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民族学家安东尼·史密斯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运动,目的在于为一个社会群体谋取和维持自治及个性,他们中的某些成员期望民族主义能够形成一个事实上的或潜在的民族。”据美国学者路易斯·斯奈德研究统计,近代以来至少存在有200 种以上的不同含义的民族主义。所以,美国学者卡尔顿·海斯得出结论说:“关于爱国主义、民族性和民族主义的历史和属性的系统和总体研究,在任何语言中都不存在。”他进而指出:(1)民族主义是一种历史进程——(人们)在此进程中建设民族国家;(2)“民族主义”一词意味着包含在实际的历史进程中的理论、原则或信念;(3)民族主义是某种将历史进程和政治理论结合在一起的特定的政治行动;(4)民族主义意味着对民族和民族国家的忠诚超越于其他任何对象。由此可见:西方近代以来诞生的“民族主义&r
评分若说该书的特点(优点) ,我可能说不到点子上,毕竟不做学生很多年。但我可以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去评论该书。以绪论为例。开篇叙写2004年印尼海啸,指出新闻报道往往将这些灾难归为自然灾害,但结果并不单是由于自然:“人类没有在印度洋投资建立海啸预警系统,而在太平洋早就建立了。”这种“花边”(没错,原文写的就是“开篇花边”)会成功引起学生或读者的兴趣,“为下文进入主题做准备”。阐述地理学是什么时,编撰者也紧扣生活——这种写法贯穿整部书——因为地理学本来就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无论你是出于无聊或好奇的目的去读该书,还是由于无奈何、被迫(当然是说学生了)你会发觉,每天的所见所闻所做,都牵扯到地理学。广义上,过日子逃不脱任何一门科学:力学以房屋的方式庇护你;电子学是你身边所有电器存在的基础;化学与生物学形成令人担忧的食品安全问题;就连彩票也是以概率学原理合法地骗取你的钱财……但地理学“无论对自然现象或文化现象,都要探究:这种现象是什么?位于何处?它是如何形成并出现在那里的?它同其他自然或文化现实处于何种关系?怎样成为功能性整体的一部分及怎样影响人们的生活?”换言之,地理学会出它自己的解释:不同地区会有不同材质、外形的民宅;如果没有准备变压器,出国后你的手机将面临充不了电的问题;为啥不提倡食用转基因食物;以及投机性投资容易出现在哪些地区等等。
评分先别被它的16开本和600多页的厚度吓倒,只要你耐心读完第一页,我相信你会读完最后一页的,连同附加的广告页。名字很吸引人,《地理学与生活》 ,将一门科学紧贴生活去写,一定不会枯燥。地理很奇怪,中学时算文科,到了大学则是理科。所以在文科生眼里,地理是理科中最令人容易心生好感的学科。
评分引言
评分对于研究和了解欧美民族思想形成的文化史,是具有参考意义的
评分五、欧洲范围内更远的反响:英国和法国
评分·欧洲民族思想变迁:一部文化史》引用了一些最近出版的相关研究著作和最新的公开发表的论文,这些都列入了《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60)·欧洲民族思想变迁:一部文化史》附录的参考资料之中。至于书中引用的19世纪早期的一些观点,作者主要取材于那个时代浪漫主义的和文化民族主义的语言学家们和知识分子们的研究成果,一些特别具体的观点或者已经出版的文字资料,关于材料的转译、引用和整理,作者在此还想做进一步的强调。书中引用的非英语的参考资料,有些是作者的翻译,而有些则是直接引用已经出版的翻译作品,但原始资料都已列入参考资料目录之中。此外,多数的参考资料采用了尾注的形式,脚注只是从另一个角度提供的必要补充或者是背景知识。
评分 评分“高水平均衡陷阱”假说曾经是一种颇为流行的解释。因为儒家文化中国家庭由男嗣传宗接代的文化根深蒂固,因而鼓励早婚早育,导致人口高出生率和人口的急剧膨胀,进而经济条件恶化。与此同时,耕地面积扩大的可能性又是是有限的。人地比例的上升,意味着与资本和资源相比,劳动力越来越便宜,对劳动替代型技术的需求也随之减少。所以,尽管14世纪中国已经接近工业革命的门槛,但人口数量多到再也不需要任何节约人力资源的装置了。同时,人均剩余也因为人均耕地的减少而下降,使得工业化所需积累不足。与此相反,欧洲人地比例合理,其节约劳动的需求十分强烈,农业剩余也足以支持工业化所需资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