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文学史(下)

剑桥中国文学史(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孙康宜,宇文所安 著,冯金红 编
图书标签:
  • 中国文学史
  • 剑桥中国文学史
  • 文学史
  • 中国文学
  • 文化史
  • 历史
  • 剑桥大学出版社
  • 文学研究
  • 中国文化
  • 学术著作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44679
版次:1
商品编码:11280944
品牌:三联书店
包装:精装
丛书名: 剑桥中国史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724
套装数量:2
字数:556
正文语种:中文简体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剑桥中国文学史》以1375年为界分为上、下两卷,分别由宇文所安、孙康宜主编,作者涵括十几位美国汉学界相关领域的著名学者。全书以编年而非文体的结构方式介绍了从上古的口头文学、金石铭文一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中国文学三千年的发展历程,和中国文化中关于写作的故事。各章因作者各异其趣的学术与表达风格而呈现出不同的叙述面貌。

内容简介

  剑桥大学出版社的系列国别文学史之一,该系列由著名学者主编,因定位的读者目标为普通大众,故力求以叙事的方式写成一部整体连贯、可通读的文学史,而非仅供专家参考的研究性论著;同时又能把相关领域最前沿的观点和学术成果呈现出来。
  以1375年为界分为上、下两卷,分别由宇文所安、孙康宜主编,作者涵括十几位美国汉学界的重要学者。《剑桥中国文学史》以断代而非文体的结构方式介绍了从殷商晚期的甲骨文、青铜器铭文,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中国文学三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和中国文化中关于写作的故事。
  下卷部分,以1400年前后形成的明代文化开篇,贯穿满族治下的清代,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前的现代文学。这一时期多样的文学形式和风格颠覆了传统的文学范畴,因而本卷文学史的写作也相应包括了多样的主题,如政治审查对文学的影响、印刷文化的变迁、朝代更迭与文学发展、青楼文化、女性作家等等。除了诗词、小说、戏曲、说唱文学等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外,本卷还深入探讨了西方文学的汉译,现代“新小说”的兴起等等。

作者简介

  孙康宜(Kang-i Sun Chang),耶鲁大学首任Malcolm G. Chace ’56东亚语言文学讲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古典文学、抒情诗、性别研究以及文化理论和美学。主要英文著作包括《词与文类研究》(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Tz'u Poetry ,Princeton, 1980),《抒情与描写:六朝诗歌概论》(Six Dynasties Poetry ,Princeton, 1986),《情与忠:陈子龙、柳如是诗词因缘》(The Late Ming Poet Ch'en Tzu-lung: Crises of Love and Loyalism ,Yale, 1991)。除了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 合编的《剑桥中国文学史》(Cambridge, 2010) 以外,还与魏爱莲(Ellen Widmer)合作主编 《明清女作家》(Writing Wome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1997),与苏源熙(Haun Saussy)合作主编 《历代女作家选集:诗歌与评论》(Women Writers of Traditional China: An Anthology of Poetry and Criticism ,Stanford, 1999)。此外,还用中文出版了多部关于美国文化、女性主义、文学及电影的著作。自传《走出白色恐怖》(增补本)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出版。

目录

本卷目次
第一章 明代前中期文学(1375—1572) 孙康宜
第二章 晚明文学文化(1573—1644) 吕立亭
第三章 清初文学(1644—1723) 李惠仪
第四章 文人的时代及其终结(1723-1840) 商伟
第五章 说唱文学 伊维德
第六章 1841至1937年间的中国文学 王德威
第七章 1937—1949年的中国文学 奚密

精彩书摘

  ● 本书为剑桥大学出版社的系列国别文学史之一,该系列由著名学者主编,因定位的读者目标为普通大众,故力求以叙事的方式写成一本整体连贯、可通读的文学史,而非仅供专家参考的研究性论著;同时又能深入浅出地把相关领域最前沿的观点和学术成果呈现出来。
  ● 《剑桥中国文学史》力图实践一种新的文学史观,即文学文化史:相对于传统的文学社会学分析,更重视物质文化发展——如手抄本文化、印刷文化、杂志与报纸副刊等——对文学的影响;相对于对作家个体的强烈关注,更注重文学史的有机整体性,及对一些倾向和潮流的梳理;相对于以朝代断代、将文学史与政治史重合,则更强调文学、文化的历史自主性;相对于传统文学史致力于将作者和作品定型和定性,则更注重文本的不确定性……因而作者问题,文学的接受史,印刷文化,选集的编纂,文本的制作、流传与改写等等在本书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通俗易懂却又不失前沿学术的品味,任何识字之人均可读

评分

字大行稀,清楚干净,看得不累。内容详实,很好看。

评分

好书值得拥有好书值得拥有

评分

《剑桥中国文学史》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它打破了传统中国文学史的分期格局。我们国内的中国文学史一般是按照朝代来分期的,阶段的界线很明显,这样划分标准自有它的道理,因为社会和历代政治的变化与文学是密不可分的。但文学还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实际上它并不完全受朝代变更的牵制和影响,其高潮期和低潮期的出现也并不完全和王朝的统一与分裂、盛世与衰世相对应。这一点,《剑桥中国文学史》的编撰者特别予以注意了,并把握处理得比较好,体现了他们明确的文学史理念——文学有着它自身发展演变的历史和时间表。这就打破了传统的中国文学史格局。以《剑桥中国文学史》为例,它将唐代分成了两部分,初唐划到南北朝,盛唐、中唐和晚唐划归一起,这样划分有它的道理,唐代虽然是一个完整的朝代,但从文学史角度看,初唐的文风似更类同于南朝,而盛、中、晚唐的文风则较相近。又如明代文学,将明初和明中期划归一起,而将晚明另立,晚明有些类似于西方的文艺复兴。再如清代文学,以1723年雍正朝的建立为分水岭,分为前后两段。还有,我们一般将1840年到1949年期间的文学称为近现代文学,其间又以1919年为近代和现代两个时段的分界,而《剑桥中国文学史》则将1840年到1937年为一段,即以1937年抗战爆发作为前后文学分期的终结和起始。类似这样的分期,有其合理之处,当然也存在可以进一步探讨的地方,但他们这种文学史发展和分期的理念,对我们应该有启发。文学史的发展确应考虑社会政治因素,这毫无疑问,但文学本身的发展是否更应该得到重视和强调,而后者往往是我们过去所忽略的,近些年虽有所改观,却似乎还不是很明显。研究文学史,应该将历史、政治、文化、尤其文学等各种因素都通盘纳入考虑的范围,从而在此基础上,实事求是地从文学本身出发,还文学史真实的历史原貌。

评分

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和力量,是人生之必需。每个人从一出生开始,就在不停地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以便将来在社会上更好的立足。 读书就如同一个科学家去读当代文学作品,一个诗人去读某个考古学家的记录一样,读是因为喜欢,读是源于兴趣,有一句话说的好:“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正是这种兴趣的阅读,让我的生活丰富多彩。

评分

孙康宜 主编

评分

评分

  下卷部分,以1400年前后形成的明代文化开篇,贯穿满族治下的清代,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前的现代文学。这一时期多样的文学形式和风格颠覆了传统的文学范畴,因而本卷文学史的写作也相应包括了多样的主题,如政治审查对文学的影响、印刷文化的变迁、朝代更迭与文学发展、青楼文化、女性作家等等。除了诗词、小说、戏曲、说唱文学等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外,本卷还深入探讨了西方文学的汉译,现代“新小说”的兴起等等。陈忠实,1942年生于西安市灞桥区西蒋村。1962年高中毕业,在乡村做中小学教师和区、乡政府干部整20年。1982年调陕西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1965年初发表散文处女作。1973年发表小说处女作。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2年出版第一本小说集《乡村》。迄今已出版《陈忠实小说自选集》3卷,《陈忠实文集》7卷,散文集、选集30余种。《信任》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渭北高原,关于一个人的记忆》获1990~1991年全国报告文学奖,长篇小说《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并在日本、韩国和越南翻译出版。另有多篇中、短篇小说和散文获《当代》《长城》《小说界》《人民日报》等报刊奖。《白鹿原》入选汉语新文学《百年百部》《中国文库》《大学生必读》等图书系列,已发行130万册。 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剑桥大学出版社的系列国别文学史之一,该系列由著名学者主编,因定位的读者目标为普通大众,故力求以叙事的方式写成一部整体连贯、可通读的文学史,而非仅供专家参考的研究性论著;同时又能把相关领域最前沿的观点和学术成果呈现出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