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材料及工艺学

橡胶材料及工艺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傅政 著
图书标签:
  • 橡胶
  • 材料
  • 工艺
  • 高分子材料
  • 橡胶工业
  • 橡胶制品
  • 配方设计
  • 硫化
  • 性能测试
  • 应用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181190
版次:1
商品编码:11337595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84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橡胶材料及工艺学》突出了系统性、理论性和实践性想结合的特点,重点介绍橡胶行业的基础理论、新材料、新技术。具体包括橡胶本体材料、橡胶材料的化学反应、橡胶材料结构域性能、橡胶材料设计基础、橡胶材料加工过程与技术。除了适于研究和生产人员外,也适于作为高等院校的教学参考书。

内容简介

  《橡胶材料及工艺学》系统地介绍了橡胶材料与工艺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全书共分5章,详细地对橡胶本体材料、橡胶材料的化学反应、橡胶材料结构与性能、橡胶材料设计基础、橡胶材料加工过程与技术进行了概括。
  《橡胶材料及工艺学》可供橡胶工业系统从事科研和生产的科技人员以及有关高分子材料工作者,作为进修和参考资料之用;也可作为高等学校中与橡胶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及高年级学生的教学参考书。

目录

绪论
0.1 橡胶材料与橡胶工业
0.2 橡胶科学技术与工业展望

第1章 橡胶本体材料
1.1 引言
1.2 天然橡胶
1.3 丁苯橡胶
1.4 顺丁橡胶
1.5 异戊橡胶
1.6 丁基橡胶
1.7 乙丙橡胶
1.8 氯丁橡胶
1.9 丁腈橡胶
1.10 氟橡胶
1.11其他烯烃类橡胶
1.11.1 氯磺化聚乙烯
1.11.2 氯化聚乙烯
1.11.3 丙烯酸酯橡胶
1.12 硅橡胶
1.13 聚硫橡胶
1.14 聚醚类橡胶
1.15 热塑性橡胶
1.15.1 嵌段型热塑性橡胶
1.15.2 接枝型热塑性橡胶
1.15.3 共混型热塑性橡胶
1.16 液体橡胶
1.16.1 低聚物类液体橡胶
1.16.2 乳胶
参考文献

第2章 橡胶材料的化学反应
2.1 引言
2.2 化学改性反应
2.2.1 分子链基团反应
2.2.2 接枝共聚反应
2.2.3 嵌段共聚反应
2.2.4 力化学反应
2.3 交联反应
2.3.1 硫黄及同系物的交联反应
2.3.2 树脂的交联反应
2.3.3 有机过氧化物和辐射交联反应
2.3.4 金属氧化物的交联反应
2.3.5 交联结构与表征
2.4 老化反应与防护
2.4.1 氧老化反应
2.4.2 臭氧老化
2.4.3 物理因素引起的老化
2.4.4 老化反应的防护
参考文献

第3章 橡胶材料结构与性能
3.1 引言
3.2 材料的微观结构
3.2.1 分子链的构造
3.2.2 分子链的构型
3.2.3 分子链的构象
3.3 材料的细观结构
3.3.1 聚集态结构
3.3.2 多相体系结构
3.4 相容性
3.4.1 相容性的热力学判定
3.4.2 高分子物质�踩芗恋南嗳菪�
3.4.3 高分子物质�哺叻肿游镏实南嗳菪�
3.5 热转变
3.5.1 分子链热运动特点
3.5.2 热转变行为
3.5.3 玻璃化转变
3.6 高弹性与黏弹行为
3.6.1 高弹性的热力学解析
3.6.2 橡胶弹性状态方程
3.6.3 黏弹行为
3.7 破坏现象和机械强度
3.7.1 破坏现象
3.7.2 疲劳
3.7.3 黏合强度
3.8 加工流变性
3.8.1 熔体流动特征——非牛顿型流动
3.8.2 影响熔体流动性的因素
3.8.3 弹性效应与不稳定流动
3.9 传热与传质
3.9.1 热传导与热膨胀
3.9.2 低分子物的渗透与扩散
参考文献

第4章 橡胶材料设计基础
4.1 引言
4.2 本体材料的选择
4.2.1 橡胶的选择
4.2.2 橡胶的并用
4.3 交联体系
4.3.1 硫黄系硫化体系
4.3.2 非硫黄系交联体系
4.3.3 交联体系的进展
4.4 老化防护体系
4.4.1 防老剂的种类与特性
4.4.2 防老剂的选用
4.4.3 防老剂的进展
4.5 补强填充体系
4.5.1 补强与填充的概念
4.5.2 炭黑
4.5.3 白炭黑
4.5.4 无机填料及表面改性
4.5.5 短纤维的补强作用
4.5.6 补强填充剂的进展
4.6 增塑和加工助剂体系
4.6.1 增塑(软化)体系
4.6.2 加工助剂体系
4.7 其他助剂体系
4.7.1 发泡剂
4.7.2 阻燃剂
4.8 材料设计程序与方法
4.8.1 材料配方的表示形式
4.8.2 材料设计程序与实验研究
4.8.3 材料设计方法概述
4.9 高性能材料设计简论
4.9.1 低滚动阻力与抗湿滑材料
4.9.2 耐高低温和导热材料
4.9.3 耐介质材料
4.9.4 低透气性和耐真空材料
4.10 功能性材料设计简论
4.10.1 阻燃材料
4.10.2 导电材料
4.10.3 声学材料
4.10.4 生物材料
参考文献

第5章 橡胶材料加工过程与技术
5.1 引言
5.2 塑炼
5.2.1 塑炼机理
5.2.2 塑炼工艺与设备
5.3 混炼
5.3.1 开放式炼胶机混炼
5.3.2 密闭式炼胶机混炼
5.3.3 连续混炼机混炼
5.3.4 各种橡胶的混炼特性
5.3.5 混炼胶的质量检测
5.4 压延和挤出
5.4.1 压延
5.4.2 挤出
5.5 胶料与骨架材料的黏合
5.5.1 胶料与纤维(织物)的黏合
5.5.2 胶料与金属的黏合
5.6 硫化
5.6.1 硫化历程和正硫化
5.6.2 硫化工艺条件及确定方法
5.6.3 硫化介质和热传导的检测
5.7 硫化方法与设备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汽车底盘结构与设计》 一、 车辆动态性能的基石:底盘系统深度解析 本书旨在为读者全面、深入地揭示汽车底盘系统的奥秘。我们将从底盘在整车中的核心作用出发,详细阐述其构成要素、功能原理以及在整车性能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内容涵盖了底盘的整体布局、车架与车身连接形式、悬架系统的种类与工作特性、转向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制动系统的原理与制动效能分析,以及驱动桥与传动系统的匹配与技术发展。通过对这些核心部件的详尽解析,读者将能深刻理解底盘如何影响车辆的操控稳定性、乘坐舒适性、制动安全性以及动力传递效率。 二、 悬架系统:舒适与操控的平衡之道 悬架系统是底盘系统中最为复杂也是最为关键的部分之一。本书将系统性地介绍各种主流的悬架类型,包括但不限于麦弗逊式、双叉臂式、多连杆式、扭力梁式以及空气悬架等。我们将逐一剖析不同悬架结构的几何特性、工作原理、优缺点,并结合实际车型案例,分析其在不同工况下的表现。内容还将深入探讨弹簧、减震器、稳定杆等关键元件的设计与选型,以及它们如何共同作用,在过滤路面颠簸、抑制车身侧倾、保证轮胎接地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此外,本书还将介绍先进的电磁悬架、液压悬架等主动悬架技术,展望未来悬架系统的发展趋势。 三、 转向系统:人车交互的精准反馈 转向系统是驾驶者与车辆进行信息交互的直接通道,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驾驶的感受和安全性。本书将详细介绍机械转向、液压助力转向(HPS)和电动助力转向(EPS)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及技术特点。我们将深入分析齿轮齿条式转向机、循环球式转向机等常见转向机构,并探讨转向比、转向灵敏度、回正性能等关键参数的设计考量。同时,本书还将聚焦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详细解读其电机、传感器、控制单元的工作机制,以及其在提升燃油经济性、集成主动安全功能(如车道保持辅助)方面的优势。 四、 制动系统:安全保障的生命线 制动系统是汽车主动安全的核心部件。本书将全面解析液压制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制动踏板、主缸、管路、制动器(盘式制动器与鼓式制动器)等组成部分的功用。我们将重点分析不同类型制动器的结构特点、制动性能及散热设计,并详细阐述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刹车辅助系统(BAS)以及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等电子制动辅助技术的原理与作用,说明它们如何协同工作,最大程度地保证车辆在各种复杂路况下的制动安全。 五、 驱动与传动:动力的高效传递 驱动形式(前驱、后驱、四驱)的选择对车辆的性能表现至关重要。本书将分析不同驱动形式的优劣及其在不同车型中的应用。我们还将深入介绍传动系统的构成,包括变速器(手动、自动、CVT、DCT)的原理、结构及发展趋势,以及差速器的种类与作用。内容还将涉及万向节、传动轴等部件的设计与失效分析,以及四轮驱动系统中分动器、中央差速器、锁止机构等关键部件的工作原理,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动力是如何从发动机传递到车轮,并实现高效、平稳输出的。 六、 底盘集成与优化:系统协同的智慧 本书的最后部分将聚焦于底盘系统的集成与优化。我们将探讨如何从整车性能目标出发,对底盘的各个子系统进行协同设计与匹配。内容将涉及车辆的动态仿真分析、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控制、轻量化设计以及未来智能网联汽车底盘的发展方向,如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等。通过对底盘系统整体性的理解,读者将能掌握如何从全局视角出发,进行更高效、更合理的汽车底盘设计与改进,最终实现车辆性能的全面提升。 本书适合汽车工程专业的学生、汽车研发工程师、技术爱好者以及任何对汽车底盘系统感兴趣的读者。通过阅读本书,您将能够建立起扎实的底盘理论基础,理解现代汽车底盘设计的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为进一步的深入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书中关于橡胶检测与性能评价的部分,也是我非常看重的一点。作者清晰地介绍了各种常用的橡胶物理性能测试方法,如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硬度、耐磨性、压缩永久变形等,并详细说明了测试的标准、步骤和结果的解读。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不同测试方法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它们如何共同反映橡胶材料的整体性能的分析。这让我能够更科学、更全面地评估橡胶材料的品质,也为我今后的实验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评分

这本书在介绍各种橡胶助剂时,也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是简单罗列助剂的种类和作用,而是深入分析了每种助剂的化学成分、作用机理,以及在橡胶配方中的具体应用。例如,在讲到促进剂时,书中详细介绍了不同促进剂(如噻唑类、次磺酰胺类)的促进效率、抗焦烧性以及对硫化胶性能的影响,甚至还给出了具体的配方示例,说明如何根据最终产品的性能需求来选择合适的促进剂。这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讲解方式,让我对橡胶配方的设计有了更系统的认识。

评分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橡胶物理力学性能的深入探讨。作者不仅仅是列出各种性能指标,而是深入分析了这些性能指标背后的微观结构和分子链运动。例如,在讲解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时,书中用清晰的图示解释了橡胶分子链的伸展和滑移机制,并探讨了温度、应变速率等因素对这些机制的影响。这种从宏观现象追溯到微观原理的讲解方式,让我对橡胶的力学行为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能够更好地预测其在不同工况下的表现。

评分

这本书在讲解复杂理论的同时,还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的图表和实例,使得原本枯燥的专业知识变得生动易懂。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各种橡胶制品生产过程的图解,从模具的设计到产品的脱模,每一个环节都配有清晰的示意图,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生产流程。同时,书中还穿插了许多不同行业(如汽车、航空航天、医疗器械)对橡胶材料的具体应用案例,这些案例不仅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也让我看到了橡胶材料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评分

总而言之,这本书的编写结构非常清晰,从基础理论到实际应用,层层递进,逻辑严密。每一章节的内容都既有深度又不失广度,涵盖了橡胶材料的方方面面。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讲解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扎实的专业功底,使得这本书既具有学术价值,又兼具实践指导意义。对于任何想要在橡胶领域有所建树的研究者、工程师或者技术人员来说,这本书都绝对值得拥有。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简直太超出我的预期了!本来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的,没想到翻开第一页就被深深吸引了。作者在开篇就对橡胶的起源和早期发展史做了非常详尽的梳理,从天然橡胶的发现到合成橡胶的诞生,每一个关键节点都娓娓道来,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不同类型天然橡胶的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质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比如玛瑙胶、胶乳等,不仅仅是枯燥的化学式,还结合了实际的应用场景,比如它们各自在轮胎、密封件等领域的优势,让我对橡胶的“性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最让我觉得这本书与众不同的是,它并没有止步于理论的讲解,而是将大量的篇幅投入到了橡胶加工工艺的实践层面。从生胶的准备,到硫化、混炼、压延、挤出、模压等各种成型方法的原理和操作要领,作者都进行了非常细致的阐述。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硫化工艺的部分,不光讲解了不同硫化体系(如硫磺硫化、过氧化物硫化)的机理,还分析了温度、时间、压力等关键参数对硫化胶性能的影响,甚至还列举了实际生产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这对于我这样希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的人来说,简直是宝藏。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上,更在于它所提供的实践指导。作者在讲解过程中,反复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并提供了许多实用性的建议。例如,在介绍橡胶混炼工艺时,书中详细讲解了不同混炼设备(如开炼机、密炼机)的特点和操作注意事项,以及如何通过优化混炼工艺来提高胶料的均匀性和分散性。这些细致入微的指导,对于初学者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

评分

这本书对于想要深入了解橡胶改性技术的人来说,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橡胶改性方法,如物理改性(如填充、共混)和化学改性(如接枝、交联),并分析了不同改性方法对橡胶材料性能的影响。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纳米填料在橡胶中的应用部分,书中不仅讲解了纳米填料的种类、结构特点,还深入分析了它们如何通过界面效应和填充效应来提高橡胶的力学性能、耐老化性能等。

评分

我一直对橡胶制品的失效机理非常感兴趣,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它系统地讲解了橡胶在各种外部因素作用下的老化机制,比如热老化、光老化、臭氧老化、溶剂老化等,并且详细阐述了这些老化过程是如何导致橡胶性能下降的。更重要的是,书中还提供了提高橡胶制品耐老化性能的多种方法,比如选择耐老化性能优异的橡胶品种、添加抗老化剂、优化加工工艺等。这部分内容对于我理解橡胶产品的寿命和可靠性非常有帮助。

评分

应该还行吧,还没具体看。有点贵!

评分

为了开发新材料买来普及基础知识的,希望有帮助。

评分

基本详细讲述了常用橡胶材料的各种性能和工艺要求!还是值得一看!

评分

不错

评分

正版高清,货真价实

评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

退货了,服务还是满意的。

评分

买了很多的书,都挺不错的。

评分

物流很快,很实用的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