盡可能到位的武器情報。“武器裝備百科典藏”叢書既可以充當您閑餘時間的放鬆讀物,也可以作為軍事行業的一套實用工具書進行收藏。

內容提要


  本書介紹瞭近百種世界大型軍艦,從其性能與研發曆史、技術參數等方麵進行瞭係統、全方位的介紹,讓廣大讀者對軍艦有一個整體的瞭解。同時,本書還配備瞭大量的實物圖片,能讓讀者朋友們更全麵、直觀地去認識各種世界的大型軍艦。
  本書內容豐富,圖例清晰,非常適閤軍事愛好者閱讀,同時也可用作遊戲、模型設計相關行業人員的參考書。

目錄


第1章 航母
“貝亞恩”號航空母艦2
“剋萊濛梭”級航空母艦4
“戴高樂”號航空母艦6
“蘭利”號航空母艦8
“列剋星敦”級航空母艦9
“突擊者”號輕型航母10
“約剋城”級航空母艦11
“大黃蜂”級航空母艦12
“桑加濛”級護航航母13
“長島”級護航航母14
“埃塞剋斯”級航空母艦15
“博格”級護航航母17
“獨立”級航空母艦18
“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母19
“中途島”級航空母艦20
“塞班”級航空母艦22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24
“企業”級核動力航空母艦26
“小鷹”級航空母艦28
“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30
“鳳翔”號航空母艦32
“赤城”號航空母艦33
“加賀”號航空母艦34
“龍驤”號輕型艦隊航母35
“龍鳳”號航空母艦36
“蒼龍”號航空母艦37
“韆歲”級輕型航母38
“飛龍”號航空母艦39
“飛鷹”級航空母艦40
“瑞鳳”級航空母艦41
“翔鶴”級航空母艦42
“大鳳”號裝甲航母43
“雲龍”級快速航母44
“信濃”號航空母艦45
“莫斯科”級航空母艦46
“基輔”級航空母艦48
“庫茲涅佐夫元帥”級
航空母艦50
“查剋裏?納呂貝特”號
航空母艦52
“鬍安?卡洛斯一世”號
航空母艦54
“阿斯圖裏亞斯王子”號航母56
“加裏波第”號航空母艦58
“加富爾”號航空母艦60
“光榮”級航空母艦62
“百眼巨人”級航空母艦63
“競技神”級航空母艦64
“鷹”級航空母艦65
“皇傢方舟”級航空母艦66
“光輝”級航空母艦67
“獨角獸”號輕型航母68
“怨仇”級航空母艦69
“巨人”級輕型航母70
“尊嚴”級輕型航母72
“不懼”級航空母艦74
“無敵”級航空母艦76
“遼寜”號航空母艦78
第2章 驅逐艦
1934型驅逐艦82
1936A型驅逐艦83
1936B型驅逐艦84
1936型驅逐艦85
“漢堡”級驅逐艦86
“魯特金”級導彈驅逐艦88
“布拉剋”級魚雷艇(雷擊艦)90
“豺”級大型驅逐艦91
“空想”級大型驅逐艦92
“蘇科夫”(T47)級驅逐艦94
“杜皮爾”(T53)級驅逐艦96
“絮弗倫”級導彈驅逐艦98
“圖爾維爾”級驅逐艦100
“喬治?萊格”級驅逐艦102
“廣開土大王”級驅逐艦104
“忠武公李舜臣”級導彈
驅逐艦106
“世宗大王”級導彈驅逐艦107
“易洛魁人”級驅逐艦108
“班布裏奇”級驅逐艦110
“特魯斯頓”級驅逐艦111
“保爾丁”級驅逐艦112
“史密斯”級驅逐艦113
“卡辛”級驅逐艦114
“維剋斯”級驅逐艦115
“剋萊門森”級驅逐艦116
“法拉格特”級驅逐艦117
“波特”級驅逐艦118
“馬漢”級驅逐艦119
“格裏德利”級驅逐艦120
“索莫斯”級驅逐艦121
“本森”級驅逐艦122
“艾瓦茲”級護航驅逐艦123
“弗萊徹”級驅逐艦124
“巴剋利”級護航驅逐艦125
“艾倫薩姆納”級驅逐艦126
“基林”級驅逐艦127
“坎農”級驅逐艦128
“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129
“基德”級導彈驅逐艦131
“阿利?伯剋”級導彈驅逐艦133
“峰風”級驅逐艦135
“神風”級驅逐艦136
“吹雪”級驅逐艦137
“初春”級驅逐艦138
“陽炎”級驅逐艦139
“鞦月”級驅逐艦140
“夕雲”級驅逐艦141
“島風”級驅逐艦142
“鬆”級驅逐艦143
“山雲”級反潛驅逐艦144
“高月”級驅逐艦145
“榛名”級大型驅逐艦146
“太刀風”級導彈驅逐艦148
“白根”級驅逐艦150
“初雪”級驅逐艦152
“朝霧”級導彈驅逐艦154
“旗風”級驅逐艦156
“金剛”級導彈驅逐艦158
“村雨”級大型驅逐艦160
“高波”級驅逐艦162
“愛宕”級導彈驅逐艦164
“齣雲”級直升機驅逐艦166
“憤怒”級驅逐艦168
“塔林”級驅逐艦169
“剋魯普尼”級驅逐艦170
“卡辛”級驅逐艦171
“無畏”級反潛驅逐艦173
“現代”級大型驅逐艦175
“獅”級驅逐艦176
“勇敢”級導彈驅逐艦177
“德?拉?潘尼”級驅逐艦178
“拉吉普特”級導彈驅逐艦180
“德裏”級驅逐艦182
“加爾各答”級驅逐艦184
“莎士比亞”級驅逐艦186
“斯科特”級驅逐艦187
A級艦隊驅逐艦188
C/D級艦隊驅逐艦189
E/F級驅逐艦190
“部族”級驅逐艦191
“狩獵”I型驅逐艦192
“狩獵”II型驅逐艦193
T級驅逐艦194
S級驅逐艦195
Z級驅逐艦196
“戰鬥”級驅逐艦197
“兵器”級驅逐艦198
“果敢”級驅逐艦199
“郡”級驅逐艦200
“布裏斯托爾”級驅逐艦201
“謝菲爾德”級驅逐艦202
“勇敢”級導彈驅逐艦204
051型導彈驅逐艦206
051B型導彈驅逐艦207
051C型導彈驅逐艦208
052B型驅逐艦210
052C型導彈驅逐艦212
052D型導彈驅逐艦214
第3章 巡洋艦
“俾斯麥”號裝甲巡洋艦218
“海因裏希親王”號巡洋艦219
“阿爾伯特王子”級巡洋艦220
“科尼斯堡”級巡洋艦221
“盧恩”級巡洋艦222
“沙恩霍斯特”級裝甲巡洋艦223
“布呂歇爾”級大型巡洋艦224
“德纍斯頓”級輕巡洋艦225
“科爾堡”級輕巡洋艦226
“威斯巴登”級輕巡洋艦227
“埃姆登”級輕巡洋艦228
“德意誌”級巡洋艦230
“柯尼斯堡”級輕巡洋艦232
“萊比锡”級巡洋艦234
“希佩爾海軍上將”級
重巡洋艦235
“特魯安”級輕巡洋艦236
“絮弗倫”級重巡洋艦237
“迪凱納”級重巡洋艦238
“埃米爾?貝爾坦”號巡洋艦239
“德格拉斯”號巡洋艦240
“聖女貞德”號直升機巡洋艦241
“奧林匹亞”號巡洋艦243
“奧馬哈”級巡洋艦245
“彭薩剋拉”級重巡洋艦246
“北安普頓”級重巡洋艦247
“波特蘭”級重巡洋艦249
“布魯剋林”級輕巡洋艦250
“新奧爾良”級重巡洋艦251
“威奇塔”級重巡洋艦252
“剋利夫蘭”級輕巡洋艦253
“亞特蘭大”級輕巡洋艦254
“巴爾的摩”級重巡洋艦255
“德梅因”級重巡洋艦257
“俄勒岡”級重巡洋艦258
“伍斯特”級輕巡洋艦260
“班布裏奇”級核動力導彈
巡洋艦261
“長灘”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262
“萊希”級導彈巡洋艦264
“貝爾剋納普”級導彈巡洋艦266
“加利福尼亞”級核動力導彈
巡洋艦268
“弗吉尼亞”級核動力導彈
巡洋艦270
“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272
“天龍”級輕巡洋艦274
“球磨”級輕巡洋艦275
“夕張”號輕巡洋艦276
“古鷹”級重巡洋艦277
“青葉”級重巡洋艦278
“妙高”級重巡洋艦279
“高雄”級重巡洋艦280
“利根”級重巡洋艦281
“上”級輕/重巡洋艦282
“阿賀野”級輕巡洋艦283
“大澱”級輕巡洋艦284
“基洛夫”級輕巡洋艦285
“恰巴耶夫”級輕巡洋艦286
“斯維爾德洛夫”級
巡洋艦287
“肯達”級導彈巡洋艦288
“剋裏斯塔”I級導彈
巡洋艦289
“剋裏斯塔”II級導彈
巡洋艦290
“卡拉”級反潛巡洋艦291
“光榮”級攻擊巡洋艦293
“阿方索”VII級無防護
巡洋艦295
“瑪利亞?特蕾莎公主”級裝甲
巡洋艦296
“阿方索”級輕巡洋艦297
“加納利亞斯”級巡洋艦298
“聖喬治奧”級重巡洋艦299
“塔蘭托”級重巡洋艦300
“吉薩諾”級輕巡洋艦301
“紮拉”級重巡洋艦302
“博爾紮諾”級重巡洋艦303
“阿布魯奇”級輕巡洋艦304
“羅馬隊長”級偵察巡洋艦305
“安德烈婭?多利亞”級直升機
巡洋艦306
“維內托”級導彈巡洋艦308
“納爾遜”級裝甲巡洋艦310
“伊姆佩利尤斯”級巡洋艦311
“奧蘭多”級裝甲巡洋艦312
“林仙”級輕巡洋艦313
“豪金斯”級重巡洋艦314
“肯特”級重巡洋艦315
“綠寶石”級輕巡洋艦316
“倫敦”級重巡洋艦317
“約剋”級重巡洋艦318
“林仙”級輕巡洋艦(1935)319
“南安普敦”級輕巡洋艦320
“愛丁堡”級輕巡洋艦321
“斐濟”級輕巡洋艦323

作者介紹


  劉青山,為《坦剋裝甲車輛》雜誌總編。參編人員為雜誌社的知名編輯與眾多的知名作者。《坦剋裝甲車輛》是中國軍事雜誌,重點介紹世界各國坦剋裝甲車輛、相關武器及其應用,圖文並茂,兼具專業性與可讀性,頗受專業人士與公眾喜愛。

文摘


第1章 航母

n

航空母艦,簡稱“航母”,是一種以艦載機為主要作戰武器的大型水麵艦艇,可以提供艦載機的起飛和降落。

n

航空母艦艦體通常擁有巨大的甲闆和艦島,艦島大多坐落於右舷。

n

航空母艦一般是一支航空母艦戰鬥群的核心艦船,艦隊中的其他船隻提供其保護和供給,而航母則提供空中掩護和遠程打擊能力。

n

航空母艦有多種分類方式。按艦載機分類,可分為專用航空母艦和多用途航空母艦。專用航空母艦主要有攻擊型航空母艦、反潛航空母艦(或直升機母艦)、訓練航空母艦以及護航航空母艦。護航航空母艦已在二戰後全部退役。

n

攻擊型航空母艦主要載有戰鬥機和攻擊機;按排水量大小可分為大型航母(排水量6萬噸以上),中型航母(排水量3萬~6萬噸)和小型航母(排水量3萬噸以下);按動力裝置可分為核動力航空母艦和常規動力航空母艦。

n

發展至今,航空母艦已是現代海軍不可或缺的武器,也是海戰重要的艦艇之一,更成為一個國傢綜閤國力的象徵。依靠航空母艦,一個國傢可以在遠離其國土的地方、在不依靠當地的機場的情況下施加軍事壓力和進行作戰。

n

“貝亞恩”號航空母艦

n


n

“貝亞恩”號原本是“諾曼底”級戰艦第5號艦,1914年1月10日開始建造,但因為一戰爆發而令大批工人被徵召入伍和要優先製造其他軍備,“諾曼底”級的建造進度緩慢甚至後來完全停工。一戰後由於認為“諾曼底”級的設計已過時,法國軍方決定把還未完成的“諾曼底”級戰艦報廢拆毀,但原本“諾曼底”級戰艦第5號艦卻被改造成為“貝亞恩”號航空母艦,“貝亞恩”號航空母艦是法國艘航空母艦。

n

由於法國並無航空母艦的設計和使用經驗,故首先在“貝亞恩”號上加裝一條木造跑道,1920年10月20日,首次有飛機在“貝亞恩”號上成功降落,各種有關試驗一直至1921年4月,而在同年6月19日決定正式把它稱為航空母艦。該艦參加瞭搜索追殺德國海軍“海軍上將施佩伯爵”號袖珍戰列艦的戰鬥。因航速較低,不適閤飛行作業,後來主要用於運送飛機。

n

該艦1966年退役,1967年被解體。

n


n

標準排水量:22501噸 滿載排水量:28900噸 全長:182.6米

n

型寬:35.2米 吃水:9.3米 定員:865

n

動力裝置:2颱蒸汽輪機,2颱往復式蒸汽機;四軸

n

功率:22500+15000馬力

n

高航速:21.5節

n

續航力:7000海裏/10節

n

武備:8×單裝155毫米艦炮;6×單裝75毫米防空炮;

n

16×13.2毫米高射機槍;4×55厘米魚雷發射管

n

艦載機:40架

n

“剋萊濛梭”級航空母艦

n


n

“剋萊濛梭”級航空母艦是法國的一級航空母艦。它是二戰後法國海軍自行建造的級航空母艦,也是當時世界能起飛固定翼飛機的中型航空母艦。該級艦共建造2艘,首製艦即“剋萊濛梭”號,於1955年l1月開工,1961年l1月入役。二號艦“福煦”號於1963年7月服役。

n

“剋萊濛梭”級航艦屬於傳統式設計,擁有傾斜度8度的斜形飛行甲闆、單層裝甲機庫,以及法國自行設計的鏡麵輔助降落裝置,兩具升降機,兩具彈射器,一具在飛行甲闆前端,一具在斜形甲闆上。煙囪則如同美國航艦一般,結構於上部構造物之中而與艦島閤二為一。

n

法國發展瞭達梭公司的“軍旗”和“超級軍旗”攻擊機,以及布來蓋公司的信風式反潛機供“剋萊濛梭”級航艦搭載。而戰鬥機則采用美國海軍F-8E十字軍式戰鬥機。

n


n

標準排水量:22000噸 滿載排水量:32780噸 全長:265米

n

型寬:51.2米 吃水:8.6米 動力裝置:3座鍋爐

n

推進裝置:4颱蒸汽輪機,雙軸 功率:126000馬力 高航速:32節

n

續航力:7500海裏/18節 武備:2×八聯裝“響尾蛇”EDIR 對空導彈發射裝置

n

火炮:4×D 1953型100毫米自動炮;M2 12.7毫米機槍

n

雷達:湯姆森-CSFDRBV23B對空搜索雷達;2×DRBIl0對空/海搜索雷達;DRBVl5對海搜索雷達;“颱卡”1226導航雷達;2×湯姆森-CSFDRBC32B炮瞄雷達;2ד響尾蛇”導彈製導雷達

n

艦載機:40架各類型飛機

n

“戴高樂”號航空母艦

n


n

法國“戴高樂”號航空母艦是法國艘核動力航空母艦和世界上一艘非美國海軍隸下的核動力航空母艦,也是法國海軍現役一艘航空母艦,是法國海軍旗艦。

n

“戴高樂”號航空母艦標誌著法國建立起全歐洲國傢中完整的國防工業研發體係,絕大多數關鍵性武器都實現瞭自主研發和生産。

n

“戴高樂”號采用全通式斜角飛行甲闆,其上裝有兩具美製C-13蒸汽彈射器,以輪流運作的方式讓艦載機彈射升空。兩具彈射器交互使用時,本級艦的飛行甲闆每30秒可讓一架飛機起飛,並在12分鍾內讓20架飛機降落。

n

“戴高樂”號沿用兩部與法國新一代凱鏇級彈道導彈核潛艇相同的GEC Alsthom PWR Type K-15核反應堆,但總輸齣僅76200軸馬力,航速太慢,創下瞭二戰以後新造傳統起降航空母艦的低速紀錄。

n


n

標準排水量:35000噸 滿載排水量:42500噸

n

全長:261.5米 型寬:64.36米

n

吃水:9.43米 定員:1350+600

n

動力裝置:2×K15壓水式核能反應爐

n

功率:81600馬力 高航速:27節

n

續航力:無限

n

武備:4×八聯裝“紫苑”艦空導彈;

n

2×六聯裝法國“西北風”防空導彈;

n

8×GIAT 20F2 20毫米機炮

n

雷達:DRBJ 11 B三維對空搜索雷達;

n

DRBV 26D對空搜索雷達;

n

DRBV 15C 低空搜索雷達;

n

阿拉貝爾炮瞄雷達

n

艦載機:40架各型飛機

n

“蘭利”號航空母艦

n


n

1913年服役。1920年3月,美國海軍用“木星”號運煤船來改裝美國艘航空母艦,雖然航速相對較慢,但其船艙深,可為飛機和修理車間提供寬大的飛機庫房。諾福剋海軍船廠承擔瞭改造任務,拆除瞭上層建築和裝卸吊杆,重新布置瞭艙室,安裝全通式木質飛行甲闆。以美國物理與天文學傢、航空先驅——塞繆爾?皮爾龐特?蘭利博士的名字命名,重命名為“蘭利”號,編號CV-1。“蘭利”號於1922年3月改裝完畢重新服役,作為航空母艦在役期間進行各項戰術訓練與演習,為美國海軍提供瞭使用航空母艦的經驗以及培訓瞭許多海軍飛行員,從而掀開瞭美國海軍航空母艦的曆史。

n

“蘭利”號是美國早的采用電氣推進動力係統的艦船之一。1936年,“蘭利”號被改裝成為水上飛機母艦(編號AV-3)。太平洋戰爭期間,1942年2月27日,在嚮爪哇島執行運送戰鬥機任務時,被日本海軍陸上攻擊機擊沉。

n


n

標準排水量:11050噸 滿載排水量:14700噸 全長:165米

n

型寬:18米 吃水:5.8米 定員:468

n

動力裝置:3座鍋爐;2颱電動機 功率:7000馬力

n

高航速:15.5節 武備:4×127毫米艦炮

n

艦載機:55架飛機;1部升降機,2部彈射器

n

“列剋星敦”級航空母艦

n


n

“列剋星敦”級航空母艦是美國海軍在二戰前建造的大型裝甲航空母艦,由“列剋星敦”級戰列巡洋艦改裝而來,本級艦共兩艘,首艦“列剋星敦”號(CV-2),次艦“薩拉托加”號(CV-3)。本級艦在誕生之時以4.3萬餘噸的滿載排水量成為各國海軍中大的航空母艦,在美國海軍中的這一紀錄一直保持到1945年“中途島”級航空母艦服役纔被打破。

n

在兩次世界大戰間的和平時期,兩艦在美國海軍舉行的艦隊演習中,用來檢驗航空母艦的戰術理論,提供瞭許多操作使用航空母艦的寶貴經驗,尤其是1929年的第9次艦隊演習,導緻瞭美國海軍以航空母艦為艦隊核心的戰術齣現。

n

“列剋星敦”號在珊瑚海海戰中被日本海軍艦載魚雷機攻擊沉沒。“薩拉托加”號在戰後“十字路口行動”中因核彈爆炸導緻艦體撕裂沉於比基尼環礁泄湖。

n


n

標準排水量:37000噸 滿載排水量:43746噸 全長:270.7米

n

型寬:32.3米 吃水:9.3米 定員:2791

n

動力裝置:16座鍋爐;4颱蒸汽輪機——電動機,四軸 功率:180000馬力

n

高航速:33.25節 續航力:10000海裏/10節

n

武備:4×雙聯裝203毫米艦炮;123×單裝127毫米防空炮

n

艦載機:F4F戰鬥機常用36架+備用3架;SBD俯衝轟炸機常用37架+備用3架;

n

TBD攻擊機常用18架+備用3架;1部彈射器

n

“突擊者”號輕型航母

n


n

由於美國海軍在2艘“列剋星敦”級服役後尚存有69000噸的航母噸位剩餘,國會決定自1929年起連續5年給予撥款,建造5艘13800噸級輕型航母。“突擊者”號於1931年9月26日在紐波特紐斯船廠開工,這也是美國海軍的艘條約型航母。

n

作為美國艘從一開始就是按照載機艦標準設計建造的航母,“突擊者”號和“列剋星敦”級一樣具有右舷島式上層建築,但體積較小,排煙樣式改為設置於飛行甲闆尾部的6個小型煙囪,起降飛機時可嚮舷外放倒。該艦的噸位、尺寸和綜閤資料介於“蘭利”號和“列剋星敦”級之間,但艦載機數量和火力已經接近大一倍的“列剋星敦”級,是一種較高的設計思路。

n

1933年2月“突擊者”號下水,1934年6月4日加入現役。

n


n

標準排水量:14810噸 滿載排水量:17859噸 全長:234.4米

n

型寬:33.4米 吃水:6.8米 定員:2184

n

動力裝置:6座鍋爐;2颱蒸汽輪機,雙軸 功率:5500馬力

n

高航速:29.25節 續航力:10000海裏/15節

n

武備:8×127毫米25倍徑防空炮;40×12.7毫米機關槍

n

雷達:CXAM-1對空雷達

n

艦載機:F4F戰鬥機常用54架+備用6架;SBD俯衝轟炸機常用18架+備用3架

n

航空設施:3部升降機,3部彈射器

n

“約剋城”級航空母艦

n


n

“約剋城”級航空母艦是美國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設計的航空母艦,前後一共建造3艘。“約剋城”級的設計受到瞭1922年簽訂的華盛頓海軍條約直接限製。

n

比起上一代的“突擊者”級,“約剋城”級更適用於美國海軍的戰略及戰術運用,既可搭載大量飛機,同時享有優越的速度與續航距離,隻是水下防禦有所不足。“約剋城”級充分吸收瞭之前美國海軍改裝、設計、建造航空母艦的經驗,該級艦采用開放式機庫,擁有3部升降機,飛行甲闆前端裝有彈射器,緊急情況下艦載機可以通過在機庫中設置的彈射器從機庫中直接彈射起飛,突齣艦載機的齣擊能力。飛行甲闆前後裝瞭兩組攔阻索,飛機可以在飛行甲闆的任一端降落。從“約剋城”級開始,美國航空母艦的島式上層建築和煙囪連為一體,從而形成瞭美國航空母艦的基本形式。

n


n

標準排水量:20100噸 滿載排水量:25900噸

n

全長:251.38米 型寬:33.38米

n

吃水:7.9米 定員:2217

n

動力裝置:9座鍋爐;2颱蒸汽輪機;雙軸

n

功率:120000馬力 高航速:32.5節

n

續航力:12500海裏/節

n

武備:8×127毫米38倍徑艦炮;4×四聯裝28毫米75倍徑高射炮;24×12.7毫米機關槍

n

艦載機:90架

n

航空設施:2部彈射器,3部升降機

n


序言


第1章 航母
“貝亞恩”號航空母艦2
“剋萊濛梭”級航空母艦4
“戴高樂”號航空母艦6
“蘭利”號航空母艦8
“列剋星敦”級航空母艦9
“突擊者”號輕型航母10
“約剋城”級航空母艦11
“大黃蜂”級航空母艦12
“桑加濛”級護航航母13
“長島”級護航航母14
“埃塞剋斯”級航空母艦15
“博格”級護航航母17
“獨立”級航空母艦18
“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母19
“中途島”級航空母艦20
“塞班”級航空母艦22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24
“企業”級核動力航空母艦26
“小鷹”級航空母艦28
“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30
“鳳翔”號航空母艦32
“赤城”號航空母艦33
“加賀”號航空母艦34
“龍驤”號輕型艦隊航母35
“龍鳳”號航空母艦36
“蒼龍”號航空母艦37
“韆歲”級輕型航母38
“飛龍”號航空母艦39
“飛鷹”級航空母艦40
“瑞鳳”級航空母艦41
“翔鶴”級航空母艦42
“大鳳”號裝甲航母43
“雲龍”級快速航母44
“信濃”號航空母艦45
“莫斯科”級航空母艦46
“基輔”級航空母艦48
“庫茲涅佐夫元帥”級
航空母艦50
“查剋裏?納呂貝特”號
航空母艦52
“鬍安?卡洛斯一世”號
航空母艦54
“阿斯圖裏亞斯王子”號航母56
“加裏波第”號航空母艦58
“加富爾”號航空母艦60
“光榮”級航空母艦62
“百眼巨人”級航空母艦63
“競技神”級航空母艦64
“鷹”級航空母艦65
“皇傢方舟”級航空母艦66
“光輝”級航空母艦67
“獨角獸”號輕型航母68
“怨仇”級航空母艦69
“巨人”級輕型航母70
“尊嚴”級輕型航母72
“不懼”級航空母艦74
“無敵”級航空母艦76
“遼寜”號航空母艦78
第2章 驅逐艦
1934型驅逐艦82
1936A型驅逐艦83
1936B型驅逐艦84
1936型驅逐艦85
“漢堡”級驅逐艦86
“魯特金”級導彈驅逐艦88
“布拉剋”級魚雷艇(雷擊艦)90
“豺”級大型驅逐艦91
“空想”級大型驅逐艦92
“蘇科夫”(T47)級驅逐艦94
“杜皮爾”(T53)級驅逐艦96
“絮弗倫”級導彈驅逐艦98
“圖爾維爾”級驅逐艦100
“喬治?萊格”級驅逐艦102
“廣開土大王”級驅逐艦104
“忠武公李舜臣”級導彈
驅逐艦106
“世宗大王”級導彈驅逐艦107
“易洛魁人”級驅逐艦108
“班布裏奇”級驅逐艦110
“特魯斯頓”級驅逐艦111
“保爾丁”級驅逐艦112
“史密斯”級驅逐艦113
“卡辛”級驅逐艦114
“維剋斯”級驅逐艦115
“剋萊門森”級驅逐艦116
“法拉格特”級驅逐艦117
“波特”級驅逐艦118
“馬漢”級驅逐艦119
“格裏德利”級驅逐艦120
“索莫斯”級驅逐艦121
“本森”級驅逐艦122
“艾瓦茲”級護航驅逐艦123
“弗萊徹”級驅逐艦124
“巴剋利”級護航驅逐艦125
“艾倫薩姆納”級驅逐艦126
“基林”級驅逐艦127
“坎農”級驅逐艦128
“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129
“基德”級導彈驅逐艦131
“阿利?伯剋”級導彈驅逐艦133
“峰風”級驅逐艦135
“神風”級驅逐艦136
“吹雪”級驅逐艦137
“初春”級驅逐艦138
“陽炎”級驅逐艦139
“鞦月”級驅逐艦140
“夕雲”級驅逐艦141
“島風”級驅逐艦142
“鬆”級驅逐艦143
“山雲”級反潛驅逐艦144
“高月”級驅逐艦145
“榛名”級大型驅逐艦146
“太刀風”級導彈驅逐艦148
“白根”級驅逐艦150
“初雪”級驅逐艦152
“朝霧”級導彈驅逐艦154
“旗風”級驅逐艦156
“金剛”級導彈驅逐艦158
“村雨”級大型驅逐艦160
“高波”級驅逐艦162
“愛宕”級導彈驅逐艦164
“齣雲”級直升機驅逐艦166
“憤怒”級驅逐艦168
“塔林”級驅逐艦169
“剋魯普尼”級驅逐艦170
“卡辛”級驅逐艦171
“無畏”級反潛驅逐艦173
“現代”級大型驅逐艦175
“獅”級驅逐艦176
“勇敢”級導彈驅逐艦177
“德?拉?潘尼”級驅逐艦178
“拉吉普特”級導彈驅逐艦180
“德裏”級驅逐艦182
“加爾各答”級驅逐艦184
“莎士比亞”級驅逐艦186
“斯科特”級驅逐艦187
A級艦隊驅逐艦188
C/D級艦隊驅逐艦189
E/F級驅逐艦190
“部族”級驅逐艦191
“狩獵”I型驅逐艦192
“狩獵”II型驅逐艦193
T級驅逐艦194
S級驅逐艦195
Z級驅逐艦196
“戰鬥”級驅逐艦197
“兵器”級驅逐艦198
“果敢”級驅逐艦199
“郡”級驅逐艦200
“布裏斯托爾”級驅逐艦201
“謝菲爾德”級驅逐艦202
“勇敢”級導彈驅逐艦204
051型導彈驅逐艦206
051B型導彈驅逐艦207
051C型導彈驅逐艦208
052B型驅逐艦210
052C型導彈驅逐艦212
052D型導彈驅逐艦214
第3章 巡洋艦
“俾斯麥”號裝甲巡洋艦218
“海因裏希親王”號巡洋艦219
“阿爾伯特王子”級巡洋艦220
“科尼斯堡”級巡洋艦221
“盧恩”級巡洋艦222
“沙恩霍斯特”級裝甲巡洋艦223
“布呂歇爾”級大型巡洋艦224
“德纍斯頓”級輕巡洋艦225
“科爾堡”級輕巡洋艦226
“威斯巴登”級輕巡洋艦227
“埃姆登”級輕巡洋艦228
“德意誌”級巡洋艦230
“柯尼斯堡”級輕巡洋艦232
“萊比锡”級巡洋艦234
“希佩爾海軍上將”級
重巡洋艦235
“特魯安”級輕巡洋艦236
“絮弗倫”級重巡洋艦237
“迪凱納”級重巡洋艦238
“埃米爾?貝爾坦”號巡洋艦239
“德格拉斯”號巡洋艦240
“聖女貞德”號直升機巡洋艦241
“奧林匹亞”號巡洋艦243
“奧馬哈”級巡洋艦245
“彭薩剋拉”級重巡洋艦246
“北安普頓”級重巡洋艦247
“波特蘭”級重巡洋艦249
“布魯剋林”級輕巡洋艦250
“新奧爾良”級重巡洋艦251
“威奇塔”級重巡洋艦252
“剋利夫蘭”級輕巡洋艦253
“亞特蘭大”級輕巡洋艦254
“巴爾的摩”級重巡洋艦255
“德梅因”級重巡洋艦257
“俄勒岡”級重巡洋艦258
“伍斯特”級輕巡洋艦260
“班布裏奇”級核動力導彈
巡洋艦261
“長灘”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262
“萊希”級導彈巡洋艦264
“貝爾剋納普”級導彈巡洋艦266
“加利福尼亞”級核動力導彈
巡洋艦268
“弗吉尼亞”級核動力導彈
巡洋艦270
“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272
“天龍”級輕巡洋艦274
“球磨”級輕巡洋艦275
“夕張”號輕巡洋艦276
“古鷹”級重巡洋艦277
“青葉”級重巡洋艦278
“妙高”級重巡洋艦279
“高雄”級重巡洋艦280
“利根”級重巡洋艦281
“上”級輕/重巡洋艦282
“阿賀野”級輕巡洋艦283
“大澱”級輕巡洋艦284
“基洛夫”級輕巡洋艦285
“恰巴耶夫”級輕巡洋艦286
“斯維爾德洛夫”級
巡洋艦287
“肯達”級導彈巡洋艦288
“剋裏斯塔”I級導彈
巡洋艦289
“剋裏斯塔”II級導彈
巡洋艦290
“卡拉”級反潛巡洋艦291
“光榮”級攻擊巡洋艦293
“阿方索”VII級無防護
巡洋艦295
“瑪利亞?特蕾莎公主”級裝甲
巡洋艦296
“阿方索”級輕巡洋艦297
“加納利亞斯”級巡洋艦298
“聖喬治奧”級重巡洋艦299
“塔蘭托”級重巡洋艦300
“吉薩諾”級輕巡洋艦301
“紮拉”級重巡洋艦302
“博爾紮諾”級重巡洋艦303
“阿布魯奇”級輕巡洋艦304
“羅馬隊長”級偵察巡洋艦305
“安德烈婭?多利亞”級直升機
巡洋艦306
“維內托”級導彈巡洋艦308
“納爾遜”級裝甲巡洋艦310
“伊姆佩利尤斯”級巡洋艦311
“奧蘭多”級裝甲巡洋艦312
“林仙”級輕巡洋艦313
“豪金斯”級重巡洋艦314
“肯特”級重巡洋艦315
“綠寶石”級輕巡洋艦316
“倫敦”級重巡洋艦317
“約剋”級重巡洋艦318
“林仙”級輕巡洋艦(1935)319
“南安普敦”級輕巡洋艦320
“愛丁堡”級輕巡洋艦321
“斐濟”級輕巡洋艦323


《遠航的記憶:航海傢與他們的時代》 這是一部關於人類探索海洋、徵服風浪的史詩。它並非枯燥的裝備手冊,而是深入人心的人物傳記,描繪瞭一群敢於挑戰未知、將生命獻給大海的靈魂。從古希臘航海傢們對地中海的初步試探,到十五世紀大航海時代的波瀾壯闊,再到近現代科考船深入極地冰川的壯舉,《遠航的記憶》將帶領讀者穿越時空,感受那些偉大的航海傢們如何憑藉智慧、勇氣與毅力,繪製齣世界的輪廓,改變人類文明的進程。 書中,我們將跟隨亞曆山大大帝的艦隊,想象他們在東方的海麵上揚帆遠航,與波斯海軍的戰船在愛琴海狹窄的水道中激烈碰撞的場景;我們將沉浸在馬可·波羅的眼中,體驗他穿越印度洋,抵達那個東方神秘國度的奇幻旅程;我們會與鄭和的寶船編隊一同,領略明朝海上絲綢之路的輝煌,感受海上貿易的繁榮景象;當然,更少不瞭剋裏斯托弗·哥倫布、費迪南·麥哲倫、瓦斯科·達·伽馬等名字,他們每一次的航行,都伴隨著巨大的風險,也開啓瞭一個全新的時代。 本書並非單純羅列航海傢的生平事跡,而是著力於展現他們所處的時代背景、麵臨的挑戰以及他們如何憑藉當時的科技水平,剋服重重睏難。比如,在缺乏精密儀器和詳盡海圖的年代,航海傢們如何依賴星辰、洋流和鳥類的遷徙來辨彆方嚮?他們如何在洶湧的巨浪中,依靠堅固的船體和精湛的航海技術,一次次化險為夷?書中將通過生動的筆觸,還原這些令人驚嘆的智慧與技藝。 《遠航的記憶》還會探討航海對人類社會産生的深遠影響。地理大發現不僅帶來瞭新的貿易路綫和經濟繁榮,也促使瞭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碰撞,深刻地改變瞭世界的格局。本書將從曆史、經濟、文化等多個維度,審視航海活動所帶來的遺産,以及它們如何塑造瞭我們今天所生活的世界。 除瞭對偉大航海傢的聚焦,本書還將觸及普通船員的生活。他們是航海事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受著艱苦的勞作、嚴酷的條件和未知的危險。通過他們的視角,讀者將更全麵地理解航海的艱辛與偉大,體味海上的生活百態,感受人性的光輝與韌性。 本書的另一條重要綫索是海洋本身。海洋並非隻是航海的背景,它更是充滿神秘與力量的巨大存在。書中將描繪各種海洋現象:時而平靜如鏡,時而咆哮如獸的風暴;深邃而寂靜的海底世界,孕育著無數奇特的生命;迷霧籠罩,令人心生敬畏的未知區域。《遠航的記憶》將讓讀者感受到海洋的魅力與威嚴,理解人類在海洋麵前的渺小與偉大。 從早期粗糙的木製帆船,到後來能夠遠渡重洋的堅固商船,再到能夠承受惡劣環境的探險船,《遠航的記憶》將穿插描繪航海技術的演進。雖然它不是一本詳盡的武器裝備百科,但也會提及這些船隻在設計、建造和維護上的巧妙之處,以及它們如何適應不同的航行需求。這些技術細節的描述,將為讀者呈現一個更真實的航海時代。 本書還會深入探討航海傢們的內心世界。麵對無垠的大海,他們會感到怎樣的孤寂?在孤獨的旅途中,是什麼支撐著他們的信念?在經曆生死考驗時,他們又懷揣著怎樣的希望?《遠航的記憶》將通過對這些情感的細膩描繪,讓讀者感受到這些偉大的探索者們,不僅僅是探險傢,更是充滿血肉之軀的普通人,他們的情感與掙紮,同樣令人動容。 曆史的洪流滾滾嚮前,航海的故事仍在繼續。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探索海洋的方式日益多樣化,從載人潛水器深入馬裏亞納海溝,到無人探測器探索遙遠的星際海洋,人類的探索腳步從未停止。《遠航的記憶》並非僅僅迴顧過去,它也寄望著未來,激勵著新一代的探索者們,繼續前行,去發現更多未知的可能。 最終,《遠航的記憶:航海傢與他們的時代》旨在為讀者呈現一個立體、飽滿的航海世界。它是一部關於勇氣、智慧、探索與堅韌的頌歌,是一次穿越時空的精神遠航,讓你在閤上書頁之時,依舊能感受到海風的吹拂,聽到海浪的低語,以及那些航海傢們永不磨滅的傳奇。它所承載的,是人類永恒的好奇心,是對未知世界的不懈追求,以及那種麵對挑戰時,無所畏懼的壯麗精神。 本書不會深入介紹具體的武器係統或軍事規格,而是將焦點放在探索、發現和人類在海洋上的壯麗徵程。它會提及一些與航海相關的技術進步,例如導航工具的改進、船隻設計的優化,這些都服務於航海的目的,而非成為主要內容。讀者將通過這本書,體驗到海洋的廣闊,人類探索精神的偉大,以及曆史長河中那些閃耀著光芒的航海故事。每一頁都充滿著故事性,而非冰冷的參數。它將帶你進入一個充滿冒險、發現和人類不屈精神的世界,讓你深刻理解海洋對於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性,以及那些敢於挑戰極限的航海傢們所留下的寶貴遺産。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真是太棒瞭!我一直對二戰時期的海軍曆史情有獨鍾,特彆是那些橫行海上的龐然大物。當我翻開《海上巨艦/武器裝備百科典藏》時,仿佛瞬間穿越迴瞭那個風雲激蕩的年代。書中對每一艘巨艦的介紹都詳盡入微,從船體結構、動力係統,到武器配置、火炮口徑,甚至連官兵的日常起居都有所提及,讓我仿佛置身其中,親眼見證瞭這些鋼鐵巨獸的雄姿。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對“大和”號戰列艦的描寫。它不僅僅是一艘戰艦,更是一個時代的象徵。書中詳細闡述瞭其建造過程的艱辛與宏偉,以及它所承載的日本海軍的野心與絕望。看著那些精美的插圖和嚴謹的文字,我能感受到設計師們對每一個細節的極緻追求,也能體會到那個時代技術發展的巔峰。書中對於“大和”號的每一次戰鬥,每一次命運的轉摺,都描繪得扣人心弦,讓我不禁為它的最終結局感到惋惜。 除瞭“大和”號,書中對其他著名戰艦,如“俾斯麥”號、“衣阿華”號、“企業”號航母等的介紹也同樣精彩。每一艘戰艦都有其獨特的曆史背景和傳奇故事,作者通過嚴謹的研究和生動的筆觸,將這些冰冷的鋼鐵戰艦賦予瞭鮮活的生命。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武器裝備的解析,那些精密的火炮、魚雷、偵測設備,甚至是艦載機的型號和性能,都描述得十分清晰。這對於我這樣對軍事技術感興趣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場饕餮盛宴。 而且,這本書的設計也非常齣色。厚重的紙張,精美的排版,大量的曆史照片和細節豐富的插圖,都體現瞭齣版方的用心。我甚至覺得,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每次翻閱,都能從中發現新的細節,獲得新的感悟。我曾經花瞭一個下午的時間,僅僅是研究“衣阿華”級戰列艦的艦島結構圖,就被其復雜的設計和精湛的工藝所摺服。 總而言之,《海上巨艦/武器裝備百科典藏》是一本內容翔實、圖片精美、引人入勝的書籍。它不僅滿足瞭我對海軍曆史和武器裝備的好奇心,更讓我對那個時代的造船技術和海戰史有瞭更深刻的理解。這本書絕對是我書架上最值得驕傲的一本,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對海軍史、軍事裝備感興趣的朋友們。

評分

我一直對那些龐大、復雜且充滿力量感的機械裝置著迷,所以當我在書店看到這本書時,立刻被它吸引瞭。翻開之後,我發現它完全滿足瞭我對“巨艦”的想象,甚至超齣瞭我的期待。這本書不隻是簡單地列舉艦船型號,而是將每一艘巨艦都當作一個獨立的生命體來描繪,它們有自己的誕生故事,有自己的輝煌時刻,也有自己的悲壯結局。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關於艦船設計理念的探討。不同的國傢,在不同的曆史時期,齣於不同的戰略需求和技術條件,會發展齣截然不同的艦船設計風格。書中通過對比分析,讓我看到瞭美式海軍的實用主義、德國海軍的精準嚴謹以及英國海軍的經典傳承,這些設計上的差異,往往摺射齣國傢民族的性格和工業發展的特點。 書中對武器係統的剖析也十分到位。它不僅僅是告訴你這門炮有多大口徑,而是詳細講解瞭其彈道計算、射擊控製係統、裝彈方式,甚至是對其在不同戰場環境下的錶現進行評估。當我看到那些精密復雜的火控雷達、聲呐係統以及艦載電子戰設備的工作原理時,我不得不感嘆人類科技的進步令人驚嘆。 我還很喜歡書中對船員生活和訓練的描寫。那些在狹窄的艦艙裏生活的官兵,在炮火硝煙中執行任務的場景,都讓我感受到瞭海軍生活的艱辛與偉大。書中對於一些著名海戰的戰術復盤,也讓我對戰役的進程和指揮官的決策有瞭更深入的理解。仿佛我就是其中一名參謀,和他們一起分析戰場態勢,製定作戰計劃。 總體來說,這本書是一部關於“力量”的百科全書,它以海上的巨艦為載體,展現瞭人類在軍事技術、工程設計、戰術戰略以及國傢意誌等多個層麵的探索與實踐。這本書不僅讓我增長瞭見識,更讓我對那些曾經叱吒風雲的海上霸主們充滿瞭敬意。

評分

這本書的內容真的是超齣瞭我的想象,我原本以為會是一本比較枯燥的軍事技術手冊,但沒想到它竟然如此有故事性。當我打開這本書時,我被那些詳盡的文字和震撼的圖片所吸引。作者仿佛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船長,用他飽經風霜的口吻,娓娓道來一艘艘海上巨艦的傳奇人生。 我最喜歡的是書中對不同時期海軍戰術演變的分析。它不僅僅是羅列艦船數據,而是深入探討瞭科技進步、戰爭形態變化以及地緣政治因素是如何共同塑造瞭海軍的發展。例如,書中對航空母艦的崛起及其對海戰模式顛覆性的影響的描述,就讓我茅塞頓開,明白瞭為什麼這種“漂浮的機場”會成為現代海軍的核心。 再比如,書中關於潛艇戰的章節,詳細介紹瞭不同國傢潛艇的設計理念、作戰方式以及在曆次衝突中的作用。我被那些在深海中悄無聲息地進行緻命打擊的“幽靈”們深深吸引,也對潛艇兵所麵臨的極端環境和巨大壓力有瞭更直觀的認識。書中對一些著名的潛艇戰役的復盤,讓我驚嘆於人類在最艱苦的條件下所能爆發齣的智慧和勇氣。 此外,書中對海軍陸戰隊以及海軍支援作戰的介紹,也拓寬瞭我的視野。我發現,海戰從來都不是單純的艦艇對決,而是需要陸海空三軍協同作戰,以及強大的後勤保障體係支撐。這本書讓我認識到,一個強大的海軍,其背後蘊含的是一個國傢完整的工業、科技和戰略體係。 總的來說,這本書是一部關於海洋霸權的史詩,它用生動的語言和豐富的史實,為我們描繪瞭一幅波瀾壯闊的海軍發展畫捲。它不僅僅是一本“武器裝備百科”,更是一部關於戰爭、技術、戰略和國傢命運的深刻解讀。我從中獲得的,遠不止是關於艦船和武器的知識,更是一種對曆史進程的宏觀把握和對人類智慧的贊嘆。

評分

我收到這本書的那一刻,就被它所散發齣的曆史厚重感所吸引。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船艦的書,更像是一部關於海洋力量的演進史。我一直認為,船艦的設計和發展,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個縮影,而這本書恰恰展現瞭這一點。 書中對不同時期、不同國傢的海軍發展脈絡的梳理,讓我對全球海軍格局的變化有瞭更宏觀的認識。我看到瞭從風帆戰艦到蒸汽動力戰列艦,再到航空母艦時代的巨大跨越,以及每一次技術革新所帶來的戰略格局的顛覆。書中對這些變革的闡述,既有宏觀的分析,又有具體的艦船案例支持,讓我能夠清晰地理解技術發展與戰爭形態之間的緊密聯係。 我特彆欣賞書中對艦船內部結構的細緻描繪。它不僅僅停留在外觀的展示,而是深入到艦船的“心髒”——動力係統。我學習到瞭蒸汽輪機、柴油發動機以及核動力裝置的工作原理,瞭解瞭它們是如何為這些龐然大物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的。當我看到那些復雜的管道、齒輪和渦輪時,我仿佛看到瞭工程師們的智慧在其中閃耀。 另外,書中對各種輔助武器和裝備的介紹也十分精彩。我瞭解到,除瞭主炮之外,戰艦上還裝備瞭大量防空炮、魚雷發射管、偵測設備等等,這些“小傢夥們”同樣在海戰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書中對這些裝備的性能分析,以及它們在實戰中的配閤運用,讓我對海戰的復雜性有瞭更深的體會。 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僅是對軍事裝備的瞭解,更是一種對人類工程技術、戰略智慧以及國傢意誌的深刻反思。它讓我看到瞭人類在挑戰極限、徵服海洋的過程中所展現齣的無窮創造力。這本書絕對是我近期閱讀過中最有價值、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本書籍之一。

評分

當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被它厚重的體量和精美的封麵所震撼。我本來就對海洋和軍事曆史有著濃厚的興趣,所以這本書簡直就是為我量身定做的。它不僅僅是一本圖冊,更是一部詳實的曆史文獻,將那些曾經在海洋上留下赫赫戰名的巨艦,以最直觀、最生動的方式呈現在我眼前。 書中對每一艘巨艦的介紹都極為詳盡,從艦船的噸位、長度、寬度,到船體結構、裝甲厚度,再到動力係統、航速極限,幾乎涵蓋瞭所有你能想到的技術參數。而且,這些參數並非冷冰冰的數字,作者都賦予瞭它們曆史的背景和實際的意義。比如,當讀到某艘戰艦的裝甲有多厚時,書中會告訴你它能抵禦何種口徑的炮彈,在一次海戰中是如何抵擋住毀滅性打擊的。 最讓我著迷的是書中那些令人驚嘆的插圖和曆史照片。它們不僅僅是簡單的圖片,而是經過精心挑選和排版的,能夠最大程度地展現齣艦船的宏偉與細節。我經常會花很長時間去研究那些艦首的雕塑、炮塔的細節、煙囪的造型,甚至是對甲闆上的細節進行細緻的觀察。這些圖片讓我感覺,我仿佛真的站在瞭這些巨艦的麵前,觸摸到瞭它們冰冷而堅實的船體。 而且,這本書對武器裝備的介紹也同樣齣色。它不僅僅是列舉武器的型號和名稱,而是深入分析瞭武器的性能、射程、彈藥類型以及其在實戰中的應用。對於一些標誌性的武器,比如“俾斯麥”號的88毫米主炮,或者“企業”號航母的艦載機群,書中都有詳細的介紹,讓我對它們的威力有瞭更清晰的認識。 這本書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增長,更是一種視覺和心靈的震撼。我從中看到瞭人類工業文明的巔峰,看到瞭那個時代科技與軍事的完美結閤。我把這本書當作一本“海洋的史詩”,每一次翻閱,都像是與曆史進行一次深度的對話。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