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宋筆記(第6編·2)(繁體竪排版)

全宋筆記(第6編·2)(繁體竪排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 編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大象齣版社
ISBN:9787534776892
版次:1
商品編碼:11359954
品牌:大象齣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3-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87
字數:19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宋人筆記是中國古籍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也是宋代文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瞭解中國古代文化和社會生活的寶貴資料,具有較高的史料和文化價值。《全宋筆記(第6編·2)(繁體竪排版)》係統整理點校,采用繁體字竪排,新式標點。

內頁插圖

目錄

揮塵錄餘話
投轄錄
玉照新誌
摭青雜說
厚德錄

精彩書摘

  經世之纔?如常秩肯來,朕當以非常之禮待之。”故製詞雲:“幡然斯來,副朕虛佇。”蓋宣德音也。
  靖康初,李伯紀薦任申先世初自布衣锡對,欽宗忽問雲:“卿在前朝,曾上書乞取燕、雲。”世初雲:“誠有之。臣是時為見遼國衰弱,謂我若訓練甲兵,遲以歲月,乘此機會,可以盡復燕舊地,初非欲結小羗搐其巢穴。此書尚在,可賜睿覽。”上雲:“曾見之。使如卿言,燕、雲之地何患不得。”繼以嘆息,即批齣賜進士齣身,自是進用。世初,伯雨之子也。
  高宗應天中興之初,大臣有薦濾州草澤彭知一者,有康濟之略,隱居鳳翔府。得旨令守臣錢蓋等津發至行在所。既入朝,廼以所燒金及藥術為獻。詔雲:“朕不忍燒假物以誤後人,仰三省發遣,赴元來去處,日下施行。仍將燒金閤用什物於街市槌毀。”
  建炎己酉,以葉夢得少蘊為左丞,纔十四日,而為言者所攻而罷。其自記奏對聖語,備列於後:一日,進呈知婺州蘇遲奏,乞減年額上供羅,聖訓問:“祖宗額幾何?”臣等對:“皇佑編勅一萬匹。”問:“今數幾何?”臣等指蘇遲奏言:“平羅、婺羅、花羅三等,共五萬八韆七百九十七疋。”聖訓驚曰:“苦哉,民何以堪!”臣等奏:“建炎赦書,諸崇寜以後增添上供過數,非祖宗舊製,自閤盡罷。今遲奏乞減一半。”聖訓曰:“與盡依皇佑法。”
  ……

用戶評價

評分

  建炎己酉,以葉夢得少蘊為左丞,纔十四日,而為言者所攻而罷。其自記奏對聖語,備列於後:一日,進呈知婺州蘇遲奏,乞減年額上供羅,聖訓問:“祖宗額幾何?”臣等對:“皇佑編勅一萬匹。”問:“今數幾何?”臣等指蘇遲奏言:“平羅、婺羅、花羅三等,共五萬八韆七百九十七疋。”聖訓驚曰:“苦哉,民何以堪!”臣等奏:“建炎赦書,諸崇寜以後增添上供過數,非祖宗舊製,自閤盡罷。今遲奏乞減一半。”聖訓曰:“與盡依皇佑法。”

評分

  建炎己酉,以葉夢得少蘊為左丞,纔十四日,而為言者所攻而罷。其自記奏對聖語,備列於後:一日,進呈知婺州蘇遲奏,乞減年額上供羅,聖訓問:“祖宗額幾何?”臣等對:“皇佑編勅一萬匹。”問:“今數幾何?”臣等指蘇遲奏言:“平羅、婺羅、花羅三等,共五萬八韆七百九十七疋。”聖訓驚曰:“苦哉,民何以堪!”臣等奏:“建炎赦書,諸崇寜以後增添上供過數,非祖宗舊製,自閤盡罷。今遲奏乞減一半。”聖訓曰:“與盡依皇佑法。”

評分

  口腹不節,緻疾之因;念慮不正,殺身之本。

評分

    思廟之誤在於事必躬親,任人以疑,起用內監代人士,以營利為物。聖人雲“與其有聚斂之臣,寜有盜臣”,成如斯言,遼事愈急,兵餉不絕,則賦斂愈重,民愈貧,則盜賊愈多,明事不可再挽。故為明慮者,禍不在顓臾,而在蕭薔之內,於清則守,於流賊則誅其渠魁,撫其眾,減其賦稅,濟其溫飽。

評分

內容沒的說,京東活動也很給力,贊。

評分

全宋筆記(第6編)(5)(繁體竪排版)》是一部係統整理過的收羅齊全的宋人筆記總匯。每部筆記均由整理者撰寫一篇有學術價值的點校說明,內容包括作者小傳、成書經過、內容評價、版本情況及源流、所用底本及校勘概況等。宋人筆記是中國古籍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也是宋代文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瞭解中國古代文化和社會生活的寶貴資料,具有較高的史料和文化價值。《全宋筆記(第6編·2)(繁體竪排版)》係統整理點校,采用繁體字竪排,新式標點。《全宋筆記(第6編)(5)(繁體竪排版)》新式標點,是極有價值的史料。

評分

  人之有過失,猶身之有疾病。攻之以藥石,誨之以廉恥,雖過失不害為賢者,雖疾病不失為全人。

評分

非常優秀的一套宋人筆記全集,裝幀設計樸素大方,用紙輕便,簡裝版更是用瞭很軟的牛皮紙封麵,比精裝版更便於閱讀。趕著200減60拼成兩個單,實際入手價全套270元,還是非常實惠的。當然,買的這套基本都是最後一本瞭,送來的時候顯得有點髒瞭,還好對書的整體沒有影響,仍然要給五星。

評分

    思廟之誤在於事必躬親,任人以疑,起用內監代人士,以營利為物。聖人雲“與其有聚斂之臣,寜有盜臣”,成如斯言,遼事愈急,兵餉不絕,則賦斂愈重,民愈貧,則盜賊愈多,明事不可再挽。故為明慮者,禍不在顓臾,而在蕭薔之內,於清則守,於流賊則誅其渠魁,撫其眾,減其賦稅,濟其溫飽。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