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古诗词赏析大全

小学生古诗词赏析大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莉 编
图书标签:
  • 古诗词
  • 小学生
  • 赏析
  • 中华文化
  • 诗歌
  • 文学
  • 启蒙
  • 教育
  • 经典
  • 课外阅读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3935741
版次:1
商品编码:11286735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30
字数:6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小学生古诗词赏析大全》全面系统,语文新课标和教学大纲指定篇目,课内外古诗词阅读赏析汇编。经典荟萃,最精准的注释,最精炼的译文,最精辟的赏析,最丰富的课外连接,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必背必读,收录小学生课内外必背必读的古诗词184篇。

作者简介

    王莉,北京市朝阳区小学语文高级教师,1994年开始从事小学教育工作,担任班主任工作19年,在此期间被评为北京市“紫禁杯”班主任一等奖,所撰写论文多次荣获全国、北京市、朝阳区一、二、三等奖。 

内页插图

目录

上篇 两汉至南北朝诗词
1.江南
2.长歌行
3.龟虽寿
4.观沧海
5.七步诗
6.归田园居五首(其三)
7.夜夜曲
8.关山月
9.敕勒歌

中篇 唐宋诗词
10.山中
11.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12.咏柳
13.回乡偶书
14.登幽州台歌
15.山中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7.送元二使安西
18.鹿柴
19.竹里馆
20.杂诗三首(其二)
21.风
22.中秋夜
23.照镜见白发
24.望月怀远
25.咏鹅
26.于易水送人
27.枫桥夜泊
28.宿建德江
29.春晓
30.芙蓉楼送辛渐
31.送柴侍御
32.从军行
33.出塞
34.赠汪伦
3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6.渡荆门送别
37.送友人
38.早发白帝城
39.独坐敬亭山
40.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二)
41.望天门山
42.静夜思
43.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44.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
45.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4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7.山中问答
48.怨情
49.古朗月行
50.峨眉山月歌
51.玉阶怨
5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3.凉州词
54.登鹳雀楼
55.劝学
56.桃花溪
57.山中留客
58.别董大二首(其一)
5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0.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61.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62.赠花卿
63.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64.春夜喜雨
65.绝句二首(其一)
66.绝句四首(其三)
67.江南逢李龟年
68.房兵曹胡马
6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70.苏溪亭
71.兰溪棹歌
72.观游鱼
73.忆江南三首(其一)
74.赋得古原草送别
75.池上
76.暮江吟
77.江雪
78.春雪
79.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80.晚春
81.浪淘沙九首(其一)
82.秋词二首(其一)
83.望洞庭
84.乌衣巷
85.竹枝词二首(其一)
86.赠别二首(其一)
87.山行
88.清明
89.秋夕
90.江南春
91.题乌江亭
92.蝉
93.无题
94.夜雨寄北
95.乐游原
96.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其二)
97.游子吟
98.悯农二首(其一)
99.悯农二首(其二)
100.塞下曲六首(其二)
101.访隐者不遇
102.听弹琴
103.商山早行
104.菊花
105.题菊花
106.蜂
107.秋思
108.南池
109.鸣筝
110.惊雪
111.寒食
112.冬柳
113.送梁六自洞庭山
114.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115.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116.题都城南庄
117.题金陵渡
118.题君山
119.滁州西涧
120.渔歌子
121.晓日
122.小儿垂钓
123.田上
124.军城早秋
125.终南望馀雪
126.哥舒歌
127.凉州词
128.公子行
129.相见欢
130.虞美人
131.江上渔者
132.渔家傲·秋思
133.临平道中
……

下篇 元明清诗词

精彩书摘

  孟浩然——意不在山水的山水诗人在唐朝诗人中,孟浩然是个独特的诗人。他虽然生逢其时,身处盛唐,志在浩然,欲为江山社稷建功立业,虽然也有幸得到唐玄宗的召见,却不能自如地表现自己,落得“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的下场,最后被迫隐居放情山水而寥落终生。
  当我们读他那些表现田园与山水的律动和机趣、人生的闲适与和谐、禅道的意蕴与宗旨的山水诗,从而勃发出对人间无限向往的情愫与联想时,也许不会想到,他的人生是如此凄凉,如此困顿不堪。不过,他到底还是书写了一卷令人怡情的山水画卷,开创了盛唐的山水诗风,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孟浩然在40岁之前,已经以山水诗名满天下,但他却一直过着隐居生活。不过,有人认为,孟浩然选择当隐士,其实是类似求仙访道的终南捷径。《新唐书》记载:唐人卢藏用想入朝做官,隐居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借此提高其名声,终于达到了做官的目的。那时的文人,要想在仕途上有所作为,通常是走科举考试之路;此外,也有通过隐居生活,引起朝廷重视,也可能被召去做官的人,这就是所谓的终南捷径。孟浩然自小立志为官,虽然他此时已经诗名远扬,却始终没有得到朝廷的赏识,这让他有些按捺不住。于是,他便主动到长安寻找机会。那时,京师文人荟萃,而孟浩然凭他的名声,达官贵族竞相与之结交,其中就有当朝丞相张九龄,著名诗人王昌龄、王维等。尤其是王维,与之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两人的友谊,也成就了中国古典闲逸文学流派的真正形成。
  孟浩然的隐居生活,其动机总是让人怀疑;他求官不得的经历,也成为后代文人茶余饭后的话题。有人认为,他的隐居是一种姿态,是为出仕而造声势;也有人说他考进士落第,不得已而隐居;更有人认为他是终生求禄的俗人,诗中不乏献媚之音。总的来说,他的诗作内容单薄,不免窘于篇幅。就连宋朝大文豪苏轼也说其诗:“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苏轼的说法,难免带着宋人惯有的刻薄。但是,简单的人生,对世间少有关照,确实限制了孟浩然的诗歌创作。
  当然,古来也不乏有人为他辩护的,李白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在李白看来,这正是孟浩然的风流可爱之处。杜甫和王维也都很敬重他,既敬其人品,亦敬其诗品。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是古代中国文人志士自慰的座右铭。对于这一点,孟浩然虽然恭身践行了,但他一辈子却对不能出仕为官而耿耿于怀。
  ……

前言/序言


《中华经典诗韵:千年文脉里的少年情怀》 一、 辑录智慧,溯源而上 《中华经典诗韵:千年文脉里的少年情怀》并非一本简单的诗集,而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漫游,一次与古圣先贤心灵的对话。本书旨在为广大的少年读者,打开一扇通往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的窗户,让他们在稚嫩的心灵中,播撒下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敬意与热爱。我们精选了从先秦的《诗经》到明清时期的诸多名篇,跨越数千年的文学长河,撷取其中最璀璨的星辰,每一首诗歌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情感共鸣与审美情趣。 我们深知,对于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而言,理解那些古老的文字,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并非易事。《中华经典诗韵》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以一种温和而富有启发性的方式,引导读者走进诗歌的世界。它不是枯燥的考据,也不是生硬的解释,而是通过生动有趣的视角,将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壮丽的山河、细腻的情感,重新呈现在读者面前。本书在选篇上,力求做到“雅俗共赏”,既有家喻户晓的经典,也有一些较为独特但同样充满韵味的佳作。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优美的诗句,让孩子们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体会文字的力量,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 意境深远,情韵悠长 本书对诗歌的解读,并非止于字面意义的梳理,而是着重于挖掘诗歌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情感张力。我们相信,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排列,更是情感的抒发,是心灵的寄托。因此,在每一篇诗歌的赏析中,我们都会尝试去还原当时的时代背景,去理解诗人的创作心境,去体会诗句中所描绘的意境。 例如,在赏析李白的《静夜思》时,我们不会仅仅解释“床前明月光”是月光照在床前,而是会引导读者去感受李白身处异乡,举头望月时,那份浓浓的思乡之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简单的几句,背后承载的是多少游子的心酸与无奈。我们会尝试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去描绘那种“月是故乡明”的情感,让他们懂得,为什么这首诗会流传千古,成为无数人心中的乡愁写照。 又比如,在解读杜甫的《春望》时,我们不会只停留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景象描写,而是会引导读者去体会,在国破家亡的动荡年代,诗人看到繁盛的春景,内心的悲恸与无奈。那种“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复杂情感,是对战争的控诉,也是对和平的渴望。本书会通过故事化的叙述,将这些历史的片段与诗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让读者在品味诗歌的同时,也对历史产生更深切的理解。 我们还会关注诗歌的艺术手法,比如比喻、拟人、夸张等,这些手法如何让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如何增强诗歌的感染力。我们会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解释这些修辞手法的妙用,让孩子们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学到鉴赏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 三、 时代剪影,人生百态 《中华经典诗韵》所辑录的诗歌,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的缩影,也是无数中国人生活经历的写照。从《诗经》中朴素的劳动号子、男女的爱恋,到唐诗中盛世的繁华、边塞的壮阔、田园的宁静,再到宋词中婉约的愁绪、豪放的激昂,以及明清诗词中细腻的生活气息,本书几乎涵盖了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这些诗歌,孩子们可以看到古代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感受到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他们会了解到,古代的士人是如何怀才不遇,如何忧国忧民;也会了解到,那些平凡百姓的生活又是怎样的朴实与艰辛。 本书还会通过精选的诗歌,展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比如,会选入一些描写江南风光的诗篇,让读者感受到水乡的温婉;也会选入一些描绘塞北风情的诗篇,让读者体会到边疆的辽阔与苍凉。这些诗歌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活生生的历史教材,它们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向孩子们传递着中华文化的多元与厚重。 四、 启迪心智,滋养灵魂 阅读《中华经典诗韵》,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更是为了滋养心灵,启迪智慧。《诗经》中的朴素真挚,《楚辞》中的浪漫想象,《唐诗》中的豪迈与细腻,《宋词》中的含蓄与深情,这些都将成为滋养少年心灵的甘露。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诗歌,引导孩子们学会感受美,发现美,并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美。他们可以尝试模仿诗人的笔触,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他们可以尝试用绘画、音乐等方式,去诠释诗歌的意境。 本书还会注重诗歌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例如,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思想,苏轼“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这些都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少年读者的价值观。我们会以一种温和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去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更重要的是,阅读这些经典诗篇,能够帮助孩子们建立文化自信。在日新月异的时代,拥有深厚的文化根基,才能让一个人站得更稳,走得更远。《中华经典诗韵》希望成为孩子们接触中华文化的第一块砖,让他们在品味古诗词的韵味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与自豪。 五、 编排精巧,赏析别致 《中华经典诗韵:千年文脉里的少年情怀》在编排上力求精巧实用。每一首诗歌都配有原文、拼音、注释、译文和赏析。 原文与拼音: 确保孩子们能够准确地朗读诗歌,体会其语音的韵律美。 注释: 对诗歌中的生僻字、词进行详细解释,帮助孩子们扫清阅读障碍。 译文: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诗歌的意思表达出来,让孩子们能够快速理解诗歌的主旨。 赏析: 这是本书的核心亮点。赏析部分将打破传统的说教模式,而是采用讲故事、设问、情境模拟等多种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例如,对于描写思乡的诗歌,赏析可能会从一个离家在外的孩子视角出发;对于描写友情的诗歌,赏析可能会描绘一次难忘的送别场景。赏析会注重引导孩子们思考,激发他们的联想,让他们能够将诗歌中的情感与自身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 本书的语言风格力求平实、亲切,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晦涩的词汇,确保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能轻松阅读。我们相信,通过这样一种精心设计的编排与赏析方式,《中华经典诗韵》将成为陪伴少年读者走过童年,走向青春,并最终爱上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读物。它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扇通往中华文化宝库的钥匙,等待着每一个热爱阅读的孩子去开启。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吸引人,淡雅的色彩搭配古朴的书法字体,一眼就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翻开目录,种类繁多的古诗词映入眼帘,从唐诗宋词到更早期的诗篇,几乎涵盖了小学阶段需要接触的绝大部分经典。每一个篇目都配有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并非简单的装饰,而是与诗词内容紧密结合,用生动的画面将诗中的意境呈现出来,例如描绘春日景色的诗句,配图就是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那份生机勃勃。更值得称赞的是,每一首诗词都配有详细的赏析,这部分内容的处理非常到位,它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字词解释,而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诗词的创作背景、诗人情感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刻含义。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这些可能有些抽象的概念,赏析部分会用生活化的语言进行比喻和阐述,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此外,书中还穿插了一些与诗词相关的历史故事和文化趣闻,这些小知识点的加入,不仅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也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让他们在品味诗词的同时,也能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别出心裁,每一首古诗词都占据了很大的篇幅,留白恰到好处,让阅读体验非常舒适,一点也不会感到拥挤。在每一首诗的旁边,都有一个专门的“小词典”区域,里面会解释诗句中比较生僻的字词,并且会给出通俗易懂的解释,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极大的帮助。更让我觉得贴心的是,书中在介绍完一首诗之后,还会提供一些引导性的问题,鼓励孩子去思考和讨论,比如“你觉得诗人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这些问题能够有效地引导孩子主动去理解诗词的情感,并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诗词联系起来,形成更深层次的共鸣。此外,本书还附带了一个光盘,里面包含了部分古诗词的朗诵,由专业的配音演员录制,他们的发音标准,语调优美,让孩子在听觉上也能够得到很好的熏陶,能够更好地把握诗词的韵律和节奏。

评分

我一直想找一本能够真正激发孩子对古诗词兴趣的书,而这本《小学生古诗词赏析大全》无疑满足了我的期待。它最让我惊喜的是,在赏析古诗词的同时,并没有忽略掉背后的文化脉络。比如,在讲解李白的《静夜思》时,它不仅分析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两句的思乡之情,还顺带介绍了唐朝的长安城风貌,以及当时文人墨客的生活习惯,让孩子了解到李白写诗时的情境,这种“因诗见景,因景见人”的讲解方式,让诗词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鲜活的历史片段。而且,书中对于不同时代、不同风格诗人的介绍也很有条理,孩子可以通过阅读了解到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白居易的通俗易懂,以及苏轼的豪放洒脱。这些内容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让孩子“记住”诗词,更是为了让他们“理解”诗词,进而“热爱”诗词。书中的语言也十分考究,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童趣,非常适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编排方式给予高度评价。它并没有简单地按照朝代或者诗人来划分,而是根据不同的主题和情感进行了分类,例如“思乡之情”、“咏物寄情”、“写景状物”等等。这样的划分方式,让孩子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古诗词中丰富的情感世界。在“思乡之情”这个主题下,可以看到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春望》等,孩子们可以对比不同诗人在相似情感表达上的异同,这对于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非常有益。而且,书中在每一个主题的开头,都会有一个简短的引言,介绍这个主题在古诗词中的普遍性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意义,让孩子们在进入具体诗词赏析之前,就已经对主题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书中还加入了一些古诗词的衍生地,比如与诗词相关的成语典故,或者根据诗词创作的现代短文,这些内容进一步丰富了阅读的维度,让孩子感受到古诗词的生命力。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让我印象深刻。它不仅包含了小学生必学的经典古诗词,还精选了一些不太常见但同样意境优美的篇章。每首诗的赏析部分,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先从字面意思入手,然后引申到诗人的情感,再进一步探讨诗词的艺术手法和深层寓意。例如,对于一些意象的解读,赏析部分会给出多种可能的解释,并分析不同解释的合理性,这能够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书中还加入了一些“拓展阅读”栏目,推荐了一些与该诗词相关的其他作品,或者介绍与该诗词相关的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孩子建立更广阔的知识体系。而且,书中在选择赏析的语言风格上,也做得非常灵活,有些篇目语言更活泼,有些篇目则更偏向于深入的文化解读,这种多样性使得不同层次的孩子都能从中获益。

评分

有点阅读价值。

评分

《小学生古诗词赏析大全》全面系统,语文新课标和教学大纲指定篇目,课内外古诗词阅读赏析汇编。经典荟萃,最精准的注释,最精炼的译文,最精辟的赏析,最丰富的课外连接,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必背必读,收录小学生课内外必背必读的古诗词184篇。此书值得购买。

评分

不错很实用,孩子很开心!

评分

挺好的一本书,值得一看。

评分

给小侄子买的 很不错 内容可以 他们也很喜欢

评分

课外读物

评分

书很不错,有这注解,适合孩子

评分

《小学生古诗词赏析大全》全面系统,语文新课标和教学大纲指定篇目,课内外古诗词阅读赏析汇编。经典荟萃,最精准的注释,最精炼的译文,最精辟的赏析,最丰富的课外连接,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必背必读,收录小学生课内外必背必读的古诗词184篇。此书值得购买。

评分

比想象的大,很厚的一本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