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2013年卷)

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2013年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曲金良 著
图书标签:
  • 海洋文化
  • 海洋经济
  • 中国海洋
  • 文化研究
  • 报告
  • 2013
  • 海洋发展
  • 蓝色经济
  • 海洋政策
  • 文化产业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59356
版次:1
商品编码:1150494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88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之一,是关于中国海洋文化理论与实证研究、思想与观念普及、遗产与资源保护、传承与创新繁荣等问题的综合性发展报告,旨在推进中国海洋文化相关领域研究,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文化强国”战略,为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支持和实践参考。

作者简介

曲金良,男,1956年1月30日生,山东东营人。博士,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海洋文化研究所所长,中韩海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海洋发展研究院(教育部基地、国家985基地)学科负责人。主要研究领域为海洋文化理论、历史与文化产遗产。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项目及其他省部级重大、重点和国际合作项目多项。著有《中国民俗文化论》《敦煌佛教文学研究》《后神话解读》《海洋文化概论》《海洋文化与社会》《China Ocean Culture》《中国海洋文化史长编》《海洋与文化:21世纪中国海洋文化战略》《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等;论文有《韩国押海岛采风札记》《现代文明病态与东方人文传统》《环黄海圈的形成与中韩关系》《环黄海圈的形成与发展》《韩国群山港自由贸易区的开发与环黄海圈时代的前景》等。

目录

综合报告
中国海洋文化理论与发展问题的研究回顾与思考/003
  一 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004
  二 中国海洋文化的内涵与特性分析/022
  三 中国海洋文化发展的目标定位探索/061

专题报告
主题一 中国海洋文化研究与海洋意识现状分析
  专题一 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的主要观点与成果综述/087
    一 “海洋文化”概念与内涵研究综述/087
    二 “中国海洋文化”诸问题研究综述/096
  专题二 中国海洋意识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102
    一 海洋意识的本质特征分析/102
    二 我国学界海洋意识的研究现状分析/108
    三 我国公众海洋意识的现状分析/115
    四 我国海洋意识强化与发展的几点建议/120
主题二 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道路与对策思考
  专题三 世界海洋大国的兴衰及其对中国的启示/124
    一 世界近代海洋大国兴衰的历史分析/125
    二 “福兮祸之所伏”:海权扩张的历史警示/131
    三 美英日等国的海洋国策对我国的启示/133
  专题四 近邻日本海洋战略分析与中国应有对策思考/136
    一 问题的提出/136
    二 日本海洋战略与海权观念分析/137
    三 日本的“海洋国家论”分析/140
    四 日本海洋战略的特点及其动向分析/143
    五 当今日本“新的海洋立国”战略及其实施/146
    六 日本的海洋战略威胁与我国应有战略对策/149
  专题五 中国“海洋软实力”发展分析与对策思考/156
    一 海洋软实力的提出及概念界定/156
    二 提升中国海洋软实力的战略意义分析/166
    三 海洋软实力的定量分析方法/171
    四 我国海洋软实力的提升途径及对策建议/184
  专题六 和平海洋:中国“海洋强国”战略模式的必然选择/189
    一 关于“海洋强国”的理念/189
    二 关于“海洋强国”理念的误读/191
    三 “中国威胁论”是对中国崛起的妖魔化/193
    四 “和平海洋”是中国“海洋强国”道路的必然选择/194
主题三 中国海洋文化的传承发展与遗产保护
  专题七 海峡两岸妈祖文化交流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197
    一 海峡两岸妈祖文化交流意义重大/197
    二 海峡两岸是妈祖文化传承的核心区域/199
    三 妈祖信仰深深扎根于台湾民众精神生活之中/202
    四 湄洲妈祖祖庙在海峡两岸妈祖文化中的神圣地位/204
    五 海峡两岸妈祖文化交流的内在需求/207
    六 海峡两岸妈祖文化交流的可持续发展及其对策思考/215
  专题八 中国海岛文化的内涵价值、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224
    一 我国海岛的基本情况/224
    二 我国海岛文化的鲜明特征/228
    三 我国海岛文化的丰富内涵/229
    四 我国学界的海岛文化研究/235
    五 我国海岛文化的现状与发展对策/239
  专题九 中国海洋文化遗产及其研究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245
    一 我国海洋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与价值/245
    二 环中国海海洋文化遗产的存在状况/249
    三 环中国海海洋文化遗产调查研究的意义/252
    四 环中国海海洋文化遗产的研究现状/254
    五 我国海洋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的对策建议/268
主题四 国民海洋教育与海洋人才发展分析与对策
  专题十 中国国民海洋素质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279
    一 我国对国民海洋教育的重视及措施/279
    二 我国大中小学海洋教育开展的主要形式/286
    三 我国中小学海洋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298
    四 加强我国中小学海洋教育制度化建设的对策建议/310
  专题十一 中国海洋人才政策与海洋人才发展的战略思考/312
    一 国内外海洋人才政策问题的研究现状/312
    二 海洋人才政策相关概念界定及体系内容/318
    三 我国海洋人才政策的供需现状与问题分析/323
    四 完善我国海洋人才政策的路径选择思考与建议/340
  专题十二 海洋强国战略下的海洋人才高地建设现状与对策
       ——兼以青岛海洋人才高地建设问题为例/346
    一 海洋人才高地建设及其特点与重大意义/346
    二 国内外海洋人才建设的现状分析/349
    三 海洋强国战略对海洋人才的需求/354
    四 青岛海洋人才高地建设的对策思考/360

附录 中国海洋文化发展动态信息举要/370

前言/序言

前  言

  《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作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系列发展报告”之一,是关于我国海洋文化理论与实践研究、海洋文化观念与思想建设、海洋文化发展与繁荣问题的综合性发展报告。
  我国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海洋大国,拥有中华文明特色显著的海洋文化发展传统。近些年来,我国海洋文化建设发展问题越来越引起国家、相关部门、各沿海地方、学界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如何在世界海洋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环境中、在我国文化强国发展战略和海洋强国发展战略中继承我国海洋文化优秀传统,规划和促进我国当代海洋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已经成为我国当代学界、政府和社会各界面临的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使命。
  《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以我国文化强国战略、海洋强国战略为研究与服务目标,以繁荣我国文化研究、促进我国文化发展、提升国民海洋观念、服务全国和沿海各地的海洋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己任,及时反映我国海洋文化理论与实践研究和在国家层面、地方和社会层面建设发展的基本状况,分析、总结其发展趋势与存在问题,提出相关理论思考与对策建议,为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海洋文化相关各界和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与实践参考。
  《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为年度报告,设综合报告、专题报告以及附录等既相对固定又灵活开放的板块内容,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承编,于每年年底完成并交稿,次年初提交报送和发行面世。
  《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2013年度报告,基于首度报告的基础性与前瞻性需要,发布1篇综合报告、12篇专题报告、1篇附录,对中国海洋文化发展面临的基本认知问题、重大或重点领域问题作了选择报告。报告的这些“问题”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我们对学界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的学术史梳理、现状批评和学术建构;二是我们对中国海洋文化本体本身的实际状况,包括历史、现状的研究把握,以及对其未来的展望;三是我们对中国海洋文化应该怎么样发展,政府、学界、民间应该为此做什么、怎样做等规划设计性、管理操作性层面的问题的研究把握和对策思考,希望能够为学界和政府部门、相关各界提供建议性参考。
  本年度报告所集中关注、报告的这些基本问题或重大、重点问题,有些不能在短时期内完全解决,甚至永远都是基本问题或重大、重点问题,我们会在今后的年度报告中一直关注并提供报告,但每个年度、每个时期会有不同的侧重点、热点、难点或关键点。
  本年度报告是集体研究的成果,主要执笔人分别是(按目录内容先后为序):
  曲金良:综合报告、专题六、专题七、专题九、专题十;
  张开城:专题一;
  赵宗金:专题二;
  曹文振:专题三;
  修斌:专题四;
  王琪:专题五、专题十一;
  赵成国:专题八;
  薛永武:专题十二;
  附录由国家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和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整理提供。
  本报告从立项到内容设计、组织调研和编写、修改完稿,历经两年有余,篇目内容大多是相关执笔人基于本报告项目或其主持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写成的,原拟2012年底即可出版,后经不断补充完善,并及时跟进了2013年新的研究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有些内容已应时发表或上报。由执笔人在其项目参与者合作下完成的内容,请恕难以在书中一一具名,特此说明。
  还需说明的是,本报告各篇内容作为一个整体,在统编中,根据各篇内容文字的逻辑顺序、篇幅繁简、有无重复、行文风格、观点侧重等情况作过大小不一的修订处理,并不一定符合各篇执笔人的原文原义。如有不当,由主编负责。
  感谢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对本发展报告的立项支持,感谢国家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的编写支持与合作,感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文科处的全方位重视,感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暨张晓莉副总编、张倩郢编辑令我感佩的精心工作。
  还要在此对本报告各位执笔人及其合作者的智慧和辛劳深致谢忱。
  中国的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文化强国战略正在实施,中国作为世界海洋大国对内建构海洋和谐社会、对外建构海洋和平秩序的发展理念、目标指向及其国家形象、世界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凸显、重要,中国海洋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未像今天这样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尤其是学界的广泛认同、高度重视和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的编写正当其时,不可阙如。我们定将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恳请各有关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批评与帮助。

曲金良
2013年12月
《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2013年卷)》 概述 《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2013年卷)》是一部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2013年度中国海洋文化发展状况的年度性报告。本书聚焦于2013年中国海洋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重要政策、学术研究、产业发展、社会传播以及国际交流等多个维度,旨在全面展现这一时期中国海洋文化的现状、特点、挑战与机遇,为理解和推动中国海洋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参考。 核心内容 第一部分:年度发展概述与政策导向 本卷报告首先对2013年中国海洋文化发展的整体格局进行宏观扫描。通过对国家海洋战略、相关政策法规的梳理,揭示了中央及地方政府在推动海洋文化建设方面的最新动向和政策重点。特别关注了2013年针对海洋文化遗产保护、海洋旅游开发、海洋科技普及、海洋权益宣传等方面出台的指导性文件和具体举措。通过分析政策的出台背景、核心内容及预期效果,为读者理解国家层面对海洋文化的重视程度和发展方向提供清晰的脉络。 第二部分:海洋文化理论研究与学术前沿 学术研究是推动海洋文化深化的重要动力。《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2013年卷)》深入梳理了2013年度国内外海洋文化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本部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理论创新: 探讨了2013年海洋文化研究在理论范式上的新突破,例如对“蓝色文明”、“海洋精神”等概念的深化阐释,以及跨学科研究的兴起,如海洋历史学、海洋社会学、海洋人类学、海洋文学批评等领域的新视角。 研究热点: 分析了2013年学术界关注的重点议题,如海洋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海洋博物馆的建设与功能、海洋文学艺术的创作与传播、海洋教育的体系构建、海洋与国家认同的关系等。 重要学术会议与出版物: 盘点2013年具有影响力的海洋文化学术会议、论坛,以及在该年度出版的代表性学术专著和期刊论文,呈现学术研究的活跃态势。 第三部分:海洋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海洋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的重要载体,也是未来发展的宝贵资源。2013年,中国在海洋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本卷报告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 遗产普查与认定: 记录了2013年各地开展的海洋文化遗产普查、登记和保护工作,包括对古代海洋交通遗址、港口遗址、海上贸易遗迹、渔业文化遗存、海洋民俗活动等的梳理和保护。 活化与利用: 重点关注了2013年将海洋文化遗产进行活化和再利用的创新实践,例如通过建设海洋博物馆、设立文化展示区、开发海洋文化旅游线路、举办非遗技艺传承活动等方式,让濒临消失的海洋文化焕发新生。 面临的挑战: 分析了在快速的经济发展和海洋开发进程中,海洋文化遗产所面临的潜在威胁,以及在保护与开发之间寻求平衡的困境。 第四部分:海洋产业与文化融合发展 海洋经济的蓬勃发展为海洋文化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丰富的物质基础。2013年,海洋产业与海洋文化的融合发展呈现出哪些新趋势? 海洋旅游文化: 探讨了2013年海洋旅游业在文化内涵挖掘和产品设计方面的创新,如主题海岛游、滨海文化节庆、海洋主题公园的文化体验升级等。 海洋科技与文化: 分析了海洋科技成果如何通过展览、科普活动、教育项目等形式转化为大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海洋文化内容,提升公众的海洋科学素养。 蓝色经济与文化创意: 关注了2013年海洋新兴产业(如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等)在品牌塑造和文化传播方面的探索,以及海洋文化创意产业(如海洋影视、海洋动漫、海洋文创产品设计等)的发展态势。 第五部分:海洋文化传播与社会认知 海洋文化的传播渠道和公众认知水平直接影响着海洋文化的推广和普及。《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2013年卷)》分析了2013年海洋文化的传播现状: 媒体传播: 梳理了2013年各类媒体(电视、报刊、互联网、新媒体等)在海洋文化内容报道、专题策划、纪录片制作等方面的表现,以及新媒体在海洋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教育与普及: 关注了2013年海洋教育在学校教育和课外教育中的进展,包括海洋知识普及活动、海洋主题的展览和讲座、青少年海洋夏令营等。 公众参与: 探讨了2013年公众参与海洋文化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例如通过线上线下平台的互动,以及社会组织在海洋文化推广中的角色。 第六部分:国际视野下的中国海洋文化 在全球化浪潮下,中国海洋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与世界的交流与互动。本卷报告从国际视角审视了2013年中国海洋文化的发展: 国际交流与合作: 记录了2013年中国与其他国家在海洋文化领域的交流项目、合作研究、文化展览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情况。 海外传播与影响: 分析了中国海洋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情况,以及其在提升国家形象、促进国际理解方面的作用。 比较研究: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对中国海洋文化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和特殊性进行分析,为中国海洋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第七部分:总结与展望 报告最后对2013年度中国海洋文化发展的整体状况进行总结,提炼出该年度海洋文化发展的亮点和不足,并对未来中国海洋文化的发展趋势和可能面临的挑战提出展望,为相关部门、研究机构、企业及公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和发展启示。 《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2013年卷)》是一部集政策解读、学术梳理、案例分析、趋势预测于一体的综合性年度报告,旨在为各界人士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了解中国海洋文化发展的权威窗口。

用户评价

评分

当我看到《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2013年卷)》时,脑海中立刻勾勒出了一幅幅画面:古老的航船扬帆远航,渔民在惊涛骇浪中收获希望,现代化的港口吞吐着世界的货物,科研人员在深邃的海洋中探索未知。2013年,这个特定的年份,对于中国海洋文化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我好奇这本书是否会深入剖析这一年里,中国在海洋权益维护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我们是如何通过外交努力和法律手段,来捍卫国家的海上利益的。同时,我也对海洋文化旅游的发展充满了兴趣。在2013年,中国是否有新的海洋旅游目的地涌现?有哪些创新的旅游模式,能够让更多人体验到海洋的魅力,并从中汲取文化的力量?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份统计数据和政策解读的集合,更像是一次对中国海洋文化精神内核的深入挖掘,我希望它能让我看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浪潮中,我们是如何守护并传承那些宝贵的海洋文化遗产,并将其融入到当代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从而构建一个更加丰富多元的中国海洋文化图景。

评分

《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2013年卷)》这个书名,让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宏大的国家发展蓝图,其中海洋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13年,在这个节点上,中国的海洋文化是如何发展的?我设想,书中是否会详细记录和分析,在这一年里,中国在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比如,在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以及海洋信息技术等领域,是否涌现出了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模式?这些产业的崛起,又将如何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同时,我也对海洋文化交流与传播这一部分充满期待。在2013年,中国在推动国际海洋文化交流方面,是否举办了重要的活动?通过哪些平台和渠道,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独特的海洋文化魅力,并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理解?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份静态的报告,更像是一次对中国海洋文化发展现状的动态观察,我希望它能让我感受到,在2013年,中国正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积极拥抱海洋,并将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从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评分

当我第一次看到《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2013年卷)》这本书名时,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面:远古时期那些勇敢的先民驾着木筏,勇敢地驶向未知的大海,寻找新的生存空间和贸易机会;唐宋时期,繁荣的海上丝绸之路,连接了东西方的文明,无数珍宝和思想在这条蓝色的动脉上川流不息;明朝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更是将中国的海洋影响力推向了历史的顶峰。而“2013年卷”这个标签,又将我的思绪拉回到当下,这个充满变革与挑战的时代。我想象着,在这一年里,中国经济的腾飞,科技的进步,是否也为海洋文化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那些关于海洋权益的争端,关于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关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努力,又在2013年呈现出怎样的图景?这本书,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了解当代中国海洋文化发展现状的绝佳窗口。我期望它能够详细阐述这一时期在政策制定、学术研究、产业发展、社会认知等多个层面上,中国海洋文化所经历的演变和取得的成就,甚至可能存在的挑战和问题。它不仅仅是一份客观的记录,更是一种对国家海洋战略和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我希望通过阅读,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在21世纪的今天,海洋对于中国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它在国家发展蓝图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评分

当我看到《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2013年卷)》这本书名时,我的好奇心被瞬间点燃。我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中国那悠久的海洋历史,从古代的渔猎文化、航海贸易,到近现代的海权意识觉醒。而2013年,这个特定的年份,又承载着怎样的海洋文化新篇章?我设想着,这本书是否会深入探讨在这一年里,中国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所采取的战略和取得的成效?例如,在海洋资源开发、海洋产业升级、以及蓝色经济区的建设等方面,是否涌现出了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和政策?同时,我也对海洋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充满兴趣。在2013年,有哪些重要的海洋文化遗迹得到了发掘和保护?有哪些关于海洋的传统习俗、文学艺术作品得到了关注和弘扬?这本书,能否为我描绘出这一幅幅生动的图景,让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中国海洋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发展活力。它不仅仅是一份记录,更像是一次对中国海洋文明在当代社会价值的再审视,我期待它能提供给我更丰富、更深邃的认知。

评分

《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2013年卷)》这个标题,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书名,更是一扇通往广阔海洋世界的大门。我想象着,在2013年这个特殊的年份,中国这片拥有漫长海岸线的古老国度,在海洋领域究竟发生了多少值得关注的事件和发展。它是否详细梳理了这一年里,中国在海洋科技研发方面取得了哪些突破?比如,在深海探测、海洋观测、海洋资源利用技术等方面,是否涌现出了新的创新成果,这些成果又将如何影响中国未来的海洋开发和利用?同时,我也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这一至关重要的话题充满期待。在2013年,面对日益严峻的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中国在海洋保护政策的制定、海洋生态修复的实践、以及公众环保意识的提升方面,又交出了怎样的答卷?这本书,或许能够为我揭示这一切的答案。它不仅仅是一份枯燥的学术报告,更像是集结了众多专家学者对中国海洋现状的深度剖析,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审慎预测。我希望通过阅读,能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中国海洋文化在当代的发展脉络,以及它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评分

《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2013年卷)》这个书名,就像一枚承载着历史与未来的航标,指引着我探寻中国与海洋之间那古老而又崭新的联系。2013年,一个充满变革与机遇的年份,在这片广袤的蓝色疆域上,究竟孕育了怎样的文化发展?我设想,书中或许会详尽地阐述中国在这一年里,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推动海洋探测技术的进步,比如深海潜航、海底资源勘探等领域,是否有了令人振奋的突破?这些技术进步,又将如何重塑我们对海洋的认知,并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我也深切关注着海洋生态文明的建设。在2013年,中国在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治理海洋污染、以及发展绿色海洋产业方面,又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这本书,是否能够为我勾勒出这些努力的脉络,让我感受到中国在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方面的决心和行动?它不仅仅是一份年度总结,更像是一次对中国海洋文化软实力的集中展示,我期望它能让我看到,一个正在崛起的海上大国,其文化自信是如何在蔚蓝的海洋中得到滋养和升华的。

评分

这本《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2013年卷)》在我手中,感觉沉甸甸的,不仅是纸张的厚度,更是内容所承载的厚重感。翻开扉页,那简洁有力的书名便勾勒出了一幅壮阔的画卷:中国,海洋,文化,发展,以及特定的2013年。作为一名对国家发展脉络和文化变迁充满好奇心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对海洋在中国历史和未来中的地位有着朦胧的认知,而这本书,似乎提供了一个聚焦于特定时间节点的入口,让我能够更深入地去理解那片蔚蓝所蕴含的丰富信息。我期待着它能引领我穿越时空,去感受古往今来中国与海洋之间的深厚羁绊,去探索在2013这个节点上,中国的海洋文化究竟呈现出怎样的形态,又在朝着何方演进。它不仅仅是一份报告,更像是一次集体智慧的结晶,一次对国家战略和文化认同的深刻反思,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这一年里,那些关于海洋的探索、创新、保护以及文化传承的故事,是如何被记录和呈现的,它们又会为我理解“中国海洋文化”这个宏大的概念提供哪些具体的维度和视角。

评分

当我第一次读到《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2013年卷)》这个书名时,我的思绪便被深深地吸引住了。2013年,这个年份对我而言,充满了国家发展的重要节点和历史性的变革。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这本书中,是否会细致地描绘出中国在这一年里,如何利用和发展海洋资源,以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书中是否会深入分析,在沿海地区,有哪些具有创新性的海洋经济发展模式被推行?这些模式又为当地的经济注入了怎样的活力?同时,我也对海洋文学艺术在2013年的发展情况充满好奇。是否涌现出了一些以海洋为题材的优秀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或者艺术展览?这些作品,又如何能够更深入地挖掘和展现中国独特的海洋文化内涵,并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这本书,就像一个宝藏,承载着2013年中国海洋文化发展的点点滴滴,我期待它能够为我打开一扇了解中国海洋文明进步与创新的窗口,让我从中汲取知识,获得启迪,并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与广阔的海洋之间,那血脉相连的深厚情谊。

评分

《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2013年卷)》这个书名,让我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和未来的希望。2013年,这一年在中国海洋文化发展史上,又留下了怎样的印记?我设想,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在这一年里,中国在海洋科技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所做的努力?比如,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是否在海洋科学、海洋工程、海洋管理等专业领域,推出了新的课程和研究方向?是否有更多的年轻人投身于海洋事业,为中国的蓝色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同时,我也对海洋文化的社会普及和公众参与充满了期待。在2013年,是否有更多面向大众的海洋文化活动,比如海洋科普展览、海洋主题讲座、以及海洋环保公益活动等?这些活动,又如何能够有效地提升公众的海洋意识,激发他们对海洋的热爱和保护热情?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份学术性的文献,更像是一次对中国海洋文化生命力的全景扫描,我希望它能让我看到,在2013年,中国海洋文化是如何通过教育、传播和实践,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并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评分

当我翻开《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2013年卷)》这本书时,我的脑海中立刻涌现出无数关于海洋的想象。2013年,这个特定的年份,对于中国而言,无疑是国家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我好奇,在这本书中,是否会详细阐述中国在海洋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例如,在海洋法律法规的完善、海洋监管的强化、以及海洋风险防范能力的提升等方面,2013年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举措和成果?同时,我也对海洋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作用充满了探索的欲望。在2013年,中国是如何通过发展海洋军事力量,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的?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来展现中国在建设强大的海洋国防力量方面的决心和实力?它不仅仅是一份单纯的报告,更像是一次对中国国家战略与海洋文化之间深度融合的探索,我期待它能为我揭示,在2013年,中国是如何以更加稳健的步伐,走向深蓝,并在这片广阔的海洋上,书写属于自己的时代篇章。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