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疗愈:15分钟快速减压、实现身心平衡 [The Tapping Solution ]

轻疗愈:15分钟快速减压、实现身心平衡 [The Tapping Solution ]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尼克·奥特纳 著,美 同 译
图书标签:
  • 轻疗愈
  • EFT
  • 情绪疗法
  • 减压
  • 身心平衡
  • 压力管理
  • 焦虑
  • 情绪释放
  • 自我疗愈
  • 快速缓解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ISBN:9787515404530
版次:1
商品编码:1152308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轻疗愈系列
外文名称:The Tapping Solution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67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已售30国版权、26位各界专家力荐,3000万人亲身实证并重获新生。
  哈佛医学院、美国国家行为医学临床应用研究所□推崇的身心疗愈法。
  情绪释放疗法(Emotional Freedom Techniques,简称EFT)是一套结合东方经络穴位按摩及西方心理学的能量疗法,透过轻敲眉头、眼尾、眼下、鼻下、下巴、锁骨、侧胸腔、头顶8个穴点,疏通经络能量,有效消除压力与负面情绪。
  敲开过往创伤与负面经验,我们才能腾出空间,真正地放下、寻回内心的平静与自在,迎接更正面、更健康、更快乐的自己。

内容简介

  《轻疗愈:15分钟快速减压、实现身心平衡》记载的是一个曾被天价索购的神秘疗法
  一个对东方古老文明深有研究的心理医生,仅仅在女病人的眼睛下方轻敲几下,她的焦虑、不安和头痛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件神奇的事情很快传遍了欧美,人们纷纷造访,甚至愿意花天价索购这个神秘的疗法……
  创伤人员达40万的“9·11”事件使得这个疗法首度公开,数以万计的心灵受害者,在短短数日便获得了治愈。它被用来疗愈因卢旺达种族屠杀、印尼海啸、地区战乱等各种灾难导致的病痛、焦虑、抑郁、强迫、恐惧、疑病等身心痛苦,累积超过上千万人获益。
  现在尼克将毫无保留地披露这个新疗愈时代的伟大秘密。从《轻疗愈:15分钟快速减压、实现身心平衡》当中,你将学会如何把这个方法运用在人生诸如财富、健康、亲密关系等各个层面。它必将惠及所有追求改变的人们。
  通过运用这个神奇的疗法,你终将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

作者简介

  尼克 奥特纳(Nick Ortner),享誉全球的“1分钟”疗愈导师。
  他是将西方前沿心理学与东方文化精髓融汇贯通的□级疗愈大师,也是美国□知名以及□亲民的情绪释放疗法□威,还是超级畅销纪录片《轻疗愈》的创作人和监制人。
  目前尼克正在世界各地巡回演讲和传播情绪释放疗法,如今由他创建主持的每年一度在线盛事情绪释放疗法世界峰会(The Tapping World Summit)已有100万人参加。尼克曾经在这个神奇而有效方法的指引下,奇迹般地吸引来了自己的灵魂伴侣、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并获得源源不断的财富。他迅速从一个负债百万的落魄企业主成为引导百万人走上财富、健康与丰盛之途的疗愈大师。

精彩书评

  《轻疗愈》是我2011年将情绪释放疗法带到中国后一直期待的一本著作,今天终于梦想成真!它是一本真正把能量心理学平民化的情绪自疗好书,中国人值得人手一本。
  ——《生命的重建》作者露易丝 海


  尼克 奥特纳教我用情绪释放疗法解决了身心的各种问题。他的方法简单好用,效果也确实很神奇。我很喜欢这本《轻疗愈》,相信你也会喜欢。
  ——《正能量:实践版》作者韦恩 戴尔博士


  不要再怀疑了,情绪释放疗法真的管用。我找尼克治疗过,这个疗法对我的生活大有裨益。
  ——《秘密》导师,《零极限》作者乔 维泰利博士


  《轻疗愈》介绍了解决我们身心困扰的方法。尼克 奥特纳真是个天才!现在就来看这本书吧,它可以帮你永远解脱身心困扰!
  ——李子勋CCTV长期特邀心理专家


  皮肤是身体□大的器官,情绪释放疗法可以唤醒皮肤知觉,把身体从情绪中解放出来。这一疗法是最近20年心理学界流行的治疗方法,它源于躯体治疗中的拍打理论,暗合中医经络理论,疗愈效果很好。读尼克 奥特纳这本《轻疗愈》,做自己的情绪医生。
  ——刘利平华夏心理培训学校校长

目录

前言放手过去,开始全新的生活1


第1章
疗愈的2.0时代11
对恐水症病人的偶然一试14
来自现代科学的强效证明16
你能改变你的大脑19
做自己的疗愈专家22


第2章
不可思议的体验27
简便易行,却实实在在30
4种常见的敲击对象40
正面描述VS负面描述48
如果1分钟内奇迹没有发生49


第3章
纾解焦虑和压力51
真的“什么都不管用……”吗?54
认知转向和“阿佩克斯效应”57
终止压力的恶性循环59
重新讲述生活的故事65
你最忧虑的是什么?67
用“选择”代替“应该”70


第4章
抗拒让我们停滞不前73
谁是幕后导演?75
继续前行,还是原地踏步?77
我想保护谁?80
用身体的痛阻止心灵的伤82
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84


第5章
哀悼失落的童年87
身体与童年创伤89
童年创伤塑造了我们91
那些想说却不能说的话97
拥抱童年的那个自己99
同情为理解打开一扇门101


第6章
失衡的身体107
探寻身心合一的奥秘109
卡住的情绪能量111
敏感的身体113
情绪造就命运115
唤醒身体的疗愈力量118


第7章
身体能够自愈125
你真的会一直疼下去吗?127
病痛与情绪的“奇怪”联结132
找回身体久违的轻松感137


第8章
享“瘦”身材也享受食物143
与食物有关的苦恼、恐惧、愤怒和自责145
压力减小,体重就能减轻152
难以阻挡的美味诱惑153
想运动却不行动156
画一棵你自己的减肥敲击树160


第9章
营造健康的情感关系167
你有多少“情感包袱”?174
父母的故事176
曾经的情感创伤178
让爱之花盛开在当下181


第10章
释放匮乏,创造丰盛185
从小企业主到疗愈大师188
只需关注“下一步”192
扼杀梦想的拖延症194
奇迹总是一个接一个出现197
清理、清理,扭转你的金钱模式199


第11章
释放恐惧,回归本心209
没有了恐惧的自己会是谁?211
这不是勇敢不勇敢的问题214
像剥洋葱般步步深入216


第12章
还有什么是你忧虑的?223
睡一个深沉而安稳的好觉225
缓解成瘾症状227
提高竞技表现:专业运动员的秘密武器232
情绪释放疗法的作用远不止于此235
替代他人进行敲击治疗240


第13章
用爱唤醒生命的能量243
创伤后应激障碍:看不见的流行病245
瓦哈卡计划:生命最后的微笑253
压力缓解计划:清除战争记忆256
换回一个美好新世界258
后记遇见真正的自己261


附录进阶训练266

精彩书摘

  第1章疗愈的2.0时代
  任何真理都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被嘲笑;第二,被激烈反对;第三,被不言自明地接受。
  ——德国著名哲学家亚瑟·叔本华(ArthurSchopenhauer)
  然汉医生的游科医生和公众所这一治疗玛丽一年多,使用了他所罗杰·卡拉汉(RogerCallahan)是一名科班出身的心理医生。他并非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可这次的情形还是让他沮丧到了极点,因为他简直束手无策。
  他有一位来访者名叫玛丽,从孩提时起就患有严重的恐水症。已经40多岁的她依然恐惧任何形式的水:澡盆里的水、游泳池里的水、海水甚至雨水。她甚至不敢给孩子洗澡,晚上还经常做与水有关的噩梦。为此,她只好向卡拉汉医生求助。
  为了治她的病,卡拉汉医生倾尽所能,却没有成功。他已经给玛丽治疗了一年多,而且使用了他掌握的所有传统心理治疗技术:认知疗法、催眠疗法、放松疗法、理性情绪疗法、系统脱敏疗法和生物反馈疗法等。这些治疗方法都是心理医生、精神科医生和公众普遍接受的,然而用在玛丽身上,却丝毫没有效果。
  失败也不是第一次,可卡拉汉医生从未如此失望和沮丧过。玛丽虽然能坐在卡拉汉医生家的泳池边将两脚放进泳池里,但内心仍然充满恐惧,卡拉汉医生只好放弃在泳池边的治疗。然而不幸的是,治疗本身带来的压力又引发了玛丽严重的头痛。
  卡拉汉医生一直对人体身心功能的运转很有兴趣,在为玛丽治疗期间,他也在学习人体经络穴位。经络是古代中国针灸医学的基础,它是一种能量通道,可以将维持生命活动的关键物质(或者称作“气”)输送到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经络贯通人体,每一条都与不同的器官相联系,比如胃、胆囊、肾脏等。此外,每条经络都有腧(shū)穴(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刺激点与反应点。——译者注),这是经络的开口,位于体表的特定部位,可以通过针刺或指压来沟通和平衡经络内部的能量流动。
  在一次治疗中玛丽提到,一想到水她的胃部就会产生不适感。卡拉汉医生忽然灵机一动,他想敲击胃经的腧穴或许能减轻这种感觉。胃经的腧穴在眼睛下方,于是他让玛丽用手指尖敲击这一穴位。
  玛丽照着卡拉汉医生的话做了。让他们感到惊奇的是,仅仅敲击了几分钟后,玛丽突然大喊:“没有了!现在想到水,胃部的不适感完全没有了!”她来到游泳池边,慢慢地接近水,她发现她已经不再害怕了。
  从那天起,她的恐水症和有关水的噩梦都消失不见了。
  这件事发生在30年前,今天的玛丽见到水依然没有恐惧。可以想象,见到这样的结果卡拉汉医生会有多么惊讶。他和玛丽努力了那么久,使用了各种传统心理治疗技术,甚至连替代疗法也没有放过,可只要敲击眼睛下方,问题就如此轻巧地解决了!更重要的是,这种恐惧感再也没有影响玛丽的生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对恐水症病人的偶然一试
  有了玛丽的治疗经验,卡拉汉医生随后开始深入研究经络上的腧穴,探索如何将传统心理治疗与EFT相结合。他自创了一整套“敲击规则”,不同症状有不同的敲击顺序。如果你患有恐怖症,例如恐高症,你就得按这个顺序敲:先敲眼睛下方,然后敲腋窝,最后是锁骨。如果你正在生气,比如老板说了让你不高兴的话,你就得用另一种顺序敲:先敲眉毛,然后敲眼睛下方、之后敲腋窝、锁骨。
  加里·克雷格(GaryCraig)学习并实践了卡拉汉医生的敲击规则后,认为敲击顺序不如敲击本身重要。为了使这一疗法更易实施,他整合出一套固定的敲击顺序,这就是后来的EFT(EmotionalFreedomTechniques,EFT)。按照这一顺序可以敲击到所有主要经络的腧穴,而不用管具体病症是什么。我将在第2章详细介绍这一敲击顺序,不过这里先简单透露一下:从手部开始,然后敲眉毛内侧、眼睛外侧、眼睛下方、鼻子下方、下巴、锁骨、腋下,最后敲头顶。
  加里不仅简化和完善了EFT,他还创建了一个社区,他逐一记录并分享了人们使用这一疗法后取得的神奇疗效。今天,全球各地成千上万的人已经了解了这一疗法,并把它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卡拉汉医生为玛丽治疗的突破性进展发生在1979年,然而,为何玛丽和那么多患者能通过敲击特定穴位能摆脱恐惧、焦虑等难题呢?在随后的30年间,西方世界对此没有更多解释。不过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很多背后的科学。
  当你体验负面情绪时,无论是愤怒、苦恼还是恐惧,你的大脑都会亮起红灯。它会使你的身体开启一种战斗或逃跑的反应机制。为了应对外部世界的威胁,这种反应机制会将你身体的潜能激发出来,你的肾上腺素分泌会增加,肌肉紧张度会提高,血压、心率、血糖水平也会升高,这样你才能拥有足够的能量应对挑战,就像我们的祖先被老虎追赶时的情形。
  远古时期,外界环境对人身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如今它的威胁已经很少能激发我们的战斗或逃跑反应了。今天,大多数战斗或逃跑反应是由身体内部激发的,比如玛丽的恐水症,仅仅想到水,她的身体就会开启应对威胁的反应机制。
  对大多数人来说,身体的应激反应是负面记忆激发的结果,这些负面记忆根植于童年创伤或习得性反应。无论是外部激发还是内部激发,身体的应激反应都会呈现同样的现象: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率升高等。
  除了如上所说的负面经历或记忆,日常生活中也充斥着各种激发我们战斗或逃跑的事件,比如老板的电子邮件让你很苦恼;午餐吃太多让你害怕长肥;回到家满眼凌乱和各种杂务让你焦虑不安。在所有这些情形中,你的身体都在随时准备战斗或逃跑。
  你可能会说:“我的身体不会因为这些小事情就准备战斗或逃跑。”然而,事实的确如此!尽管这时分泌的肾上腺素和皮质醇不及老虎追你时多,但二者本质上并无差别。如果几百次、几千次持续不断地战斗或逃跑反应在一周或一个月内累积起来,它们就会对身心造成很大的影响,使得我们疲惫、苦恼、焦虑、紧张。所以,整体来看,我们的生活并不令我们十分满意。
  EFT的作用就在于它能够非常迅速地中断身体的战斗或逃跑反应,同时重塑大脑和身体的反应模式。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敲击穴位,关闭杏仁核警报
  科学已经证实,人类的应激反应发生在大脑的杏仁核中。这片杏仁状的脑区是大脑边缘系统的一部分,也是中脑的一部分,管理着人类的情感和长时记忆,负面情绪就在这里编码。
  杏仁核常被称作身体的警报装置。“噢,麻烦来了。”杏仁核说,“有情况,我们的安全正在受到威胁。”它向大脑发出信号,令大脑通过战斗或逃跑反应动员整个身体。幼时的负面经历会为杏仁核提供编码素材,如果出现类似的情形,杏仁核就会发出警报。例如,四年级时你在全班同学面前演讲,有人因为一个磕巴而嘲笑了你。这时,你的尴尬可能就会导致身体和头脑产生反应,将在众人面前讲话与“危险”一词联系在一起。然而,身体无法区分真实的威胁和感受到的威胁,每当类似的情形发生或仅仅是想象类似的情形发生,杏仁核都会发出警报。
  尽管我们不确定其中的机制,但敲击经络的腧穴似乎能关闭杏仁核所发出的警报,使身体镇定下来,让杏仁核认为此时是安全的,从而阻断应激反应。而且,在经历或讨论压力事件的同时敲击腧穴能对抗这种压力,并让海马体(也是大脑边缘系统的一部分,主要负责学习和记忆,日常生活中的短期记忆都储存在海马体中。——译者注)重新编码。海马体会将过去的威胁与当下的信号作比对,然后告知杏仁核当前的信号是否是真实的威胁。
  ……

前言/序言

  能量心理学的自助时代来临
  Amanda老师
  中国情绪释放疗法第一人
  能量心理学不同于东方经络学,它虽然以中国5000年经络学为基础,但它的重点旨在疗愈心理问题,以及由心理(情绪)问题所引起的身体症状。能量心理学所关注的是情绪健康,而东方经络学更集中治疗身体层面由经络不通引发的各种症状。能量心理学最具代表性的疗法就是情绪释放疗法。
  2011年,我初次把情绪释放疗法及其他一些能量疗法带到国内,那时候大家对能量疗法还是普遍陌生的,也查找不到这方面的介绍资料。当时,我和我的学生翻译了不少情绪释放疗法的介绍性资料,我把它们转化为平实的语言,并加入了很多本土化的东西和自己总结的经验。
  当时,尽管万事开头难,但我内心很坚定地看到,能量疗法是非常适合中国人自助使用的,它不涉及任何灵性和宗教的成分,也没有心理学书籍的教条和冗长的理论,容易上手,见效显著,因此它非常符合我们这个“压力山大”而又寻求速食的时代。
  我当时也是凭着一颗炙热之心,建立了能量疗法的自助平台,因为我早已预见两点:第一,未来是能量疗法的时代,人们将逐渐放下对药物的盲目迷信,而把注意力放在保健和食疗上,从而逐步走入从能量和情绪释放的角度达到身心平衡的阶段;第二,水瓶时代精神的加深,让我们内在的力量复苏,我们将不再过度依赖外界的力量去创造和实现愿望,自助将是未来疗愈自我的大方向!
  当中资编辑找到我为尼克·奥特纳的《轻疗愈》(TheTappingSolution)写推荐的时候,我很兴奋地在想:这本书,我等了2年了!它终于来到了中国!尼克是我非常欣赏的情绪释放疗法领域的先锋人物!我最欣赏他的地方就是他没有经过任何这方面的培训,也没有心理学的背景,他最初创建情绪释放疗法世界网络峰会时完全是凭着一腔热血,几年下来不知让多少人受益,而我也是其中一员。
  尼克对于情绪释放疗法的操作技巧和诠释完全来自实践。因此,他的书中没有长篇大论的教条,而是大量案例和供自我使用的引导语,以及适量的专家研究报告和深入疗愈的资源。全书涉及的面非常广,从简单的头痛到幼年创伤,从工作压力到财务问题,是适合人手一本的好书!可以说,随着这本书的到来,定能引爆能量心理学的繁盛时代!
  尽管情绪释放疗法浅显易用,我们中国人的问题也普遍比较复杂,但它在处理我们日常情绪及舒缓压力方面,完全可以胜任!未来,随着人们对能量疗法认识的加深,我们也需要更多的能量疗愈师加入进来,因为内在深层的问题,需要更为专业的辅助。
  期待未来的中国全民能敲打释放,能量疗法真正深入每个家庭,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和谐、更美好,喜悦感恩常驻心间。这也是我心中最美好的愿景!


卸下重负,重拾轻盈:一份寻回内心宁静的行动指南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推搡着,步履匆忙,精神紧绷。工作压力、生活琐事、人际关系中的种种牵绊,如同沉重的枷锁,让我们喘不过气。我们渴望片刻的宁静,渴望摆脱无休止的焦虑和疲惫,找回那个曾经充满活力、内心平和的自己。然而,现实的洪流常常让我们迷失方向,找不到释放压力的出口,更别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身心平衡。 你是否也常常感到: 身心俱疲,精力不济? 即使夜夜酣睡,醒来依旧感觉像没休息过,整天昏昏沉沉,提不起精神。 焦虑不安,思绪万千? 脑海中总有挥之不去的担忧和烦恼,思绪像一团乱麻,无法理清,甚至影响睡眠。 情绪低落,缺乏动力? 对曾经热爱的事物失去兴趣,感觉生活索然无味,做什么都提不起劲。 身体不适,信号频频? 莫名其妙的头痛、颈肩僵硬、消化不良、失眠等身体症状,在不断提醒你,身体已经不堪重负。 人际关系紧张,沟通困难? 面对亲人、朋友、同事,常常感到沟通不畅,容易产生误解和冲突,加剧内心的压力。 无法专注,效率低下? 面对任务时,思绪容易飘忽,难以集中注意力,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产生挫败感。 这些信号,都是你的身心在向你发出求救的呼唤。长期忽视这些信号,不仅会侵蚀你的健康,更会让你离那个理想中轻松自在、充满能量的自己越来越远。我们需要的,不是长篇大论的理论说教,也不是遥不可及的哲学思考,而是一套切实可行、操作简便的方法,帮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宁静之地。 这是一本为你量身打造的行动指南,它将带领你踏上一段自我疗愈的旅程,用一种温和而强大的方式,帮助你卸下心灵的重负,重拾内在的力量,实现持久的身心平衡。它不是一本提供“速成秘籍”的书,而是为你打开一扇通往深度自我觉察和赋能的大门。你将在这里发现,原来释放压力、管理情绪、提升能量,并不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或寻求外界的奇迹。 本书的核心理念在于,我们每个人内在都蕴藏着强大的自我疗愈能力。 许多时候,我们的压力和负面情绪并非无法克服,而是我们尚未找到激活内在潜能的钥匙。这本书将为你提供这把钥匙,它基于对人类身心运作机制的深刻理解,并结合了诸多行之有效的实践技巧,让你能够主动、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压力,而不是被它们所左右。 你将在这本书中学习到: 理解压力的根源与表现: 深入了解压力是如何在我们体内产生、累积,并以各种形式(生理、心理、行为)表现出来。认识到压力的普遍性,以及它对我们日常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从而更有意识地去面对它。 识别情绪的语言: 情绪是我们内在最直接的信号。我们将学习如何倾听身体和情绪发出的信号,理解不同情绪背后的含义,而不是一味地压抑或逃避。学会分辨什么是“情绪垃圾”,又该如何清理。 激活内在的平和机制: 探索那些被科学验证的、能够快速有效激活我们身体自然放松和恢复机制的方法。这些方法不需要复杂的冥想技巧,也不需要长时间的静坐,而是可以通过简单、直接的身体动作来实现。 建立情绪的防火墙: 学习如何构建强大的情绪韧性,使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挫折时,能够更快地恢复平静,不被负面情绪所吞噬。你将掌握一些“即时止损”的情绪管理技巧,在压力袭来时,能立刻找到应对之道。 培养积极的身心习惯: 了解如何将这些疗愈的技巧融入日常生活,形成可持续的身心平衡模式。这不是一次性的“治疗”,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让你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都能感受到平和与活力。 解锁内在的潜能与创造力: 当我们摆脱了压力的束缚,内心变得更加宁静和清晰时,我们的潜能和创造力自然会得到释放。你将发现自己能够更清晰地思考,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更能享受生活中的美好。 实现更深层次的连接: 当我们与自己的内在建立更深的连接,理解并接纳自己的时候,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也会随之改善。你将学会如何以更平和、更具同理心的方式与他人互动,建立更健康、更和谐的人际关系。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 强调“行动”而非“空谈”: 我们不提供晦涩难懂的理论,而是直接给出可以直接操作的技巧和步骤。每一页都充满了可以立即尝试的练习,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就能开始体验到改变。 注重“快速”与“有效”: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需要的不是耗时费力的解决方案。本书提供的技巧,旨在帮助你在极短的时间内(可能只需几分钟),感受到压力的缓解和情绪的改善。 “赋能”而非“依赖”: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让你成为自己身心健康的掌控者。你将学会的是一套可以自我应用的工具,让你在未来的任何时刻,都能依靠自身的力量,找到内心的平静。 “温和”而非“对抗”: 我们倡导的是一种温和的自我疗愈方式,不提倡与压力或负面情绪进行激烈的对抗,而是学习如何与之共处,并将其转化为成长的动力。 “科学”与“实践”的结合: 本书介绍的方法,并非是凭空捏造,而是建立在对人体生理和心理运作机制的科学研究之上,并经过了大量实践的检验。 想象一下,在忙碌的一天中,你能够轻松找到一个让自己放松的“开关”;当负面情绪涌来时,你拥有即时化解的“解药”;当你感到身心疲惫时,你有一套能快速充电的“能量包”。 这本书将帮助你实现这一切。它不是一本需要你花费大量时间去研读的学术著作,而是一本你会忍不住随时翻开,并立刻在生活中实践的“伙伴”。 无论你是正被巨大的压力所困扰,还是只是希望提升生活品质,寻找更深层次的内在平静,这本书都将是你不可多得的向导。它将引领你一步步走向一个更轻松、更健康、更具活力的自己。 放下那些让你沉重的包袱,准备好,迎接那个更轻盈、更自在的你。 这段旅程,从翻开这本书开始,将为你的人生带来意想不到的积极转变。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定位,在我看来,是精准地瞄准了现代人“碎片化生存”的痛点。我们不再有大块时间进行系统的自我调整,我们的焦虑和压力也是以“突发事件”的形式出现。所以,任何需要长期坚持、或需要特定环境才能进行的疗愈方式,对我来说都是奢望。我买书时最看重的一点是,它提供的方法是否足够“轻量化”和“无门槛”。我不需要去学习复杂的呼吸技巧,也不需要去理解深奥的神经科学原理,我需要的是一套可以直接拿起来就用的“操作手册”。我希望作者能用最直白的语言,告诉我们“当感到压力时,立刻做什么?”这种即时反馈的效果,对于缓解紧张情绪至关重要。如果它能像一个随身携带的“情绪稳定器”,在我与人发生争执后、或者刚结束一场高强度的会议后,能立刻帮我把情绪拉回中线,那这本书的价值就无可估量了。我已经准备好尝试任何能让我摆脱“持续性应激状态”的方法了。

评分

哇,这本书真是太给力了!我最近工作压力山大,感觉自己就像一根拉到极致的橡皮筋,随时都要断掉。无意间翻到这本书,一开始我还挺怀疑的,觉得“15分钟”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夸张?毕竟,要真正放松下来,我通常得花上一两个小时,还得找个安静的角落,深呼吸,放空思绪,才能勉强进入一点点“平衡”的状态。但是,这本书的介绍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它似乎提供了一种更直接、更快速的方法来处理那种突如其来的焦虑感。我最欣赏的是它不拐弯抹角,直击问题的核心,那种实用主义的风格特别吸引我这种时间紧张的都市人。我期待着它能教会我一些立竿见影的技巧,让我能在忙碌的间隙里,迅速给自己“重启”一下。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看看,它究竟是如何在短短的15分钟内,帮我把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的。这种效率和针对性,在市面上众多强调冥想或深度放松的书籍中,显得格外抢眼。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指导,更能提供清晰、易于操作的步骤,让我随时随地都能使用。

评分

说实话,我一直对那些宣称能“瞬间改变人生”的书持保留态度,总觉得它们卖的是希望,而不是实实在在的工具。但这本书的标题和副标题——《轻疗愈:15分钟快速减压、实现身心平衡》,给我的感觉是它更加务实和接地气。我印象中,很多关于压力管理的书籍,要么过于学术化,充满了心理学名词,让人望而却步;要么就是过于“鸡汤”,读完一阵热血沸腾,过后依然故我。我更需要的是那种能够融入日常生活,不需要我刻意腾出大块时间去“修行”的法门。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本快速急救包,里面装满了能在危机时刻派上用场的工具。我最近失眠问题挺严重的,每当夜深人静,脑子里那些白天没来得及处理的烦恼就开始像潮水一样涌上来,让人根本无法入眠。如果这本书真的能提供一套在睡前几分钟就能操作的减压流程,那对我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我对它的“快速”和“平衡”这两个关键词抱有极大的期待,希望它能填补我生活中那种忽高忽低的能量曲线。

评分

我是一个对“效率”有着近乎偏执追求的人,所以我对任何声称能达到“平衡”状态的方案都非常挑剔。很多人追求的平衡,往往意味着牺牲某一部分的体验,比如,为了专注工作而牺牲了休息,或者为了放松而放弃了效率。这本书的“15分钟快速减压”,让我联想到的可能是一种“高能效的自我校准”。我希望它不是那种需要我盘腿静坐半小时才能感受到效果的“慢功夫”,而是能在极短时间内,通过一些简单、重复的动作或思维引导,瞬间释放掉体内积压的负面能量。这种感觉,有点像电脑系统卡顿时,按下一个组合键就能立即清理缓存一样爽快。我特别想知道,这种“快速”的背后,其理论基础是什么?它是否依赖于某些被科学验证过的身体反馈机制?如果能用最少的时间投入,换取最大的情绪产出,那才是真正的“轻疗愈”,而非一种新的负担。我期待它能成为我日常“断舍离”情绪垃圾的利器。

评分

我最近阅读了很多关于“正念”和“活在当下”的书籍,这些概念听起来都非常美好,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自己总是“跑偏”。比如,当我试图“正念地品尝一杯咖啡”时,我的思绪可能已经飘到了下午的会议,或者昨晚遗漏的工作邮件上。所以,我非常渴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抓人眼球”且“强力锚定”的减压方式。它必须足够有趣、足够有感官上的参与度,才能把我的注意力从纷乱的思绪中强行拽回来。我希望能学到一些不需要太多抽象思考,而是依赖于肢体或感官参与的技巧,这样我就不用费力去和自己的“小剧场”抗争。这本书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它就超越了传统的冥想指导,变成了一种更具操作性的“心智急救工具”。我希望它能给我带来那种“终于找到了!”的豁然开朗感,而不是读完后,发现自己还得再找一本“如何执行这本书的方法”的书籍。这种直接了当、注重行动的风格,是我选择它的主要原因。

评分

收到书了,迫不及待的打开看,希望对我能有所帮助吧。

评分

不错,挺好的

评分

给自己一个机会,过一个没有应该的自在生活

评分

好书值得分享,任何人都适合阅读

评分

看书是一种好习惯,要好好珍惜。

评分

东西不错,正好活动多囤点

评分

不怎么样。

评分

东西不错,正好活动多囤点

评分

还没有打开看,听樊登读书会了解到的这本书,应该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