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伯伦全集:先知(散文诗)

纪伯伦全集:先知(散文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黎] 纪伯伦 著,李唯中 译
图书标签:
  • 纪伯伦
  • 先知
  • 散文诗
  • 文学
  • 哲学
  • 人生
  • 爱情
  • 智慧
  • 经典
  • 诗歌
  • 外国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10827501
版次:1
商品编码:11471821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纪伯伦全集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4-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8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这部让罗斯福惊落手中咖啡杯的作品,毫无地域、时间的限制,而弥久传播。纪伯伦自称“写了一千年”,我相信这绝对不是假话,任何伟大的作品都是从先天中已经创造好的,只是等待那个有灵感的人从浩瀚的星空中摘下来,展示给人类。所谓惊为天籁,应该就是如此。

海报:

内容简介

  《先知》一直被视为纪伯伦一生的巅峰之作,自出版以来赞美始终不绝,被人誉为“小圣经”“东方赠送给西方最好的礼物”等。纪伯伦因此书声名大振,被世界认识、关注。此书收录了《先知》、《先知花园》、《先行者》等多部散文诗集,讨论了爱、婚姻、施予、悲欢、自由、时光、善恶、美、死亡等多个世界之源问题,承载了纪伯伦最厚重也是最成熟的思想,而散文诗中的语言优美绝伦,因此《芝加哥晚邮报》称:“真理在此,用黎巴嫩式的美、音乐和理想主义表现出来的真理。”

作者简介

  纪伯伦(1883-1931),美籍黎巴嫩阿拉伯诗人、作家、画家。一生饱经颠沛流离之苦,作品多以“爱”和“美”为主题,是阿拉伯现代小说、艺术和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他被誉为“黎巴嫩的骄子”、“20世纪的布莱克”,是与泰戈尔并肩的近代东方文学先驱。


  李唯中,男,1940年出生,大连外国语学院教授,1988年入埃及开罗大学攻读阿拉伯文学,曾先后赴也门、苏丹、伊拉克等国担任军事翻译。作为中国阿语文学翻译界资深翻译家,曾翻译出版过《一千零一夜》、《纪伯伦全集》、《安塔拉传奇》等,与他人合译出版长篇小说《平民史诗》、《尼罗河畔的悲剧》等。

目录

先知

船的到来 002
论爱 009
论婚姻 013
论孩子 015
论施舍 017
论饮食 021
论劳作 023
论悲欢 027
论房舍 029
论衣服 032
论买卖 034
论罪与罚 036
论法律 041
论自由 044
论理智与热情047
论痛苦 049
论自知 051
论传授 053
论友谊 055
论说话 057
论时间 059
论善与恶 061
论祈祷 065
论逸乐 068
论美 072
论宗教 075
论死亡 078
道别 080


先知花园/095

先行者

你是你的灵魂的先行者 148
小丑 150
爱情 154
出家的国王 155
恶有恶报 158
狮子的女儿 159
圣徒 162
饕餮 164
大自身 165
战争与弱小民族 167
批评者们 168
四诗人 170
风向标 171
国王 172
我的信仰之鸟 173
分歧 175
全知与半解 177
白纸 179
学者与诗人 180
价值 182
另有大海 183
忏悔 184
临终者与兀鹫 185
我的孤独之外 187
最后的醒悟 189


疯子

我怎样成了疯子? 196
上帝 198
喂,我的朋友 200
稻草人 203
相伴梦游 204
两个修道士205
聪明的狗 207
有求必应 208
七个自身 209
公正 211
狐狸 212
聪明的国王 213
宏愿 215
新乐趣 217
另一种语言 218
石榴 220
两只笼子 222
三只蚂蚁 223
掘墓人 224
神庙台阶上 225
圣城 226
善神与恶神 228
败中有胜 229
夜神与疯子 231
面孔 233
被钉在十字架上 234
天文学家 236
最大的渴望 237
小草与秋叶 239
眼睛 240
两个学者 241
当我的忧愁诞生时 242
当我的欢乐诞生时 244
完美世界 245


流浪者

流浪者 250
衣服 251
兀鹰与云雀 252
情歌 254
泪与笑 255
集市上 256
两位储妃 257
电闪 258
修士和禽兽 259
先知和少年 260
珍珠 262
肉体与灵魂 263
国王 264
沙滩上 267
三件礼物 268
和平与战争 269
舞女 270
两个守护神 271
雕像 273
交换 274
爱与憎 275
梦 276
疯子 277
青蛙 279
法律与立法 281
哲学家与鞋匠 282
建桥者 283
扎德土地 284
金腰带 286
红土 288
圆月 289
出家的先知 290
陈年佳酿 291
两首长诗 292
罗丝太太 294
鼠与猫 295
诅咒 296
石榴 297
一神与多神 298
如此聋妻 299
探寻 301
权杖 303
路 304
鲸鱼与蝴蝶 306
和平感染 307
树影 309
古稀之年 310
寻找上帝 311
大河 312
两个猎人 314
另一个流浪汉 316


大地之神/317

纪伯伦生平及其著作/351

精彩书摘

  论美
  一位诗人说:请给我们谈谈美吧。
  穆斯塔法回答道:
  你们怎样去追寻美呢?假若美不作你们的路和向导,你们怎能找到美呢?
  除了美编织你们的言语,你们又怎能谈论美呢?
  爱虐待、遭伤害的人说:
  “美仁慈而温柔,就像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豪迈心情,其中又夹杂着些许羞涩,行走在我们中间。”
  情感冲动的人说:
  “不,美强大而可怕,就像暴风,下撼大地,上摇苍天。”
  *  *  *
  精疲力竭的人说:
  “美是温柔的细语,在我们的心灵中低声说话。
  “它的声音久久存在于我们的静寂之中,就像微弱的光,因惧怕黑影而颤动。”
  惴惴不安的人却说:
  “我们已经听到美在山峦中呐喊,
  “紧随呐喊声而来的是马蹄声、翅膀拍击和雄狮怒吼。”
  *  *  *
  夜间,守城的人说:
  “美将伴着曙光从东方升起。”
  午时,劳动者和行路人说:
  “我们已经看到美正凭着面临落日的窗口俯瞰大地。”
  冬天,被冰雪所阻之人说:
  “美将伴着春姑而至,活跃在群山之巅。”
  炎炎夏日里,割麦子的人说:
  “我们已经看见美正在与秋叶共舞,还看见美的发髻里夹带着雪花。”
  *  *  *
  是的,这都是你们对美的描绘。
  其实,你们描述的不是美,而是你们那些未曾得到满足的需求。
  美,并不是一种需求,而是一种欢悦。
  美,并不是一张干渴的嘴,也不是一只伸出来的空手,
  而是一颗燃烧着的心,一个陶醉的灵魂。
  美,既非你们想看见的一种形象,也不是你们想听赏的歌。
  美是你们闭着眼睛能看到的一种形象,又是你们捂着耳朵亦能听到的歌。
  美,既不是隐藏在皱巴巴树皮下的汁液,也不是连系着爪子的翅膀,
  而是一座鲜花开不败的花园,一群永远翱翔的天使。
  *  *  *
  奥法里斯城的居民们,美就是揭开面纱露出神圣面容的生命。
  你们就是生命,你们就是面纱。
  美是揽镜自照的永恒。
  你们就是永恒,你们就是镜子。
  论施舍
  一个富翁说:请给我们谈谈施舍吧。
  穆斯塔法答道:
  当你把你的财产给人时,那只是施舍了一点点儿。
  只有把你自身献给他人,那才是真正的施舍。
  你所占有的岂不是惧怕明天需要它而保存起来的东西吗?
  那明天,又能为随从前往圣城朝觐时,把骨头埋在无人迹的沙土里的多虑的狗,储存下什么呢?
  除了需要本身,需要还惧怕什么呢?
  你的井水充溢时还惧怕干渴,那不是无法解救的干渴吗?
  *  *  *
  有的人家财万贯,却只拿出一星点儿给人,
  他们还自诩为施舍;他们心中暗藏的欲念难免要葬送他们施舍的善意。
  有的人囊中羞涩,却慷慨献出全部。
  他们是笃信生命及其丰富内存,因而他们的金库总也不空。
  有的人乐于施舍,施舍之乐便是他们的报酬。
  或者痛苦地施舍,在痛苦中净化自己的灵魂。
  有的人施舍既不觉痛苦,也不寻欢乐,亦不知道施舍是一种美德。
  有些施舍的人,就像山谷中的桃金娘,只管把芳香撒向天空。
  上帝通过这些乐善好施者的手说话,透过他们的眼睛将微笑洒满大地。
  *  *  *
  向求乞者施舍,当然好;若向未开口的,而你早知道的饥馑者施舍,那就更好了。
  对于乐善好施者来说,主动觅寻有待周济之人,较之施舍的快乐有过之而无不及。
  你真有什么必须保留的东西吗?
  终有一天,你的一切所有都要给人。
  你现在就施舍吧!让施舍的时令属于你,而不属于你的继承人。
  *  *  *
  你常说:“我一定施舍,但只给那些配得恩施的人。”
  但你的果园中的树木及你牧场上的羊群不这样说。
  他们为了生存而施舍,因为守财导致灭亡。
  毫无疑问,凡配得到白昼与黑夜的人,均应得到你所施舍的一切。
  凡配从生活的大洋中饮水者,均配在你的小溪中灌满自己的杯子。
  接受施舍的勇气、信心和慈善是一种美德,还有比这更伟大的美德吗?
  你是何许人,竟敢要人们向你袒露心中隐私,抛弃狂傲外衣,让你看看他们的价值和无愧傲气?
  还是首先审视一下你自己是否配做施舍者,是否配做施舍者的工具吧!
  其实,生命是生命的施舍者,自以为是施主的人啊,你不过是个证人罢了。
  *  *  *
  你们,接受施舍的人们——你们都是接受者——你们不必过分感恩戴德;如若不然,会把轭加在你们和施舍者的肩上。
  你们和施主理应一道起来,如若不然,那便是怀疑以慈善大地为母、以上帝为父的施舍者的慷慨仁义之情了。
  ……

前言/序言


《远方之歌:灵魂的低语与存在的追寻》 这并非一部传统的叙事作品,它更像是散落在时光长河中的星辰,每一颗都闪烁着独特的光芒,共同汇聚成一片深邃而广阔的宇宙。在这里,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没有鲜活的人物群像,只有一颗颗灵魂在对存在的深切叩问中,所发出的悠远而动人的回响。这本书,是一场关于生命本源的冥想,一次对人类情感共鸣的探索,一次对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翱翔。 翻开它,你将进入一个由纯粹思想与细腻情感编织而成的世界。作者并非要为你铺陈一个具体的“故事”,而是要邀请你一同走进那片属于精神的沃土,在那里,每一个词语都经过深度的淬炼,每一个意象都饱含着哲学的深邃。在这里,“爱”不再是简单的两情相悦,而是连接万物、化解隔阂的宇宙力量;“死亡”不再是终结,而是通往另一种存在形态的门扉;“工作”不再是谋生手段,而是灵魂与世界对话的仪式。 它探讨的是那些永恒的、普适的主题,那些跨越文化、宗教、时代界限,始终萦绕在人类心头的疑问。书中没有直接的答案,也没有廉价的慰藉。它所呈现的是一种邀请,邀请读者与作者一同踏上自我发现的旅程。你会在其中读到关于“自由”的深刻洞见,它并非抛却一切束缚的放纵,而是对内心真正需求的洞悉,是驾驭自己灵魂的智慧。你也会在其中窥探到“美”的本质,它隐藏在最平凡的景物中,闪耀在最真挚的情感里,是存在本身最动人的注脚。 语言,在这本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力量,既能如清泉般洗涤心灵,也能如烈火般点燃思想。每一个句子都精心雕琢,每一个比喻都恰如其分,仿佛带着一种古老的智慧,轻轻地在你耳边低语。作者善于运用象征,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将宏大的命题微缩至个体经验的触角。例如,当谈论“孩子们”时,他笔下的形象并非仅仅是懵懂的孩童,而是人类未来与希望的化身,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是让我们重新审视生命初心的启示。 这本书的内容,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与最隐秘的渴望。当你阅读那些关于“友谊”的篇章时,你或许会回忆起那些生命中曾经照亮你道路的朋友,那些在风雨中与你并肩同行的人。当你品味那些关于“家”的阐述时,你或许会感受到那份超越物质的温暖,那份精神归属的慰藉。作者并非在定义这些概念,而是在揭示它们在你生命中潜藏的意义,唤醒你对这些宝贵情感的珍视。 它也深入探讨了人类社会的种种面向。关于“法规”与“法律”,作者并非全盘否定,而是警示我们,当这些外在的约束成为限制灵魂成长的藩篱时,我们应当如何寻求内心的自由与道德的指引。关于“犯罪”与“惩罚”,他以一种超越审判的悲悯之心,去探究其背后的根源,去寻求更为根本的解决之道,那是一种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理解。 书中并没有明确的章节划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自然流淌的意境。或许从“面包”开始,你便被引入对生存与创造的思考,理解劳动不仅仅是身体的付出,更是灵魂的表达;或许从“结婚”的章节,你便开始审视亲密关系中的付出与接纳,以及如何在彼此的独立中寻求共同的成长。这种非线性的结构,更贴近意识流动的状态,让读者可以随心所欲地在不同主题之间跳跃,找到最能触动自己心灵的篇章。 这本书所传达的,是一种关于“觉醒”的讯息。它鼓励我们走出日常的琐碎与迷茫,去聆听内心的声音,去认识自己真正的价值。它提醒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并非物质上的拥有,而是精神上的丰盈。它邀请我们以一种更加广阔的视角去观察世界,去理解生命的循环,去拥抱变化与未知。 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与一位智者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位智者没有居高临下的教诲,只有温和的引导和深刻的启发。他将你带入一片宁静的思绪空间,让你得以审视自己的人生,反思自己的选择,并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它不会提供捷径,却能点亮前行的道路,让你在迷雾中看见曙光。 这本书不是用来速读的,它需要你去品味,去咀嚼,去沉思。每一次翻阅,都会有新的体悟,都会有新的发现。它像是生活中的一盏灯,在你感到困惑时,为你照亮前方的道路;在你感到疲惫时,为你注入前进的力量;在你感到孤单时,让你感受到与无数灵魂的共鸣。 它是一次对“存在”意义的庄严致敬,是一次对“人性”深度的挖掘,是一次对“精神”自由的无限追求。它鼓励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活出更深刻的生命。它是一曲献给所有在生命旅途中不断追寻、不断探索的灵魂的悠扬之歌。

用户评价

评分

《纪伯伦全集:先知(散文诗)》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不一样的思考。它不像小说那样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那种让人捧腹大笑的幽默,但它却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能够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 我特别喜欢他谈论“快乐和悲伤”的那部分。他认为,快乐和悲伤是同一枚钱币的两面,缺一不可。没有经历过悲伤,又怎能真正体会到快乐的珍贵?这句话让我豁然开朗,许多曾经让我耿耿于怀的不快,似乎也变得不那么难以承受。他并没有回避生活中的苦痛,而是将其视为生命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滋养我们成长的土壤。这种看待问题的方式,让我觉得更加坦然,更加能够接纳生活的不完美。

评分

读《纪伯伦全集:先知(散文诗)》时的心情,就如同在某个宁静的午后,独自一人坐在窗边,阳光透过玻璃洒在书页上,也暖了我的心。这本书,与其说是在阅读,不如说是在与一位智慧的长者对话。他笔下的文字,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没有跌宕起伏的命运,却如同一股清泉,缓缓流淌过心田,涤荡着尘世的喧嚣与浮躁。 我尤其钟爱他对于“爱”的阐述。他没有将爱神化,也没有将爱物质化,而是将其视为生命中最自然、最深刻的连接。他说,爱,给予时,应尽情给予,因为爱,是唯一真正能体现自由的给予。这份豁达与无私,让我开始审视自己对待亲人、朋友,乃至陌生人的方式。那些曾经因为计较得失而退缩的爱,在纪伯伦的引导下,仿佛找到了敞开胸怀的勇气。那些关于“离别”的篇章,更是让我泪湿眼眶。他告诉我们,离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如同弓箭的离弦,是为了射向更远的目标。这让我意识到,人生中的每一次分离,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蕴含着成长的契机。这并非是对伤感的粉饰,而是一种对生命规律的深刻洞察。

评分

初次翻阅《纪伯伦全集:先知(散文诗)》,便被其内敛而又深沉的语言风格所吸引。这并非一本需要强迫自己去理解的书,它更像是一位老友,坐在你身旁,用一种平和却又极富洞察力的语气,与你分享他对生命的理解。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房屋”的定义。他认为,房屋不仅仅是遮风挡雨的建筑,更是我们内心安宁的港湾。它承载着我们的记忆,是我们与家人情感的纽带。这种将物质与精神紧密结合的解读,让我对自己的居所有了更深的感悟。它不再仅仅是冰冷的砖瓦,而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情感温度的空间。而关于“自由”的论述,更是让我受益匪浅。他指出,真正的自由并非随心所欲,而是能够掌控自己的欲望,不被外物所奴役。这让我开始审视自己是否被太多的物质欲望所束缚,是否能够真正做到精神上的独立。

评分

《纪伯伦全集:先知(散文诗)》带给我的,是一种心灵上的洗礼。书中的每一句话,都仿佛经过千锤百炼,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它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艰深的术语,却能够直抵人心,引发深思。 我常常会在阅读“谈论死亡”的章节时,陷入沉思。纪伯伦并没有将死亡描绘成生命的终结,而是将其看作是另一种形式的开始,是灵魂回归家园的旅程。这种超脱的生死观,让我开始重新审视生命的价值,不再为暂时的得失而斤斤计较,而是更加珍惜当下,去创造更有意义的人生。而他对“友谊”的解读,更是让我动容。他认为,友谊是生命的甘露,是灵魂的慰藉。真正的朋友,是能够与你一同分享快乐,一同分担痛苦,一同成长的人。这番话,让我更加懂得感恩身边那些真心对待我的人,也让我反思自己是否也成为了值得他人信赖的朋友。

评分

捧读《纪伯伦全集:先知(散文诗)》,总有一种置身于古老东方智慧殿堂的感觉。书中的文字,像一首首悠扬的古曲,又似一幅幅意境深远的画卷,虽然篇幅不长,却字字珠玑,意味深远。我常常会在某个深夜,点上一盏昏黄的台灯,翻开这本书,沉浸在他那充满哲思的语言中。 他对于“工作”的看法,颠覆了我过去将工作视为谋生手段的单一认知。他说,当你们工作的时候,就是将你们心灵的一部分奉献出来。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生涯,它不仅仅是为了收入,更是我精神追求的延伸,是我与世界沟通的一种方式。那些关于“孩子”的章节,更是让人心生敬畏。他提醒为人父母者,孩子并非你们的财产,他们是生命为了自己而产生的渴望,他们借你们而来,却并非由你们而来。这番话,如同当头棒喝,让我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控制还是引导,是占有还是放手,都成为我内心深处的拷问。

评分

不错,是正版书。

评分

很好的

评分

赞美上帝的散文诗,非常美好。推荐阅读。

评分

喜欢的。。。。

评分

以前看过片段,直击心灵的写作。

评分

翻译的不太好,具体的在《论饮食》和《伦悲欢》可以对比一下梁文道《一千零一夜》先知那集里他读的这两段诗。个人感觉外文诗不适合用直译,不知道还找不找得到冰心翻译的。

评分

快递送贷较快。

评分

大爱纪伯伦

评分

不错,是正版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