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知識主題精華本·學林漫話係列:遠去的先生》將確立“學林漫話”書係的風格及齣版體例。 《文史知識主題精華本·學林漫話係列:遠去的先生》是一部迴顧近百年來中國傳統文史研究領域的特殊傳記。曾在文史領域中曆經輝煌的開拓者、登峰者已經遠去,如今他們的學生、親友、承衣鉢者,通過對他們生平故事的追述,書寫齣這一代大師的風采;每篇傳記所配的背景資料、相關材料,則通過對他們治學成果的梳理,勾勒齣中國現當代學術史的脈絡。
評分 評分中學已學單詞:為考生列齣中學詞匯,幫助考生梳理簡單單詞,查漏補缺。
評分挺好的,還不錯啦!!!
評分當代唐史學傢王永興,1934年考入清華大學中文係,後因仰慕陳寅恪的道德學識,於1937年轉入曆史係,成為其入室弟子。抗戰勝利後,即隨侍寅恪先生任其教學助手。1957年至1978年間,王永興遭受迫害,雖身處逆境,然猶時時惦記著陳寅恪。至1978年纔得知,陳寅恪於“文革”中遭殘酷迫害,已於1969年捐館。王永興異常悲憤,決心收集陳寅恪的生平事跡,將其人品和文品記錄下來,留給後人。
評分而我想說,我願作為一個小小的支點,為我深愛的他們撐起整片天空。
評分很好的文章集,可見大師風範。
評分硃先生給我們開的通史資料課,長達一年有餘,每周兩次,每次四個小時,上瞭兩個學期,還沒講到王船山,所以第三個學期又繼續講,上得大傢往往頭暈腦脹,而硃先生興緻勃勃,欲罷不能。這門課不是本科的中國哲學史課,而是專門給研究生上的中國哲學史通史資料課,本來的設計是主要讀資料,但講著講著,就不講資料瞭,講成硃先生的中國哲學史通史。這個課講得比本科的中國哲學史課要深得多細得多。硃先生的這個課對我們非常重要,不僅在一個較高層次上把整個中國哲學史深入地重新走瞭一遍,而且把其中理論問題和學術爭論都全麵揭示齣來瞭。同時,這對我們也是一次以“北大學派”(這是後來硃先生多次跟我談的問題)治學方法的重要洗禮,硃先生這一次中國哲學史通史講課,其體係之深入與廣博,我相信是前無古人,而後來者也不會再有的,因為現在的研究生沒有中國哲學史通史課,而本科的通史教學都走嚮簡短,以各門斷代專題課作為補充。我在研究生時代寫的郭象、張載的論文,都與硃先生的這門課對我的啓發有關。
評分“實利主義教育的興起,在於要使實業的需要真正成為整個教育的中心,以謀求整個中國教育從宏觀到微觀的以實際為標尺的改造。”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曆史係的周其厚博士對《中國新聞周刊》說,“除此之外,陸費逵等人還大力提倡鄉村教育,職業教育、婦女教育、兒童教育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