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探访神秘雪域高原的长途之旅,一次释放烦恼的灵魂重生之路!
三个80后的大三学生,在一个暑期,背上行囊,坐上火车,奔向拉萨……
30多天的长途旅行,心灵悸动的故事,有艰辛,有喜悦,有感动,有收获。
每一处的古老传说,每一处的自然美景,每一处的人文风情,
在相机中得到永恒的定格,在笔记中呈现真实的记录,在文字中流淌动情的倾诉。
如果这世界上有一个地方一定要去,那一定是西藏。
如果这世界上有一个城市一定要去,那一定是拉萨。
跟随作者的脚步,向着令你神往的梦想之地出发,
在西藏,感受天地的神圣和伟大;在拉萨,感受灵魂的空灵和圣洁。
他背上行囊,匍匐在山路上,磕长头朝圣。
在布达拉宫诵读仓中央嘉措的诗,
在玛吉阿米等待蓦然降临的瞬息情缘;
在羊卓雍错堆玛尼堆,在纳木错骑马狂奔,
在绒布寺与喇嘛彻底倾谈,在桑耶寺潸然泪下……
《下一站,拉萨》是一个80后背包客探访以拉萨为中心的环游西藏的旅行笔记。从昆仑山口到可可西里,从格尔木到拉萨,从拉萨到日喀则,从日喀则到墨脱……作者以富有诗意的笔触,配以旅行中的感触、心得以及旅行花絮等,从各个角度记录了一行人的见闻游记、幽默轶事,为读者倾情讲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西藏风情文化。通过这次的旅行,作者对生命和生活有了更深的体悟,思想得到了洗礼,灵魂得到了升华,找回了真实的自己。读后将带给你身临其境的感受,有了旅行的冲动。现在,就启程,向着梦想之地出发!
赵丰超,安徽阜阳人,1987年生,自由撰稿人,教育工作者。钟爱独抒性灵的哲理文字,追求行走修身的别样人生。喜欢卡夫卡、梭罗、纪伯伦,对现代艺术情有独钟,米兰·昆德拉的门徒。《颖州晚报》专栏作家,出版有长篇小说《青春秘史》《戏子》,在全国报纸和杂志发表散文、游记类文章百余篇。
前言 你在为谁而活?
这是一种持之以恒的冲动
被吸引
拒绝
走出体制化
开始这场自我的修行
重新出发
狂乱的想象
情牵拉萨
落寞的旅馆
布达拉宫——我为卿来
大昭寺的转经路
探访玛吉阿米
这一片水晶心海
日喀则行走
江孜遗址的红色光辉
白居寺的僧人和狗
计划外的扎什伦布寺
行走在天边
走向珠峰(上)
走向珠峰(下)
珠峰大本营
绒布寺之夜
情陷天使之泪
拉萨夜雨
朝拜的信徒
纳木错的爱情
羊八井的温泉
我与318的约会
桑耶寺倾谈
巴松措静悟
南迦巴瓦的眼神
安睡着的然乌湖
旅行之末,我用灵魂膜拜墨脱
又一次计划之外的行程
重生
缘来缘往
人生一直在等待下一站
无处不修行——西藏风情
不动的经文——玛尼堆
是心在动——经幡
摇动轮回——转经轮
归来记
莲花与新生
缺憾之美
情陷天使之泪
拉萨夜雨
看啊,那千丝万缕的雨,无所不在无所避免,然而落在我身上的又有几滴?在茫茫的人海,到处是陌生或熟悉的生命,可成为知交的又有几人?而那繁复的往事,曾经耗费我多少心力,而今尚有意义的又有几件?
听雨
再次回到拉萨已经是25日下午,我只感到满身疲惫,再次住进了八朗学。晚上洗了一个舒舒服服的热水澡,又在旅馆内的小厅坐了一会。说也奇怪,我再次见到了那两位在玛吉阿米无意看到的重庆女孩,天涯何处不相逢,原来是真的。只是我坐在阳伞下的一个角落里,天气又很阴暗,她们没有看到我。
小厅内聚集了各种肤色的人,有尼泊尔的、有欧洲的、也有内地的。我的旁边是一位法国旅客,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只见他拿着一本西藏旅游指南用铅笔在勾画,不时嘀咕着。而我则拿出稿纸开始写关于珠峰的游记,因为我很清楚,如果我再不写的话,回程的车费可能就会成为问题。游记应该是旅游最具意义的一件事了,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记录一些东西,只是内容不同罢了。有人喜欢记景,有人喜欢描写心路历程,有人只写攻略。而我是绝不写攻略的,只写景与心。
法国人看着我在厚厚的笔记本上奋笔疾书,感到很奇怪,他虽看不懂我在写什么,想必也猜得到一定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我写完后,发出去,换回下一程的路费。也许这是唯一能够让我们成长为职业旅行者的方法了,因为在旅行中我们不可能做其他的工作,也就不可能有其他的收入。写完之后,我跟那个法国人点头致意,然后就回房间睡觉了。
可是夜深之后竟然被雨声惊醒,夜雨敲窗。淅沥的雨声驱走惺忪睡意。遂披衣推窗:阴云密布,夜风飒飒,冷凉的雨滴打在脸上,顿感阵阵寒意……
站在窗前我猛然间又想起了蒋捷的词句:
少年听雨阁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天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每每读到这首词就会升起几丝感慨,几丝惆怅。少年的懵懂无知,总会犯下许多错误,而这也总是因为我们不曾经历过人情冷暖;中年为了谋生做着许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充满了惆怅;而老年来临的时候,坐在远方的窗前,看着那淅淅沥沥的雨,会想起什么呢?是少年开怀时的一笑,还是曾因无知犯下的错误?人生变幻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可以永远留住,我想人生也只能在途中得以延续吧。
由于受印度洋暖湿空气的影响,从6月份开始,拉萨开始进入雨季,直到现在7月下旬还没有结束。在此期间,降雨非常集中,占全年总降雨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雨季的拉萨,给人的印象几乎无日不雨。不过这雨来得也奇,去得也奇。也许太阳仍在天空,可转眼雨点已经洒落下来。不过你刚适应这细雨,马上太阳又出来了。让你琢磨不透,猜测不着。
没有哪个城市比拉萨更像一个盆子了,重峦叠嶂,环绕四周,“盆底儿”是开阔平坦、土壤肥沃的河谷冲积平原,活像一只摊开的巨掌,把这个精巧别致古色古香的盆景高高托起,擎向蓝天。四周群山仿佛忠诚的卫士,迎旭日,送夕阳,然后守护着拉萨在夜色里安然入眠。
我站在窗前遥望远处的群山,只能看到模糊的轮廓。深夜里,街道上很静,一点声音也没有。但越是沉静,我就越难以入眠。坐下来慢慢品味雨的味道,突然被一片感伤笼罩。
意外重逢
我正呆着出神,隔壁的窗子“咿呀”打开。我虽看不见里面的人,却可以猜想,那里肯定也有一位此夜难眠的天涯游子,正在临窗听雨。我探出头去,试图感受雨的凄厉,不想隔壁的房客也正探出头来,蓦然一瞥,竟是那个重庆女孩。我竟没忍住那种奇妙感觉,微笑起来。
“你也睡不着?”我淡淡问道。
“是啊,你也是?”她的重庆口音听起来特别深长。
“是啊,雨下得很有味道。”
接下来的就是沉默。有时候,很难说出心中的感觉。你似有千言万语无限感慨,也许说与别人听时,别人只觉平淡无奇,故而还是不说的好。除了雨声,四围皆沉默。
“我见过你。”我仍是淡淡地说。
“哦,说来听听。你这个人蛮淡定的,好似沉默寡言。”
又过了半天,我才答道“在玛吉阿米喝茶的时候,你和另外一位女孩,曾经是很多人的风景。”我真的不善言谈,有时候无意之间就会伤害别人,所以我宁愿不开口说话。我又说,“我前两天去了珠峰,路上跟一位刚刚认识的朋友跑了一段,喝了一场,唱了一曲”。
“那一定是很好的朋友,如果醉了也许会更好。”她倒了一杯热水又出现在窗前。
“也许吧,不过我们现在分开了,也许这一辈子都见不着了。”我弹了弹烟灰,又说“如果下次还能见着他,我一定还会再跟他跑一段。然后对他说,有个人告诉我,如果能够一起喝醉会更好。”这话几乎是对我自己说的,渐渐地,大家又沉默下来,天也渐渐亮了起来。
再次出发
一场夜雨,虽然难免让人惆怅,但也洗去了一身的疲惫。站在清晨的走廊上,吸几口新鲜的空气,遥望一下雨洗之后的美景,顿觉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晨曦的降临极富层次。当高原在熹微晨光中渐露轮廓,西面参差的峰头率先染上一层玫瑰红,色调越来越浓,像一排火炬高擎碧空;渐次,晨曦金色的羽翼轻轻落在布达拉宫高耸的金顶上,那熠熠金光仿佛在向人们预示着新的一天是多么美好!你的目光还在耀眼的金顶上留恋,刹那间,身边,四周,远远近近,缀满晶莹雨珠的碧草绿叶,一汪汪境片般明净的水洼,湍急的拉萨河水,无处不浮光跃金,闪闪烁烁;颤动的光辉交织在一起,氤氲一片,让你觉得宛然置身于一种空灵奇幻的金色世界里。吐纳着这样的空气,觉得自己都变成金色的了!
看完日出,便又开始了新的一天,而我也将走向新的一程。在新的一程里,肯定会遇到新的朋友,同时也会有新的感受。旅行总给人新的感觉。
洗漱之后我就开始准备下一程了,纳木错,又是一个神圣的地方。
25日晚,我在八朗学的留言板上寻找前往纳木错的同伴,可是没有找到。之后,我有了新的打算,因为从纳木错回来之后我要前往林芝,仍要从拉萨出发,所以此次最好先到当雄,游览纳木错,然后去羊八井,最后回到拉萨。打算好了之后,我就在26日早晨,独自一人坐上了前往当雄的班车。
……
我拿到《下一站,拉萨》这本书,第一时间就被它充满诗意的书名所吸引。它不是那种直白的书名,而是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让人充满期待。我脑海中浮现的,是高原特有的那种纯净、辽阔和神秘。我想象书中会描绘那些令人惊叹的自然风光,从连绵的雪山到宁静的湖泊,再到辽阔的草原,每一处都可能蕴藏着动人的故事。同时,拉萨也象征着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对心灵的探寻。我期待书中会有人物,他们带着各自的困惑和梦想,踏上前往拉萨的旅程,并在那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也许,书中会讲述一些关于信仰的故事,关于那些在雪域高原上闪耀着独特光芒的灵魂。这本书,对我而言,就像是开启了一扇通往内心的门,我希望它能引导我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去感受内心的宁静,去发现那些隐藏在平凡生活中的美好。
评分我拿起《下一站,拉萨》这本书,第一感觉便是它独特的封面设计。那种淡淡的、带着些许古朴色彩的图片,配合着书名中那种文艺又充满憧憬的字体,瞬间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知道,这不是一本简单的游记,也不是一本严肃的历史读物。它更像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对远方的呼唤。我脑海中勾勒出无数个关于拉萨的画面:辩经时僧侣们低沉的诵经声,转经路上虔诚信徒们虔诚的步伐,还有那飘荡在空气中酥油茶的香气。我猜想,书中一定有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信仰之间深刻羁绊的故事。也许,它会讲述一个主人公在拉萨的奇遇,一场关于自我发现的旅程,或者仅仅是对拉萨风土人情的细致描摹。我期待它能用细腻的笔触,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美好,那些不易察觉的感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感受到拉萨独特的气息,那种混合着高原阳光、古老寺庙和藏族人民淳朴笑容的味道。
评分读过《下一站,拉萨》的标题,我脑海里立刻涌现出许多与高原相关的意象。我想到那些令人震撼的自然风光,比如广袤无垠的草原,雄伟壮丽的山脉,以及那如同镜子般映照着蓝天的湖泊。我猜测,书的作者一定是一位对自然有着深厚情感的人,能够用文字将这些壮丽的景色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同时,拉萨也代表着一种独特的文化和精神。我想象书中会涉及到藏传佛教的神秘,那些古老的经文,那些精美的壁画,以及那些世代传承的习俗。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我走进藏族人民的生活,去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内心深处的精神追求。这本书,就像一扇窗户,让我得以窥探那个遥远而神秘的世界,体验一种与我生活截然不同的文化。我希望它能够给我带来一些新的思考,一些关于生命、关于信仰、关于存在的启示。
评分《下一站,拉萨》这个书名,本身就带着一种强烈的召唤力。它不是简单的地名,而是一个充满故事和情感的坐标。我联想到那些经典的旅行文学作品,它们总是能够带领读者穿越时空,走进另一个人的心灵世界。我猜想,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有着非常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情感,能够捕捉到拉萨这个城市独有的韵味。也许,书中会有关于某个在拉萨寻找自我的旅行者,他的迷茫与坚定,他的期待与失落。亦或是,书中会穿插着不同时代、不同背景的人们与拉萨的故事,展现这个古老城市历经沧桑的魅力。我期待它能不仅仅是描绘风景,更能触及人性深处的情感,那些关于成长、关于爱、关于离别的故事。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种心灵的远足,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我迫不及待地想要踏上这段未知的旅程。
评分《下一站,拉萨》这本书,从书名开始就勾起了我无限的遐想。我一直对高原的神秘充满好奇,特别是对那片被誉为“世界屋脊”的土地。这本书的名字,仿佛是一张发出邀请的机票,指向一个我心驰神往的目的地。我脑海中浮现出湛蓝的天空,洁白的雪山,以及那古老而虔诚的信仰。我想象着书中会描绘怎样的风景,那些藏民淳朴的面孔,他们日复一日的生活,他们的歌谣和他们的梦。拉萨,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个地名,更是一种象征,一种洗涤心灵的旅程。我渴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暂时逃离尘世的喧嚣,去感受那份纯净与安宁。我会想象书中人物的脚步,踏过唐古拉山,穿过纳木错的湖畔,在布达拉宫的金色屋顶下,是否也能找到内心的平静?这本书,就像是一个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入口,让我迫不及待想要跨越。我期待着,它能给我带来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让我仿佛置身于那片遥远而神圣的土地。
评分满200减100,抵!!!!
评分购买日期:2014-09-23
评分等了八天才送但,这速度也真是够了
评分领导看了说是游记?我没看
评分在羊卓雍错堆玛尼堆,在纳木错骑马狂奔,
评分嗯觉得还不错
评分购买日期:2014-09-23
评分在布达拉宫诵读仓中央嘉措的诗,
评分这是一群出国旅游可以从早到晚寻找美食的人!在他们看来,吃到肚子里的才算是自己的!他们不但吃到好吃的会开心,还发现在食物里可以更深刻的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于是,寻找美食成为他们每次旅行中最期待的事。 这是由旅行美食达人刘雨鑫JASON和孙夏主持的一部充满正能量的美食、旅游大片。他们用不同的视角玩转每一个国家,寻找当地最美味的美味!可以通过节目看到超级吃货们的各种Stlye,出入最有特色的酒店、狂吃街边美味、自己下厨体验烹饪等。不同国家就是有不同玩法,他们是旅行享乐专家!节目以美食的力量打开旅行和美食爱好者的心扉,让人身临其境地跟随着吃货们情不自禁更爱旅行,更爱美食!共同享受生活、享受Fun!这档目前网络人气第一的原创旅行美食节目从2012年底播出以来,一直以境外旅行和境外美食为主要内容。是境外自由行爱好者和美食爱好者的首选节目,日期点击率已破亿。 当你不管是独自旅行还是结伴出游想看攻略的时候,会有《XFun 吃货俱乐部》旅行书,给你指引出最超值的美食方向; 当你即使已经周周盯着视频等着更新就差舔屏的时候,会有《XFun 吃货俱乐部》旅行书,与你一起度过虽然难熬却值得等待的美好时光。 皇宫御厨餐厅,安全套餐厅,阁楼餐厅,瀑布餐厅,老奶奶香肠…… 还有最好吃的芒果饭,吃不腻的米粉,以及一幕幕让你们难以忘怀的肆无忌惮的“萌呆吃货”Jason 和“屌丝女”孙夏的百变吃相等等,还有印象吗?还想得起来吗? 没关系,不重要! 翻开书,跟着Jason 和孙夏再来一次畅快淋漓的泰国美食之旅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