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瑟姆·基弗,出生于德国南部巴登-符腾堡州。1970年代师从德国当代艺术大师约瑟夫·博伊斯。1980年参加威尼斯艺术双年展,其作品《德国的精神英雄》引起巨大的争议。1984年在杜塞尔多夫举办的个展获得空前成功。1990年获沃尔夫奖,2008年获德国图书和平奖。1992年迁往法国,现居巴黎市郊。作为德国新表现主义的重要代表,基弗以惊人的艺术创造力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
梅宁,1973年生,法学硕士,曾任图书编辑,现供职于同济大学图书馆。业余从事西方艺术史、当代艺术的翻译和研究。
孙周兴,1963年生,哲学博士,同济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美术学院讲座教授。主要研究德国哲学、现象学、艺术哲学等。主要著作有《语言存在论》《我们时代的思想姿态》《后哲学的哲学问题》《存在与chao越》《以创造抵御平庸》等;主编中文版《尼采著作全集》《海德格尔文集》等。
★现象学方法使单纯的事物发出光芒。
——安瑟姆·基弗(本书作者,德国著名艺术家)
★基弗创造了一种艺术新神话:艺术在没落中升起!
——孙周兴(同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基弗作品中所表达的某种深邃的历史观,像一面镜子犀利地反照着中国,反照出人类的灵魂。
一张晓刚(艺术家,四川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当代艺术的杰出代表)
★基弗是德国继博伊斯之后当代艺术领域里zui伟大的艺术家,我们都被他的作品所震撼。
——毛旭辉(艺术家,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85美术思潮西南领军人物)
读完《尘封的日记》,我最大的感受是那种穿越时空的强烈代入感。作者通过一位百年前女性的私密日记,构建了一个极具年代感和地域特色的世界。日记体的叙事方式,本身就带着一种天然的亲密性,读者仿佛成了唯一的知情者,窥探着那个时代女性在社会规范下的压抑与渴望。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语言运用上的考究,那些带着时代烙印的词汇和句式,没有一丝一毫的矫揉造作,完全像是那个时代真实的声音流淌出来。故事的核心在于对“自由”定义的探讨——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自由可能仅仅是能否选择自己的生活伴侣,或是能否拥有片刻独处的权利。这种微小的、却又无比珍贵的争取,被描绘得既心酸又鼓舞人心。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真实感和情感的穿透力,它让你在惊叹于历史变迁的同时,也更加珍惜当下所拥有的一切,是一次非常温暖而有力量的阅读旅程。
评分这本名为《暗流涌动》的书,乍一看书名颇有些故弄玄虚,但深入阅读后才发现,作者的笔触细腻入微,构建了一个宏大而又充满张力的叙事世界。故事围绕着一个古老家族的兴衰展开,家族成员之间的权力斗争、情感纠葛,如同交织的藤蔓,将人牢牢困住。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对时代变迁的刻画,那种旧秩序崩塌、新规则尚未建立的混沌感,被作者捕捉得极其精准。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描绘人物内心挣扎时的那种不动声色的力量感,没有过度的煽情,却能让读者真切感受到角色内心的波涛汹涌。比如说,那位早早看透世事的长者,他的每一句看似平淡的叮嘱,背后都蕴含着对人性深刻的洞察和无可奈何的叹息。这本书的节奏把握得很好,时而如同春日暖阳般和煦,时而又像深秋的寒风般凛冽,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一种紧绷而又着迷的状态。它不仅仅是一个家族的故事,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着我们每个人在面对命运转折时的选择与代价。
评分《无声的协奏曲》这本书的文字风格与我以往读过的任何作品都不同,它更像是一篇篇独立的、情绪饱满的散文诗被巧妙地串联起来。情节推进非常缓慢,甚至可以说,它几乎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情节”,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情绪的流动和意象的更迭。作者大量使用了象征手法,每一个物件、每一种天气现象,似乎都在暗示着角色们无法言说的内心世界。我感觉自己不是在阅读一个故事,而是在聆听一段情绪极其复杂的音乐,时而低沉压抑,时而高亢激昂。最令我震撼的是作者对于“沉默”的刻画,书中很多关键的转折点,都是在角色相对无言的对视中完成的。这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处理方式,将人物之间那种心照不宣的理解与隔阂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高度主观的,它不强求你理解每一个字面意思,而是鼓励你去感受那些文字下方潜藏的巨大情感暗流。
评分我花了整整一个周末才将《迷雾中的灯塔》读完,合上书页时,窗外已是夜深人静,心头却久久不能平静。这本书的叙事结构如同一个精妙的万花筒,不同时间线、不同视角的叙述者不断切换,起初有些令人困惑,但当那些碎片化的信息逐渐拼凑起来时,那种豁然开朗的震撼感是无与伦比的。它探讨的主题非常哲学化,关于记忆的不可靠性、真相的相对性,以及个体在宏大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挣扎。书中对于场景的描绘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无论是那个终年被潮湿海雾笼罩的小镇,还是那些堆满尘封文稿的书房,都仿佛触手可及。我尤其赞赏作者如何将物理环境的压抑感,巧妙地融入到角色的心理困境之中,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共鸣。读这本书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专注力,但它所给予读者的回馈,远超出了简单的情节满足,它会让你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世界的既有认知,这才是真正伟大的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
评分说实话,《镜湖倒影》这本书一开始让我有些提不起精神,它的开篇铺陈极长,充斥着大量关于某个特定行业历史沿革的细节描写,我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拿了一本教科书。然而,当故事的主线人物终于登场,并且开始展现出他们那种近乎偏执的追求时,我才明白了作者的良苦用心。这是一种“慢工出细活”的叙事策略,通过详尽的环境和社会背景的铺陈,为后文人物命运的爆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本书对“匠人精神”的探讨非常深刻,它揭示了极致的专注往往伴随着巨大的个人牺牲,那种在世人眼中可能显得怪异甚至不合群的坚持,却是支撑他们灵魂不灭的光芒。书中对一些细微动作的捕捉,例如雕刻时指关节的微妙颤动,或是面对巨大挫折时眼神中一闪而过的光,都展现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这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厚重之作,不适合浮躁的阅读者,但对于追求深度体验的人来说,绝对是一场盛宴。
评分艺术在没落中升起【安塞姆·基弗的访谈,正在看,非常非常好,研究他、喜欢他作品的人非常值得读一读。】
评分会17.朱利安皇帝和复辟异教的企图 18.西欧阿里乌斯派及犹
评分自传的一本访谈类书,很有看头,了解他艺术核心比较直接的一本好书
评分非常优秀的图书,重磅推荐
评分尼乌斯派88.三十年战争之前欧洲的列强和社会89.17世纪
评分116.北方的绝对主义 117.北美革命战争 118.英格兰
评分还不错 挺好的
评分112.乔治一世之后的英格兰113.弗里德里西大王
评分京东,我一如既往的买买买,希望你别让我失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