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业性——美国心理学会儿童心理学家撰写,专业插画家绘图,心理学背景和翻译水平兼备的妈妈们担任翻译。书后附有“写给父母和老师的话”,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剖析孩子的种种表现,帮助家长理解孩子,指导孩子克服种种情绪障碍,陪伴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2.实用性——给父母们补充相关儿童心理学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与孩子相处,解决育儿过程中的种种困惑。
3.趣味性——绘本故事的表现形式容易被孩子接受,生动、有趣的故事场景,将成长的道理蕴涵其中。亲子共读的形式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快乐阅读。
4.安全环保——采用可持续认证森林环保纸,大豆油墨环保印刷,亚光铜保护孩子视力,圆角设计翻页不伤手。入选北京市绿色印刷工程——优秀少儿读物绿色印刷示范项目。
  ★获美国育儿媒体奖!Booklist盛赞图书!
  ★《我是大姐姐了》用惟妙惟肖的绘画手法将一个做了大姐姐的小女孩的不同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心生喜爱。
当家里有了新宝宝时,大孩子的世界会因此而改变,虽然他们也会兴奋和喜悦,但同时也会感到愤怒、嫉妒、恐惧和怨恨。他们会觉得,他们在爸爸妈妈心目中的地位被取代了,他们的需求也排在了小宝宝之后。他们需要明白爸爸妈妈爱每一个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他们也需要调整自己的心理,学会耐心和分享。
安妮特.谢尔登(Annette Sheldon)在公共图书馆从事了19年的故事讲解员和学前教育专家后退休,她和丈夫哈利住在美国俄亥俄州奥斯汀堡附近的一个小农场。退休后,安妮特继续从事写作。
凯伦.麦泽尔(Karen Maizel)曾为21本童书创作过插画。目前,她在一所美术设计学院从事基础教学工作。她现在和丈夫住在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附近。她的三个女儿已经长大成人,她还有一个外孙女。
  写给父母的话
  简.阿农吉亚塔 心理学博士
  小宝宝给家里的每个人都会带来快乐。通常,他们的哥哥姐姐和他们的父母一样,会以他们各自的兴奋、好奇、骄傲、关爱和喜悦来迎接小宝宝的到来。但是,他们的世界也会因此而改变,他们无法理解,无法控制,令人不悦的情绪会随之而来:愤怒、嫉妒、怨恨、困惑,他们会担心爸爸妈妈不会再像以前那样爱他们了。
  他们会通过一些退步的行为来表达这些负面情绪,比如表现得像个小宝宝,或者要求爸爸妈妈还像小宝宝那样对待他们。他们也可能乱发脾气、掐小宝宝或者破坏小宝宝的玩具或爸爸妈妈的东西。
  他们还可能表现得恰恰相反,他们努力成为乖孩子或非常棒的大哥哥或大姐姐,以便重新获得在父母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孩子的这些情绪和反应可能会非常强烈,但是如果不经常出现,它们都是完全正常的。除了保持幽默感之外,父母还可以按照下列方法帮助孩子度过这段时期。
  小宝宝到来之前
  在小宝宝到来之前就帮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而且越早越好。提前准备将非常有助于孩子调整他们的心理。
  你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医院,通过医生的讲解揭开小宝宝在孩子心目中的神秘面纱,缓解他们焦虑的情绪。
  让孩子知道,妈妈不在时,谁来负责照看他们,妈妈会离开多久,爸爸何时在家,他们何时可以去医院看望妈妈和小宝宝,以及其他孩子想知道的问题。
  将这些计划写下来并贴在孩子看得见的地方,这些具体的计划会给予孩子特别的安慰。即便是对那些还不认字的小孩子来说,这种形式也会消除他们内心的不安,他们会要求大人反复地读这些内容。
  小宝宝到来之后
  留出尽可能多的时间与孩子单独在一起。即使每天只有15分钟或者每周只有一个下午,单独与爸爸妈妈相处的时间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告诉他们,你非常高兴和他们共度这段特别的时间。
  给孩子讲他们小时候的故事,和他们一起看他们还是小宝宝时的照片和纪念物,这会让他们明白爸爸妈妈像珍爱小宝宝一样珍爱他们。
  在恰当的时候,以温和的语气提醒孩子作为大哥哥或大姐姐的好处,你可以这样说:“你是大孩子,可以吃冰激凌,而小宝宝却不能,他们只能吃奶。”或者“妹妹太小了,不能和我们一起去游泳,她得长到你这么大才能去呢!”你可以在孩子感到嫉妒或者想变回小宝宝时这样说。
  无论在小宝宝到来之前还是之后,你都可以让孩子参与决定家中的事务。当你问孩子有什么建议时(比如,“我们买黄色的毯子还是条纹的呢?”),他们更能感觉到自己是家里的一员。你可以在孩子感到缺乏控制力时这样做,然而,也要适当把握尺度。因为,当我们给小宝宝买些特别的东西或者陪他们的时间过长,会引起大孩子的怨恨。
  尽量保持和以前相同的规则、习惯和作息时间,以便让孩子的世界保持稳定。不过,你也可以制定一些比以前更具挑战性的规则。
  ……
说实话,当妈的谁不希望给孩子找点真正有营养又有趣的书呢?特别是家里要添新丁的时候,我更是绞尽脑汁想给大宝做心理建设。这本《我当大姐姐了》简直是雪中送炭!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已经把我征服了,那个小姑娘的表情,那种眼神,我一看就知道,这绝对是写进了我们这种“大宝”心坎里的故事。翻开内页,画风延续了封面的温馨感,色彩搭配很柔和,一点也不刺激眼睛,特别适合小小孩。我最喜欢的是,它没有那种生硬的道理,也不是简单地讲“要让着弟弟妹妹”,而是通过一个非常细腻的故事,让孩子自己去体会那种从“唯一”到“分享”的过程。书里的小主人公,她有好奇,有兴奋,但也有那种微妙的小失落,也有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这些情绪太真实了!我感觉作者就像一个能读懂孩子心事的朋友,把这些情绪都用画和文字巧妙地展现出来。比如,她第一次抱小宝宝,小心翼翼的样子,或者小宝宝哭了,她有点手足无措但又努力去安慰,这些画面让我觉得特别亲切,也让我看到了我孩子未来可能会有的样子。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会孩子怎么当一个“好姐姐”,更重要的是,它在帮助孩子理解和接纳自己的情绪,也学会如何去爱别人,怎么去建立更亲密的关系。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真的比任何说教都来得有效。它让孩子明白,即使有了小宝宝,自己依然是那个被爱着的宝贝,而且还能在新的身份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和价值。
评分我最近在书店闲逛,无意间看到这本《我当大姐姐了》,瞬间就被它吸引住了。首先,从封面设计来说,它就给人一种非常亲切和有故事的感觉,画风细腻,色彩柔和,小主角那张充满情绪的脸,真的很容易让孩子们产生代入感。我本身是从事幼教工作的,所以对绘本的选择会比较挑剔,特别注重内容是否能够真正地引起孩子的共鸣,并且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积极的价值观。这本绘本给我的第一印象就非常好,它并没有简单地讲述“有了弟弟/妹妹该怎么办”这样的话题,而是深入到孩子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我看到其中一些情节,比如小女孩第一次感受到被忽略的失落,或者因为小宝宝的到来而感到好奇和新奇,这些都是非常真实的孩子的情绪反应,很容易让小朋友们在阅读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我尤其喜欢它没有用说教的方式来引导,而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让孩子自己去理解和感受。书中对“大姐姐”这个新角色的心理变化描绘得非常到位,从最初的期待,到逐渐承担起责任,再到和小宝宝之间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整个过程非常细腻,也很有教育意义。我感觉这本书对于帮助3-6岁的孩子适应家庭新成员的到来,培养他们的爱心、责任感和同理心,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它不仅仅是针对“大姐姐”,其实对于即将成为哥哥的小朋友,或者家里有小宝宝的家庭,都能从中受益。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孩子们理解和接纳自己的情绪,并且学习如何去爱和关心身边的人,这是非常重要的成长课题。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物色适合给家里的小侄女的绘本,因为她刚刚升格成为姐姐,我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帮助她适应新角色的书。朋友推荐了这本《我当大姐姐了》,我拿到手之后,真的非常惊喜。首先,这本绘本的画风就非常吸引人,那种手绘的质感,色彩柔和且富有童趣,很容易让小朋友们沉浸其中。更让我赞赏的是,这本书的内容处理得非常细腻和人性化。它并没有简单地告诉孩子“要爱护弟弟妹妹”,而是深入到孩子真实的内心世界,描绘了她在面对新生命到来时的各种情绪:有新奇、有期待,也可能有那么一丝丝的小不安和失落。我喜欢它以非常生活化的视角来展开故事,比如小女孩观察小宝宝睡觉,或者笨拙地尝试照顾小宝宝,这些细节都特别真实,能让孩子们感同身受。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在引导孩子理解“责任”和“爱”,但并不是用说教的方式,而是通过故事的情节和角色的互动,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我感觉这本书对于帮助3-6岁的孩子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培养他们的同理心、责任感和分享精神,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它还不仅仅是关于“当姐姐”这件事,更重要的是,它在帮助孩子认识和接纳自己的情绪,学习如何与他人建立更深厚的情感连接。我非常看好这本绘本,觉得它能够给孩子们带来非常积极的影响,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拥有更强大的内心和更美好的情感体验。
评分天哪,最近给我家那个刚升级当姐姐的小宝贝找绘本,真是费了好大劲。之前也陆陆续续买了一些讲家庭关系、分享的绘本,但总觉得差了点意思,不是太说教,就是内容不够贴近小朋友的真实感受。这次偶然翻到这本《我当大姐姐了》,简直太对我的胃口了!封面就特别吸引人,一个小女孩一脸期待又有点小骄傲地看着镜头,旁边还有一个更小的宝宝,画面温馨又充满故事感。我迫不及待地翻开,发现里面的画风是那种柔和温暖的,色彩也很舒服,不会过于鲜艳刺眼,很适合3-6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更重要的是,它从一个“大姐姐”的视角出发,去描绘那种从独享宠爱到需要照顾小弟弟/小妹妹的转变过程。我感觉作者非常了解小孩子的心情,能够捕捉到那种既有新奇感、责任感,又可能夹杂着一点点不安、嫉妒的小情绪。整本书读起来,节奏很自然,没有那种硬生生灌输道理的感觉,而是通过故事和情节,让孩子自己去体会和理解。我特别喜欢其中几个场景,比如姐姐第一次抱小宝宝,小心翼翼的样子,还有小宝宝哭的时候,姐姐笨拙但认真地去安慰,这些细节都特别真实,让我感觉仿佛看到了我自家孩子曾经的样子,又或者将来会有的模样。这本书感觉不只是讲“当大姐姐”这件事,它更像是在悄悄地帮助孩子建立一种同理心,学会关怀和分享,同时也让他们明白,即使有了小宝宝,自己依然是被爱着的,只是爱的形式会不一样。我觉着对于刚进入“大姐姐”角色的孩子来说,这本书简直就是一份最好的礼物,能够帮助他们平稳地度过这个重要的人生阶段。
评分说实话,在找给孩子读的书时,我最头疼的就是那种一看就“教育意义过重”的书,感觉孩子在听故事的同时,也像是在上一堂枯燥的课。直到我发现了这本《我当大姐姐了》,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这本书的画风就非常治愈,色彩搭配得恰到好处,既有童趣又不失温馨。我仔细看了内容,它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在迎来新生命的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成长,这个主题本身就特别贴近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生活。作者非常聪明地没有去刻意强调“分享”或者“责任”这些词语,而是通过一系列真实又富有想象力的情节,让孩子自己去感受。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个情节,小女孩看着熟睡的小宝宝,那种既好奇又有点复杂的心情,我感觉作者捕捉到了这个年龄段孩子最微妙的情绪。而且,书中并没有把“当大姐姐”这件事描绘成一种负担,反而是让孩子看到,即使有了小宝宝,自己依然是家庭中重要的一份子,而且还可以从中获得新的乐趣和成就感。这对于很多可能会因为弟弟妹妹的到来而感到不安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建设。我特别喜欢书中的插画,细节处理得非常好,比如小女孩小心翼翼地喂小宝宝喝水,或者小宝宝咿咿呀呀地回应姐姐的逗弄,这些画面充满了爱与温馨。这本书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本绘本,更像是一个能陪伴孩子度过情绪起伏的小伙伴,帮助他们理解和接纳自己的情感,并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去爱。
评分图书一如既往的好,就是现在满减活动比原来差很多,而且参加满减的都是提价后再参加,跟没满减时总价便宜不多,京东越来越不厚道了呦!
评分书的价格实惠,内容和质量都很好,适合幼儿园的小朋友看,但就是内容太少了
评分书还没看,希望有收获
评分这个不错,让小朋友对二胎有一定的心理预期
评分很好,不错。
评分为即将到来的二胎准备的,有些心理安慰作用。处理好大宝的心情。多站在孩子的角度。
评分不错。。。
评分写给二胎的绘本,写的很写实,感觉和我们家很像。
评分配送特别快,服务特别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