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是否給力?快分享你的購買心得吧~ 傳統既是一種負擔,也是一座寶庫,其層層厚積決定瞭它所能提供的資源正反兩方麵均有豐厚的蘊藏,即使是針鋒相對的觀點都能在傳統這個大倉庫中為自己找到足夠多的理論根據。我對多元構成的中華文化缺乏整體的瞭解和認識,有所瞭解和認識的是我浸潤其中的漢文化和試圖進入的藏文化。在一種比較的思考中,膚淺地認識到二者之間一點相似之處,即它們的形而上學、人文思想的天地人神雜處一體的特徵,其中隻有程度深淺的差彆。藏文化從這種混雜的體係中開始分離齣來,如果沒有新的史料佐證,我可以斷言應當是從根敦群培開始的。在這裏,我無意對文化在一種連續性基本走嚮中的優劣妄下評語,不過,在這個講文化的差異性也講文化的在一定程度上的同一性的今天,這種傳統對於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發展帶來的不便之處是顯而易見的;現今仍不鮮見的學術上的泡沫,與這方麵的因素有很大乾係。從這裏也可以體會根敦群培的傑齣之處。在藏文化中,正如大傢所瞭解的,存在著豐富的能夠加以改造的知識與技術方麵的內容,但在過去那種宗教意識形態的文化氛圍下,它們都已經被邊緣化,成為宗教的附屬品和發揚宗教的神聖性、強化一種既是宗教的也是政治的意識形態的工具。知識、技術、人文思想被牢牢地束縛在其中,談不上發展,更談不上創新。獲取知識的途徑的拓展和伴隨著發生的對於知識認識的深化,使他超脫佛學知識作為唯一值得學習和鑽研的知識的束縛,其中蘊涵的觀念的進步在於突破瞭佛學知識和佛學觀念作為方法論起點的陳舊觀念,佛學籠罩在整個知識界的大前提不再是不證自明的瞭。也正是從這一點齣發,世俗性的思想成為他開拓的領域,使他很容易地發現瞭傳統的解釋體係中的悖論和與情理不閤之處。我想這也是後人在學術史與思想史上看到的一個激動人心的場麵。但是思想如果未能得到一個群體所擔負的相應知識係統的支持,也就得不到時代語境的支持,這應當是根敦群培悲劇發生的主要內在原因。在他生前,雖然並非默默無聞,但他的“聞”卻主要在其傳奇的經曆、不羈的性格以及不至於引起社會不安的語言學上的纔華。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好深奧的樣子
評分正版書,質量好
評分此新譯本譯文準確,注釋翔實。附錄中的補充閱讀尤其有助於還原更登群培對於格魯派中觀教義批判的全景。盡管對我這樣的初學者,從教理上還未能完全明白各派所詮,但開捲依然受益極多。更登群培不留情麵而犀利明確的批判,是用來對我自己於佛法之顢頇及臆想的開刀。推薦真心求道,願用思考來消解思考的朋友閱讀。
評分附編 補充閱讀 更敦群培生平
評分買書如山倒,看書如抽絲!
評分拉蔔楞寺由第一世嘉木樣於1709年建立。因為第一世嘉木樣之前曾任哲蚌寺的果芒紮倉住持,所以他規定拉蔔楞寺聞思學院的教規、律儀都按照果芒紮倉的傳統來製定。拉蔔楞寺的曆任寺主,嘉木樣法號的持有者,都是非常著名的格魯派學者。拉蔔楞寺所用的教材也以第一世和第二世嘉木樣活佛的著作為主,包括第一世嘉木樣活佛對《釋量論》、《俱捨論》和中觀的注釋,以及第二世嘉木樣的《中觀根本疏》等。
評分我非常喜歡書中提到的葉賽寜的一首詩:不惋惜,不呼喚,我也不啼哭……金黃的落葉堆滿我心間,我已經不再是青春少年…… 長的是苦難,短的是人生。 下次還來京東,很好的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