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白居易诗选

国学经典:白居易诗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唐] 白居易 著,汤华泉 注
图书标签:
  • 国学
  • 诗歌
  • 唐诗
  • 白居易
  • 经典
  • 选集
  • 文化
  • 文学
  • 传统文化
  • 诗选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4836831
版次:1
商品编码:10891918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国学经典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9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内容简介

  白居易是唐代声名很高的大诗人,也是古代诗人中在当今知名度最高的诗人之一,凡读书识字之人几乎无人不知白居易的名字。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他自称太原人,其实太原是他的郡望,他的祖籍在同州韩城(今属陕西),曾祖白温迁居于华州下邦(今属陕西渭南),遂成下邽人。祖父白锽在河南做官,又移家郑州新郑(今属河南)。白居易于代宗大历七年(772)正月出生于新郑县东郭宅。他的家庭是一个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俱为官,父亲白季庚于德宗建中、贞元间历任徐州、衢州、襄州别驾。因河南兵乱,白季庚在徐州任职时把家迁至徐州符离(今属安徽宿州埇桥区)。贞元末白居易登第释褐入朝为官,又将其家回迁至下邦原籍。白氏家族在土族中较为寒素,其先人官位都不太高,从曾祖下多次因官移家,可见没有多少丰厚的恒产。其家族又是一个大家族,祖父至少弟兄六人,父亲弟兄五人,白居易在同曾祖弟兄中排行第二十二,还有许多弟妹,这样的大家庭在战乱的年代,可以想见其生活的困窘。

精彩书评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唐宣宗《吊自居易》

目录

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
江楼望归
除夜寄弟妹
秋江晚泊
临江送夏瞻
问淮水
宿樟亭驿
赋得古原草送别
游襄阳怀孟浩然
窗中列远岫诗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 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邦弟妹
乱后过流沟寺
寒食月夜
长安正月十五日
长安早春旅怀
生离别
邯郸冬至夜思家
寄湘灵
秋暮西归途中书情
感秋寄远
长恨歌
观刈麦
月夜登阁避暑
赠内
赠卖松者
秦中吟十首(选五首)
重赋
立碑
轻肥
歌舞
买花
寄唐生
杂兴三首(选一首)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送王十八归山寄题仙游寺
新乐府(选十七首)
上阳白发人
新丰折臂翁
太行路
道州民
缚戎人
红线毯
杜陵叟
缭绫
……

精彩书摘

  潦倒宦情尽,萧条芳岁阑。欲辞南国去,重上北城看②。复叠江山壮,平铺井邑宽。人稠过杨府③,坊闹半长安④。插雾峰头没,穿霞日脚残。水光红漾漾,树色绿漫漫。约略留遗爱⑤,殷勤念旧欢。病抛官职易,老别友朋难。九月全无热,西风亦未寒。齐云楼北面,半日凭栏干。  [注释]  ①作于宝历二年(826)将离任前。冯侍御:当为苏州僚属。周殷:周元范、殷尧藩。②重上北城看:楼在北城,故云。③杨府:即扬州。唐初扬州曾置大都督府,“扬”有写作“杨”。此处日本金泽文库《白氏文集》校本有“按食盐籍,苏州人口多于扬州”小注。④坊:街市。闹:热闹。金泽文库校本有“长安坊百廿,苏州坊六十”小注。⑤遗爱:指官员留下的德政。  [评析]  这是即将离任时再登齐云楼眺望,把对苏州的印象和情感再一次记录下来。“复叠”四句概括苏州形胜,很是精练。“插雾”四句描写苏州山水特色,形象鲜明。作者常用“绿”字概括苏州山水色彩,如“绿浪东西南北水”(《正月三日闲行》)、“长洲苑绿柳万树”(《寄刘苏州》)、“太湖烟水绿沉沉”(《宿灵岩寺上院》),显得苏州的山水生态特别美好。“约略”四句传写感受,用语极见分寸、极熨帖,“留遗爱”为“约略”,“念旧欢”为“殷勤”,“病抛官职易,老别友朋难”,切合老人心理。结句“半日凭栏干”,见出他凭楼时多少恋恋心意。这首十韵排律写得语浅情浓,读着不觉其对仗之严。  ……
《唐宋词赏析:风月情怀》 序言 中国文学的长河中,诗歌无疑是最璀璨的星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画卷中,唐诗宋词以其独特的魅力,跨越时空的界限,至今依然 RESONATE 着无数读者的心弦。它们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情感、思想、审美观念的生动载体。本书《唐宋词赏析:风月情怀》旨在带领读者深入探索唐宋时期最为动人的词章,品味那些承载着风花雪月、悲欢离合的细腻情感,感受古人在笔墨间流淌的生命体验。 我们选取了唐宋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词人作品,力求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浅出的赏析。这些词作,或描绘自然景色的壮丽与细腻,或抒发离愁别绪的缠绵悱恻,或歌咏历史人物的慷慨激慨,或寄寓人生哲理的深邃玄妙。每一个字句,都经过词人反复锤炼;每一段情感,都蕴含着时代的印记和人性的光辉。 本书的创作初衷,并非是要进行学术性的考证,而是希望以一种更为贴近读者、更具感染力的方式,将这些传世佳作重新呈现。我们相信,文学的生命力在于其被理解和共鸣。因此,在赏析过程中,我们将力求展现词作的意境之美、情感之真、语言之妙,让读者能够仿佛置身于词人所描绘的世界,与他们一同感受那些激荡心灵的瞬间。 “风月情怀”是本书的核心主题。我们关注的,是词人笔下那些关于爱情、友情、乡愁、羁旅、思念、感怀等普世情感的表达。这些情感,虽然发生在不同的时代,却依然能够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通过对这些“风月情怀”的细致解读,我们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情感世界,也反观自身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一种跨越时空的交流与对话。 在编排上,本书将从唐朝词的早期探索,到宋朝词的辉煌高峰,逐一梳理。我们会介绍每一位词人的生平及其创作风格,然后深入剖析其代表作品。赏析内容将包含对词作的字词解读、句意疏通、意境营造、情感分析,以及作者的创作背景和艺术手法等方面的探讨。同时,我们也会适时引用相关的历史典故、文化背景,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词作的内涵。 我们深知,文学赏析是一件见仁见智的事情。本书所呈现的解读,是我们团队在反复研读、思考、讨论后形成的见解。我们期待读者在阅读本书的同时,也能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文学的魅力,恰恰在于它的开放性和多义性,在于它能引发读者无穷的想象和思考。 希望《唐宋词赏析:风月情怀》能成为您探索中国古典文学、感受古人风雅情韵的一扇窗户,与您一同沉醉在唐宋词的诗意世界里。 第一章:盛唐之音——初唐与盛唐的词坛曙光 唐朝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而词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体裁,在唐朝也逐渐萌芽并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初唐时期,词尚处于摸索阶段,多为宴乐唱和之作,内容相对浅显,形式也较为自由。然而,正是这些早期的尝试,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1 词体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词,又称长短句,是一种起源于民间音乐,后发展为文人创作的诗歌体裁。其特点是句子长短不一,与格律、曲调紧密相连。在唐朝,词的雏形可见于一些宴饮场合的歌辞,以及乐府民歌中的曲调。这些早期词作,往往节奏明快,语言质朴,富于生活气息。 1.2 宫廷乐府与燕乐词 唐朝的宫廷乐府是早期词发展的重要场所。许多宴乐场合,为了助兴,便会创作一些配合音乐的歌辞,这便是所谓的“燕乐词”。这类词作内容多为歌功颂德、赞美太平盛世,或是描写歌姬舞女的姿容。虽然在艺术性上尚显稚嫩,但它们确是词体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 1.3 边塞题材的兴起 盛唐时期,边疆战事频仍,也催生了一批具有浓郁边塞风情的诗歌。词作为一种更具表现力的文体,也开始涉足这一题材。虽然早期边塞词并不算多,但其粗犷豪迈的风格,为后来的词风注入了新的活力。 1.4 乐天体与温庭筠的突破 当我们谈及盛唐词,不得不提两位对词体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词人:白居易和温庭筠。 白居易的“乐天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与元稹齐名,人称“元白”。他虽然以古体诗闻名,但其创作的《长恨歌》、《琵琶行》等叙事长诗,却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对后世的散文和小说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词方面,白居易虽然留下的作品不多,但其《长恨歌》中的一些句子,如“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以及《琵琶行》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其抒情性和感染力,已然具备了词的某些特质。他所倡导的“通俗化”的文学主张,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词的发展,使得词不再是士大夫阶层的专属,更贴近普通人的情感。 温庭筠的“花间派”开山 温庭筠(约812-870),字飞卿,是晚唐时期一位重要的词人。他被誉为“花间派”的开山鼻祖,其词作多描写女性的闺阁生活、爱情相思,语言华丽,意境优美,色彩浓郁。他的词往往构思精巧,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将细腻的情感描绘得淋漓尽致。 作品赏析:《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这首词以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闺阁女子在情人离去后的思念之情。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边吹{-S-RONG-FENG}冷。 寸步不行,天涯路远,此去无痕。 红袖织锦,白鱼跳浪,此情谁问? 欲说还休,天涯望断,愁锁眉心。” 词的上片,“小山重叠金明灭”一句,描绘的是女子梳妆时的场景,描绘了女子鬓角的秀发如同层叠的小山,微微晃动,金饰若隐若现。接着,“鬓边吹{-S-RONG-FENG}冷”则通过触觉的描写,烘托出内心的凄凉。女子独坐,思念远去的恋人,却又无法跨越天涯的距离,这种无可奈何的愁绪,通过“寸步不行,天涯路远,此去无痕”得到进一步强化。 下片,“红袖织锦,白鱼跳浪”两句,以精美的织锦和跳跃的白鱼,反衬出女子内心的空虚与孤寂。“此情谁问?”则直抒胸臆,表达了无人能理解她深切思念的痛苦。“欲说还休,天涯望断,愁锁眉心”将女子的情感推向高潮,欲言又止的吞咽,凝望天涯的目光,以及紧锁的眉头,共同构成了一幅令人心碎的相思图。 温庭筠的词,以其精致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奠定了唐词的唯美基调。他对于女性情感的细腻描摹,也为后来的词人提供了创作的范本。 第二章:宋词的璀璨——婉约派与豪放派的鼎盛 宋朝是中国词史上的黄金时代,词的创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在宋朝,词不再仅仅是歌唱的伴侣,而成为一种独立的、高度成熟的文学体裁。这一时期,涌现出无数杰出的词人,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婉约派和豪放派,共同绘就了宋词的辉煌篇章。 2.1 婉约词的柔情与细腻 婉约词,以其含蓄委婉、情感细腻、语言清丽著称。其内容多描写男女情爱、闺阁情思、离愁别绪,风格柔美、缠绵,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柳永:都市词人的时代咏叹 柳永(约987-约1053),字耆卿,是北宋时期一位极具影响力的词人。他一生浪迹江湖,熟悉市井生活,其词作多描绘都市风情、羁旅愁思、男女恋情,语言通俗晓畅,感情真挚饱满。柳永也是第一位大规模创作慢词(长调)的词人,极大地拓展了词的表现力。 作品赏析:《雨霖铃·寒蝉凄切》 这首词是柳永的代表作,写离别之情,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词的开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通过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悲伤的氛围。凄切的寒蝉声,傍晚的长亭,刚刚停歇的骤雨,都烘托出离人黯然神伤的心情。“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描绘了送别时的场景,帐中饮酒,却毫无兴致,依依不舍之际,却被催促上舟。“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将离别的场景推向高潮,双方相对无言,只有泪眼相对,那种深沉的悲痛,尽在不言中。“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则将视线拉远,想象着离人远去,前路茫茫,烟波浩渺,暮色沉沉,楚天广阔,极尽离愁之苦。 下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点明了离愁的普遍性,并进一步强调了在清冷的秋节,离别的伤感尤为深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则设想了离人未来的境遇,酒醒之后,面对凄凉的杨柳岸,晓风和残月,更添愁绪。“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表达了对未来时光的绝望,即使有美好的时光,遇到美丽的景致,也无人分享,这种孤寂和凄凉,是离别之苦的极致体现。 柳永的词,以其贴近生活的语言和充沛的情感,赢得了广泛的喜爱,尤其在市民阶层中流传甚广,被誉为“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 李清照:千古第一才女的悲歌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是宋代最杰出的女词人,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她的词风细腻婉约,情感真挚,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将婉约词推向了极致。她的词作,既有闺阁少女的娇憨情态,也有遭遇国破家亡后的沉痛哀思。 作品赏析:《声声慢·寻寻觅觅》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作品,也是她晚年孤苦凄凉生活的真实写照,充满了沉痛的悲伤。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词的上片,开篇连用十四个叠字,以极其压抑的语调,描绘了作者孤独无依、心神不宁的状态。“寻寻觅觅”是茫然无措,“冷冷清清”是孤独寂寞,“凄凄惨惨戚戚”则是内心深处的悲痛。接着,“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点明了时令,秋风乍起,天气变化无常,人也容易生病,更添愁绪。“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写借酒消愁,却无济于事,晚来的寒风更是增添了几分凄冷。“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是全词的一个情感转折,看到南飞的大雁,触景生情,更加伤心,而这些大雁曾经是故人的相识,更是勾起无限的怀念。 下片,“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写景,满地的菊花残败,如同作者憔悴的容颜,无人赏识。“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写独守孤寂,日子难熬。“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是全词最凄婉动人的描写,细密的雨点敲打着梧桐叶,发出滴滴答答的声音,如同作者无尽的泪水,与黄昏的凄凉景象融为一体,将愁绪推向极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是全词的总结,作者认为,所有的愁苦,已经无法用一个“愁”字来概括,其程度之深,之广,之烈,已非语言所能表达。 李清照的词,以其真挚的情感、精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成为了婉约词的典范,也展现了女性在困境中的坚韧与哀伤。 2.2 豪放词的壮阔与激昂 与婉约词的柔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豪放词则以其气势恢宏、风格雄健、情感激昂而著称。豪放词人往往胸怀开阔,志存高远,其作品中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壮丽山河的赞美。 苏轼:旷世奇才的豪放之歌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也是豪放词的集大成者。他的词作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既有豪迈奔放的壮阔之景,也有深沉细腻的哲理思考。苏轼以其天才的创造力,将词的艺术境界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作品赏析:《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首词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以雄浑的气势,回顾了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历史,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感慨。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词的开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便以磅礴的气势,写尽了历史的沧桑和英雄的代谢。滔滔东去的江水,冲刷着一切,曾经的英雄人物,如今都已随风而逝。“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则点明了怀古的对象——三国时期的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对赤壁的景物进行了极其壮丽的描写,石壁高耸入云,巨浪拍打着岸边,卷起无数雪白的浪花,展现出一种惊心动魄的力量感。“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是对壮丽山河的赞美,也是对曾经在这里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的追忆。 下片,“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转入对周瑜的想象,描绘了周瑜年轻时的风采,英姿勃发,羽扇纶巾,谈笑间便樯橹灰飞烟灭,展现了其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少年意气。“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则将视线拉回到作者自身,作者在这壮丽的山河和历史的辉煌面前,感慨自己生不逢时,壮志未酬,青春易逝,如今却已经白发苍苍。“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人生短暂如梦,纵然有功业,也终将化为乌有,不如举起酒杯,与明月对饮,寄情于山水之间,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 苏轼的词,以其博大的胸怀、深邃的思想和雄健的笔力,极大地丰富了词的表现力,使词成为一种可以承载宏大叙事和深刻哲理的文学体裁。 辛弃疾:爱国词人的血泪悲歌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是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爱国词人。他的词作风格雄健豪放,内容多表达强烈的爱国情怀、报国无门而产生的悲愤,以及对壮丽山河的热爱。辛弃疾的词,充满了阳刚之气和英雄气概。 作品赏析:《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这首词是辛弃疾表达其报国壮志、愤慨不平的代表作,展现了他“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远大抱负。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宫柱,一夜急管弦。 ushan 营,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宫阙北门锁二将,关塞西门煮萁豆。 铁马冰河入梦来,神州依旧。 壮士千年,老矣。 壮士千年,恨矣。” 词的上片,“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宫柱,一夜急管弦”描绘了一幅壮阔的军旅生活图景。词人醉酒后挑灯看剑,在梦中听到号角声响彻军营,八百里军营中分发着炙烤的肉,宫廷的乐曲奏响,急促的管弦之声,共同营造出一种边塞征战的紧张与激昂。“ushan 营,马蹄声碎,喇叭声咽”则通过声音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军旅生活的艰辛与悲壮。 下片,“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表现了词人面对艰难险阻,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决心。“宫阙北门锁二将,关塞西门煮萁豆”是词人对当时政治现状的愤慨,直指朝廷的腐败和无能。“铁马冰河入梦来,神州依旧”表达了词人对收复失地的强烈渴望,梦中看见铁马冰河,然而神州大地依旧沦陷。“壮士千年,老矣。壮士千年,恨矣。”则是词人对自身报国无门的深深慨叹,英雄壮志未酬,岁月催人老,只能留下无尽的遗憾。 辛弃疾的词,以其激昂的语调、充沛的激情和深刻的爱国情感,在中国词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激励后人的爱国主义精神的象征。 结语 唐宋词,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国文学的皇冠上。它们以其多样的风格、丰富的情感和精美的语言,向世人展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成就。本书《唐宋词赏析:风月情怀》,只是对这片浩瀚星空的一次浅薄的探索。我们希望通过这些赏析,能够唤醒读者对古典诗词的热爱,让那些古老的文字,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词,不仅仅是文字的游戏,更是情感的载体,是历史的镜子,是人生的写照。品味唐宋词,就是在品味古人的情怀,品味历史的变迁,品味人生的起伏。愿读者在翻阅本书的过程中,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感动与共鸣,一同沉醉在那诗意盎然、情怀万千的唐宋词世界里。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太让人眼前一亮了,拿到手里沉甸甸的,那种厚实的纸张触感,立刻就让人感觉这不是一本普通的普及读物,而是真正下过功夫的精装本。封面设计采用了典雅的水墨风格,留白处理得恰到好处,几笔写意的山水与遒劲的书法标题“国学经典”并置,既有古典韵味又不失现代审美。我特别喜欢它内页的排版,字号适中,行间距处理得非常舒服,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更值得称赞的是,很多经典篇目旁边附带了清晰的注释和简短的背景介绍,这些内容不是那种生硬的学术术语堆砌,而是用非常口语化、易于理解的方式讲解了当时的文化背景和诗词的深层意境。比如解读某些用典时,作者没有直接给出冷冰冰的解释,而是像一位老友在耳边娓娓道来,让人瞬间就能抓住作者的情感脉络。这本书的编排逻辑也很有意思,它似乎不是简单地按照时间顺序罗列,而是根据不同的主题或者情感倾向进行分组,这种结构使得读者在阅读时能更容易地体会到不同阶段诗人思想的演变,也方便了希望从特定角度切入学习的读者。整体来说,这本书在视觉和触觉上都提供了极佳的阅读体验,让人愿意捧在手里细细品味,而不是仅仅把它当作一本工具书来查阅。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标价,尤其是在对比了市场上其他同类产品之后。它不仅仅是一本诗歌集,更像是一份完整的文化伴侣。我欣赏它在提供文本的同时,所建立起来的那个“知识网络”。例如,当我们读到描述某一地景的诗句时,书中会巧妙地插入当时的舆图片段或者相关史料记载的引用,这种多维度的信息整合,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画面感。我特别喜欢书中所设置的“诗意解读”栏目,它不是简单的注释,而是用现代的文学理论去剖析古人的创作手法,比如对白居易如何运用“白描”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分析,既有理论深度又不失趣味性。这种构建知识体系的方式,使得读者在学习诗歌时,能同时提升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历史知识储备。它真正做到了让经典“活”起来,让读者在享受优美文字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一次跨越千年的文化溯源,这种深度和广度,是市面上很多快餐式读物所无法企及的。

评分

这本书的装订和纸张质量,简直称得上是艺术品级别的享受。我习惯在夜晚用台灯阅读,这本书所采用的纸张似乎有一种特殊的微哑光处理,光线打上去之后,不会产生刺眼的反射,使得文字的边缘保持着一种柔和而清晰的界限感。很多旧的古籍影印本或者廉价印刷品,墨色浓淡不一,或者有油墨残留的味道,但这本选集则完全没有这些困扰。印刷的字体选择也很有讲究,它采用了一种既能体现古典美感又不牺牲现代易读性的字体,笔画的粗细变化自然流畅。我甚至注意到,在某些长篇叙事诗的段落之间,作者特意留出了一段空白,这种视觉上的“呼吸感”处理,对于沉浸式阅读来说至关重要。它避免了文字的拥挤带来的压迫感,让读者的大脑有时间消化刚刚读到的意象和情感。这种对阅读体验的极致关注,体现了出版方对“国学经典”应有的尊重和敬畏之心,使得每一次翻阅都成为一种仪式感十足的享受。

评分

说实话,我对市面上很多“经典选本”都持保留态度,它们往往为了追求“大全”而失去了重点,内容芜杂,选材标准模糊不清。但这本书的选目,体现出了极高的专业性和克制感。它显然不是那种包罗万象、面面俱到的汇编,而是经过了精挑细选,每一首诗都像是经过了反复打磨的珍珠。我注意到,编者在选材上非常注重体现诗人创作生涯的不同阶段及其风格的转变,尤其是一些相对冷门但艺术成就极高的作品,也被纳入其中,这对于已经熟悉了“琵琶行”、“长恨歌”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次惊喜的探索之旅。更让我惊喜的是,书后附带的几篇关于白居易诗歌艺术成就的专题评论,这些评论角度非常刁钻,例如有一篇专门讨论了白居易对“声律”的运用如何服务于叙事节奏,分析得极其透彻,完全不是一般导读文章能比拟的。这表明编者对这位伟大诗人有着深刻的学术理解,而非简单的文本搬运工。这种“少而精”的选本策略,极大地保证了阅读的质量和效率,让人能更专注于体会诗歌的精髓。

评分

我拿到这本书后,首先尝试去阅读了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比如一些描写自然风光的篇章。原本以为对这些诗句的理解已经足够深入了,毕竟从小到大都在接触。然而,这本书提供的解读视角非常新颖。它不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的解释上,而是深入挖掘了诗歌背后的“情绪张力”。举例来说,解读“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这类诗句时,许多版本只是简单地评判其宫廷生活奢靡,但这本书却花了大篇幅去分析白居易笔下那种夹杂着无奈、讽刺与一丝同情的复杂心绪,将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个人的观察视角巧妙地结合起来。编者似乎深谙如何引导读者进行“深度共情”,他们提供的背景资料非常扎实,从唐代的社会结构到当时的文人阶层心态都有所涉及,使得我们对诗句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的遣词造句,而是真正进入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土壤之中。这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解读方式,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收获感,让人感觉自己不是在“看书”,而是在和一位穿越时空的智者对话,探讨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评分

白居易,经典之作

评分

他没读过,只知道是位大才子,读读看。

评分

好好学习啊!,我现在有点事出去走走看看有没有人玩啊你不理我的时候可以去试试能不能帮我把手机关机睡觉吧你是真的没有吗没有找到了一个星期左右就到学校给你打电话的时候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呢我现在有点事情说三遍你的照片我看看你吗哦你在网上买东西

评分

朋友推荐的,经典,不错,就是没想到好薄一本?

评分

很好的一本书,想集全套。

评分

一次买了九本,速度又快,质量又好,特别表扬这位快递员很礼貌

评分

一次买了九本,速度又快,质量又好,特别表扬这位快递员很礼貌

评分

质量好服务好快递快非常满意

评分

书籍编校质量很好,读唯美婉转的纳兰词,感觉亲切。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