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十二五”规划教材:电路分析基础(第4版)

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十二五”规划教材:电路分析基础(第4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永瑞 著
图书标签:
  • 电路分析
  • 电子信息
  • 高等教育
  • 教材
  • 电路基础
  • 模拟电路
  • 电气工程
  • 大学教材
  • 电子技术
  • 信号处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0628691
版次:4
商品编码:1127136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十二五"规划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48
字数:529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十二五”规划教材:电路分析基础(第4版)》是作者结合40余年的教学经验,并参考国内外同类优秀教材好的编写理念,精心修编的一本适应当代电子科技发展需要的著作。该书内容符合教育部修订颁布的《高等工业学校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十二五”规划教材:电路分析基础(第4版)》共7章,主要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电阻电路分析、动态电路时域分析、正弦稳态电路分析、互感与理想变压器、电路频率响应和二端口网络。
  《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十二五”规划教材:电路分析基础(第4版)》基本概念讲述清晰,基本分析方法讲解透彻,步骤明确,举例联系实际,经典内容取舍合理,新器件、新方法介绍适度;每节后的思考题能启发读者深思联想,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概念;每章后的习题难易度适中,方便读者习作;各章小结归纳提纲挈领,主次点鲜明,易于读者掌握。
  本书可作为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各类本科生教材,也可供电子类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为便于教师施教和读者学习,与本书配套的教学指导书——《<电路分析基础(第四版)>实验与学习指导》也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配有电子教案,需要者可登录出版社网站,免费下载。

目录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
1.1 电路模型
1.1.1 实际电路的组成与功能
1.1.2 电路模型
思考题
1.2 电路变量
1.2.1 电流
1.2.2 电压
1.2.3 电功率
思考题
1.3 欧姆定律
1.3.1 欧姆定律
1.3.2 电阻元件上消耗的功率与能量
思考题
1.4 理想电源
1.4.1 理想电压源
1.4.2 理想电流源
思考题
1.5 基尔霍夫定律
1.5.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1)
1.5.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1)
思考题
1.6 电路等效
1.6.1 电路等效的一般概念
1.6.2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等效
1.6.3 理想电源的串联与并联等效
思考题
1.7 实际电源的模型及其互换等效
1.7.1 实际电源的模型
1.7.2 实际电压源、电流源模型互换
等效
思考题
1.8 电阻Ⅱ、T电路互换等效
1.8.1 Ⅱ形电路等效变换为T形电路
1.8.2 T形电路等效变换为Ⅱ形电路
思考题
1.9 受控源与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
1.9.1 受控源定义及其模型
1.9.2 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
思考题
1.10 小结
习题1

第2章 电阻电路分析
2.1 支路电流法
2.1.1 支路电流法
2.1 -2独立方程的列写
思考题
2.2 网孔分析法
2.2.1 网孔电流
2.2.2 网孔电流法
思考题
2.3 节点电位法
2.3.1 节点电位
2.3.2 节点电位法
思考题
2.4 叠加定理、齐次定理和替代定理
2.4.1 叠加定理
2.4.2 齐次定理
2.4.3 替代定理
思考题
2.5 等效电源定理
2.5.1 戴维宁定理
2.5.2 诺顿定理
思考题
2.6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2.6.1 最大功率传输问题
2.6.2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思考题
2.7 小结
习题2
……

第3章 动态电路时域分析
第4章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第5章 互感与理想变压器
第6章 电路频率响应
第7章 二端口网络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索引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探索电的世界:信号、系统与和谐的流动 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浪潮中,电子信息科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如同新时代的脉搏,驱动着各行各业的革新与进步。从我们手中摩挲的智能手机,到浩瀚宇宙中探索未知的深空探测器,无一不闪耀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智慧之光。而要深入理解并驾驭这股力量,掌握其最基础、最核心的原理,就如同要理解一首交响乐的恢弘气势,首先必须领略其最基本的音符与旋律。 本书,正是一本致力于为读者揭示电信号与电子系统奥秘的指南。它并非一本枯燥的技术手册,而是一场探索电世界奇妙旅程的邀请。我们将一同潜入电流、电压、电阻这些基础概念的深层,理解它们如何如同生命的血液,在电路中奔腾不息,维系着电子系统的生命力。我们将学习如何运用这些基本元素,构建出能够处理、传输和转换信息的复杂网络,最终将抽象的数字信号转化为我们能够感知和理解的现实。 信号的语言:从混沌到秩序 信号,是信息传递的载体,它们以各种形式存在于我们的世界,如同宇宙间无声的低语。在电子信息领域,信号更是核心的构成要素。它们可以是连续变化的,如同潺潺流水,也可以是离散跳跃的,如同电子的脉冲。本书将引导我们学会“倾听”这些信号,理解它们的本质,识别它们的特征。 我们将从信号的分类开始,区分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了解它们各自的优势与局限。通过对信号波形、频率、幅值等参数的深入分析,我们将掌握分析和理解信号的基本方法。例如,我们将学习傅里叶变换的强大力量,它能将一个复杂的信号分解成一系列简单的正弦波的叠加,如同将一首宏大的交响乐还原成一个个基础的音符,从而揭示信号隐藏的内在规律。 更重要的是,本书将引导我们理解信号是如何在电子系统中进行传输与处理的。我们将探索各种信号传输的介质,了解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衰减、失真等问题,并学习如何通过有效的技术来克服这些挑战。同时,我们将深入研究信号处理技术,学习如何从噪声中提取有用信息,如何对信号进行滤波、放大、调制等操作,使其满足特定应用的需求。想象一下,你正在通过手机与远方的亲人通话,你发出的声音信号经过无数次的转换、传输、处理,最终以清晰的声音呈现在对方耳边,这一切都离不开对信号的深刻理解和精妙处理。 系统的构建:逻辑与功能的编织 电子系统,是信号得以有序运作的宏大舞台。它由无数个相互关联的电子元件组成,它们协同工作,实现特定的功能。从最简单的开关电路,到庞大复杂的计算机系统,都遵循着严谨的逻辑和高效的功能设计。 本书将带领读者一步步构建自己的电子系统知识体系。我们将从最基本的逻辑门电路开始,理解AND、OR、NOT等基本逻辑单元如何工作,以及它们如何组合成更复杂的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电路。例如,我们将学习如何用逻辑门构建加法器,它是所有计算的基石;如何设计触发器,它是存储信息的基本单元,也是时序电路的关键。 我们将深入探讨各种类型的电子系统,例如数字系统、模拟系统以及混合信号系统。对于数字系统,我们将关注其逻辑的严谨性与计算的精确性;对于模拟系统,我们将关注其信号的连续性与动态的响应;而对于混合信号系统,我们将理解如何将模拟世界的精妙与数字世界的便捷完美结合。 本书还将介绍系统设计的关键流程,从需求分析、模块划分,到电路设计、仿真验证,再到最终的实现与调试。我们将学习如何运用系统描述语言(如Verilog或VHDL)来描述和设计复杂的数字系统,如何使用仿真工具来预测电路的行为,以及如何通过实际的硬件来实现设计。这种从概念到实现的完整过程,将极大地培养读者的系统思维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和谐的流动:能量的转化与控制 电能,是驱动现代文明的强大引擎。它以各种形式被产生、传输、转换和利用。本书将深入探讨电能的流动与控制,理解能量是如何在电路中转化与交换的。 我们将学习不同类型的电子元件,例如电阻、电容、电感,理解它们在电路中储存、释放和耗散电能的作用。我们将深入研究半导体器件,例如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它们是现代电子技术的核心,能够实现电信号的放大、开关和控制。 本书将重点关注电源技术,理解各种电源是如何将原始的电能转化为满足特定需求的电压和电流的。我们将学习稳压电路、滤波电路的设计,以保证电子系统获得稳定可靠的供电。同时,我们将探讨功率电子技术,它在能源转换和高效利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电动汽车的充电系统、太阳能发电的逆变器等领域。 理解能量的流动与控制,不仅是掌握电子电路的基础,更是理解可持续能源发展、绿色电子技术等前沿领域的前提。当电子系统能够以更高的效率工作,能量的浪费就越少,对环境的负担也越轻。 实践与创新:理论与应用的桥梁 理论知识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并通过实践驱动创新。本书不仅注重理论的阐述,更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我们将引导读者通过实际的电路搭建、实验操作,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生动的实践。通过设计和实现简单的电子项目,读者可以亲身体验理论知识的运用,加深对电路原理的理解。例如,我们可以从一个简单的LED闪烁电路开始,逐步挑战更复杂的蜂鸣器控制电路、信号发生器等。 本书还将鼓励读者进行创新性的思考。在掌握了基础知识后,读者可以尝试去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例如如何设计一个更节能的电子设备,如何开发一个新的信号处理算法,或者如何构建一个更智能的电子系统。 在本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鼓励读者保持好奇心,敢于提问,勇于探索。电子信息领域是一个充满活力和不断发展的领域,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成为这个领域的佼佼者。 通往未来的阶梯 掌握了本书所介绍的电路分析基础知识,你将获得一扇打开电子信息世界大门的钥匙。这扇门后面,是更加广阔的领域等待你去探索: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物联网、集成电路设计……这一切,都建立在对电路和信号的深刻理解之上。 本书将是你在这个激动人心的领域中踏出坚实第一步的可靠伙伴。它将为你打下坚固的基础,为你提供清晰的指引,让你能够自信地遨游在电的海洋,驾驭信号的潮流,构建出改变世界的电子系统。无论你未来的目标是成为一名杰出的工程师、创新的科学家,还是敏锐的技术开发者,本书都将是你通往成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阶梯。让我们一同踏上这段精彩的探索之旅,解锁电子世界的无限可能!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印刷质量真是绝佳,纸张厚实,触感细腻,即便是长时间翻阅,也不会轻易产生折痕或掉页。装订也非常牢固,每一页都缝合得严丝合缝,让人感觉非常安心。封面设计简洁大气,色调沉静,透露出一种严谨而专业的学术气息,拿在手里非常有分量。排版布局合理,字体大小适中,行间距也恰到好处,阅读起来非常舒适,即使是密集的公式和图表,也能清晰辨认,不会感到眼花缭乱。页码清晰可见,方便查找章节。此外,作者在书中插入了一些历史上的著名科学家的简介和他们的重大发现,这不仅增加了趣味性,也让我在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之余,能够感受到科学探索的魅力和历史的厚重感,仿佛与那些伟大的灵魂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激发了我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兴趣。

评分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让我感到惊喜。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罗列,更重要的是在每一章节的结尾都提供了大量的思考题和习题,而且这些题目设计得非常巧妙。有些题目是纯粹的理论推导,用来巩固我们对公式和定理的掌握;有些题目则是结合了实际应用场景,需要我们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这让我觉得我学到的东西是有用的,能够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更值得称赞的是,它还引导我们去思考一些更前沿的领域,虽然没有深入展开,但却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大门,让我对未来的学习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规划,也更加期待能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它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作者在组织材料的时候,思路非常清晰,循序渐进,每一章的内容都是在前一章的基础上展开,层层递进,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逐步深入到复杂的理论和应用。而且,在关键的章节,作者还会进行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帮助我们回顾和梳理之前学习的内容,这对于巩固记忆和理解整体框架非常有帮助。书中的例子也选取得非常恰当,能够很好地印证所讲的原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在讲解一些疑难点的时候,会从多个角度进行阐述,并且会指出不同方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让我们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问题,避免了死记硬背,而是真正地理解了知识的精髓。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让我体验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学习乐趣。作者在叙述复杂的原理时,会巧妙地穿插一些历史故事和科学家的趣闻轶事,这极大地缓解了学习过程中的枯燥感。比如,在讲解某个定律的起源时,他会讲述那个科学家是如何在怎样的环境下,克服了怎样的困难才最终发现了这个定律,这不仅让我了解了知识的来龙去脉,更感受到了科学研究的艰辛与伟大,也让我更加珍惜眼前所学的知识。此外,书中还引用了大量的图例和示意图,这些图画精美且信息量巨大,与文字内容相辅相成,极大地降低了理解的难度,让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可感,仿佛我能够亲眼看到电荷的流动和磁场的分布。

评分

我一直对物理学的奥秘充满好奇,尤其是那些能够解释我们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底层逻辑。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它用非常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解释一些抽象的概念,比如电场和磁场,不再是冷冰冰的公式堆砌,而是通过一些我们熟悉的生活场景来类比,比如水流的运动或者弹簧的振动,这样一来,理解起来就轻松了很多。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实验设计,虽然我没有亲手去实践,但光是阅读实验的步骤和原理,就能让我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作者的语言风格也很亲切,不像很多教科书那样刻板,读起来有一种循循善诱的感觉,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旁边耐心讲解,让我觉得自己并非在独自摸索,而是有人在指引方向。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挺好

评分

是正版,还没有看

评分

很好

评分

书挺好的,非常不错。

评分

此用户未及时填写评价内容,系统默认好评!

评分

东西不错,用着可以,发货速度很快。

评分

很好啊

评分

是正版,还没有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