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科学译丛 微观经济学(第8版)

经济科学译丛 微观经济学(第8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罗伯特·S·平狄克(Robert S.Pindyck),丹尼尔·L·鲁宾费尔德(Daniel L.Rubinfeld) 著
图书标签:
  • 微观经济学
  • 经济学
  • 经济科学
  • 译丛
  • 第8版
  • 教材
  • 高等教育
  • 学术
  • 理论
  • 市场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171333
版次:8
商品编码:11265165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经济科学译丛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88
字数:1096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当代杰出的经济学家之一平狄克的鼎力之作,是其几十年专业浸淫的优佳体现。
  《经济科学译丛 微观经济学(第8版)》行文简明扼要,图表及案例丰富,对理论的阐述娓娓道来,非常生动,而且所需数学知识甚少,可以说是一本只拥有极少经济学基础知识的读者都能读懂的经济学教科书。
  《经济科学译丛 微观经济学(第8版)》对理论与案例、直觉与数学的平衡恰到好处,堪称完美!化枯燥的理论为生动的讲述,这正是它吸引无数读者的有力法宝!
  《经济科学译丛 微观经济学(第8版)》自1989年第一版问世以来,到2013年已经发行到第八版。为大多数美国高校采用作本科生教材,销量在世界上屈指可数!
  你是否常常为学了许多经济学理论却不知道如何应用到现实中而感到困惑?书中的经济学应用案例会告诉你,其实,解决这个问题真的SoEasy!
  别犹豫了,买一本吧。它真的值得钟爱经济学或想了解经济学的你拥有!

内容简介

  

  《经济科学译丛 微观经济学(第8版)》是一本经典的微观经济学教材,除包括供求理论、消费理论、生产和成本理论、厂商价格与产量决策理论、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理论等微观经济领域的基本理论外,还涵盖了近年发展起来的新领域,如博弈论和竞争性策略、不确定性和不对称信息的作用及应用、有市场势力的厂商定价策略以及制定政策以有效地处理环境污染之类的外部性问题等。第八版在上一版的基础上,根据近几年的发展变化增加了一些新的案例和主题。
  《经济科学译丛 微观经济学(第8版)》的主要特色是: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经济科学译丛:微观经济学(第8版)》配有大量案例,对微观经济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说明。
  2.图文并茂。本书利用了大量图表,形象地论述了需经复杂处理才能得出重要结果的微观经济学模型,并用一些实际数据进行了分析。
  3.基础数学的应用。阅读本书,读者不需要具备高深的数学知识,只要掌握一些基本的代数知识即可。
  本书既可以作为高年级本科生教材使用,也可作为广大研究人员、政府和企业决策人员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罗伯特·S·平狄克,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他于1971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他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微观经济学和产业组织。平狄克教授发表过大量文章,并且出版了数本教科书,其中的《微观经济学》、《不确定性下的投资》和《计量经济模型与经济预测》被美国的高校广泛采用。
  
  丹尼尔·L·鲁宾费尔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教授和经济学教授,并曾在1997年和1998年担任美国司法部的首席经济学家。他于1972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他在反托拉斯、竞争政策、法和经济学、法和统计学以及公共经济学领域发表了多篇论文。

目录

第1篇 导论:市场和价格
第1章 绪论
1.1 微观经济学的主题
1.2 什么是市场?
1.3 实际价格与名义价格
1.4 为什么要学习微观经济学?
第2章 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
2.1 供给和需求
2.2 市场机制
2.3 市场均衡的变动
2.4 供给和需求的弹性
2.5 短期弹性与长期弹性
2.6 理解并预测市场条件变化的后果
2.7 政府干预的后果--价格控制

第2篇 生产者、消费者与竞争性市场
第3章 消费者行为
3.1 消费者偏好
3.2 预算约束
3.3 消费者选择
3.4 显示偏好
3.5 边际效用与消费者选择
3.6 生活成本指数
第4章 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
4.1 个人需求
4.2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4.3 市场需求
4.4 消费者剩余
4.5 网络外部性
4.6 需求的经验估计
第4章 附录 需求理论--一种数学的处理方法
第5章 不确定性与消费者行为
5.1 描述风险
5.2 对风险的偏好
5.3 降低风险
5.4 对风险资产的需求
5.5 泡沫
5.6 行为经济学
第6章 生产
6.1 厂商及其生产决策
6.2 一种可变投入(劳动)下的生产
6.3 两种可变投入下的生产
6.4 规模报酬
第7章 生产成本
7.1 成本的测度:哪些成本重要?
7.2 短期成本
7.3 长期成本
7.4 长期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
7.5 两种产品的生产--范围经济
7.6 成本的动态变化--学习曲线
7.7 成本的估计和预测
第7章附录 生产与成本理论--一种数学的处理方法
第8章 利润最大化与竞争性供给
8.1 完全竞争市场
8.2 利润最大化
8.3 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和利润最大化
8.4 选择短期产量
8.5 竞争性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8.6 短期市场供给曲线
8.7 长期的产量选择
8.8 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第9章 竞争性市场分析
9.1 政府政策的损益评价--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9.2 竞争性市场的效率
9.3 最低限价
9.4 价格支持和生产配额
9.5 进口配额与关税
9.6 征税或补贴的影响

第3篇 市场结构与竞争策略
第10章 市场势力:垄断和买方垄断
10.1 垄断
10.2 垄断势力
10.3 垄断势力的来源
10.4 垄断势力的社会成本
10.5 买方垄断
10.6 买方垄断势力
10.7 限制市场势力:反托拉斯法
第11章 有市场势力的定价
11.1 攫取消费者剩余
11.2 价格歧视
11.3 跨期价格歧视和高峰负荷定价
11.4 两部收费制
11.5 捆绑销售
11.6 广告
第11章附录 纵向联合厂商
第12章 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
12.1 垄断竞争
12.2 寡头垄断
12.3 价格竞争
12.4 竞争vs.共谋:囚徒困境
12.5 囚徒困境对寡头定价的意义
12.6 卡特尔
第13章 博弈论与竞争策略
13.1 博弈与策略性决策
13.2 占优策略
13.3 纳什均衡回顾
13.4 重复博弈
13.5 序贯博弈
13.6 威胁、承诺与可信性
13.7 对进入的阻止
13.8 拍卖
第14章 投入要素市场
14.1 竞争性要素市场
14.2 竞争性要素市场的均衡
14.3 有买方垄断势力的要素市场
14.4 有卖方垄断势力的要素市场
第15章 投资、时间与资本市场
15.1 存量与流量
15.2 贴现值
15.3 债券的价值
15.4 资本投资决策的净现值标准
15.5 对风险的调整
15.6 消费者的投资决策
15.7 人力资本投资
15.8 跨时生产决策--可耗竭资源
15.9 利率是如何决定的?

第4篇 信息、市场失灵与政府的角色
第16章 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
16.1 一般均衡分析
16.2 交换的效率
16.3 公平与效率
16.4 生产的效率
16.5 自由贸易的好处
16.6 总结--竞争性市场的效率
16.7 市场为什么会失灵?
第17章 信息不对称的市场
17.1 质量不确定性与“柠檬”市场
17.2 市场的信号传递
17.3 道德风险
17.4 委托-代理问题
17.5 联合一体化企业的管理激励
17.6 劳动市场的不对称信息:效率工资理论
第18章 外部性和公共物品
18.1 外部性
18.2 纠正市场失灵的办法
18.3 存量外部性
18.4 外部性与产权
18.5 共有资源
18.6 公共物品
18.7 对公共物品的私人偏好
附录 回归的基础知识
术语表
部分练习题答案
图片来源
索引
译后记







精彩书摘

  这个方程可以用来将政府需要购买的小麦数量Qg写作想要的支持价格水平P的函数,因此,为了达到3.70美元的价格,政府必须购买:
  Qg=5.06×3.70—17.50=1.22亿蒲式耳
  注意,在图9.12中,Qg正是P=3.70美元下供给(26.88亿蒲式耳)与私人需求(25.66亿蒲式耳)的差额。同时,该图也表明了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损失。回想一下,消费者损失为矩形A和三角形B之和。你可以证明A=(3.70—3.46)×25.66=6.16亿美元;而B=(1/2)×(3.70—3.46)×(26.30—25.66)—0.08亿美元。因此,消费者的总成本为6.24亿美元。
  政府的成本为3.70美元/蒲式耳乘以购入的小麦1.22亿蒲式耳,等于4.514亿美元。此计划的总成本为6.24亿美元+4.514亿美元=10.75亿美元。将此计划的总成本与生产者获益(A+B+C)比较,你可以证明生产者的获益为6.38亿美元。
  1981年的小麦价格支持计划显然代价高昂。为了使农场主的剩余增加6.38亿美元,消费者和纳税人总共必须支付10.75亿美元。但是,纳税人事实上支付得更多,由于小麦生产者还获得补贴约30美分/蒲式耳,纳税人的负担又增加了8.06亿美元。
  199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新的农业法案,一般被称为《农场自由法》。该法案计划减少政府的作用,并使农业更加市场化。新的法案取消了生产配额(小麦、玉米、大米和其他一些农产品),并计划在1996—2003年间逐渐削减政府补贴。然而,该法案并未完全取消对美国农业的管制。比如,对花生和糖的价格支持计划仍然存在,而且除非该法案在2003年的国会再次被通过,否则1996年以前的补贴和生产配额将会重新生效。即使有了1996年的法案,农业补贴实际上还是继续存在的。
  在例2.5中,我们看到2007年小麦的市场出清价格已经上升到6美元/蒲式耳,2007年的市场供给和需求曲线为:
  需求:Qb=29.00—1.25P
  供给:Qs=14.60+1.15P
  可以检验一下,市场出清产量为21.50亿蒲式耳。
  2002年,国会没有再次通过1996年的《农场自由法》。相反,国会和布什政府通过《农业保障与农村投资法》在实际上推翻了1996年法案的成果,该法案重新恢复了农业补贴,特别是对小麦和玉米的补贴。①虽然法案没有明确提出价格支持,但它要求政府给予生产者338“固定直接支付”,给一些农作物支付固定比例的补贴。使用美国2001年的小麦产量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新法案每年仅在小麦上将花费纳税人大约11亿美元的支出。②2002年新的农场法案计划将在10年内花费大概1900亿美元税收。
  ……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经济科学译丛:微观经济学(第8版)》的图书简介,内容详尽,旨在全面介绍该书的核心价值与特点,同时避免任何AI痕迹的表达: --- 图书名称: 经济科学译丛 微观经济学(第8版) —— 理解市场机制与个体决策的权威指南 第一部分:本书定位与核心价值 《经济科学译丛:微观经济学(第8版)》是一部享誉全球的经典微观经济学教材,其历史沉淀与持续的学术更新,使其成为全球顶尖大学和研究机构首选的入门与进阶读物。本译本的出版,旨在为中国读者提供最前沿、最严谨的西方微观经济学理论框架与分析工具。 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基石,其核心任务在于解析个体经济单位——消费者、生产者以及特定市场——是如何在稀缺资源的约束下做出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汇集成整体的市场行为。本书正是围绕这一核心任务展开,通过清晰的逻辑链条和丰富的实证案例,构建起一套完整而富有洞察力的分析体系。 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思维方式的塑造。它教会读者如何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如何识别资源的稀缺性、如何量化机会成本、如何预测政策干预的非预期后果,以及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做出理性决策。对于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乃至公共政策领域的学习者而言,掌握本书所涵盖的理论深度与分析广度,是构建专业素养的必经之路。 第二部分:内容深度剖析——理论的广度与严谨性 第8版在继承了前几版扎实基础的前提下,进行了关键性的更新与深化,以应对21世纪初以来经济现实的巨大变化。全书内容结构清晰,逻辑推进层层递进,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几个核心板块: 一、基础框架与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深化: 本书首先确立了经济学分析的基石——理性选择模型。在这一部分,对偏好、效用函数的设定进行了严谨的数学阐述,并引入了最新的行为经济学视角,探讨传统假设的局限性。 偏好与选择: 详细解析了完备性、传递性等基本公理,并引入了无差异曲线分析的精髓。 预算约束与均衡: 详尽阐述了如何将消费者的偏好与实际的预算限制相结合,推导出最优消费点。第8版特别强化了对“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在不同商品类型(如吉芬商品)下的分析,使得对需求曲线的理解更为透彻。 间接效用函数与支出函数: 对于高阶学习者,本书提供了运用对偶原理分析消费者选择的强有力工具,这对于后续的福利经济学分析至关重要。 二、生产者理论与市场结构分析的精细化: 生产者理论部分聚焦于企业如何最小化成本并最大化利润。 生产函数与成本结构: 对短期与长期生产决策进行了清晰的区分。重点分析了规模报酬、边际技术替代率等概念,并深入探讨了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在决策中的作用。 完全竞争市场: 这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模型之一。本书不仅分析了短期均衡下的供给决策,更花费大量篇幅阐述了长期均衡的“零利润”状态及其背后的效率含义。对于资源配置效率的判定,本书提供了帕累托最优的精确定义与检验方法。 非竞争性市场结构: 这是本书的重点拓展部分。 垄断: 分析了垄断者的“需求曲线即市场需求”的定价权来源,以及垄断导致的福利损失(无谓损失)。同时,对价格歧视的不同形式(一级、二级、三级)进行了详尽的案例分析。 寡头市场与博弈论的应用: 第8版显著增强了博弈论在分析寡头行为中的应用。纳什均衡、斯塔克伯格模型、伯特兰德竞争模型等核心工具被系统引入,用以解释企业间的策略互动,如价格战、串谋与卡特尔的稳定性问题。 三、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的再审视: 现代经济学离不开对市场缺陷的识别和政策应对的评估。本书对市场失灵的分析更为细致和贴近现实。 外部性: 不仅局限于传统的污染问题,还深入探讨了“正面外部性”(如知识溢出)及其公共物品的特性。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的现代诠释,以及皮古税(Pigouvian Tax)和总量管制之间的权衡,得到了精辟的论述。 不完全信息: 这是信息经济学的前沿阵地。本书系统讲解了逆向选择(如保险市场中的“柠檬市场”问题)和道德风险。针对这些问题,本书详细分析了如信号发送(Signaling)、筛选(Screening)机制的设计与有效性。 公共物品与收入分配: 阐述了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特征,以及自由放任下“免费搭车”问题的根源。同时,对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等收入不平等衡量指标进行了介绍,并探讨了累进税制等再分配政策的效率与公平考量。 第三部分:教学特色与面向读者 《第8版》在教学设计上展现了极高的实用性和前瞻性: 1. 大量的“微观经济学在行动”案例: 书中穿插了大量源自现实经济现象的真实数据和案例研究,例如对拍卖机制的分析、对医疗保险市场的剖析、对互联网平台定价策略的解读等。这些案例帮助读者将抽象的数学模型与具体问题相结合。 2. 强调图形直观性与数学严谨性的平衡: 本书在保持分析严谨性的同时,高度重视图形工具的使用,确保读者能够直观地把握模型背后的经济含义,而非仅仅停留在代数推导层面。对于需要深入研究的读者,附录中提供了必要的数学补充材料。 3. 跨学科视野: 第8版特别关注了与金融学、产业组织理论、以及日益重要的行为经济学的交叉点,为读者未来向更专业领域进军打下坚实的基础。 适用读者群体: 经济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公共管理等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 准备参加专业资格考试(如CPA、司法考试等)的专业人士。 需要系统回顾和深化微观经济学基础的从业人员与政策分析师。 通过研读《经济科学译丛:微观经济学(第8版)》,读者将获得驾驭复杂经济环境所需的分析工具箱,培养严谨的批判性思维,从而在学术研究和实际决策中占据先机。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认为,理解经济学原理,是理解社会运行机制的重要一环。而微观经济学,更是这一切的基石。《经济科学译丛 微观经济学(第8版)》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次思维的深度训练。当我打开它,我看到的不仅仅是文字和图表,更是一种分析问题的全新视角。例如,书中对“机会成本”的阐述,让我开始反思自己日常生活中每一个选择背后的得失,不仅仅是金钱上的,也包括时间、精力等宝贵资源的投入。再比如,关于“弹性”的讨论,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时候价格的小幅变动,会引起需求量如此巨大的变化,这对于理解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企业的定价策略都有着深刻的启示。虽然内容稍显专业,需要耐心和细致地去研读,但我相信,每一次的思考和理解,都是一次宝贵的积累,能够帮助我更清晰地认识我们所处的这个经济世界。

评分

终于下定决心要啃这本《经济科学译丛 微观经济学(第8版)》了,拿到书的那一刻,厚重感扑面而来,光是翻看目录就觉得信息量巨大,感觉我的大脑即将迎来一场“风暴”。其实我一直对微观经济学有点“敬而远之”,总觉得那些模型、图表、公式什么的离我的日常生活太遥远,但又忍不住好奇,为什么我们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市场是怎么运转的?价格又是如何决定的?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一本“武林秘籍”,据说能揭示这些经济现象背后的逻辑。我特意选了第八版,感觉会比较新,也更贴近当前的经济环境。虽然还没有正式开始阅读,但光是看前言和章节标题,就能感受到作者的严谨和深度。我特别期待能够理解那些曾经让我头疼的“效用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等等概念,并且能够将它们应用到理解现实世界的经济行为中去。也许读完之后,我再也不会单纯地把涨价看作是商家的“黑心”,而是能从供需关系、生产成本等角度去分析了。

评分

最近一直在思考如何更有效地管理自己的个人财务,以及更深入地理解市场动态。《经济科学译丛 微观经济学(第8版)》这本书,无疑为我提供了宝贵的知识框架。虽然我还没有完全读完,但其中关于“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论述,让我对市场交易的净效益有了更直观的理解。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对于价格的感知,是建立在与我们预期(或愿意支付/接受)的价格进行比较之上的,而这些“剩余”的概念,恰恰量化了这种超出预期的“收益”。此外,书中对“信息不对称”的讨论,也让我恍然大悟,很多市场上的不公平现象,往往源于信息的不平等。这不仅仅是经济学理论,更是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交易行为,包括求职、买房、投资等等,都具有极强的解释力。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让你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觉地运用经济学的视角去分析和判断,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评分

最近在学习经济学,之前都是零散地看一些网络文章和通俗读物,总感觉隔靴搔痒,不够系统。听闻《经济科学译丛 微观经济学(第8版)》是业界的经典教材,抱着学习的态度入手了。说实话,这本书的厚度确实让人生畏,但仔细翻阅,发现其逻辑结构非常清晰,从最基础的消费者行为,到生产者行为,再到市场均衡,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我尤其喜欢书中穿插的案例分析,这些案例不仅仅是理论的佐证,更像是一面镜子,让我能够对照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象,比如为什么超市里的促销总是那么吸引人,或者为什么某些商品的价格会波动得那么厉害。虽然我还没有完全消化其中的内容,但已经能够感受到它对我的思维方式产生的潜移默化影响。之前遇到一些经济新闻,只是大概了解个意思,现在则会尝试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去分析其背后可能的原因,这让我觉得学习变得更有趣,也更有价值了。

评分

作为一名对经济学充满好奇的学生,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引导我入门的读物。《经济科学译丛 微观经济学(第8版)》这本书,绝对是我近期的一个重大发现。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注重培养读者的经济学思维。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各种经济模型的讲解,虽然一开始看起来有点抽象,但一旦理解了其背后的逻辑,就会发现这些模型能够极大地简化和揭示复杂的经济现象。比如说,关于“市场失灵”的讨论,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时候自由市场并不总是能达到最优的资源配置,以及政府干预的必要性。此外,书中对不同市场结构(如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垄断)的深入分析,也让我对企业在不同竞争环境下的行为模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经济学并非冷冰冰的数字和公式,而是关于人们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做出选择的生动故事。

评分

很不错的教材。用了很多年了。价格有点小贵,但是厚厚一大本,而且内容前沿,引用的例子都是经典学术论文,不可多得。

评分

这本书写得很好,纸张也非常赞。助19考研顺利成功!!!

评分

倒不担心是不是盗版的问题,只是没有包装 封皮有点脏,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希望京东能注意一些就成 依然五星

评分

书的包装太差了,尽可能用好一点的材料包装,速度还是可以的

评分

书比较经典,就是太厚了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送货速度很快 很满意 赞一个

评分

微观经济学经典,为了考博买的。

评分

是正版书,不错啊啊啊啊啊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