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進入國聞通信社從事新聞工作,後在《大公報》任記者、編輯、編輯部主任、桂林和上海版總編輯,係上海和香港《文匯報》主要創辦人,先後任總主筆、總編輯和社長,是中國現代報業史上一些重要事件的參與者,亦是半個多世紀政海波瀾中許多重要人物及活動的見證人。一生著述頗豐,撰寫瞭大量新聞評論和通訊、遊記和雜文,晚年除瞭撰有不少迴憶新聞生涯中親曆親聞的文字外,還從事傳記文學創作,並緻力於新聞傳播教育事業,兼任復旦大學、武漢大學等校教授,主持創辦廈門大學新聞傳播係,對一些新聞理論問題和實踐活動做瞭迴顧和總結。
評分第一件是徐鑄成在上海市政協第二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的發言稿,日期當在1958年10月27日後。此時,“反右”鬥爭已經結束,他在運動後期被定為“右派”,不僅撤銷瞭全國人大代錶的資格,撤掉瞭《文匯報》社長兼總編的職務,行政級彆也從八級降到瞭十四級,但被安排列席瞭這次大會並發言。他開首就說:“我是一個還在改造中的右派分子,這次有機會參加會議,既感激,又悔恨。”隨後說明“現在,請允許我把一年多來黨如何韆方百計教育和挽救我,以及我一年多來思想上的變化經過,簡單地嚮大會匯報”。在發言中,他提到之前參加的一些活動:前一年10月起在民盟市委兩個多月集中學習、當年4月底聆聽上海市委第一書記柯慶施的報告、7月中加入江蘇參觀團到農村瞭解大躍進形勢、9月中起到上海郊區顓橋鄉勞動五十多天,等等。
評分預備給兒子看瞭漲姿勢的
評分1927年進入國聞通信社從事新聞工作,後在《大公報》任記者、編輯、編輯部主任、桂林和上海版總編輯,係上海和香港《文匯報》主要創辦人,先後任總主筆、總編輯和社長,是中國現代報業史上一些重要事件的參與者,亦是半個多世紀政海波瀾中許多重要人物及活動的見證人。一生著述頗豐,撰寫瞭大量新聞評論和通訊、遊記和雜文,晚年除瞭撰有不少迴憶新聞生涯中親曆親聞的文字外,還從事傳記文學創作,並緻力於新聞傳播教育事業,兼任復旦大學、武漢大學等校教授,主持創辦廈門大學新聞傳播係,對一些新聞理論問題和實踐活動做瞭迴顧和總結。
評分 評分這本運動檔案匯編的一百二十一篇文字,大體勾勒齣徐鑄成在三場政治運動中不斷逆轉的人生軌跡。最初是1952年思想改造運動,還算“和風細雨”,他的“思想檢查”對自己作瞭初步否定;其後是1957年夏開始至次年收尾的“反右”,已屬“疾風驟雨”,他被打成“右派”交代“反黨罪行”時對自己基本否定;最後是1966年至1971年“文革”初、中期,勢如“狂風暴雨”,他提交的許多思想匯報、罪行交代等對自己來瞭個徹底否定。前後二十年,他的政治身份、社會地位和人格尊嚴漸次喪失,生活狀況不斷惡化,後又成為從被嚴格監督到控製使用的邊緣人。但在漫長的二十年裏,他除瞭自我否定之外,也曾有過一個短暫的自我肯定期。我曾見過一些文字材料,也可視為檔案而為該書漏收,足可證明這一點。這裏,且舉三件材料為例,是徐鑄成“右派”摘帽前後的另類自述,更為切實而詳細地反映他在這場運動過後的認知變化,或可作為對該書的一點補遺。
評分徐是一位不可不關注的人物,近來頗熱。
評分 評分史料價值有限,但是研究反右史還是要備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