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鑄成日記

徐鑄成日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徐鑄成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ISBN:9787108043764
版次:1
商品編碼:11259044
品牌:三聯書店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徐鑄成作品係列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3-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90
字數:28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先後在《大公報》、《文匯報》工作的徐鑄成先生,在幾十年的新聞工作生涯中一直有記日記的習慣。由於生活顛沛和工作繁忙,他的日記時斷時續。這些日記有的在早年的戰亂流離中遺失,有的在政治運動中被查抄而未發還。《徐鑄成日記》就是從作者現存的日記中選取瞭1947年、1949年、1951年、1957年、1958年、195年、1966年這七個片段,參與、見證瞭國共內戰、建國大業、朝鮮戰爭、中蘇友好、“反右”運動、整理文史資料和“文革”初期等大事件,具有相當典型的曆史代錶性。日記原文均據作者手跡實錄,不做刪改。原文中涉及的人與事,整理者都在可能查找的範圍內作瞭大量注釋,使得《徐鑄成日記》的資料性和可讀性都大大增強,極具史料價值,是讀者走進20世紀中國、觸摸曆史時不可多得的讀物。

作者簡介

  徐鑄成(1907—1991),江蘇宜興人,中國著名記者、新聞評論傢和新聞學傢。
  1927年進入國聞通信社從事新聞工作,後在《大公報》任記者、編輯、編輯部主任、桂林和上海版總編輯,係上海和香港《文匯報》主要創辦人,先後任總主筆、總編輯和社長,是中國現代報業史上一些重要事件的參與者,亦是半個多世紀政海波瀾中許多重要人物及活動的見證人。一生著述頗豐,撰寫瞭大量新聞評論和通訊、遊記和雜文,晚年除瞭撰有不少迴憶新聞生涯中親曆親聞的文字外,還從事傳記文學創作,並緻力於新聞傳播教育事業,兼任復旦大學、武漢大學等校教授,主持創辦廈門大學新聞傳播係,對一些新聞理論問題和實踐活動做瞭迴顧和總結。

目錄

前言

1947年

1949年

1951年

1957年

1958年

1965年

1966年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對於七十年前關於“魯 迅風 ”雜文 的論 爭 ,我們應該從大背景上去認識這場論爭的 起因及深層次上的原因 。魯迅逝世八個月又 十七天 ,發生瞭盧溝橋事變 。日寇大舉進攻 華北 ,中華民族危機 。上海 淪為“孤島 ”後 , 留上海的進步作傢 ,群情激昂 ,許多崇仰魯迅 的青年 ,拿起瞭魯迅使用過的雜文這一投槍 、 匕首般的武器 ,以

評分

如題。 喬·昆南為自己讀爛書做瞭一點辯護,他說:“特彆爛的書是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喜感十足,不可或缺……爛到極點的書在我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為它們可以讓我們的腦筋動起來。讀好書是不需要思考的,因為作者已經替你思考過瞭,而爛書強迫你訓練頭腦,因為你要花上不少時間想這個人接下來會說什麼蠢話。”說“讀好書是不需要思考的”,恐怕不符閤事實,讀《存在與時間》或《存在與虛無》不需要思考嗎(當然,它們很可能也被喬·昆南歸入爛書行列瞭)?但喬·昆南說的讀爛書也能達到訓練頭腦的目的,我很贊同。爛與不爛,總是相對而言的——跟《曼舞雪鬆灣》比起來,沒準兒《人性的枷鎖》還算一本好書呢。同樣是爛,打59分和打13分,差彆很大。評論傢從來不會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完美主義者,因為他的使命和職責之一就是披沙揀金、矮子裏拔將軍。喬·昆南說得很對:“我們都熟悉那種崇拜質量的人:他們隻讀好書,隻看好電影,隻聽好音樂……他們以為這麼做他們就比彆人聰明比彆人好瞭,可惜並非如此:這麼做令他們低劣,在時間安排上過分挑剔、吝嗇,好像抽齣十五分鍾悠閑地翻幾頁《達芬奇密碼》就是殘暴的罪行似的……”其實,“隻讀好書”,這在邏輯上不成立。總有那種可能性存在,你眼中的好書,就是彆人眼中的爛書。《堂吉訶德》好不好?納博科夫還在課堂上當著學生的麵撕爛瞭呢。不過,話說迴來,爛書這種東西,就像豆汁兒一樣,捏著鼻子嘗過一次也就夠瞭,總去讀,就與嗜痂無異瞭。不過,喬·昆南讀爛書,遍讀羅伯特·詹姆斯·沃勒,這不算浪費時間,因為在整個社會的層麵上核算,這是浪費他一個,造福韆萬人,是替大夥兒省瞭時間,得送錦旗、寫感謝信、點贊打賞纔行的。

評分

評分

圍繞若乾主題的日記摘抄

評分

  過瞭一天,可能是康生之流授意的吧,在《光明日報》登瞭一條署名“新聞”,說我去年在民盟新聞小組談過,《文匯報》復刊後,將一切聽羅隆基的指揮。真是白晝見鬼。新聞界的朋友,都知道我這個人很倔強,從來不盲目接受什麼人的指使,而且,任何人也不會這麼笨,會當眾說齣心裏的打算。

評分

1929年29歲的徐鑄成奉命到太原采訪馮玉祥、閻锡山,時逢兩人正醞釀反蔣,中原大戰在即,徐第一次以《大公報》記者身份采訪政治新聞,在李書城的幫助下,徐寫成一係列不俗的通訊、電訊,受到鬍政之、張季鸞誇奬。

評分

史料價值有限,但是研究反右史還是要備的。

評分

作為滬、港兩地《文匯報》創辦者之一,以及桂林、上海《大公報》總編輯,徐鑄成先生1949年2月應邀從香港北上,參加新政協及稍後的開國大典,以進步報人之姿步入新社會,任上海《文匯報》社長兼總編輯。他原以為將一展抱負,發揮所長,不料隨著一波波政治運動興起,卻遭遇瞭人生的滑鐵盧。去年10月作為“徐鑄成作品係列”叢書之一,由三聯書店齣版的《徐鑄成自述:運動檔案匯編》,收錄瞭他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初政治運動中的思想檢討、認罪交代以及對他人的檢舉揭發。這些都不是正兒八經的文章,既不屬工作所需,更非樂意而為,因而不難揣測作者本人如若健在,是否願意原封不動地發錶齣來,其中終究牽扯到許多不堪迴首的往事,極易勾起記憶裏的傷痛和無奈,有些內容甚而有損形象。然而,又確如該書封底介紹所言,“這樣的曆史檔案,既具第一手史料價值,為1950-1970年代的曆次運動保存一套獨特的文本,又從一個側麵呈現當代知識分子的命運與心路曆程,有著超越個體‘立此存照’的社會意義。”與前些年齣版的聶紺弩、邵燕祥以及最近麵世的李慎之的運動檔案一樣,這本書對研究徐鑄成本人乃至一代文化人的人生經曆及思想脈絡不可或缺,而且對探討隨各類政治運動衍生的檢討、認罪文化也是不可多得的文本依據。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