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19
如果你曾被龙应台的《目送》打动,也会为《我的母亲手记》感怀。
日本文豪井上靖与失忆母亲最后十年的亲情羁绊
回望母亲在每个人生命中的最终影响
展现亲情之爱与心灵自由的根本联系
井上家族珍贵老照片 授权曝光
台版《我的母亲手记》 吴念真、骆以军、简媜、傅月庵感动推荐。
《我的母亲手记》是井上靖对亲情的倾心梳理。《我的母亲手记》是他凝视下生命最后十年的母亲;是父亲去世后,一个曾与父母无法和解的儿子,用十年时间冷静旁观患上失忆症的母亲如何与记忆渐行渐远,而又始终围绕着最初的疼爱不曾舍弃;也是一个差点与父母渐行渐远的游子,用十年时间反观传递给自己生命的人,重拾对父母之爱,并透过生命的真相放下执著 ,终获心灵自由的过程。
2012年,《我的母亲手记》被日本导演原田真人改编成电影搬上荧幕,由役所广司、树木希林、宫崎葵等重磅级演员联袂演出。电影既叫好又卖座,成为2012年日本年度巨献作品。低调宁静又精致绝美的摄影风格,让全片彷佛重现日本导演巨擘小津安二郎般的宁静氛围。
《我的母亲手记》同名电影获2011年加拿大蒙特娄影展“评审团特别大奖“,之后也陆续参加釜山、芝加哥、夏威夷、印度等国际性影展,同时入选为2012年台北电影节的观摩影片。
获2013年第36届日本电影金像奖 优秀作品奖
第6届亚洲电影大奖 我喜爱的男主角(提名) 役所广司
《我的母亲手记》是井上靖用长达十年的时间,记录患有阿兹海默症的母亲八十到九十岁的生活而写下的私人日记。用冷静、细腻地观察和叙说,试图为母亲留住渐渐模糊的记忆,在一步步的记录和陪伴中,他也重拾了对母亲的爱。同时,唤醒人们对亲情的重新关照,唤醒人们关注日渐衰老的父母和他们的情感,以真正深入的爱与理性看待衰老、失忆、死亡与亲情的联系。它超出了普通的亲情记录,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性的爱与悲悯。如果你喜欢龙应台的《目送》,也会喜欢这本书的。
井上靖(1907~1991),日本当代著名作家、评论家和诗人,日中古代文化交流史和中国古代史研究专家,日中友好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斗牛》《城堡》《天平之甍》《楼兰》《敦煌》《孔子》等。其中《斗牛》获第22届芥川龙之介奖;以鉴真和尚东渡弘法为题材的《天平之甍》,于1958年获日本艺术选奖;1988年《敦煌》改编为同名电影,后在中国上映;2009年,《狼灾记》由中国导演田壮壮改编为同名电影;2011年《我的母亲手记》由日本著名导演原田真人改编为同名电影,同年获蒙特利尔影展评审团大奖。
译者简介:
吴继文,作家,翻译家,日本国立广岛大学哲学硕士。曾任台湾联合报副刊编辑,台湾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著有长篇小说《世纪末少年爱读本》、《天河撩乱》等作品。
长达十年的冷静、细腻观察,编缀着母亲曾经的记忆,是一位儿子重拾对母亲的爱,也是一代文豪揭开“不可知”的封印,穿过遗忘的荒烟蔓草,直探生之秘境……
——台湾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 吴继文
“即使路上发生了好多事,可是终点只有一个。”这个终点,便是我们活到了父母的那个年纪,才能懂得的他们的为难。
——著名作家 张怡微
序
花之下
月之光
雪之颜
作者年谱
母亲在东京居住的后期,偶尔会因为感冒或头晕而卧床一两天,大家都认为毕竟年龄到了,可等她搬回故乡后却没有再这样过。她脸色红润得叫人难以置信,身体每天从早动到晚,忙个不停。遇到别家的婚丧喜庆她都吵着要去,让相关的人感到为难。跟她讲八十多岁的老人不必再抛头露面了,她也不听。不时会有邻里间的通告板送来家里,她就拿着出门传给下一家。从没见她走路是慢慢来的。她会这样,肯定是心里觉得现在身上负有一个任务,但也不单如此,对她而言,大概快走比晃悠更让她那堪称勇健的身体感到畅快吧。由于过目即忘,每次她把通告板送到下一家,其他家人为了了解通告内容,还得特别到邻居家走一趟。真是越帮越忙!
母亲就是这样健康,完全不知疲劳为何物,至少周围的人都这么认为。每当家人在客厅聚谈喝茶的时候,母亲也会出席,瘦小的她陪坐在我们旁边,但视线却总是落在外面的庭院:一下说小狗跑到院子里去了,说着就站起来;一下又说叶子掉在庭院里了,然后又起身想去处理,根本坐不住。母亲每天好几次拿着扫帚和簸箕到庭院做活,不容即使是一片叶子散落庭院。冬天严寒时节家人不让她到院子里去,可是没办法整天看住她,母亲总是趁着大家不注意溜去院子好几次。看着在苔藓被冒出地面的霜柱高高顶起的庭院一角,娇小的母亲忙着清理尘垢,家人以为她一定冷得受不了吧,结果反倒像是锻炼一样,连感冒都不曾得过。
搬回故乡的第一年,她似乎多多少少恢复了一点记忆,但从第二年开始,她又退化到东京时期的状态,此后以极为缓慢的速度恶化。母亲不断讲同一件事的次数比过去还更频繁。每次回去看她,一见面她问的总是同一个问题:路上有没有塞车?而且一直问个不停,思绪就是没办法从这件事转移到别的事情上面去,她这样既令人烦躁,也叫人神伤。在母亲看来,我返乡省亲这件事,她最关心的就是车行是否畅顺;一旦把这个刻录到坏掉的唱片上,就会一次又一次跳针回放。我从故乡要回东京时也一样。母亲一知道我要走了,与此相关的一些事就被刻录到唱片上去,在我真正辞别之前就重复放个不停。正因为这样,家人不管什么事都尽量避免让母亲知道,以致不管什么事对母亲而言,一定都像是突然发生一样。我的省亲也好,返京也罢,对母亲来说都是突发事件。
与如此状况的母亲共处的志贺子,在兄妹省亲的时候,也说出以前桑子在东京说过的同样的话。志贺子照顾了母亲两年后,大家都看得出她的疲惫以及明显的消瘦。更年期的健康障碍当然也是原因,但主要还是为了长期照顾母亲心力交瘁。母亲每天从早到晚缠着志贺子不放。志贺子在厨房忙,母亲就到她身边站着;志贺子在玄关接待客人,母亲也会过去凑热闹,和小孩子黏着母亲一模一样。只要母亲来到身边,志贺子的神经就处于紧张状态。可要是母亲不在身旁,没看到母亲的影子,她又得到处去找。如果在房子里面找不到母亲,她就屋前屋后地找。因为是在乡下,房子占地将近七百坪,偌大的庭园成了志贺子的噩梦。来家里帮忙的,除了从东京时代就开始照顾母亲的同乡女孩贞代以外,还有前几年老伴去世守寡的本家婶婶,人手不能说不够,但没有一个家人感到放心,只要人在老家,就一刻不得清静。
“奶奶,这个我知道,您已经说过好几次啦。”
如果是志贺子还好,要是贞代或婶婶这样说,母亲就会发火。虽然随发随忘,但动气的时候却是非常较真。对自己生的孩子好像不会这样,外人则是不可饶恕。动不动就骂人家“没有比你更坏的人了”或是“你最可怕了”之类口不择言的话,叫家人听了也心惊胆战。这种时候你会看到和老衰不同的一面——有一张老脸的娇生惯养小女孩。这和我们记忆中年轻时脾性刚烈的母亲的脸并无不同,只是稍稍变了一点样子而已。其实只要她不乱发脾气或情绪平静,她重复不停讲同一件事的时候反而看起来最祥和。当大家都在笑,她不晓得是自己惹人发笑,也跟着大家笑起来,这时候的她简直就像一个天真无邪、没有长大的小女孩。每次我返乡省亲,总是会看见母亲的两种面貌。
搬回故乡两三年之间,母亲的记忆从七十多岁、六十多岁、五十多岁一直到四十多岁次第消失,比东京时期表现得更为明显。陆续消失无踪的往日记忆越来越多,对于自己的老年期也好,中年期也好,既不曾回想亦未尝说出口。我们想方设法要将她某个时期的记忆加以恢复,在母亲身上设了诸多诱因,多半是毫无效果。
“没错,没错,好像有那回事的样子。”母亲说得好像多多少少有想起什么来,实际上根本什么都不记得了。
“伤脑筋呐,奶奶。”每当有人这么说,她有时就会笑着答道:“真的是伤脑筋啊,没办法我就是痴呆嘛。”把周围的人都吓了一跳。虽然她说自己痴呆,这并不表示她自己承认或自觉痴呆。对于周围的人提出各种不妥当的问题造成自己的困扰,她大概抱持着“我只要这样回答,你们就会满足的吧,那简单,要多少有多少”的心理。从她未加修饰的话里面,可以感觉到一种若有若无的反抗。
母亲和担任军医的父亲一起,曾经分别在台北、东京、金泽、弘前等地生活了一段时间,所有这一切的记忆如今可以说消失殆尽了。因为她自己想不起来,属于那些时代的母亲的过往人生,也跟着被涂抹一空。不过,极为偶然地,当我们提到母亲空白时期的一些事情时,在一旁似乎听到了的母亲会突然插嘴说道:“对哦,这么说确实有这回事呢。讨厌,那真的是我吗?会吗?——话说回来,那是什么时候的事了?”当她这么说的时候,周围每个人都看得出她脸上带着一种纯真的惊恐表情。仿佛突然发现脚下的悬崖,不由得要往后退的样子,她顿时陷入自己的思绪中,神情迷离,头稍稍歪着,好像正专注地思考着什么。但也就是一下子,那种表情就不见了。
可能是因为回忆累人,也或许是根本什么都想不起来而放弃了吧。就这样母亲丧失了从七十多岁一直到四十多岁期间的记忆,然而我觉得那些失去的部分并不像是整个被涂黑,反而比较像罩上一层雾气般朦胧。有些地方雾气较浓、有些地方较淡,此外在雾气之中还可以隐约看见一些难以清楚辨识的脸孔。东京时代的母亲和回归故乡之后的不同之处,大概就在于雾气的深浅吧。遮掩母亲过往人生的雾气越来越重,范围也日渐扩大了。
我们几个兄妹对于母亲这样抹消自己人生的方式,理解为她是逐渐倒退回到孩童的时代。常听人家说,年纪越大脾气越像小孩,我们眼中的母亲确实就是这样。她从七十八九岁开始,记忆由近而远地一点一滴消散,慢慢倒退至更早的时期,好像一年一年变得年轻了起来。
对于这种退返现象最早提出来的是我的妻子美津,那时母亲还住在东京。美津的母亲活到八十四岁高龄才去世,和我母亲不一样的地方是,她一直到生命后期头脑都不可思议地清楚,却在去世前半年记忆急剧丧失,与此同时快速地退回孩童时期。当周边的人注意到的时候,她已经开始用一种独特的撒娇语气,呼唤小时候非常照顾她的姐姐的名字。到她死前两三天,竟然将手指放入口中吸吮,模仿吃奶的动作。
……
友人的母亲个性别扭,和亲戚朋友几乎都断了往来,只有与她南部老家九十高龄的妈妈还算常联络,也不时寄些老人家爱吃的东西过去,聊表爱心。一天她竟也接获老妈妈从高雄快递来的各色食品,里面还夹带了一张以颤抖笔迹写满的关于如何保存、烹煮及食用的注记,突然惊呼连连:“天啊,我不知道她会写字耶!”并非不在乎,却爱得漫不经心。
井上靖自言,这本由成立于三个时期的三篇文字合辑起来的书,既不能说是小说,也不算随笔;换个说法就是,这部作品既有小说的虚构,也有随笔的写真。
对于了解他的读者而言,以他成长史为蓝本的著名三部曲《雪虫》、《夏草冬涛》、《北之海》如果比较靠近小说那一端,而自传体《童年忆往》、《青春放浪》、《我的形成史》在纪实这一端,那么本书正好介于其间。
父亲由于职业(军医)的关系,每两三年就必须调任一次,北至北海道,南到台湾;大概不希望他频繁转学吧,井上靖自懂事就和原生家庭分居两地,被安置在伊豆山区老家,和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阿绣奶奶相依为命,住在一栋老朽的土埆库房。阿绣是井上靖非直系血亲的曾祖父清司所纳的妾,没有正式名分,被乡里家族排斥、敌视,正好和孤独的井上靖成为忘年的盟友。曾祖父死前对阿绣做了安排,让她当井上靖母亲八重的养母,另立门户。阴差阳错,这个辈分上算是井上靖曾祖母,户籍上则是他祖母的外姓女子,竟然成为现在井上家系的第一祖,长眠于家族墓园。
伊豆半岛多山,交通不便(那时出趟远门必须先搭两个小时马车,再坐一个多小时轻便车,才能抵达东海道铁路干线上的三岛火车站),虽然离首都东京不过百来里路,却完全是两个国度。然而资源之丰饶,民风之淳朴,四时节庆之缤纷缭乱,让善感的井上少年在懵懂中建构了属于自己的世界,以抵抗无来由的孤独与哀伤。父母家人总在远方,他生命中关于家的最早印记,就是阿绣奶奶和老库房。对他而言,奉献式地照料他、溺爱他的阿绣奶奶,才是他的母亲,甚至是情人;所有对阿绣奶奶不好、说阿绣奶奶坏话的,一律视之为敌人。这种同盟关系叫人联想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卡内蒂(EliasCanetti)和他的母亲,只不过发生在欧洲犹太殷商家族的故事更多了知性的启蒙(《得救的舌头》)。
父亲隼雄带着除井上靖外的其他家人,半生漂流于日本列岛、朝鲜、台湾之间,却在五十壮盛之年退职还乡,之后即隐遁不出,靠微薄的退休俸过着清简的日子,不与外界往来,形同自闭;本来外向的母亲却也认命地随丈夫在伊豆山野务农度日。然而这时井上靖早已成年,先是在京都大学就读,接着是结婚、小说征文获奖、进报社工作、成为职业作家,除了偶尔探亲,还是和父母的生活没有交集,简单说他就是一个和父母无缘的孩子。他知道父母并非不爱他这个长子,而他对自己的父母也一直有着复杂的情感,但也就是这样。直到父亲去世,母亲日渐衰老,井上靖才突然惊觉,他并不真的了解父亲(但已无从了解),而他同样陌生的母亲,则因为老年痴呆,以致过往人生的记忆开始整片整片地剥落。再如何努力捡拾残缺碎片,想要拼凑母亲生命的完整图像,为时已晚。时间的黑洞吞噬了一切。对深渊呐喊,只能捕捉疑似的回声,仿佛再度被母亲所抛弃。在写于同一时期的《童年忆往》中,作者自言,当他追想幼年时光,几乎没有母亲单独出现的画面,即使到青少年时代亦然。母亲为了他能够顺利考上中学,发愿茹素,从此一生不沾荤腥,这么重大的事件,他完全不记得。如果是为了重建记忆,像奥地利剧作家、卡夫卡奖得主彼得?韩德克(PeterHandke)在母亲五十一岁那年突然饮药自尽后所做的那样(《梦外之悲》),这本书将注定是一场徒然。
早年的井上靖,非常刻意地让自己不要变成父亲、母亲那样,过着无欲、退缩、冷清的人生。他不喜欢过去打麻将、玩撞球、下围棋和象棋的父亲,于是自己一辈子都不碰这些休闲游戏。他拥抱人群,总是成为朋友聚会时欢笑的核心。
家族代代行医,所有人都觉得作为医生长子的他理所当然要进医学院,学成后继承家业,结果他却选择了父亲最瞧不起的哲学科,主修美学。然而年过六十的他不得不承认,自己那犹疑不决、谁都不得罪的个性,简直和父亲一模一样,而强烈的自我中心以及易感爱哭的性子,根本来自母亲。多年以来,他让自己成为这样一个人:同时继承了父亲和母亲的特性,却强迫自己走一条和他们完全不一样的路。从这个角度看,他成功了。可当他意识到,通过这些长期的、持续的对峙,他反而成了或许是世界上最能够理解父母一生的人,可是他却让父母带着不被理解的怃然,无限孤独地离去。作为人子至亲,他又是失败的。尤其当他痛切体认到,正因为性格的雷同,父母不也才是他最佳的理解者吗?然而父亲已远,母亲不久亦将关上最后一道门窗。这是多么尴尬的挫败啊!
我的母亲手记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我的母亲手记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帮同事代买,看起来内容很感人。
评分很不错,儿子喜欢看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母亲在东京居住的后期,偶尔会因为感冒或头晕而卧床一两天,大家都认为毕竟年龄到了,可等她搬回故乡后却没有再这样过。她脸色红润得叫人难以置信,身体每天从早动到晚,忙个不停。遇到别家的婚丧喜庆她都吵着要去,让相关的人感到为难。跟她讲八十多岁的老人不必再抛头露面了,她也不听。不时会有邻里间的通告板送来家里,她就拿着出门传给下一家。从没见她走路是慢慢来的。她会这样,肯定是心里觉得现在身上负有一个任务,但也不单如此,对她而言,大概快走比晃悠更让她那堪称勇健的身体感到畅快吧。由于过目即
评分好好.
评分好好.
评分不错不错,活动买的很划算
评分不错的书。不错的书!
评分好看,与朋友一起分享感动
我的母亲手记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