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声汉(1907-1971),农史学家、农业教育家和植物生理学专家。先后完成《齐民要术今释》、《农政全书校注》等14部巨著,是中国农史学科重要奠基人之一。
评分1933年11月,石声汉考取了第一届中央庚款留英公费生,入伦敦大学理学院植物生理研究班学习。在英国的3年里,他在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布莱克曼(F.F.Blackman)的指导下,主要学习与研究植物生理学,其间曾到英罗森士达农事试验场作实验工作。他在英植物年报发表有《缺钾与其它金属离子对于大麦生长及含水量影响之间的关系》、《植物营养的生理研究——钾及其它营养元素与大麦叶片含水量的关系》(与Richards.F.G合作)等论文。1936年4月,获伦敦大学植物生理哲学博士及理工学院的学侣荣誉证书。他还在伦敦天产博物馆图书馆,翻译了英文版的《中国植物学文献评论》一书。当这本译著重版时,石声汉针对原著中所谓“中医术全属妄言”及“在中国青囊术中,含绝对有毒物外,盖无不入药者。中国歧黄家处方之际,辄用及极不可耐之药物”等不尊重事实的片面之词,在序言中愤然予以驳斥,并指出:“这是对中国中医药的无知和曲解。”
评分版本好 印刷可以 紙質欠佳 價格小貴
评分好书,囤着一本一本慢慢看…
评分虽然汉代就已经出现“墓砖”、“墓记”等石刻史料,不过正确说来,墓志的起源应该是从西晋开始的。尽管如此,西晋时期的出土墓志数量不多,南北朝以后的出土墓志才渐渐增加,其中北朝墓志又较南朝多。南北朝墓志的书写文体和西晋不同,用的是当代流行的四六骈文,特征是多用典故与华丽的词藻。唐代墓志因为在洛阳邙山一地大量出土的缘故,墓志总数居于各朝之冠,墓主身份也由前朝皇室贵族普及至中下级官员。唐代前期墓志继承南北朝墓志骈文风格,趋于格式化的写法。唐代后期墓志,尤其是大历年间以后,书写方式有了明显的变化。和前期墓志比起来,对墓主个人的记载,比方说妻子儿女的记载明显地增加很多,对墓主个人的事迹也有较具体的描述,典故和华丽的词藻明显地减少很多。到了北宋中期,墓志文体又有了变化。长篇墓志增加,也完全不见骈体文的痕迹。对墓志主的事迹有更具体、详细地描写。比方说大部份的北宋墓志常常叙述墓志主在官员任期内解决的诉讼纷争,当然其目的在于颂扬政绩。这样的写法在唐代墓志只能见到两三个例子。可以说唐代后期墓志慢慢跳脱前期骈文风格,演变为半韵文半散文的文体,至北宋中期以后,彻底转为散文风格。另外由宋代墓志详细记载志主为官业绩一点,也可以说墓志的性质也在宋代由哀悼文学转向传记文学。
评分很好的书籍 就是繁体字看着好麻烦
评分进入阅览室、服务点须持国家图书馆读者卡。年满十六周岁以上的中国公民可以凭第二代身份证进入开架阅览室阅览,少年儿童凭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读者卡进入少年儿童图书馆。
评分开始以为是之前的手写版,拿到手发现是排印的,放心了
评分很好的购物体验,信京东,不变的品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