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長期關注中國近代史的愛好者,我一直對那個風雲激蕩的年代中的個體命運和思想軌跡充滿好奇。這次有幸讀到《中國近代人物日記叢書:汪榮寶日記》,無疑為我打開瞭一扇窺探曆史的窗口。汪榮寶作為晚清和民國時期的一位重要知識分子和官員,他的日記記錄瞭那個時代特有的社會變遷、政治動蕩以及個人在其中的掙紮與抉擇。翻閱日記,我仿佛親眼目睹瞭戊戌變法前後君主立憲的理想與現實的碰撞,看到瞭辛亥革命的洪流如何席捲而來,又如何塑造著一代人的命運。日記中關於科舉製度的廢除、新式教育的興起、以及西方思想的傳入等種種細節,都生動地描繪瞭一個舊時代正在瓦解,一個新時代正在孕育的宏大圖景。汪榮寶先生在日記中對自己思想的剖析、對時局的觀察、對人生的感悟,都顯得尤為真摯和深刻。他既有對國傢前途的憂慮,也有對個人前程的考量,這種曆史洪流中的個體意識,讓我對那個時代的復雜性有瞭更深切的理解。這本書不僅僅是一份曆史文獻,更是一部關於個人在時代洪流中如何思考、如何行動的生動教材。
評分我一直認為,要真正理解曆史,不能僅僅依賴於宏大敘事和官方史料,而要深入到那些零散的、個體化的記錄中去。汪榮寶的日記恰恰滿足瞭這種需求。這本書為我們提供瞭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去近距離地觀察一位身處曆史關鍵節點的人物是如何思考和生活的。我尤其被日記中記錄的那些看似瑣碎的生活細節所吸引。比如,他對日常生活開銷的記錄,對傢人親友的問候,甚至對天氣變化的留意,這些都構成瞭一個立體而鮮活的汪榮寶。正是在這些細微之處,我看到瞭曆史人物的真實情感和人性閃光。同時,他的日記也詳細記錄瞭他參與的許多重要事件,如與當時許多重要人物的交往、他對某些政治決策的看法、以及他對社會改革的思考。這些記錄,為我們研究當時的政治格局、思想潮流以及社會風氣提供瞭寶貴的史料。通過閱讀汪榮寶的日記,我能夠感受到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群體所麵臨的巨大壓力和挑戰,以及他們為國傢民族命運所付齣的不懈努力。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身臨其境”的曆史體驗,讓我們能夠以更貼近的方式去理解那段波瀾壯闊的歲月。
評分讀完《中國近代人物日記叢書:汪榮寶日記》,我最大的感受是曆史的厚重感和人物的鮮活度。這本書並非那種枯燥乏味的史學著作,它以一種近乎“現場直播”的方式,將讀者帶迴瞭那個充滿變革與動蕩的時代。汪榮寶先生以其細膩的筆觸,記錄下瞭他所經曆的種種。我特彆欣賞的是,日記中既有對國傢大事的深刻反思,也有對個人際遇的真摯抒發。他對於新舊思想的交鋒,對於社會變革的興奮與迷茫,都得到瞭淋灕盡緻的展現。我仿佛能看到他坐在書桌前,在燈光下,一筆一劃地記錄下心中的思緒。日記中對於一些曆史事件的描述,角度獨特,細節豐富,為我們研究那個時期的曆史提供瞭新的視角和思路。例如,他對某些政治派彆的觀察,對社會各階層生活的描繪,都顯得非常生動和真實。此外,汪榮寶先生在日記中展現齣的勤勉好學、嚴謹自律的精神,也讓我深受啓發。他對於知識的渴求,對於道德修養的重視,都體現瞭一位有識之士應有的風範。這本書無疑是研究中國近代史,尤其是晚清民初時期曆史的不可或缺的珍貴文獻。
評分作為一名對中國近代史特彆是知識分子命運抱有濃厚興趣的讀者,我一直渴望能夠找到能夠深入觸摸曆史肌理的作品。這次的《中國近代人物日記叢書:汪榮寶日記》無疑是一次令人驚喜的發現。這本書通過汪榮寶先生的私人視角,為我們展現瞭一個更加立體、更加真實的中國近代史。我深深地被日記中記錄的那些關於個人成長、思想演變以及社會交往的點點滴滴所吸引。他如何在新舊思想的衝擊下進行自我調適?他如何看待當時社會的種種不公與弊端?他對未來的憧憬與擔憂又是怎樣的?這些問題,都在日記中得到瞭生動的解答。日記中對於當時社會文化、教育製度、以及政治局勢的描述,都極具價值。我尤其關注他對於一些重大曆史事件的親身經曆和親眼所見,這些第一手資料,為我們理解曆史的復雜性提供瞭重要的綫索。汪榮寶先生的日記,不僅是一份曆史的記錄,更是一麵鏡子,映照齣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彷徨、探索與擔當。通過閱讀這本書,我能夠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曆史的進程是由無數個鮮活的個體共同推動的。
評分我一直認為,日記這種形式,是最能捕捉到曆史真實脈搏的載體之一,因為它往往承載著人物最本真、最未加修飾的思想和情感。《中國近代人物日記叢書:汪榮寶日記》正是這樣一本充滿曆史質感和人文關懷的著作。汪榮寶先生的日記,如同一幅徐徐展開的時代畫捲,將晚清到民國初年的社會百態、政治風雲、以及個人心路曆程,一一呈現在讀者眼前。我從中看到瞭一個時代在劇烈變革中的陣痛與希望,看到瞭一個知識分子在曆史洪流中的堅定與迷茫。日記中對於當時社會各階層的生活狀態、思想觀念的描繪,都顯得尤為真實和生動。他對於國傢前途的思考,對於改革措施的評論,以及對個人命運的憂慮,都讓我深切感受到那個時代背景下,個體所麵臨的巨大壓力和挑戰。同時,汪榮寶先生在日記中流露齣的對教育、文化、以及社會進步的渴望,也展現瞭他作為一位進步知識分子的時代擔當。這本書為我們理解中國近代史,提供瞭一個極其寶貴且獨特的視角,讓我們能夠從更微觀、更人性化的層麵,去感受那段波瀾壯闊的曆史。
評分書店看上瞭這本非常好的書,一直想買可惜但是太貴又不打摺,迴傢決定上京東看看 ,果然是有摺扣。毫不猶豫的買下瞭瞭,京東速度非常快的,從配貨到送貨也很具體 ,快遞也非常好,很快收到書瞭。書的包裝真的非常好,沒有拆開過,非常新,可以 說無論自己閱讀傢人閱讀,收藏還是送人都非常有麵子的說,特彆精美;各種十分美 好雖然看著書本看著相對簡單,但也不遑多讓,塑封也都很完整封麵和封底的設計、 繪圖都十分好畫,讓我覺得十分細膩而且具有收藏價值。書的封套非常精緻推薦大傢 購買。 打開書本,書裝幀精美,紙張很乾淨,文字排版看起來也非常舒服非常的驚 喜,讓人看得欲罷不能,每每捧起這本書的時候 似乎能夠感覺到作者毫無保留的把 作品呈現在我麵前。深入淺齣的寫作手法能讓本人猶如身臨其境一般,好似一杯美式 咖啡,看似快餐,其實值得迴味 無論男女老少,第一印象最重要。”從你留給彆人 第一印象中,就可以你讓彆人看齣你是什麼樣的人。所以多讀書可以讓人感覺你知書 答禮,頗有風度。多讀書,可以讓你多增加一些課外的知識。培根先生說過:“知識 就是力量。” 不錯,多讀書,增長瞭課外知識,可以讓你會感到渾身充滿瞭一股力 量。這種力量可以大大可以激勵著你不斷地前進,不斷地成長。從書中,你會往往可 以發現自己身上的不足之處,使你不斷地改正錯誤,擺正自己前進的方嚮。所以,圖 書也是我們的良師益友。 多讀書,可以使你變聰明,變得有智慧去戰勝對手。書讓 你變得更加聰明,你就可以勇敢地麵對睏難和挑戰。 讓你用自己的方法來解決這個 問題。這樣,你又可以嚮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邁齣瞭結實的一步。 多讀書,也能使 你的心情變得快樂。讀書也是一種休閑方式,一種娛樂的方式。讀書可以調節你的身 體的血管流動,使你感到身心健康。所以在書的海洋裏遨遊,也是一種無限快樂的事 情。用讀書來為自己放鬆你的心情也是一種十分明智的方法。 讀書能陶冶人的情操 ,給人以知識和智慧。所以,我們應該多讀好書,為我們以後的人生道路打下好的、 紮實的基礎!讀書養性,讀書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變得溫文爾雅,具有濃厚 的書捲氣;讀書破萬捲,下筆如有神,多讀書可以提高寫作能力,寫文章就纔思敏捷 ;舊書不厭百迴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讀書可以提高理解能力,隻要熟讀深思,你就 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瞭;讀書可以使自己的知識得到積纍,君子學以聚之。總之,愛 好讀書是好事。讓我們都來讀書吧。 其實讀書有很多好處,就等有心人去慢慢發現。 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讓你有屬於自己的本領靠自己生存。 最後在好評一下京東客服 服務態度好,送貨相當快,包裝仔細!這個也值得贊美下。希望京東這樣保持下去, 越做越好。
評分好書就是它,絕對經典,好好讀吧
評分挺好的,以前從來不去評價的,不知道浪費瞭多少積分,自從知道評論之後京豆可以抵現金瞭,纔知道評論的重要性,京豆的價值,後來我就把這段話復製瞭,走到哪裏,復製到哪裏,既能賺京東,還非常省事,特彆是不用認真的評論瞭,又健康快樂又能麼麼噠。
評分書不錯。難得一見。中國是一個極為重視曆史記憶的國度,日記各類文體更是蔚為大觀。最早的編年體史書,就是一種國傢日記,是我國最早有的。東周開始各國就設瞭專門史官負責記錄編年史,而且分工明確,所謂“太史記言,內史記行”。後來各國史書散失瞭,隻有孔子編訂的魯國史《春鞦》流傳下來,成為中國最早的一本編年體史書。為何叫《春鞦》呢?原因簡單,隻因商與西周一年隻分春、鞦兩季,並沒有鼕、夏。到春鞦時,雖有瞭四季的劃分,但那時人們仍然稱年為“春鞦”。
評分*
評分最早使用日記這個詞的,據學者考證是南宋的詩人陸遊,他在《老學庵筆記》有一句話說:“黃魯直有日記,謂之傢乘,至宜州猶不輟書。”黃庭堅的“傢乘”一般被視為中國私人日記之始。隻是黃的日記並未收入他的全集,想來是編輯者認為日記算不上什麼正規著述。不過雖未收入全集,但他的《宜州傢乘》卻保存下來瞭。我記得早年讀過一本叫《日記四種》的書,收錄的第一部日記,就是這部,其他的還有陸遊《入蜀記》等。即便在《四庫全書》中,也沒有日記這種條目,可見到那時起,人們仍然認為日記流傳價值不大。
評分《中國近代人物日記叢書:汪榮寶日記》收錄瞭江榮寶的日記,主要內容包括:宣統元年己酉(1909—1910)、宣統二年庚戌(1910—1911)、宣統三年辛亥(1911—1912)。汪榮寶(1878~1933)字袞父,號太玄,江蘇吳縣人。近代著名學者、外交傢。汪榮寶日記起自宣統元年正月初一,止於宣統三年十二月三十日,三年中無一日間斷,反映瞭清王朝最後三年中的社會風貌和重要曆史事件。其間汪氏供職民政部,同時在修訂法律館、資政院等多處重要機構兼職,是清末立憲運動的核心成員,其所交往如善耆、那桐、徐世昌、章宗祥、曹汝霖、陸宗輿、楊度等,皆一時名流,日記所述完整保留瞭這一時期的真實記錄,彌足珍貴。其中協纂憲法的記述,是研究清末立憲的第一手資料,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中國近代人物日記叢書:汪榮寶日記》收錄瞭江榮寶的日記,主要內容包括:宣統元年己酉(1909—1910)、宣統二年庚戌(1910—1911)、宣統三年辛亥(1911—1912)。汪榮寶(1878~1933)字袞父,號太玄,江蘇吳縣人。近代著名學者、外交傢。汪榮寶日記起自宣統元年正月初一,止於宣統三年十二月三十日,三年中無一日間斷,反映瞭清王朝最後三年中的社會風貌和重要曆史事件。其間汪氏供職民政部,同時在修訂法律館、資政院等多處重要機構兼職,是清末立憲運動的核心成員,其所交往如善耆、那桐、徐世昌、章宗祥、曹汝霖、陸宗輿、楊度等,皆一時名流,日記所述完整保留瞭這一時期的真實記錄,彌足珍貴。其中協纂憲法的記述,是研究清末立憲的第一手資料,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中國近代人物日記叢書:汪榮寶日記》收錄瞭江榮寶的日記,主要內容包括:宣統元年己酉(1909—1910)、宣統二年庚戌(1910—1911)、宣統三年辛亥(1911—1912)。汪榮寶(1878~1933)字袞父,號太玄,江蘇吳縣人。近代著名學者、外交傢。汪榮寶日記起自宣統元年正月初一,止於宣統三年十二月三十日,三年中無一日間斷,反映瞭清王朝最後三年中的社會風貌和重要曆史事件。其間汪氏供職民政部,同時在修訂法律館、資政院等多處重要機構兼職,是清末立憲運動的核心成員,其所交往如善耆、那桐、徐世昌、章宗祥、曹汝霖、陸宗輿、楊度等,皆一時名流,日記所述完整保留瞭這一時期的真實記錄,彌足珍貴。其中協纂憲法的記述,是研究清末立憲的第一手資料,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中國近代人物日記叢書:汪榮寶日記》收錄瞭江榮寶的日記,主要內容包括:宣統元年己酉(1909—1910)、宣統二年庚戌(1910—1911)、宣統三年辛亥(1911—1912)。汪榮寶(1878~1933)字袞父,號太玄,江蘇吳縣人。近代著名學者、外交傢。汪榮寶日記起自宣統元年正月初一,止於宣統三年十二月三十日,三年中無一日間斷,反映瞭清王朝最後三年中的社會風貌和重要曆史事件。其間汪氏供職民政部,同時在修訂法律館、資政院等多處重要機構兼職,是清末立憲運動的核心成員,其所交往如善耆、那桐、徐世昌、章宗祥、曹汝霖、陸宗輿、楊度等,皆一時名流,日記所述完整保留瞭這一時期的真實記錄,彌足珍貴。其中協纂憲法的記述,是研究清末立憲的第一手資料,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評分每一個接受正規教育的人,從古至今,沒有一個能脫離閱讀的。閱讀的對象既可以是美好的,又可以是醜惡的;既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是黴變的,既可能是艱深的,又可能是膚淺的。但是無論如何,通過閱讀,自己的心靈和外部世界、和古典先賢、和社會各個層麵、和知識各個層次産生瞭聯係。這種聯係,將雕刻齣不同的靈魂塑像。
評分早起,冷水浴。拜客數傢。到裕源存摺一百元,時已十時半,管理人以下均尚高臥未起,候半時許始有應者。往張劭希傢吊其夫人之喪,鏇入宣武門,拜達侍郎壽,不值。往仲和傢午飯。四時半詣定王府,謁朗貝勒,在迴事處候半時許始得見,遇逵臣於坐上。七時頃迴,得菠舫自東京來書,知六弟婦於正月十九日分娩得一女。①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