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印谱全书·黔山人黄穆甫先生印存(套装上下册)

中国印谱全书·黔山人黄穆甫先生印存(套装上下册)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黄穆甫 著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下载链接1
下载链接2
下载链接3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5-10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人民美术出版社
ISBN:9787102066721
版次:1
商品编码:11524118
包装:平装
开本:15开
出版时间:2014-08-18
页数:254
套装数量:2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印谱全书·黔山人黄穆甫先生印存(上下)》,本书介绍了篆刻艺术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从中国象形文字发明并摹刻、书写于陶器之上时起,玺印篆刻艺术就开始萌芽。商代以后,通过金文的铸造和甲骨文字的刻写,中国古人进一步掌握了铸、刻、模制等多种方法,为玺印技术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前言/序言


中国印谱全书·黔山人黄穆甫先生印存(套装上下册)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中国印谱全书·黔山人黄穆甫先生印存(套装上下册)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印谱全书·黔山人黄穆甫先生印存(套装上下册)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中国印谱全书·黔山人黄穆甫先生印存(套装上下册)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人美版的这一套古色古香。就是价格高的离谱。

评分

篆刻起源

评分

牧甫自小就对篆学发生兴趣,八九岁即操刀习印。十四岁时,家园被毁,不久父母亦相继去世,从此失学。因生活所迫,曾随从兄在南昌开设照相馆十多年,籍以糊口,期间开始了业余的鬻印生涯二十八九岁时,他在南昌出版了《心经印谱》,不但表现出卓越的才华,更窥见他对明清印派的深入研究。一八八二年,牧甫从南昌移居广州,就此很快结识了一班文人雅士,他的印艺也颇为很多官员所赏识。一八八五年,由于将军长善及其儿子志锐等人的大力揄扬荐举,牧甫于八月到北京国子监肄业,主要致力于金石学。他得到了盛昱、王懿荣、吴大澄等名家的指点,扩大了视野,丰富了收藏,印艺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参加了重摹宋本《石鼓文》的工作。一八八七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广东巡抚吴大澄在广州设立广雅书局,从事经史的校刻。吴大澄与牧甫有旧,便邀请牧甫参加广雅书局校书堂的工作,牧甫再次来到广州。从第一次来粤,住了近四年,到第二次来粤,一住便是十四年,牧甫前后在粤共住了十八年。他留传下来的大批印作,多刻于此时。一九〇〇年五月,牧甫离开广州回安徽。一九〇二年秋,牧甫又为湖北巡抚、署湖广总督端方所邀,到了武昌,协助端方从事陶斋吉金录等书的辑著工作。 一九〇四年,牧甫归老故里,从此不再复出,是年牧甫五十五岁。

评分

(1).比喻书写和精心为文。汉扬雄《法言·吾子》:“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文选·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固尝钻厉求学,而一经不治;篆刻为文,而三冬靡就。” 吕延济 注:“篆谓篆书,刻谓雕刻文章也。” 宋秦观《赠刘使君景文》诗:“拈笔古心生篆刻,引觞侠气上云空。”

评分

黄牧甫(1849-1908),安徽黟县人,原名士陵,字牧甫,亦作穆甫、穆父,后以字行。晚年别署黟山人、倦叟、倦游窠主。其父博雅能义,著存《竹瑞堂集》。

评分

围,都可称为“篆刻”,印章的刻制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到了秦始皇时,将全国书体作综合整理,书分八体,印面上的文字叫“摹印篆”;王莽定六书时,称为“缪篆”,从此便明定篆书为印章印文的使用字体。唐宋之际,由于文人、墨客的喜好,虽然改变了印章的体制,但仍以篆书作印,直到明清两代,印人辈出,篆刻便成为以篆书为基础,利用雕刻方法,在印面中表现疏密、离合的艺术型态,篆刻也由

评分

黄牧甫在篆刻艺术方面的成就,主要是不为明清流派所束缚,虽遍学各家,但入而能出,他以自己丰富的金石学的学识,与印艺很好地结合起来,不但把古玺艺术介绍于当代,同时将几百年来以烂铜印作为拟汉的唯一标准给予了变革。他用光洁妍美的风姿,把汉印原来的面目重现于刀下,为后代寻索传统的玺印艺术,指出了坦阔的途径,并在长期的研求中,纳故吐新,创造了自己寓险绝于平正,峭拔而雄深的风格。

评分

在我们游心赏玩之前,先要弄清楚篆刻的定义。篆刻是什么呢 它的解释,有广义与狭义的两种。篆刻的“篆”宇,古写作“瑑”,从玉(说文的注释上说明:“圭璧起兆,瑑也。”),凡是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纹都叫做“瑑”,后来,竹帛成为通行的书写工具,于是篆字的形符也由“玉”改从「竹」。

评分

“比较法”在运用过程中被逐步发展完善,一开始只是笼统粗略地对照未识字和已识字的字形,以后认识到应该从文字可以分解为偏旁的角度去进行字形的分析比较。这种偏旁的比较不仅使字形的对比变得精密合理,而且在释读古文字时能够起到举一反三以简驭繁的作用。如果要进行“偏旁分析”,就必须熟悉小篆的形体结构,就必须熟悉《说文》,因为《说文》的旨趣就在于“说文”、“解字”,即一方面阐述每个独体字的字形的含义,一方面解析每个合体字的构成情况,指明合体字由哪些偏旁构成,以及第个偏旁在记录语词汇的音和义中起什么作用。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中国印谱全书·黔山人黄穆甫先生印存(套装上下册)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