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北大哲学课(精装)
:59元
作者:汪哲 编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1
ISBN:9787511341419
字数:760000
页码:426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0开
商品重量:
目录
第一篇认识真实的自己
第一章读懂世界先读懂自己
1.人生困难的事情是认识自己
2.世界接受的是我们自己的看法
3.人贵有自知之明
4.聆听内心的声音
5.和自己的心灵对话
6.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7.认识自己,才能自己
8.寻找自我值的天平
9.做真实的自我
第二章洞察生命的意义
1.生命只是一个过程
2.不同的阶段,人生各不相同
3.活着,是一段未知的旅程
4.为你的人生寻找一个意义
5.生命就在一呼一吸之间
6.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7.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8.生死有时,不如喜悦经过
9.谁珍惜生命,谁就延长了生命
第三章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1.不圆满才是人生的真相
2.凡事不必尽善尽美
3.福祸相依,泰然处之
4.别对自己太苛刻
5.缺憾也是一种美
6.做自己生命中的天使
7.你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
8.肯定自己,别人才能肯定你
9.没有华丽的完美,但有真实的质朴
第四章你可以做到更优秀
1.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2.每个人都是的
3.
4.勇于突破自我界限
5.树立远大的志向
6.坚定脚下,走好每一步
7.找一块自己的园地,用心经营
8改变一切从改变自己开始
9.一定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10.让信念托起你的人生
11.给自己一个新的开始
第二篇 以平常心泰然处世
第一章修持一颗平常心
1.平常心是生命中宝贵的东西
2.世态炎凉心不凉
3.少一些计较之心
4.不同的人生境遇皆有意义
5.该忘记的要学会忘记
6.不必在意别人的看法
7.生命无常,泰然处之
8.平平淡淡才是真
第二章淡泊名利是人生的高境界
1.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2.君子不追名逐利
3.以成就为重,而非以名利为先
4.充实内心,名利皆浮云
5.远离名利,自在生活
6.不必在意那些虚名
7.淡然面对他人的评
第三章人生要禁得住诱惑
1.抵制诱惑,保持一颗清凉心
2.贪婪的人容易迷失
3.恬淡寡欲,怡然自得
4.人到无求品自高
5.欲望转身即幸福
6.别用过长的尺子衡量生活
7.不为物累,洒脱生活
第四章淡定从容才能走远
1.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
2.从容是一种心灵优势
3.以出世心做人,以人世心做事
4.忘记怨恨,淡然面对
5.冲动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6.坐看云起,宠辱不惊
7.冬天总会过去,春天迟早会来
第三篇让心中充满阳光
第一章不抱怨地生活
1.人生没有绝对的公平
2.怨天尤人不如改变心态
3.别把抱怨当成习惯
4.在逆境中抱怨,等于遗弃幸运
5.悦纳生活中的不顺心
6.用微笑温暖生命的色调
7.在行走中领悟生命的纯美
8.一道门关上后,总有一扇窗打开
第二章知足才能常乐
1.知足是一种乐观的态度
2.珍惜拥有,你会得到更多
3.不快乐,是因为你想要的太多
4.贪得无厌是一种病态
5.如果因为没有鞋而哭泣,看看那些没有脚的人
6.平凡地活着,就是莫大的幸福
第三章保持阳光心态
1.透过窗棂,用阳光照亮心灵
2.远离悲观的迷雾
3.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这个世上
4.直接面对内心的恐惧
5.生命在,希望就在
6.自信,让生命起航
7.内心有阳光,世界就是光明的
8.自助者,天助之
9.生活,总有一个安身的角落
10.人生总有路可走
11.心向朝阳,乐观生活
第四篇人生的值在于拼搏
第一章任何成功都源自梦想
1.梦想照亮生活
2.人因梦想而伟大
3.人生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4.永远不要轻视自己的梦想
5.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6.给未来一个承诺
7.每个人的生活都应该有个目标
8.有志者,事竟成
第二章生活不是单纯用来享受的
1.人生的美丽在于奋斗的过程
2.富贵来自拼搏
3.不满是向上的车轮
4.你的时间花在哪里,成就就在哪里
5.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6.弱者等待机会,强者创造机会
7.自强才能自立
8.人不能依靠别人的力量前行
第三章逆境是人生修炼的高学府
1.逆境是人生好的课堂
2.人生需要苦难的洗礼
3.别抱怨挫折,是它让你留下了脚印
4.你不够成功,是因为你失败得还不够
5.用另一种眼光看待不幸
6.压力也是拼搏的动力
7.勇敢地走出生命的低谷
8.生命的彻悟等于受苦的深度
第四章沉住气才能成大器
1.沉淀下去,才能浮上来
2.争一时,不如争一世
3.凡事不可急于求成
4.临危不惧,以不变应万变
……
第五篇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第六篇培养美好的品性
第七篇给心灵留一片自由的空间
第八篇享受当下的美好人生
内容提要
《北大哲学课》中撷取许多北大先哲的精彩言论、真实的人生经历,并结合大量生动深刻的故事,详尽地阐述了北大人的生命智慧和人生哲理,希望由此带给读者精神的激励和人生方向的指引,让更多的人在智慧之光的引导下,拥有愈加圆满的人生。
....................
................
这本书的排版和字体选择透露出一种浓厚的学术气息,纸张的触感也很有质感,适合放在书架上作为工具书参考。翻阅中间章节时,我注意到作者似乎对“风险共担机制”的设计有着独到的见解。他不是简单地主张增加个人缴费,而是深入分析了如何通过更精妙的金融工程手段,将投资风险、长寿风险以及通货膨胀风险在不同主体间进行有效分散。这种注重“机制设计”的切入点,对于关注制度效率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我特别期待看到他对替代性投资工具的评价,比如那些非传统的养老金资产配置策略是否真的能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提供有效的补充。文字风格在这里变得更加精确和技术化,充斥着对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分析,这表明作者在构建自己的论点时,是经过了大量的定量测算的。对于我这样的务实型读者而言,这些具体的机制分析远比空泛的口号来得更有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叙述风格在后半部分似乎有意识地变得更加面向未来和政策实践。它不再仅仅是梳理过去的成因,而是开始构建一个“如果……将会如何”的未来蓝图。我注意到作者在讨论政策建议时,倾向于采用“情景模拟”的方法,而不是直接开出药方。例如,他会详细阐述A方案和B方案在不同经济增长预期下的长期财政影响,这种严谨的、后果导向的分析方式,极大地增强了建议的可信度。从读者的角度来看,这避免了许多政策研究报告中常见的理想化倾向。每一项建议后面都附带着对其实施难度和政治可行性的评估,这使得整本书的落脚点非常“接地气”。这部分内容读起来像是为政策制定者准备的深度备忘录,即便是一般读者,也能从中领悟到制度改革的巨大惯性和必须跨越的政治障碍。这种务实的视角,为这本书增添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评分初读这本书的引言,我立刻被一种略带忧患意识的叙事口吻所吸引。作者似乎并不满足于仅仅陈述现状,而是更着眼于历史的演变如何塑造成了今天的困境。那种行文的节奏感很强,仿佛在引导读者进行一次追根溯源的探险,从二战后的黄金时代福利承诺,一步步剖析到当前面临的结构性挑战。我个人非常欣赏作者在描述不同利益相关方(比如工会、企业雇主、政府监管机构)观点时的平衡态度,没有明显的偏颇,而是将复杂的博弈过程冷静地呈现出来。这使得阅读体验不再是单向的灌输,更像是在参与一场多方的圆桌会议。尤其是在探讨个人责任与社会保障的边界划分时,文字中那种对哲学层面的思辨,让人不禁停下来思考:一个健康的社会,其对公民晚年生活的承诺究竟应该到何种程度才算合理?这种对制度伦理的探讨,远远超出了单纯的财务规划范畴,将阅读的维度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有年代感,那种略显粗粝的质感和略微褪色的蓝色调,一下子就把人拉回了对宏大社会议题的严肃探讨中。从目录上看,作者显然是下了很大功夫梳理了美国养老金体系的脉络。我特别关注到其中关于“代际公平性”的讨论,这部分内容似乎在探讨当前体系如何影响年轻一代的未来储蓄能力,以及他们是否需要承担过多的结构性成本。文字的叙述方式非常学术,充满了严谨的数据引用和复杂的经济模型分析,对于一个非专业读者来说,阅读起来需要保持高度的专注力,但正是这种深入骨髓的专业性,让人感受到作者对这个议题的深刻理解。我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清晰的图表或案例分析,将那些晦涩的理论转化为更直观的认知,比如通过对比不同收入群体的养老金积累速度,来凸显制度的内在张力。整体而言,这本书的风格是沉稳而内敛的,它不像市面上常见的畅销书那样追求煽动性或快速结论,而是更倾向于构建一个详尽的知识框架,让读者自己去发现和权衡其中的复杂性。这种扎实的基调,预示着它将是一部具有长期参考价值的重量级作品。
评分整本书的气场是沉稳的,它没有试图去迎合大众对于“快速致富”或“轻松退休”的幻想,而是以一种近乎冷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正在经历深刻转型的社会保障系统。我欣赏作者在处理跨文化比较时的谨慎态度,他似乎并未将北欧模式或西欧模式简单地“嫁接”到美国语境下,而是深入探讨了文化、法律基础和政治传统对养老金制度选择的制约作用。这种对本土化特征的强调,使得全书的论述更具针对性和说服力。阅读过程中,我不禁在脑海中将书中的论点与我日常观察到的社会现象进行对照,发现许多制度的“不合理”之处,背后其实都有深层的历史逻辑和制度路径依赖在起作用。这本书更像是一堂高级社会科学的研讨课,它要求读者不仅要理解“是什么”,更要探究“为什么是这样”,并最终思考“未来可能是什么”。这本读物无疑是为那些真正想要深入理解复杂社会结构的人准备的佳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