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1 章 人类的新议题 1
生物贫穷线 2
看不见的舰队 5
打破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13
死亡的末日 18
幸福快乐的权利 26
地球的神 38
可以请哪位踩个刹车吗? 44
知识的矛盾 49
一段关于草坪的历史 52
*幕中出现的一把枪 58
*部分 智人征服世界
第2 章 人类世 65
蛇的孩子 68
祖先的需求 71
生物也是算法 75
农业交易 81
五百年孤寂 87
第3 章 人类的特殊之处 91
谁怕达尔文? 92
为什么股票交易所没有意识? 95
生命的等式 99
实验室大鼠的抑郁生活 109
有自我意识的黑猩猩 112
聪明的马 114
革命万岁! 119
在色情与暴力之外 123
意义的网 128
大同世界 134
第二部分 智人为世界赋予意义
第4 章 说书人 139
纸上的生活 146
神圣的经文 149
但这就是有用 156
第5 章 一对冤家 161
细菌和恶魔 162
如果遇见佛陀 166
伪造上帝 169
神圣教条 176
猎巫行动 178
第6 章 与“现代”的契约 181
银行家与吸血蝙蝠有何不同? 183
奇迹般的大饼 186
方舟综合征 191
毫无意义的竞赛追逐 197
第7 章 人文主义革命 201
向内心探寻 202
踏上绿野仙踪的黄砖路 215
战争的真相 220
人文主义的分裂 225
贝多芬比查克?贝里更高级吗? 234
宗教的人文战争 238
电力、基因学、伊斯兰激进主义 243
第三部分 智人失去控制权
第8 章 实验室里的定时炸弹 255
我是谁 263
生命的意义 270
第9 章 大分离 277
无用的阶级 288
87% 的可能性 297
从神使到君主 309
不平等的再升级 313
第10 章 意识的海洋 319
心智的差距 320
我闻到恐惧的气味 326
宇宙凭依的钉子 330
第11 章信数据得永生 335
所有的权力都去了哪? 340
概括历史 344
信息渴求自由 346
记录、上传、分享! 350
认识你自己 352
数据流里的一片涟漪 357
图片来源 363
致 谢 366
注 释 369
显示全部信息第1 章
人类的新议题
第三个千禧年开始之际,人类醒来,伸展手脚,揉了揉眼睛,脑子里依稀记得某些可怕的噩梦。“好像有什么铁丝网、巨大的蘑菇云之类的。但管它的呢,只是个噩梦吧。”人类走进浴室,洗洗脸,看看镜子里脸上的皱纹,然后冲了一杯咖啡,打开了行事历。“来瞧瞧今天有什么重要的事吧。”
几千年来,这个问题的答案并没有什么改变。不管是20 世纪的中国人、中世纪的印度人,还是古代的埃及人,都面临着同样的三大问题:饥荒、瘟疫和战争,永远都是人的心头大患。一代又一代,人类向所有神明、天使和圣人祈祷膜拜,也发明了无数的工具、制度和社会系统,但仍然不断有数百万人死于饥饿、流行病和暴力。许多思想家和先知于是认为,饥荒、瘟疫和战争一定是上帝整个宇宙计划的一部分,抑或是出自人类天生的不完美,除非走到时间尽头,否则永远不可能摆脱。
但在第三个千禧年开始之际,人类开始意识到一件惊人的事。虽然多数人很少想到这件事,但在过去几十年间,我们已经成功遏制了饥荒、瘟疫和战争。当然这些问题还算不上被完全解决,但已经从过去“不可理解、无法控制的自然力量”转化为“可应对的挑战”。我们不再需要祈求某位神祇或圣人来解救人类,而是已经相当了解怎样能预防饥荒、瘟疫和战争,而且通常都能成功。
当然,有些时候还是会事与愿违,但面对这些失败,人类不再只是耸耸肩,说“没办法,世界就是这样不完美”或是“这是上帝的旨意”。现在如果再有饥荒、瘟疫和战争爆发而不受人类控制,我们会觉得一定是哪个人出了问题,应该成立调查委员会来研究研究,而且对自己许下承诺,下次一定要做得更好。而且,这套办法还真行得通。此类灾难发生的次数及频率确实都在下降。因营养过剩而死亡的人数超过营养不良者,因年老而死亡的人数超过因传染病死亡者,自杀身亡的人数甚至超过被士兵、恐怖分子和犯罪分子杀害人数的总和,这些都是史上首见。
到了21 世纪早期,平均来说,人类死于干旱、埃博拉病毒或基地组织恐怖袭击的可能性,还不及死于暴饮暴食麦当劳食品的比率高。因此,虽然各国总统、执行长和军事将领的每日待办议题仍然满是经济危机和军事冲突,但就整个人类历史的宏观角度来说,人类已经可以看向别处,开始寻找其他待办议题。如果我们确实已经让饥荒、瘟疫和战争得到控制,什么将取而代之成为人类*zui重要的待办议题?就像消防员忽然听说再不会有火灾了,到了21 世纪,人类得自问一个问题: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整个世界已经如此健康繁荣又和谐,我们该把注意力和创造力投到什么事情上?因为生物科技及信息技术为人类带来强大的新力量,这个问题也变得加倍迫切。手上有了这些力量,究竟该如何运用?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对于饥荒、瘟疫和战争还得多谈几句。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说这些问题已经得到控制,是个非常离谱、天真甚至麻木不仁的说法。不是还有几十亿人每天只有不到2 美元过日子吗?非洲不是还在和艾滋病抗争吗?叙利亚和伊拉克不也正有战争肆虐吗?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得先更仔细地看看21 世纪早期的世界;至于探索未来几十年的待办议题,且待后续再谈。
显示全部信息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点睛之笔,那种简约中透露着深邃的质感,让我一拿到手就爱不释释手。塑封的质量非常好,摸上去有一种沉甸甸的安心感,感觉里面装载的知识分量也很扎实。我一直对历史演进和人类未来的走向很感兴趣,特别是像作者这样能够站在宏观角度,将跨越数万年的时间线串联起来的大家,总是能带来耳目一新的视角。光是封面上那几个若隐若现的符号,就足以引发我无数的联想,想象着人类从穴居到高科技社会,这中间到底经历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们又将走向何方,这本身就是最引人入胜的故事。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扉页,去探索作者构建的那个宏大叙事框架,尤其是那种把复杂概念用最精炼语言表达出来的叙事能力,是真正的大师风范。
评分拿到这本“塑封”的重量级作品,我的第一感受是“诚意满满”。如今很多书籍的包装都趋于简单化,但这种扎实的塑封工艺,反而让人觉得出版方对待内容是极其认真的。更让我惊喜的是,内附的“思维导图”和“有声书正版授权”,这简直是为现代快节奏生活量身打造的阅读伴侣。我这个人习惯在通勤路上听书,但回家后又喜欢沉下心来对照书本阅读和思考,有了思维导图,可以快速回顾核心逻辑,而有声书则解放了我的眼睛。这种多维度的学习体验设计,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效率和趣味性,让人感觉不仅仅是买了一本书,而是购买了一套完整的学习工具包。这种对读者体验的细致考量,足以看出出版方对原著价值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评分收到书的那一刻,那种油墨的香气混合着崭新纸张特有的气味,瞬间将我拉入了一种专注的状态。现在的电子阅读虽然方便,但纸质书那种沉甸甸的、可以随时在书页上划线批注的物理感,是任何屏幕都无法替代的。塑封的保护作用非常好,确保了书籍在运输过程中没有丝毫磕碰,保持了完美的品相。对于这种需要反复翻阅、深入研读的重量级著作,品相的完好本身就是一种对阅读体验的尊重。我已经准备好迎接一场关于我们从何而来、将往何处去的思想洗礼,并期待这本书能成为我书架上那本被翻阅次数最多的里程碑式的读物。
评分说实话,选择阅读这类探讨人类终极命运的著作,多少有点“寻求解脱”的心态。我们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被琐碎的日常切割得支离破碎,常常忘记了我们作为“智人”的起点和我们可能成为的“神人”的终点。我期待作者的笔触能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剖开我们习以为常的社会结构、意识形态,以及那些我们盲目遵从的“叙事”。我希望它能提供一种超越性的视角,让我们在审视当下的同时,也能对可能到来的技术奇点、生物伦理的困境,乃至生命的本质,产生更深层次的敬畏和反思。这种由内而外的冲击感,才是真正伟大的非虚构作品能给予读者的最大馈赠。
评分我之前读过这位作者的其他作品,留下的印象是逻辑严密到令人发指,但又充满了人文关怀的温度,绝非冷冰冰的学术堆砌。这次的标题“现货未来简史”,听起来就充满了哲学思辨的张力——我们手里的“现货”(当下的一切)是如何铸就了我们走向“未来”的路径的?我很好奇,作者将如何处理“简史”这个概念,毕竟人类历史的复杂度本身就是难以“简化”的。我猜测他会采用一种极其巧妙的筛选机制,只留下那些真正决定人类命运的“转折点”,并用一种极具画面感的笔法将它们重现。我尤其关注他如何论述技术革命与人类主体性之间的复杂博弈,这应该是本书最引人入胜的核心冲突点之一。
评分发货速度超快,用起来效果很好,支持一下!
评分虽然是第三方的图书,但质量还是很不错。
评分还没仔细的看完,无法对内容做评价。印刷很好,彩色的。纸张不错,发货包装也能很好地保护书本。
评分一直都喜欢来京东买东西,服务、质量一直都很给力!
评分我有电子书,看到搞活动,就买一本纸质的
评分还没读呢。不过书的质量好,是正版,慢慢看完再做评论。
评分经典好书,要仔细做好分析阅读。
评分发货速度超快,用起来效果很好,支持一下!
评分还没开始看,今年的阅读计划里的必选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