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敢说自己对一个历史人物百分之百了解?谁说我们几十年读下来的历史课本是百分之百正确?本书作者对历史的探究从细节着手,见解精辟独到。历史人物经过作者的塑造和打磨,不再只是纸片上一副单薄的画像,而是有立体感、有血有肉、有情有欲、知人间冷暖的活生生的人。
《盛世的疼痛》是著名作家祝勇的一部散文力作。作品讲述了自商鞅变法到清朝末年的变革史。商鞅变法强盛了秦国,奏响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前奏。至此之后,汉武帝刘彻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朝的崇文抑武,明代郑和的七次出海、兼容并蓄、明成祖朱棣之后的闭关锁国、夜郎自大,至清末李鸿章的洋务运动,每一次变革都影响甚至主导了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走向。作者以清晰的笔调,抓住历史的拐点,将盛世遮掩下的疼痛揭开来,将千年历史娓娓道来,毫无晦涩之感。
祝勇,作家、学者、纪录片工作者。
以文学、学术和影像的方式重述和阐释历史。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博士,
现供职于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兼任深圳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
北京作家协会理事、
全国青联第十届中央委员。
已出版作品40余种,主要作品有:
长篇历史小说《旧宫殿》、《血朝廷》,非虚构作品《纸天堂》、《辛亥年》,“文革学”著作《反阅读:革命时期的身体史》等。
获第一、二届郭沫若散文奖,第九届十月文学奖。
主创历史纪录片多部,任总撰稿,
代表作有:《我爱你,中国》(北京电视台)、《辛亥》(北京电视台)、《岩中花树》(中央电视台)等。
其中,《我爱你,中国》获2009年中国十佳纪录片奖,《岩中花树》获2012年中国十佳纪录片奖,《辛亥》获2012年第26届金鹰奖优秀纪录片奖、中国纪录片学院奖、中国十佳纪录片奖。
第一讲 变革者的咒语
第二讲 汉匈之战
第三讲 战争与和平
第四讲 欲望与恐惧
第五讲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第六讲 岩中花树
第七讲 袁崇焕与明代绞肉机
第八讲 1894,悲情李鸿章
与坚守儒家精神价值的中国人不同,“在‘町人根性’影响下,日本人不承认唯一正确的价值体系,也不认为有绝对正义” ,谁厉害,谁就代表正义,他们没有儒家“仁者爱人”的人道主义精神,也没有中国人特有的文化优越感,他们所信奉的武士道,与血淋淋的丛林法则刚好配套,无论多么精深的文化,在他们眼中都会被分解为至为简单的两种:有用的和没用的,在伊藤博文眼里,西方文化是有用的,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则已经过期作废,日本人不准备跟亚洲人玩儿了,决定“脱亚入欧”。
……
为了超过定远镇远,明治天皇节省宫内开销,捐钱购买军舰。皇太后也把自己珍藏的全部手饰捐献给海军……
……
1894年,是慈禧太后的60大寿,为了迎接这个节日,政府编订了远比编练海军更加详细的财政计划,按照这项计划,在庆典期间,紫禁城、西苑(今中南海)、颐和园、万寿寺等处的殿宇、门座均用彩绸装饰,这项“形象工程”的预算是144150两白银,在巡游回宫的路上,还耗资460870两白银,搭建20多座彩殿、彩棚,此外,还耗资240万两白银装修庙宇、搭建彩棚、安装宫灯、点景楼、音乐楼、灯游廊、牌楼等工程无数,不算为太后修建颐和园的费用,仅这些“形象工程”的费用,就能购买3艘“吉野号”,足以把日本海军打个稀烂,待日本人割地赔款之后,再办庆典不迟。而实际的情况是,北洋舰队自1888年以后竟不再有钱买船;1892年,中国政府公开宣布,因老佛爷寿庆需款,海军正式停购军舰。这一决定给日本人吃了一颗安心丸,既然大清帝国乐于把海军战舰化成金辇银桥和湖光山色,甲午一战,就没有不输之理了
……
很久以前,我就设想着以自己的方式讲述“中国通史”。什么是“自己的方式”?尽管我一直企图以“自己的方式”写作,却很难对它做出描述和界定,它只是潜伏在我内心深处的一个明确而又模糊的诉求。至少,摆脱历史叙述的功利性,让历史的复杂性、神秘性重新浮现出来,是一个起码的要求,正是由于我们试图摆脱被“脸谱化”的历史,我们才对历史有了真正的好奇心,而历史本身的戏剧性,就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来了。
现在回想起来,我的历史叙述是按照两个方向进行的。一个是“大历史”(macro history) 观念。黄仁宇先生认为,“大历史”观念是“用长时间远距离视界的条件重新检讨历史”。他说:“黑格尔纵论历史,早已奠定了大历史的哲学立场。汤因比分析世界各国文明,以六百年至八百年构成一个单元,叙述时注重当中非人力因素(impersonal factors) 所产生的作用,也树立了大历史的典范”[1]。只有拥有“大历史”观,我们对于历史细节的选择、对历史的判断才会超出一时一势的限制,我们的目光才更有穿透力,才能在史料中游刃有余,“了解历史上的英雄并没有掌握着群众的全部行动”[1],才能重新梳理历史的逻辑,揭开事实之间的秘而不宣联系——在历史中,一个事实与另一个事实可能是单线联系的,也可能是多线联系的,它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如同我在《纸天堂》中所写:一个历史的异数,会“打乱了整个历史的局面,就像一颗棋子的变动,会使所有的变动尾随其后,进而使整个棋盘的局面彻底改变。这是历史的‘蝴蝶效应’。对于这些环环相扣的变化,我们常常不以为然,因为这些变化是渐进的,我们几乎觉察不到它的细节”。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第一感觉是它的标题充满了哲学思辨的色彩。“盛世的疼痛”本身就有一种强烈的张力,暗示着繁华之下隐藏着不易察觉的危机;而“中国历史中的蝴蝶效应”则将这种张力引向了历史的宏观叙事。我一直认为,历史并非是一条直线向前推进的,而是充满了各种错综复杂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事件,可能在某个特定的历史节点上,引发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巨大的变革。我猜想,这本书会以一种非线性的、多角度的视角来解读中国历史,不会局限于传统的帝王将相、朝代更迭的叙事框架,而是会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去挖掘那些被忽略的细节。我尤其好奇,作者会如何去定义和衡量“蝴蝶效应”在中国历史中的作用,是强调其偶然性,还是将其视为历史发展规律的一部分?我希望作者能够提供一些鲜活的案例,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证明他的观点,让我能够信服并从中获得启迪。这不仅仅是关于历史事件的知识,更是一种关于如何理解历史、如何看待因果关系的方法论。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一种宁静而又充满力量的感觉,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而又深刻的故事。我一直对历史中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感到着迷,而“蝴蝶效应”恰恰是连接这两者之间的一座桥梁。它告诉我们,即使在看似注定的历史洪流中,个体微小的选择和行为,也可能成为改变方向的催化剂。我猜测,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是将这个概念巧妙地融入到中国历史的宏大叙事之中,去探寻那些看似不经意的事件,如何一步步积累,最终引发了重大的历史转折。我特别好奇,作者会如何去选择这些“蝴蝶效应”的实例,是选取那些众所周知的历史事件,然后从中挖掘出不为人知的细节?还是会另辟蹊径,去关注那些被历史边缘化的角落,去发现那些被忽略的“蝴蝶翅膀”?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打破我过去对历史的刻板印象,让我看到一个更加动态、更加复杂、更加充满可能性和不确定性的中国历史。我期待着能够通过这本书,获得一种更深刻的历史洞察力。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吸引人,深沉的色彩搭配上一个精致的蝴蝶图案,暗示着书中可能蕴含着深刻的隐喻。我一直对历史中的宏观叙事与微观事件之间的联系很感兴趣,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悠久且复杂历史的国家。蝴蝶效应这个概念,本身就带着一种神秘而引人入胜的意味,它常常用来解释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如何引发巨大的变革。读这本书之前,我脑海中已经浮现出许多可能的解读方向:或许作者会从某个历史人物的偶然选择入手,追溯其如何一步步影响了朝代更迭;又或者会聚焦于某个社会习俗或技术创新,分析其在不同时期所产生的辐射效应。我很期待作者能为我揭示那些隐藏在时间长河中的因果链条,让我重新审视那些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发现其中不为人知的“蝴蝶翅膀”。我尤其好奇,作者会如何处理那些历史上的“必然”与“偶然”,是强调命运的不可抗拒,还是揭示人性的选择在历史进程中的关键作用。同时,一个好的历史读物,不仅仅是史实的堆砌,更在于其思想的深度和观点的独特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给我一种全新的视角,挑战我固有的历史认知,引发我更深入的思考。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都非常不错,纸张的触感厚实且富有质感,封面的设计也相当大气,传递出一种厚重而深邃的历史感。我个人对历史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源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脉络的好奇,尤其是那些能够引发巨变的关键节点。蝴蝶效应,这个词本身就充满了哲学意味,它暗示着即使是最小的扰动,也可能在漫长的时间尺度上催生出意想不到的后果。我猜测作者可能在书中会选取一些中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比如某次重要的改革,某个重要的战役,或者某个重要的文化思潮,然后像剥洋苏一样,层层深入地分析其背后隐藏的,不为人知的,可能极其微小的动因。我期待作者能够用生动的笔触,将那些枯燥的史料转化为引人入胜的故事,让我能够感同身受地体会到历史的脉动。我特别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在众多的历史细节中,精准地捕捉到那些具有“蝴蝶效应”潜质的元素,并将它们巧妙地串联起来,形成一条清晰而有说服力的因果链。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需要深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我对此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装订方式让我觉得很经典,硬壳封面,很有分量,仿佛本身就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我对中国历史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源于对人类文明演进过程的好奇,而“蝴蝶效应”这个概念,则为我们理解这种演进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它提醒我们,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因素,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我设想,作者可能会从某些大家不太注意的历史细节入手,比如某个地方官的决策失误,某个普通人的生活习惯的改变,或者某种技术的萌芽,然后沿着时间轴,层层剥茧,展示这些微小的变动是如何逐渐累积,最终影响了整个社会的走向,甚至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我期待作者能够用一种严谨而不失趣味的方式,带领我走进那些被历史的尘埃所掩埋的角落,去发现那些被遗忘的“蝴蝶翅膀”,并理解它们是如何扇动起来,最终引发了历史的巨变。这本书能否给我带来惊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是否能够挖掘出那些真正具有代表性且令人信服的案例,并用清晰的逻辑将其呈现出来。
评分沟通中达成共识。
评分京东买书,方便快捷,真心不错。
评分以前买过,还是不错的,增加自己的学习嘛,哪个喊自己以前读书少呢,哈哈
评分非常好非常实惠,以后还会再次入货!
评分教育智慧求妙点.从知识到能力,从情感到智慧,教育逐步进入它的最佳境界。教育智慧表现为对教育本
评分京东配送很快,服务态度很好。这本书是历史性文学,不仅有丰富的史学知识,还有细腻的文字,让枯燥的历史变得有趣
评分于善待“差生”,宽容“差生”。
评分喜欢慢慢细读?
评分不错的商品,物有所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