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诒让(1848年9月16日—1908)清末经学家,被誉为有清三百年朴学之殿。幼名效洙,又名德涵,字仲颂(一作冲容),别号籀庼,浙江瑞安人。同治六年举人,五应会试不中。官刑部主事,旋归不复出,专攻学术,精研古学垂四十年,融通旧说,校注古籍,著书三十余种。孙诒让所著《周礼正义》为一生心力所瘁,为清代群经新疏中杰出之作。《墨子间诂》亦为注墨的权威之作。《契文举例》为考释甲骨文开山之作。《温州经籍志》,被誉为“近世汇志一郡艺文之祖”。《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批注》二十卷,《四部别录》二卷,则是目录版本学的专著。
祝鸿杰,浙江行政学院教授,美国加州大学访问学者,浙江省人事考试参考用书、辅导用书编写组主要成员之一,公务员考试研究及培训的资深专家,中华考试网讲师。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内容排版虽然是传统风格,但整体阅读体验却出乎意料地流畅。很多古籍整理本为了追求所谓的“学术性”,会把注释和文字混得一团糟,让人看得眼睛发花,但这套书在版式设计上显然是下足了功夫,做到了既尊重古籍原貌,又兼顾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字体选择、行距、页边距的留白都恰到好处,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强烈的视觉疲劳。这说明出版方在整个制作流程中,都贯彻了一种对“阅读体验”的重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内容本身的层面。好的书籍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这套书无疑在这方面做到了很好的平衡,让人在知识的汲取过程中,也能享受到一种平静而愉悦的心情。
评分我是一个对地方文化和地域史特别有感情的读者,所以看到这套书涉及了特定地域的文献整理,立刻就被吸引了。这本书展现出的那种对家乡文脉的深厚情怀,是任何冰冷的学术论文都无法比拟的。它不仅仅是文献的堆砌,更像是一部饱含着泥土芳香的历史记录。通过阅读这些文字,我仿佛能感受到当年那些先贤们在研究和记录时的心境,那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感非常强烈。而且,这种地域性的研究,往往能揭示出更细微、更鲜活的文化侧面,是宏大叙事中容易被忽略的宝贵细节。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这本书也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窗口,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特定文化圈是如何在历史长河中沉淀和发展的。每次翻阅,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感触。
评分说实话,我本来以为这会是一本非常晦涩难懂的学术专著,读起来会像啃石头一样费劲,没想到上手之后发现,虽然内容专业,但作者的行文风格其实还挺注重逻辑性和可读性的。那些复杂的引文和注释,被巧妙地穿插在正文的论述中,并没有显得过于突兀。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梳理历史脉络时所展现出的那种清晰的思路,仿佛他手里拿着一张清晰的地图,引导着读者一步步穿越历史的迷雾。读完之后,我对当时那个时代的研究视角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再是那种碎片化的认知,而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收录了多少珍贵资料,更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如何系统地看待和分析古代文本的方法论,这对我后续的学习和思考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真是没的说,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一看就是下了功夫的用心之作。我最近正好对古代文献整理方面的学问有点兴趣,所以赶紧入手了这本。光是看目录就觉得内容很扎实,那些繁复的校勘和考据工作,不是一般人能吃得下来的。尤其是对于那些古籍的细微差异,作者能够逐一辨析,让人对整理者的严谨态度肃然起敬。这种对细节的执着,在今天的出版界已经不多见了。我特别喜欢那种把所有出处都标注得清清楚楚的排版方式,阅读起来心里特别踏实,不用担心信息来源是否可靠。对于想深入研究相关领域的朋友来说,这套书绝对是案头必备的工具书,有了它,很多原本模糊不清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希望未来还能看到更多类似的精品出版项目。
评分从纯粹的文献学角度来看,这本书的校对工作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在处理那些年代久远的古籍时,版本差异和文字讹误是难以避免的噩梦,但这套书的整理者似乎将所有的“雷”都排除了。他们不仅仔细比对了不同的抄本和刻本,还对一些有争议的字进行了详尽的考证和说明,让人不得不佩服这种对文献原真的极致追求。这种严谨性,对于后来的学者来说,无疑是节省了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我可以放心地把书中的内容作为一手参考资料来引用,而不用担心基础数据的准确性问题。在学术研究中,可靠的底本比什么都重要,而这套书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坚实可靠的基础,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打下了极其稳固的地基。
评分质量还不错,价格也算合适,值得购买!
评分故书中鲁鱼豕亥,讹舛甚多,读此书如断港絶航,难可通达。有清一代,学者校勘商子成果颇丰,孙诒让的商子校本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的一部。此书之前没有正式出版过,此次根据稿本等整理。《温州古甓记》是孙诒让编纂的金石学著作。书中收集自晋至南朝宋、齐、梁、陈期间温州地区发现的古墓砖文约一百二十种,不仅描述砖文原貌,记载发现的时间地点,而且对砖文的文字及相关的历法、官秩、氏族等详加考证,故而对了解晋宋时期的历史文化、社会习俗以及研究文献学、金石学、文字学均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它也是温州地方文献中的一部重要著作。附录《汉石记目录》、《汉晋经籍录目》二种。《汉石记目录》为西汉经王莽新朝迄东汉、三国时期的刻石,凡一百六十六种。所录包括碑碣、铭文、题字、题名、墓阙文字等,大都标明刻石的书写年月,附有碑阴的也一一注明。《汉晋经籍录目》是孙诒让编纂的目录学著作。书中收集自汉至晋代经、史、子、集四部书籍凡二百一十五种,又附「古本单行今合于他书者」四种,「佚籍待访录」五种。除标明作者、注疏者外,主要列出各种版本,对研究古籍版本有重要价值。
评分“孙诒让全集”的其他书待收,如《十三经注疏校记》、《札迻》、《籀庼述林》等。书不错、纸质印刷都还行。优惠力度稍多一点,很多书就缺货。要不这三本书就买了。怎么无货。(孙诒让(1848-1908)是我国晚清经学大师、爱国主义者和著名教育家。孙氏之学,淹贯古今中外,博大精深,以通经为体,以识时务为用,与著名学者俞曲园、黄以周合称为“清末浙江三先生”。一生著述近四十种,涉及经学、史学、诸子学、文字学、考据学、校勘学等方面,其中《周礼正义》八十六卷,梁启超评此书:“当为清代新疏之冠。”章太炎说:“古今言《周礼》者,莫能先也。”张舜巍赞为“集《周礼》之学的大成。”光绪十九年(1893)写定《墨子间诂》十九卷,俞樾评此书:“自有《墨子》以来,未有此书。”梁启超说:“自此书出,《墨子》人人可读,现代墨学复活,全由此书导之。”开辟了近代“新墨学”研究的途径。光绪三十年 (1904),撰成《契文举例》二卷,开创甲骨文研究的先河。他在文字考释方面,还著有《古籒拾遗》、《古籒余论》、《名原》等,其中《名原》代表了“清代古文字研究的最高水平。”此外《籒庼述林》、《尚书骈枝》、《经迻》、《札迻》、《九旗古义述》等,对研究古文字和校释古书都作出了贡献。《)
评分? 倡言革新
评分好
评分《商子》,一名《商君书》,旧题秦商鞅撰,实为汉以前法家掇拾商鞅言论编成。此书因年代久远,转相传抄,故书中鲁鱼豕亥,讹舛甚多,读此书如断港絶航,难可通达。有清一代,学者校勘商子成果颇丰,孙诒让的商子校本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的一部。此书之前没有正式出版过,此次根据稿本等整理。《温州古甓记》是孙诒让编纂的金石学著作。书中收集自晋至南朝宋、齐、梁、陈期间温州地区发现的古墓砖文约一百二十种,不仅描述砖文原貌,记载发现的时间地点,而且对砖文的文字及相关的历法、官秩、氏族等详加考证,故而对了解晋宋时期的历史文化、社会习俗以及研究文献学、金石学、文字学均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它也是温州地方文献中的一部重要著作。附录《汉石记目录》、《汉晋经籍录目》二种。《汉石记目录》为西汉经王莽新朝迄东汉、三国时期的刻石,凡一百六十六种。所录包括碑碣、铭文、题字、题名、墓阙文字等,大都标明刻石的书写年月,附有碑阴的也一一注明。《汉晋经籍录目》是孙诒让编纂的目录学著作。书中收集自汉至晋代经、史、子、集四部书籍凡二百一十五种,又附「古本单行今合于他书者」四种,「佚籍待访录」五种。除标明作者、注疏者外,主要列出各种版本,对研究古籍版本有重要价值。
评分4史籍记载
评分1859年(咸丰九年己未),孙衣言辞安庆知府职,随父南归,从父学诗法。
评分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