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电子电路识图全突破(双色版)》系统而详细地讲解了五大类数十种实用、高频率运用的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每个电子电路的识图包括了直流电路分析、交流电路分析、元器件作用分析等内容。《电子电路识图全突破(双色版)》内容系统,讲解详细、透彻,理论紧密联系实际。
  《电子电路识图全突破(双色版)》适合立志成为电子工程师的读者、电子行业的从业者、在校和刚毕业的大学生、技师学院学生和职校学生,以及广大的电子爱好者阅读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目 录
第1章 放大电路详解 1
1.1 电阻器重要特性 1
1.1.1 普通电阻器电路符号 1
1.1.2 普通电阻器重要特性 2
1.1.3 电阻器电路基本工作原理 2
1.1.4 电阻串联电路及重要特性 4
1.1.5 电阻并联电路及重要特性 6
1.1.6 电阻串并联电路及重要特性 8
1.2 电容器重要特性 9
1.2.1 电容器的电路符号和基本结构 10
1.2.2 电容器隔直通交特性 10
1.2.3 电容器容抗特性 11
1.2.4 电容器储能特性和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特性 12
1.2.5 电解电容器电路符号及重要特性 13
1.2.6 电容串联电路及重要特性 14
1.2.7 电容并联电路及重要特性 16
1.3 全面掌握三极管基础知识 17
1.3.1 三极管种类及外形特征 17
1.3.2 三极管电路符号和基本工作原理 20
1.3.3 三极管截止、放大和饱和3种工作状态 23
1.3.4 三极管各电极电压与电流关系 25
1.4 三极管重要特性 26
1.4.1 三极管在电路中的作用 26
1.4.2 三极管电流放大和控制特性 27
1.4.3 三极管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内阻可控和开关特性 28
1.4.4 发射极电压跟随基极电压特性 28
1.4.5 三极管输入回路和输出回路 29
1.5 三极管直流电路分析方法及基础知识点 30
1.5.1 三极管电路分析方法 31
1.5.2 三极管静态电流作用及其影响 33
1.6 三大类三极管偏置电路工作原理分析与理解 34
1.6.1 4种三极管固定式偏置电路工作原理分析与理解 34
1.6.2 7种三极管分压式偏置电路工作原理分析与理解 36
1.6.3 4种集电极-基极负反馈式三极管偏置电路工作原理分析与理解 40
1.7 三极管集电极和发射极直流电路工作原理分析与理解 41
1.7.1 7种三极管集电极直流电路工作原理分析与理解 41
1.7.2 7种三极管发射极直流电路工作原理分析与理解 43
1.8 三极管共发射极放大器工作原理分析与理解 46
1.8.1 共发射极放大器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工作原理分析与理解 46
1.8.2 共发射极放大器中元器件的作用分析 47
1.8.3 共发射极放大器重要特性 50
1.9 三极管共集电极放大器工作原理分析与理解 52
1.9.1 单级共集电极放大器特征和直流电路工作原理分析与理解 52
1.9.2 共集电极放大器交流电路和发射极电阻工作原理分析与理解 52
1.9.3 共集电极放大器重要特性 54
1.10 三极管共基极放大器工作原理分析与理解 55
1.10.1 共基极放大器直流电路工作原理分析与理解 56
1.10.2 共基极放大器交流电路及元器件作用分析 57
1.10.3 共基极放大器故障分析和重要特性 57
1.10.4 3种类型放大器综述 59
1.10.5 3种类型放大器判断方法 59
第2章 多级放大、差分放大和音频功放电路详解 61
2.1 多级放大器组成方框图和电路分析方法 61
2.1.1 多级放大器结构方框图 61
2.1.2 各单元电路作用和电路分析方法 61
2.2 双管阻容耦合放大电路详解 62
2.2.1 单级放大器类型识别方法和直流、交流电路工作原理分析与理解 62
2.2.2 元器件作用分析 63
2.3 双管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和三级放大电路详解 63
2.3.1 双管直接耦合放大电路详解 63
2.3.2 三级放大电路详解 65
2.4 耦合电路和退耦电路详解 65
2.4.1 耦合电路功能和电路种类 65
2.4.2 阻容耦合电路工作原理分析与理解 66
2.4.3 直接耦合电路工作原理分析与理解 67
2.4.4 变压器耦合电路工作原理分析与理解 67
2.4.5 退耦电路详解 69
2.5 差分放大电路详解 71
2.5.1 差分放大器基础知识和电路分析方法 71
2.5.2 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 71
2.5.3 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式差分放大器工作原理分析与理解 72
2.5.4 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式差分放大器工作原理分析与理解 75
2.5.5 单端输入、单端输出式差分放大器工作原理分析与理解 77
2.5.6 单端输入、双端输出式差分放大器工作原理分析与理解 78
2.5.7 带恒流源差分放大器工作原理分析与理解 79
2.5.8 具有零点校正电路的差分放大器工作原理分析与理解 80
2.5.9 多级差分放大器工作原理分析与理解 81
2.6 音频前置集成电路详解 81
2.6.1 电路分析方法 82
2.6.2 电路工作原理分析与理解 82
2.7 音频功率放大器基础知识 83
2.7.1 电路结构和单元电路作用 83
2.7.2 甲类、乙类和甲乙类放大器 84
2.7.3 功率放大器的定阻式输出和定压式输出 87
2.7.4 推挽、互补推挽和复合互补推挽放大器 87
2.7.5 推挽输出级静态偏置电路 90
2.7.6 OTL功率放大器输出端耦合电容电路分析 92
2.8 分立元器件OTL功率放大器电路详解 93
2.8.1 直流电路分析 94
2.8.2 交流电路分析 94
2.8.3 自举电路分析 94
2.8.4 实用复合互补推挽式OTL功率放大器工作原理分析与理解 96
2.9 集成电路OTL功率放大器电路详解 97
2.9.1 单声道OTL功率放大器集成电路工作原理分析与理解 98
2.9.2 双声道OTL音频功率放大器集成电路工作原理分析与理解 102
2.10 分立和集成OCL功率放大器电路详解 104
2.10.1 分立元器件OCL功率放大器工作原理分析与理解 104
2.10.2 集成电路OCL音频功率放大器工作原理分析与理解 106
2.11 BTL功率放大器电路详解 108
2.11.1 BTL功率放大器基础知识 108
2.11.2 分立元器件BTL功率放大器工作原理分析与理解 109
2.11.3 集成电路BTL功率放大器工作原理分析与理解 110
第3章 直流稳压电路详解 113
3.1 电源基础知识 113
3.1.1 电源电动势和端电压 113
3.1.2 直流电源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 114
3.1.3 电源内阻、恒压源和恒流源 115
3.1.4 电源电路基础知识 117
3.1.5 电源电路特点 118
3.1.6 电源电路分析方法 118
3.1.7 电源空载和过载 119
3.1.8 电源电路方框图 119
3.1.9 普通电源电路方框图及各部分电路作用 120
3.1.10 含稳压电路的电源电路方框图 122
3.1.11 开关电源电路方框图 123
3.1.12 电源电路种类 124
3.1.13 电源电路各部分电路简述 126
3.1.14 电源电路主要元器件简述 127
3.2 典型串联调整型稳压电路详解 128
3.2.1 串联调整型稳压电路组成及各单元电路作用 128
3.2.2 直流电压波动因素解析和电路分析方法 129
3.2.3 典型串联调整型稳压电路工作原理分析与理解 131
3.3 串联调整型变形稳压电路详解 132
3.3.1 串联调整管稳压电路中复合管电路的分析 132
3.3.2 采用复合管构成的串联调整管稳压电路工作原理分析与理解 133
3.3.3 采用辅助电源的串联调整型稳压电路工作原理分析与理解 135
3.3.4 接有加速电容的串联调整型稳压电路工作原理分析与理解 136
3.4 调整管变形电路工作原理分析与理解 136
3.4.1 调整管并联电路工作原理分析与理解 136
3.4.2 复合管调整管电路工作原理分析与理解 137
3.4.3 调整管分流电阻电路工作原理分析与理解 137
3.4.4 散热片基础知识 138
3.5 三端稳压集成电路详解 140
3.5.1 三端稳压集成电路典型应用电路工作原理分析与理解 140
3.5.2 三端稳压集成电路输出电压调整电路工作原理分析与理解 141
3.5.3 三端稳压集成电路增大输出电流电路工作原理分析与理解 142
3.6 直流电压供给电路详解 143
3.6.1 了解直流电压供给电路 143
3.6.2 整机直流电压供给电路分析方法 145
第4章 音响电路详解 147
4.1 音响器材常用元器件综述 147
4.1.1 驻极体电容话筒和扬声器 147
4.1.2 磁头 148
4.1.3 直流有刷电动机 148
4.1.4 接插件 149
4.1.5 电子管 150
4.1.6 双声道CMOS耳机功率放大器集成电路和功率场效应管 151
4.1.7 双联同轴电位器 152
4.2 音响技术名词和基本概念 152
4.2.1 声音三要素 152
4.2.2 立体声概念 154
4.2.3 听觉基本特性 155
4.2.4 音响技术重要定律和效应 156
4.3 主功率放大器保护电路详解 158
4.3.1 保护电路基本形式 158
4.3.2 过电压保护电路和过载保护电路 158
4.3.3 聚合开关保护电路 159
4.4 胆机ABC 161
4.4.1 胆机简介 161
4.4.2 胆机技术性能指标和胆机的使用 162
4.5 功能转换开关电路详解 163
4.5.1 功能转换开关电路的位置和种类 163
4.5.2 功能转换开关电路分析 163
4.6 音量控制器和音调控制器电路详解 165
4.6.1 音量控制器 165
4.6.2 音调控制器 167
4.7 响度控制器和立体声平衡控制器电路详解 170
4.7.1 响度控制器 170
4.7.2 立体声平衡控制器 171
4.8 扬声器保护电路详解 174
4.8.1 继电器触点常闭式扬声器保护电路 174
4.8.2 另一种实用继电器触点常闭式扬声器保护电路 176
4.8.3 继电器触点常开式扬声器保护电路 177
4.8.4 多种集成电路构成的扬声器保护电路 180
4.9 音箱技术简介和分频电路详解 185
4.9.1 扬声器质量对音质的影响 186
4.9.2 音箱的个性 186
4.9.3 音箱灵敏度 188
4.9.4 两种常见音箱结构和3种特殊音箱 189
4.9.5 书架音箱外形面面观 192
4.9.6 又恨又爱的超低音 194
4.9.7 超低音音箱 195
4.10 扬声器分频电路详解 199
4.10.1 分频电路种类 199
4.10.2 5种二分频扬声器电路 200
4.10.3 两种三分频扬声器电路 202
第5章 视频扫描电路详解 204
5.1 视频技术常用名词知识点“微播” 204
5.1.1 视觉特性基础知识点“微播” 204
5.1.2 三基色知识点“微播” 206
5.1.3 电子扫描知识点“微播” 207
5.2 视频电路常用信号波形知识点“微播” 211
5.2.1 黑白电视常用信号波形知识点“微播” 211
5.2.2 彩色电视常用信号波形知识点“微播” 214
5.2.3 彩色电视信号传送方式知识点“微播” 215
5.2.4 兼容制彩色电视知识点“微播” 215
5.2.5 彩色电视制式知识点“微播” 219
5.3 液晶显示器知识点“ 微播” 221
5.3.1 液晶数码管知识点“微播” 221
5.3.2 液晶显示器 222
5.4 等离子体显示器(PDP)知识点“微播” 226
5.4.1 PDP的特点和优势 226
5.4.2 PDP的结构 226
5.5 扫描电路组成和同步分离电路详解 227
5.5.1 扫描电路组成 227
5.5.2 同步分离电路 228
5.6 场振荡器详解 229
5.6.1 间歇场振荡器 230
5.6.2 多谐场振荡器 232
5.6.3 再生环场振荡器 234
5.6.4 集成电路场振荡器 236
5.7 场输出级电路和实用场扫描电路详解 238
5.7.1 场输出级电路 238
5.7.2 实用场扫描电路 239
5.8 行扫描电路详解 242
5.8.1 行扫描电路综述 242
5.8.2 电视机行AFC电路 242
5.8.3 行振荡器 244
5.8.4 行输出级电路 248      
前言/序言
       
				 
				
				
					《电子电路识图全突破(双色版)》图书简介  一、 概述  本书是一本专为电子技术爱好者、初学者以及希望系统提升电子电路识图能力的读者量身打造的实用教程。区别于市面上充斥着理论堆砌或过于浅显的入门书籍,《电子电路识图全突破(双色版)》以其详实的内容、直观的图解和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旨在帮助读者真正掌握电子电路图的精髓,从“看懂”到“会用”,最终达到“识图如读懂”的境界。  本书最大亮点在于其“双色版”设计,通过巧妙运用两种颜色区分不同的信号通路、元器件类型或功能区域,极大地增强了图文的对比度和可读性。这种视觉化的呈现方式,能够有效减轻初学者在理解复杂电路时的认知负担,快速抓住电路的核心逻辑。我们相信,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不仅能提升识图能力,更能深化对电子元器件工作原理和电路系统设计的理解,为后续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习目标与特色  1. 明确的学习目标:     基础概念牢固掌握: 从最基本的电路符号、导线连接、元器件标识等最基础的识图要素入手,建立清晰的认知框架。    核心元器件辨识: 深入理解常用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在电路图中的符号表示、引脚定义、极性标识及简化模型。    典型电路结构分析: 系统性地学习电源电路、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振荡电路、逻辑电路等经典电子电路的典型结构和工作原理。    原理图与实际电路的关联: 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读者将电路图与实际焊接电路、PCB布局进行对比,理解图与实的对应关系。    故障分析与排查思路: 教授读者如何通过电路图分析电路的潜在故障点,学习基础的电路故障排查方法。    提升综合设计能力: 在识图能力的基础上,为读者构建初步的电路设计意识,理解不同电路模块的功能组合及其在整体系统中的作用。  2. 突出特色:     “双色版”图解的威力: 如前所述,本書采用精心设计的双色印刷,将复杂的电路图化繁为简。例如,区分交流与直流信号通路,高电平与低电平区域,电源供电线与信号线,关键的反馈回路等。这种直观的区分方式,能显著提升识图效率和准确性。    循序渐进的知识体系: 内容编排紧扣学习规律,从易到难,从简到繁。首先建立基础认知,再逐步引入各类元器件和电路模块,最终讲解复杂系统的分析方法。    海量图示与实例: 全书包含大量高清、标准的电路图,并配以详尽的解析。每个知识点都辅以具体的实例电路,让读者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巩固。    情景化教学: 学习过程模拟实际应用场景,引导读者思考“为什么这样画”、“它在做什么”、“遇到问题怎么办”,从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语言通俗易懂,力求避免晦涩术语: 尽管涉及专业知识,但本书的语言风格力求清晰、准确且易于理解,最大限度地降低阅读门槛。    附赠实用资源(可选,根据实际情况): 若书籍包含电子元器件手册、常用电路符号表、速查卡等附加材料,可在此处详细说明其价值。  三、 内容亮点与章节设计  本书内容覆盖面广,结构严谨,以下为部分章节亮点和设计思路:  第一部分:电子电路识图基础     第一章:电子电路图概览        介绍电路图的重要性、分类(原理图、PCB图、方框图等)及其在电子设计流程中的位置。        讲解标准的电路图绘制规范和基本要求,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亮点: 引入双色图示,初步展示如何通过颜色区分不同的电路层级或功能,让读者初窥“双色识图”的魅力。    第二章:基本电子元器件的符号与识别        系统介绍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MOSFET、继电器、开关、指示灯等常用元器件的国际通用符号。        详细讲解每个元器件的引脚定义、极性标识(如二极管的阳极/阴极、电解电容的正/负极)、型号标注及其在电路图中的作用。        亮点: 每种元器件均配备对比鲜明的双色图,用一种颜色突出元器件本体,另一种颜色勾勒其连接节点和符号。特别对极性元件,颜色会明确指示正负方向。    第三章:导线、连接点与接地符号        讲解不同类型导线(信号线、电源线、地线)的表示方法。        重点解析连接点(点、交叉连接)的含义,以及避免混淆的画法。        介绍各种接地符号(系统地、信号地、申地等)及其在电路中的实际意义。        亮点: 利用双色区分电源线和信号线,让读者一眼便知电流走向。明确展示不同接地符号在复杂系统中的连接关系。  第二部分:经典电路模块的识图与分析     第四章:电源电路的识图        讲解变压器、整流电路(半波、全波)、滤波电路(电容滤波、电感滤波)、稳压电路(串联、并联稳压器)的电路图。        分析输入、输出电压、电流的波形变化。        亮点: 双色图将AC/DC通路、稳压反馈回路清晰区分,方便理解稳压原理。    第五章:放大电路的识图        介绍不同类型放大电路(共射、共集、共基、差分放大)的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        讲解偏置电路、耦合电容、旁路电容的作用。        亮点: 利用颜色区分信号输入端、输出端、偏置网络,并用特殊颜色标示反馈通路,帮助读者理解放大器的增益和稳定性。    第六章:滤波与振荡电路的识图        分析RC、RL、LC滤波器(低通、高通、带通、带阻)的电路图。        讲解RC振荡器、LC振荡器(如哈特莱、科尔皮兹)的基本构成和振荡原理。        亮点: 颜色区分信号流向和反馈回路,突出关键的滤波元件或振荡反馈元件,便于理解其工作模式。    第七章:逻辑电路与数字信号的识图        介绍基本逻辑门(AND, OR, NOT, NAND, NOR, XOR)的符号及其真值表。        讲解组合逻辑电路(如编码器、译码器、加法器)和时序逻辑电路(如触发器、计数器、寄存器)的电路图。        亮点: 双色区分输入信号(高/低电平)和输出信号,以及时钟信号的传播,直观展示逻辑运算的过程。  第三部分:从识图到应用     第八章:集成电路(IC)的识图        讲解常见的运算放大器、定时器(如555)、逻辑芯片、微控制器等集成电路的封装形式、引脚功能图(Pinout Diagram)及内部电路框图。        亮点: IC的引脚功能图是识图的关键,本书将用双色突出电源引脚、信号输入/输出引脚、控制引脚等,并辅以简单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第九章:PCB图与实际电路的对应        介绍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图的构成元素,如铜箔走线、过孔、阻焊层、丝印层。        讲解如何对照PCB图来识别实际电路板上的元器件位置、型号和焊接点。        亮点: 通过将原理图的颜色与PCB图上对应的走线和元件区域进行对照,强化图与实的连接,例如,用一种颜色代表PCB上的顶层铜箔,另一种颜色代表底层铜箔。    第十章:常见故障分析与识图技巧        基于前面学习的识图能力,教授如何分析电路图中的潜在问题,如短路、开路、元器件损坏等。        提供常用的故障排查步骤和工具(万用表、示波器)的使用指导,如何结合电路图进行定位。        亮点: 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故障电路图,用颜色突出故障点所在区域或可能涉及的元件,引导读者一步步分析。    第十一章:综合应用与进阶        选取一些实际的电子产品(如简易电源适配器、音频放大器、LED驱动器等)的完整电路图进行综合分析。        引导读者将各个模块的识图方法融会贯通,理解整个系统的功能。        亮点: 针对完整系统图,用颜色区分不同的功能模块(如电源模块、控制模块、输出模块),清晰展示它们之间的信号交互。  四、 目标读者     电子技术初学者: 对电子电路感兴趣,希望系统学习识图方法,快速入门。    电子专业学生: 巩固课堂所学,提升实际电路分析和设计能力。    电子爱好者与DIYers: 在制作电子项目、修理电器时,需要准确理解电路图。    相关技术人员: 需要快速熟悉不同类型的电子电路,例如维修工程师、技术支持人员等。    各类培训班学员: 作为电子技术培训的必备教材。  五、 结语  《电子电路识图全突破(双色版)》将是一本您在电子学习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位耐心细致的电子电路向导,通过科学的编排、精美的图解和实用的案例,帮助您跨越识图的障碍,自信地探索广阔的电子世界。无论您是刚刚踏入电子领域,还是希望进一步精进技艺,本书都将助您实现“识图全突破”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