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且说曹操当日对何进曰:“宦官之祸,古今皆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若欲治罪,当除元恶,但付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兵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料其必败也。”何进怒曰:“孟德亦怀私意耶?”操退曰:“乱天下者,必进也。”进乃暗差使命,赍密诏星夜往各镇去。
却说前将军、鳌乡侯、西凉刺史董卓,先为破黄巾无功,朝议将治其罪,因贿赂十常侍幸免;后又结托朝贵,遂任显官,统西州大军二十万,常有不臣之心。是时得诏大喜,点起军马,陆续便行;使其婿中郎将牛辅;守住陕西,自己却带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提兵望洛阳进发。
卓婿谋士李儒曰:“今虽奉诏,中间多有暗味。何不差人上表,名正言顺,大事可图。”卓大喜,遂上表。其略曰:“窃闻天下所以乱逆不止者,皆由黄门常侍张让等侮慢天常之故。臣闻扬汤止沸,不如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毒。臣敢鸣钟鼓入洛阳,请除让等。社稷幸甚!天下幸甚!”何进得表,出示大臣。侍御史郑泰谏曰:“董卓乃豺狼也,引入京城,必食人矣。”进曰:“汝多疑,不足谋大事。”卢植亦谏曰:“植素知董卓为人,面善心狠;一入禁庭,必生祸患。不如止之勿来,免致生乱。”进不听,郑泰、卢植皆弃官而去。朝廷大臣,去者大半。进使人迎董卓于渑池,卓按兵不动。
张让等知外兵到,共议曰:“此何进之谋也;我等不先下手,皆灭族矣。”乃先伏刀斧手五十人于长乐宫嘉德门内,入告何太后曰:“今大将军矫诏召外兵至京师,欲灭臣等,望娘娘垂怜赐救。”太后曰:“汝等可诣大将军府谢罪。”让曰:“若到相府,骨肉齑粉矣。望娘娘宣大将军入宫谕止之。如其不从,臣等只就娘娘前请死。”太后乃降诏宣进。
进得诏便行。主簿陈琳谏曰:“太后此诏,必是十常侍之谋,切不可去。去必有祸。”进曰:“太后诏我,有何祸事?”袁绍曰:“今谋已泄,事已露,将军尚欲入宫耶?”曹操曰:“先召十常侍出,然后可入。”进笑曰:“此小儿之见也。吾掌天下之权,十常侍敢待如何?”绍曰:“公必欲去,我等引甲士护从,以防不测。”于是袁绍、曹操各选精兵五百,命袁绍之弟袁术领之。袁术全身披挂,引兵布列青琐门外。绍与操带剑护送何进至长乐宫前。黄门传懿旨云:“太后特宣大将军,余人不许辄入。”将袁绍、曹操等都阻住宫门外。
何进昂然直入。至嘉德殿门,张让、段珪迎出,左右围住,进大惊。让厉声责进曰:“董后何罪,妄以鸩死?丧葬,托疾不出!汝本屠沽小辈,我等荐之天子,以致荣贵;不思报效,欲相谋害,汝言我等甚浊,其清者是谁?”进慌急,欲寻出路,宫门尽闭,伏甲齐出,将何进砍为两段。后人有诗叹之曰;“汉室倾危天数终,无谋何进作三公。几番不听忠臣谏,难免宫中受剑锋。”
……
这套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是下了功夫的。封面选用的材质很有质感,摸上去有一种温润的触感,古朴的字体搭配着精美的插图,一下子就把人带回了那个金戈铁马的年代。内页纸张的选用也十分考究,不是那种亮得刺眼的白,而是带着淡淡米黄的色调,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特别是考虑到这是经典名著,印刷的清晰度和字号大小都非常适中,即便是光线稍暗的环境下阅读,也显得毫不费力。装订工艺也看得出来是精良的,书脊结实,翻页时非常顺滑,丝毫没有廉价书籍那种松垮的感觉。作为一套“四大名著”的收藏品来说,它完全达到了我对高品质阅读体验的期待,光是摆在书架上,都能感受到一股浓郁的书卷气。细节决定成败,这套书在这些看似微小的地方所展现出的匠心,无疑是对原著的最好致敬。
评分阅读体验的流畅性,对于理解像《三国演义》这样篇幅宏大、人物众多的古典小说至关重要。这套书在排版上的处理非常人性化。作者的叙事节奏感把握得极好,加上清晰的段落划分和恰到好处的标点符号使用,使得那些复杂的历史事件和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在脑海中构建起来时,也显得井井有条,毫不混乱。我尤其欣赏它在人名和地名标注上的克制与得当,没有过度地进行注释干扰阅读的连贯性,而是将重点放在了故事本身的力量上。每一次翻页,都像是在跟随历史的洪流向前推进,代入感极强。这套书仿佛拥有一种魔力,让你在阅读过程中几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完全沉浸在曹操的奸雄本色、刘备的仁厚胸襟以及诸葛亮的足智多谋之中,真正体会到“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沧桑感。
评分我必须得提一下这套书在语言保留上的态度。在阅读中国古典文学经典时,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平衡“白话化易懂”和“保留原汁原味”之间的关系。这套《三国演义》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忠实地保留了罗贯中所创作的那些富有韵律和张力的叙事语言,那些经典的对白和诗词引用,都未经删减地呈现出来,确保了我们读到的是最接近原著精髓的版本。这对于我们这些追求传统文化熏陶的读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读到激动人心的场面,那些朗朗上口的语句自然而然地会在心中回响,丝毫没有因过度“现代化”处理而变得平庸乏味。它让传统文学的魅力得以完整地绽放,每一句话都掷地有声,充满了那个时代的豪迈气概。
评分附赠的地图,简直是点睛之笔,可以说是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辅助价值。过去读《三国》,光靠文字描述来想象关羽的行军路线,或者沙场点兵的地理位置,总感觉隔着一层模糊的纱。有了这张详细的地图,一切都变得立体而直观了。它不仅标注了主要的城池、要塞,连一些关键的河流走向和山川走势都描绘得细致入微,让那些著名的战役,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的地理背景一目了然。这不仅方便了初次接触的读者快速建立空间概念,对于熟读此书的老读者来说,也是一个绝佳的校对和回顾工具。将地图摊开放在桌面上,对照着书中的情节来研究,阅读的层次感一下子就被拉高了,不再是平面的文字,而是有清晰地缘政治格局支撑的历史画卷。这份心思,让这套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单纯的文学阅读范畴。
评分总而言之,这套《三国演义》不仅仅是一套书,它更像是一份精心准备的文化馈赠。它在物料选择上的精良,保证了书籍的耐读性和收藏价值;在内容呈现上的严谨,保障了阅读体验的流畅和沉浸;而那份恰到好处的地图,更是提供了强大的理解支撑。对于任何渴望深入了解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对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感兴趣的人来说,这套书几乎是“一步到位”的选择。它成功地将古典名著的厚重感与现代出版工艺的便捷性完美结合,无论是作为个人书房的珍藏,还是送给热爱文学的亲友,都显得体面而有意义。这是一次非常值得的投资,它带来的不仅仅是阅读的乐趣,更是一种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体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