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历时三年的时间,用高品质的黑白影像记录了汶川大地震后的四川羌族人的生活改变,尤其是这个自然灾难对于一个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在关注个体命运的同时对一个民族的命运衍进也进行了探讨。
与此同时,作者通过亲身发起、实践"羌绣帮扶计划"和"一针一线计划",用实际的举措帮助经历了大地震的羌族农民重新回归正常的生活,开辟新的生活来源。在使具有千年文化积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蜀绣、羌绣焕发生机的同时,也能让生活在工业文明时代的人们在钢筋、水泥、塑料和各类快餐产品的包围中突围,去领略针线的温暖、刺绣的魅力;去感受与历史、乡土息息相关的生命气息。这无论对于保留和传承民族文化传统还是灾后重建工作都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国家地理:羌在深谷高山》是作者高屯子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拍摄、书写的一部立体影像史诗,用温和、冷静的静态影像、质朴的文字和宁静优美的动态画面,详细记录了羌族人经历自然灾难之后的迁徙和改变。很难想象在这个浮华、躁动的世界上,有一个人、一个团队用这么长的时间,内心怀着对人的关怀和对自然的敬畏,走遍岷江上游、湔江上游几乎所有高山深谷中的羌人村寨,完成一部将文字、图片、影像融为一体的艺术作品,书写、表现一个古老民族的命运衍进、生活变迁、文化传承和在现代社会面前对传统的守望与失守--更难得的是展现了一个重大自然灾害对于这个民族民运的转折。
高屯子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直接渗入到羌族人的生活之中,他不是一个“他者”,而是自己人,他所拍摄的羌族人群就是自己家乡的亲朋好友。看着这些充满故事和质感的影像,我们仿佛就在羌寨,就在高山羌人中间,与他们一同去吮吸柴火燃烧、庄稼生长的气息,一同聆听大雪下落的天籁之音,一同对现实和未来充满期待,对迁徙的遭遇和释比的命运,发出无奈的叹息。
与此同时,高屯子带给我们了另一种新意和希望:在这个宏大的专题拍摄过程中发起了“羌绣帮扶计划”,使上万名羌族妇女从中受益,也使艺术表现于保护民族传统和工艺相结合,实践一种担当,一种对一个处于生活与文化困境中的民族的深切关注。他说:“对民族文化、人文精神的眷恋,对大地苍生的敬重与同情,不仅要发声,还要行动,建设性地行动”。
羌族人的故事其实并不只是一个少数民族的故事,他们的改变映照着国人必须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他们的困境我们也同样面临。我们需要有所作为、有所改变,将散落在生活各处的珍贵的传统、人性的温暖、历史的传承、人文的精神,收集起来,流传下去。
“一针一线计划”(“羌绣帮扶计划”)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之后,高屯子、颜俊辉联合壹基金,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政府的支持下,发起了旨在帮扶重灾区农村妇女的“羌绣帮扶计划”。“羌绣帮扶计划”在汶川大地震之后的几年间,已发展成为将羌绣、藏绣、蜀绣文化元素,运用于现代人生活的中国传统民间手工产品品牌 -- 一针一线。“一针一线计划”的实施,使广大灾区妇女在不离乡、不弃土的情况下,实现了灵活的居家就业,缓解了困扰农村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一针一线计划”在使具有千年文化积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蜀绣、羌绣焕发生机的同时,也能让生活在工业文明时代的人们在钢筋、水泥、塑料和各类快餐产品的包围中突围,去领略针线的温暖、刺绣的魅力;去感受与历史、乡土息息相关的生命气息。
高屯子,中国当代摄影家、独立电影导演。自幼好文学,1987年至1992年在《阿坝日报》任文艺副刊编辑。1993年之后从事摄影及独立影像创作。近年回归写作。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之后,联合"壹基金",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帮助下,发起"羌绣帮扶计划"。
主要影展:
四川美术展览馆《高原风·朝圣之路》
日本东京《高屯子中国西部摄影展》
成都宽巷子锦华馆《见闻觉知·高屯子影像展》
主要摄影作品集:
《西域神韵》
《天籁空灵》
《红原大草原》
《大九寨国际旅游区》
《青藏高原的中国藏人》
主要影像作品:
纪录片《红鸟》
《朝圣之路》
《护法神舞》
《夕格羌人的第五次迁徙》
形象片《*一的阿坝》
高屯子历时多年关照羌族人的迁徙和命运,他用大全、近景或特写画面记录在迁徙、祭祀、耕耘中的羌人现实境况;镜头的另一边,他又以微距,将隐藏于内心的理想与周遭的现实,以及古老文明的危机与羌人的现实生存处境做比对,以图片、活动影像、文字三种手法平行记录,完成了一场自发的,具有人类学意义的人文探索和纪实与艺术实践的深层对话。
——音乐艺术家、中国新音乐代表人物、"世界看见"中国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亲善行动创始人 朱哲琴-Dadawa
高屯子的新著《羌在深谷高山》既感觉耳目一新,又十分耐人寻味,作者以十年磨一剑的功夫,不紧不慢,胸有成竹,缓缓道来,寓意深远。高屯子出于一位摄影家的内心的真挚,试图用一种更为直率的图像语言,表现他多年来对羌人的生活现状的情思和眷恋,他以自己深厚的文学修养,对家乡松潘和青藏高原东部地缘文化的深度了解,还有就是对影像表现的执著的思考和探索,他不居功于已经获得的成就和成果,不断学习、阅读和思考,不辞辛劳,带着沉重的摄影器材,多年来走遍岷江上游、湔江上游几乎所有高山深谷中的羌人村寨,用影像、图片、文字的多样方式为我们呈现了一部既有难得的史料价值,又富有独特视角,同时充满着艺术韵味的影像作品。
——中国当代知名摄影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冯建国
高屯子以图片、文字、纪录片语言所著的这本《羌在深谷高山》,不仅在其影像与文字所显现的艺术魅力,这本书还可以让一般读者省思自己对民族、文化与传统的"常识",可以让不知该如何表述"异文化"的学者将之视为一本"实验民族志",藉以反思学术性的少数民族文化,书写如此产生的"学术知识"。
——知名历史与人类学学者,"台湾中兴大学"文学院院长、"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美国哈佛大学博士,《羌在汉藏之间》作者 王明珂
序一:反思我们共同面临的处境 朱哲琴-Dadawa
序二:摄影的气度与底蕴 冯建国
自序:现实与理想叠化而形成的影像 高屯子
夕格羌人的第五次迁徙
羌在深谷高山
最后的释比
跋:一本"实验民族志":在反差与对比中呈现真实 王明珂
编后记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在叙事节奏上的拿捏恰到好处,既有史诗般的宏大叙事,又不失对个体生命细腻的关怀。作者似乎拥有一个时间机器,能够自如地穿梭于数千年的历史长河和当下微小的生活瞬间。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传统生活习俗的记录,那种对古老智慧的尊重和体恤,让人反思现代社会快速发展背后可能被遗失的宝贵遗产。尽管我对书中涉及的具体民族迁徙路径和部落间的复杂关系并没有深入研究,但作者通过生动的访谈和场景重现,成功地搭建了一个可感知的文化生态系统。书中对某些特定仪式流程的描述,那种近乎于戏剧化的张力,让人在阅读时屏息凝神,仿佛能听到远古的回音。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地理的记录,更像是一部关于人类如何在极端环境中寻求平衡与延续的哲学著作,极富启迪性。
评分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似乎不是从一个“外来者”的居高临下角度去审视,而更像是融入了当地的脉搏之中,去感受那片土地的呼吸。我特别关注到作者对于气候变异和环境挑战的探讨,虽然是基于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但其中蕴含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具有普适的价值。文字中流淌着一种深沉的忧患意识,让你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不禁为未来担忧。书中的一些技术性描述,比如关于土壤构成或者矿藏分布的细节,虽然对我来说略显专业,但作者巧妙地用通俗易懂的比喻串联起来,使得即便是门外汉也能领略到科学背后的美感。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停下来思考,我们是如何消耗和对待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这本书无疑为这种反思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参照系。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渐入佳境的,初看时,大量的地名和陌生的术语可能会让人有些许的压力,但一旦你跟随作者的笔触深入下去,那种沉浸感会迅速建立起来。我个人认为,本书在处理文化冲突与融合的议题上,展现出极大的克制与智慧。作者没有简单地贴标签或做价值判断,而是提供了一个观察的窗口,让读者自己去体会不同生活方式间的碰撞与共存。书中对建筑材料的选择、对水源的利用等生活细节的捕捉,精妙地揭示了当地居民如何与这片严酷的自然环境达成一种脆弱却持久的契约。读完后,我脑海中留下的不再是孤立的山脉和河流,而是一个有机的、呼吸着的生命共同体,它教会了我,地理的深度,往往藏在那些最微小、最不起眼的生活片段之中。
评分这部书简直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探险,让我仿佛真的置身于那些人迹罕至的奇绝之地。作者的文字功力深厚,对于自然环境的描绘细腻入微,无论是高原上呼啸而过的风声,还是峡谷深处苔藓的幽微,都跃然纸上。我特别喜欢他描述光影变化的方式,那种捕捉瞬间之美的能力,让每一页都充满了生命的张力。虽然我对外来的文化冲击和历史变迁的细节了解不深,但光是那些关于地貌的描述,就已经足够引人入胜了。那些关于河流如何切割山脉、冰川如何雕刻谷地的叙述,充满了科学的严谨和文学的浪漫,读起来酣畅淋漓,让人对脚下的这片土地肃然起敬。每一次翻页,都像是在进行一次地理上的朝圣,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好奇和对壮丽景色的敬畏。这本书的排版和图片质量也极其出色,即便是对地理知识了解不多的普通读者,也能被那些震撼的画面深深吸引,获得了极大的阅读享受。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成功地将“地理”这个看似冷硬的学科,注入了炽热的人文情感。我特别喜欢作者对那些隐秘角落的探索,那些地图上找不到名字的山坳,那些被遗忘在时间缝隙中的村落。它打破了我对传统地理书籍的刻板印象,它不是枯燥的地图和数据堆砌,而是一部充满生命力的文学作品。我发现自己被书中描绘的那些坚韧的生命力所深深打动,他们如何在高寒缺氧的环境中,用最古老的方式维系着一个社区的温度。这种关于“在不可能中寻找可能”的精神力量,远比单纯的地理知识更具有感染力。通读下来,我感觉自己的视野被极大地拓宽了,不仅仅是空间上的拓展,更是思维层面上的突破,它鼓励读者去质疑既定的认知,去探索事物表象之下的真实肌理。
评分有时候,你与世界,只差一场旅行。
评分丰富五福考试院剪短发发
评分物流速度太快,第二天就到了,书本孩子也很喜欢。
评分中国国家地理:羌在深谷高山》是作者高屯子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拍摄、书写的一部立体影像史诗,用温和、冷静的静态影像、质朴的文字和宁静优美的动态画面,详细记录了羌族人经历自然灾难之后的迁徙和改变。很难想象在这个浮华、躁动的世界上,有一个人、一个团队用这么长的时间,内心怀着对人的关怀和对自然的敬畏,走遍岷江上游、湔江上游几乎所有高山深谷中的羌人村寨,完成一部将文字、图片、影像融为一体的艺术作品,书写、表现一个古老民族的命运衍进、生活变迁、文化传承和在现代社会面前对传统的守望与失守--更难得的是展现了一个重大自然灾害对于这个民族民运的转折。
评分书不错,价格还行,满三百减一百,叠加满二百减十六.
评分很好,赞
评分高屯子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直接渗入到羌族人的生活之中,他不是一个“他者”,而是自己人,他所拍摄的羌族人群就是自己家乡的亲朋好友。看着这些充满故事和质感的影像,我们仿佛就在羌寨,就在高山羌人中间,与他们一同去吮吸柴火燃烧、庄稼生长的气息,一同聆听大雪下落的天籁之音,一同对现实和未来充满期待,对迁徙的遭遇和释比的命运,发出无奈的叹息。
评分这宝贝实在不错,我很喜欢
评分价格偏高,印刷精美,介绍详细,值得购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