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论是诠释《大品般若经》的论著。“大智度”是“摩诃般若波罗蜜”的意译。相传本论的原文有十万颂,据推测,今本百卷是鸠摩罗什缩译而成者。罗什译本中,最初的三十四卷为全译本,是《大品般若》初品的注释,其后各卷所译,则经罗什加以节略,取其足以开释文意的部分而已。本论若全部译出,或将十倍于此。全书所援引经典、论书极多,包含原始佛教圣典、部派佛教诸论书,以及初期大乘诸经典。
作者简介
弘学,本名李英武,佛教居士。1938年出生,1957年毕业于西南民族学院藏语文专业,受业于著名社会学家、民族学家吴泽霖教授和夫人马时芳先生;先后问学于梁在农(智慧法师)教授、阿旺洛追扎巴、密悟格西。1956年三次谒见贡嘎活佛,蒙授金刚三昧耶戒,又蒙授童七灌顶、宝瓶灌顶、秘密灌顶、智慧灌顶和名词灌顶,赐藏名索朗泽仁。1972年皈依正果和尚,赐名弘学,并得法尊法师之教诲。奉正果法师临终遗命,1988年依止宽霖大和尚,受瑜伽菩萨戒,专事佛学研究工作。从20世纪50年代起,精习儒学和佛学,对儒学和汉藏佛学都有很深的造诣,著作甚丰,公开出版的有《佛学概论》《藏传佛教》《佛教文学》《中国佛教简史》《净土探微》《禅门风姿》《人间佛陀与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中观学概论》《唯识学概论》《佛教图像说》等70多部著作,达2000多万字。
目录
上 册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论序常安释僧叡述/1
大智度论卷第一/1
缘起论/1
释初品中如是我闻一时/10
大智度论卷第二/15
释初品中总说如是我闻/15
释初品中婆伽婆/22
大智度论卷第三/31
释初品中住王舍城/31
释初品中共摩诃比丘僧/37
别释初品中三众义/45
大智度论卷第四/46
释初品中菩萨/46
大智度论卷第五/61
释初品中摩诃萨埵/61
释初品中菩萨功德/64
大智度论卷第六/74
释初品中十喻/74
大智度论卷第七/86
释初品中佛世界愿/86
释初品中三昧/92
释初品中放光/96
大智度论卷第八/99
释初品中放光之余/99
大智度论卷第九/111
释初品中现普身/111
释初品中十方诸菩萨来/116
大智度论卷第十/122
释初品中十方诸菩萨来之余/122
大智度论卷第十一/137
释初品中舍利弗因缘/137
释初品中檀波罗蜜义/143
释初品中赞檀波罗蜜/145
释初品中檀相义/147
释初品中檀波罗蜜法施/153
大智度论卷第十二/156
释初品中檀波罗蜜法施之余/156
大智度论卷第十三/170
释初品中尸罗波罗蜜上/170
释初品中戒相义/173
大智度论卷第十四/185
释初品中尸罗波罗蜜下/185
释初品中羼提波罗蜜义/190
大智度论卷第十五/197
释初品中羼提波罗蜜下/197
释初品中毗梨耶波罗蜜上/204
大智度论卷第十六/208
释初品中毗梨耶波罗蜜下/208
大智度论卷第十七/219
释初品中禅波罗蜜/219
大智度论卷第十八/235
释初品中般若波罗蜜/235
释初品中般若相义/237
大智度论卷第十九/248
释初品中三十七品/248
大智度论卷第二十/263
释初品中三三昧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263
大智度论卷第二十一/276
释初品中八背舍八胜处九次第定十一切处/276
释初品中九想义/280
释初品中八念/284
大智度论卷第二十二/289
释初品中八念下/289
大智度论卷第二十三/302
释初品中十想/302
释初品中十一智/309
大智度论卷第二十四/314
释初品中十力/314
大智度论卷第二十五/325
释初品中四无畏/325
大智度论卷第二十六/335
释初品中十八不共法/335
大智度论卷第二十七/351
释初品中大慈大悲/351
大智度论卷第二十八/364
释初品中六神通等/364
释初品中布施随喜心过上/374
大智度论卷第二十九/377
释初品中布施随喜心过上之余/377
释初品中回向/379
大智度论卷第三十/389
释初品中善根供养/389
大智度论卷第三十一/404
释初品中十八空/404
大智度论卷第三十二/423
释初品中四缘义/423
大智度论卷第三十三/434
释初品中到彼岸等/434
大智度论卷第三十四/444
释初品中信持/444
大智度论卷第三十五/455
释奉钵品第二/455
释习相应品第三之一/464
大智度论卷第三十六/470
释习相应品第三之二/470
大智度论卷第三十七/483
释习相应品第三之三/483
大智度论卷第三十八/495
释往生品第四之一/495
大智度论卷第三十九/507
释往生品第四之二/507
大智度论卷第四十/518
释往生品第四之三/518
释叹度品第五/528
释舌相品第六/531
大智度论卷第四十一/533
释三假品第七/533
释劝学品第八/541
大智度论卷第四十二/547
释集散品第九/547
大智度论卷第四十三/557
释集散品第九之余/557
释行相品第十/561
大智度论卷第四十四/569
释幻学品第十一/569
释句义品第十二/576
大智度论卷第四十五/582
释摩诃萨品第十三/582
释断见品第十四/586
释富楼那品第十五/589
大智度论卷第四十六/596
释乘乘品第十六/596
释庄严品第十七/598
释摩诃衍品第十八/604
大智度论卷第四十七/610
释摩诃衍品第十八之余/610
大智度论卷第四十八/621
释四念处品第十九/621
大智度论卷第四十九/634
释发趣品第二十/634
大智度论卷第五十/646
释发趣品第二十之余/646
释出到品第二十一/652
下 册
大智度论卷第五十一/657
释胜出品第二十二/657
释含受品第二十三/662
大智度论卷第五十二/671
释会宗品第二十四/671
释十无品第二十五/673
大智度论卷第五十三/683
释无生三观品第二十六/683
大智度论卷第五十四/695
释天王品第二十七/695
大智度论卷第五十五/706
释如幻品第二十八/706
释散华品第二十九/711
大智度论卷第五十六/721
释三叹品第三十/721
释灭诤品第三十一/727
大智度论卷第五十七/733
释大明品第三十二/733
释述诚品第三十三/741
大智度论卷第五十八/743
释劝持品第三十四/743
释梵志品第三十五/747
释尊导品第三十六/750
大智度论卷第五十九/757
释舍利品第三十七/757
大智度论卷第六十/768
释十善品第三十八/768
大智度论卷第六十一/777
释随喜品第三十九/777
大智度论卷第六十二/793
释照明品第四十/793
释信毁品第四十一之上/801
大智度论卷第六十三/806
释信谤品第四十一之下/806
释叹净品第四十二之上/812
大智度论卷第六十四/817
释叹净品第四十二之下/817
释无作品第四十三之上/820
大智度论卷第六十五/828
释无作品第四十三之下/828
释诸波罗蜜品第四十四/834
大智度论卷第六十六/841
释闻持品第四十五之上/841
大智度论卷第六十七/850
释闻持品第四十五之下/850
大智度论卷第六十八/860
释魔事品第四十六/860
释两不和合品第四十七之上/867
大智度论卷第六十九/870
释两不和合品第四十七之下/870
释佛母品第四十八之上/877
大智度论卷第七十/882
释佛母品第四十八之下/882
释问相品第四十九/887
大智度论卷第七十一/896
释成办品第五十/896
释譬喻品第五十一/901
释知识品第五十二/905
释趣智品第五十三/912
大智度论卷第七十二/915
释大如品第五十四/915
大智度论卷第七十三/929
释阿毗跋致品第五十五/929
释转不退轮品第五十六之上/937
大智度论卷第七十四/942
释转不退轮品第五十六之下/942
释深奥品第五十七之上/948
大智度论卷第七十五/956
释深奥品第五十七之下/956
释梦行品第五十八/961
释河天品第五十九/968
大智度论卷第七十六/970
释学空不证品第六十/970
释梦誓品第六十一之上/975
大智度论卷第七十七/982
释梦誓品第六十一之下/982
释魔愁品第六十二/989
释等学品第六十三/993
大智度论卷第七十八/999
释净愿品第六十四/999
释称扬品第六十五之上/1007
大智度论卷第七十九/1010
释度空品第六十五之下/1010
释嘱累品第六十六/1015
大智度论卷第八十/1023
释无尽品第六十七/1023
释六度相摄品第六十八之上/1028
大智度论卷第八十一/1032
释六度相摄品第六十八之下/1032
大智度论卷第八十二/1043
释方便品第六十九之上/1043
大智度论卷第八十三/1056
释方便品第六十九之下/1056
释三慧品第七十之上/1060
大智度论卷第八十四/1067
释三慧品第七十之下/1067
大智度论卷第八十五/1078
释道树品第七十一/1078
释菩萨行品第七十二/1084
释种善根品第七十三/1089
大智度论卷第八十六/1091
释遍学品第七十四/1091
释三次第学品第七十五之上/1102
大智度论卷第八十七/1105
释三次第学品第七十五之下/1105
释一念具万行品第七十六/1113
大智度论卷第八十八/1121
释六喻品第七十七/1121
释四摄品第七十八之上/1127
大智度论卷第八十九/1138
释四摄品第七十八之下/1138
释善达品第七十九/1145
大智度论卷第九十/1154
释实际品第八十/1154
大智度论卷第九十一/1166
释具足品第八十一/1166
大智度论卷第九十二/1176
释净佛国土品第八十二之上/1176
大智度论卷第九十三/1183
释净佛国土品第八十二之下/1183
释毕定品第八十三之上/1189
大智度论卷第九十四/1193
释毕定品第八十三之下/1193
释四谛品第八十四/1199
大智度论卷第九十五/1205
释七比品第八十五/1205
释平等品第八十六/1210
大智度论卷第九十六/1218
释如化品第八十七/1218
释萨陀波仑品第八十八之上/1223
大智度论卷第九十七/1228
释萨陀波仑品第八十八之中/1228
大智度论卷第九十八/1235
释萨陀波仑品第八十八之下/1235
大智度论卷第九十九/1247
释昙无竭品第八十九之上/1247
大智度论卷第一百/1257
释昙无竭品第八十九之下/1257
释嘱累品第九十/1263
前言/序言
前 言
《大智度论》凡一百卷,为印度龙树菩萨著,后秦鸠摩罗什译,又称《大智度经论》《摩诃般若释论》《大智释论》《释论》《智度论》《智论》《大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五册,系诠释《大品般若经》之论著。
大乘佛教中观学派尊龙树菩萨(150~250)为创始人,奉《般若经》为主要经典,以龙树菩萨所著之《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及其弟子提婆所著之《百论》为基本理论著作。而《大智度论》一书,不仅为中观学派所重视,亦为佛教各宗派所尊崇,对整个佛教之哲学理论、思想学说、用例、传说、历史、地理、实践规范、僧伽制度等解说甚为详细;所引用之经典,包含了原始佛教圣典、部派佛教诸论书,以及初期大乘佛教之《法华》《华严》等经典;并言及胜论派及其他印度学派之一般思想,可谓佛教理论之百科全书。《大智度论》乃龙树菩萨晚年所著,在般若思想之弘扬上,与早期著作已有所不同。他的另一部大作《中论》系站在“般若皆空”之否定立场而言,《大智度论》则立足于“诸法实相”之积极肯定立场,并极力阐明大乘菩萨思想及六波罗蜜等宗教实践。故由《大智度论》即可了解龙树菩萨之前佛教学说之大要。同时,龙树以后大乘佛教诸说,皆以《大智度论》为中心而展开。此即龙树菩萨所以被誉为“八宗祖师”之理由。故《大智度论》不仅为印度中观、唯识思想形成之重要典籍,也是《大乘起信论》之真如思想、空与中道思想之相即,二者均受《大智度论》之影响。再者,《大智度论》中佛身观与法身观,是佛教密教思想之先驱,且为真言陀罗尼之根源。
《大智度论》译于姚秦弘始四年至七年(402~405),鸠摩罗什集500人于译场译出。相传原文有十万颂之多,据推测今本百卷,系鸠摩罗什缩译而成。罗什译本中,最初之三十四卷,为全译本,系《大品般若初品》之注释。其后各卷所译,则经罗什加以节略。若全部译出,或有千余卷之数。卷首之《序》为僧叡所著,他是东晋名僧,时称“九辙法师”,为“关中四圣”之一。《大智度论》释《大品般若初品》部分,尽为解释如“三十七道品”“十想”“十力”“十八空”等佛教名相事数,全译为三十四卷;释《二品》以下,为摩诃衍论,略取其类,节译作六十六卷,总一百卷。所译之范围,相当于般若类经典中的节本《大品般若经》三十卷,即当时流行的《光赞》《放光》等般若经典和罗什稍后重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以及唐代玄奘大师所译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的第二会,正应当时学僧之急需。故自《大智度论》译出以来,研究风气甚盛,与三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学派相合,则成为“四论”学派,为历来各宗所用援引之重要论典,如天台宗之《四教义》卷十二,即尊之为“大乘通论”。故《大智度论》被学术界和佛教界共誉为“论中之王”,是一部颇具权威的佛学论典。
近年来,研究和读诵《大智度论》之风气亦很浓厚,除各级佛学院校及研究机构外,随着许多大专院校宗教学及宗教所的建立,《大智度论》受到特别重视。然而,书市上除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据《影印宋碛砂版大藏经》影印的《大智度论》外,大陆未见校勘整理过的简体版《大智度论》出版的消息。台湾民间流传有数种坊本,且用新式分段排版。敦煌及新疆等地所发掘之手写本,题名《摩诃般若波罗蜜优婆提舍》。用现行本与古写本互相校合,则知现行本中有不少脱误之处。故本次整理出版之《大智度论》,以宋版《碛砂藏》中的《大智度论》为主,参阅台湾友人简丰文先生所赠之佛陀教育基金会印刷之明版《大智度论》及《高丽藏》《大正藏》所收之《大智度论》作校勘。为了供读者和研究者方便检索,《〈大智度论〉校勘》在每卷卷首增加了“内容提示”。全书邀请成都国学研究会专家团成员、前巴蜀书社社长、四川语言研究学术委员会主任杨宗义编审作了校审,以此奉献给读者。
弘 学
2013年12月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论序
常安释僧叡 述
夫万有本于生生,而生生者无生;变化兆于物始,而始始者无始。然则无生无始,物之性也:生始不动于性,而万有陈于外;悔吝生于内者,其唯邪思乎?正觉有以见邪思之自起,故阿含为之作;知滞有之由惑,故般若为之照。然而照本希夷,津涯浩汗;理超文表,趣绝思境。以言求之,则乖其深;以智测之,则失其旨!二乘所以颠沛于三藏;杂学所以曝鳞于龙门者,不其然乎?是以马鸣起于正法之余,龙树生于像法之末。正余易弘,故直振其遗风,莹拂而已;像末多端,故乃寄迹凡夫,示悟物以渐。又假照龙宫,以朗搜玄之慧;托闻幽秘,以穷微言之妙。尔乃宪章智典,作兹释论。其开夷路也,则令大乘之驾,方轨而直入;其辩实相也,则使妄见之惑,不远而自复。其为论也,初辞拟之,必标众异以尽美;卒成之终,则举无执以尽善。释所不尽,则立论以明之;论其未辩,则寄折中以定之。使灵篇无难喻之章,千载悟作者之旨,信若人之功矣!有鸠摩罗耆婆法师者,少播聪慧之闻,长集奇拔之誉;才举则亢标万里,言发则英辩荣枯;常杖兹论焉“焉”字,疑是“为”字之讹渊镜,凭高致以明宗。以秦弘始三年,岁次星纪,十二月二十日,自姑臧至长安。秦王虚襟,既已蕴在昔见之心,岂徒则悦而已!晤言相对,则淹留终日;研微造尽,则穷年忘倦。又以晤言之功虽深,而恨独得之心不旷;造尽之要虽玄,而惜津梁之势未普。遂以莫逆之怀,相与弘兼忘之慧。乃集京师义业沙门,命公卿赏契之士,五百余人,集于渭滨逍遥园堂。銮舆伫驾于洪涘,禁御息警于林间。躬览玄章,考正名于梵本;咨通津要,坦夷路于来践。经本既定,乃出此释论。论之略本,有十万偈,偈有三十二字,并三百二十万言。梵夏既乖,又有烦简之异;三分除二,得此百卷;于大智三十万言,玄章婉旨,朗然可见。归途直达,无复惑趣之疑,以文求之,无间然矣。故天竺传云:像正之末,微马鸣、龙树,道学之门,其沦胥溺丧矣!其故何耶?实由二末契微,邪法用盛;虚言与实教并兴,崄径与夷路争辙。始进者化之而流离,向道者惑之而播越,非二匠其孰与正之!是以天竺诸国,为之立庙,宗之若佛。又称而咏之曰:“智慧日已颓,斯人令再曜;世昏寝已久,斯人悟令觉!”若然者,真可谓功格十地,道侔补处者矣。传而称之,不亦宜乎?幸哉!此中鄙之外,忽得全有此论;梵文委曲,皆如初品。法师以秦人好简,故裁而略之;若备译其文,将近千有余卷。法师于秦语大格,唯译一往;方言殊好,犹隔而未通。苟言不相喻,则情无由比;不比之情,则不可以托悟怀于文表;不喻之言,亦何得委殊途于一致?理固然矣!进欲停笔争是,则交竞终日,卒无所成;退欲简而便之,则负伤于穿凿之讥。以二三唯案译而书,都不备饰;幸冀明悟之贤,略其文而挹其玄也。
大智度论校勘(套装上下册)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